教育心理学题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002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心理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心理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心理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心理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题库.docx

《教育心理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题库.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题库.docx

教育心理学题库

教育心理学试卷库

A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

A、教师的教B、学生的学C、教学方法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A)

A、桑代克B、布鲁纳C、斯金纳D、苛勒

3、依据外部或内部线索,可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性和(C)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依存型D、发散型

4、由于儿童心理具有顺序性之特征,所以我们的教育要(B)

A、抓好关键期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适应儿童年龄特征

5、苛勒认为,学习的过程是(B)

A、试误的过程B、顿悟的过程C、循序渐进的过程D、刺激反应联结化的过程

6、好奇心、求知欲,这是(A)

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生理的内驱力

7、主张广泛使用发现法的心理学家是(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布鲁姆D、斯金纳

8、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之一是(D)

A、多维思维B、去自我中心C、思维的可逆性D、思维的不可逆性

9、学习动机的两种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C)

A、内驱力B、诱因C、学习期待D、成就动机

10、自我效能感最早的提出者是(C)

A、桑代克B、布鲁纳C、班杜拉D、斯金纳

11、能力属于(D)

A、可控因素B、外部因素C、不稳定因素D、不可控因素

12、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

A、自我实现的需要B、生理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的需要

13、“死记硬背”,这是(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

14、“我要学”,这是(D)

A、间接动机B、外部动机C、近景动机D、内部动机

15、“心理自我”开始发展和形成的时期是(D)

A、童年期B、少年期C、幼年期D、青年初期

16、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B)

A、价值观的学习B、行为规范的学习C、能力的学习D、个性的学习

17、人格的核心是(D)

A、兴趣B、能力C、气质D、性格

18、影响自我效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的(D)

A、兴趣B、气质C、人格特征D、成败经验

19、某儿童的智力年龄是9岁,实际年龄是6岁,其智商是(A)

A、150B、100C、54D、75

20、认知方式又称之为(C)

A、认知差异B、非智力因素C、认知风格D、人格因素

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与教的系统包含的五个要素是: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CD)

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教学环境D、教学媒体

2、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是(AC)

A、顿悟说B、试误说C、建构主义D、操作条件作用说

3、学生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特征有(ABCD)

A、连续性和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4、自我意识包括的三种心理成分是(ABC)

A、认识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5、属于不可控因素的是(BCD)

A、努力程度B、能力C、难度D、运气

6、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C)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

7、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AD)

A、力求成功的动机B、认知的内驱力C、内部动力D、避免失败的动机

8、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如下特征(CD)

A、自我中心B、单维思维C、思维的可逆性D、具体逻辑推理

9、学生心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之特征,所以我们的教育要(BD)

A、循序渐进B、考虑到其年龄阶段C、抓好关键期D、因材施教

10、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将学习分为(AB)

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的作者是潘菽。

()

2、认知风格无优劣之分。

()

3、6-11岁儿童的心理矛盾主要是主动感对内疚感。

()

4、建构主义主张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

5、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即联结。

()

6、发现学习即意义学习。

()

7、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

()

8、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我努力,往往会提高后继学习动机。

()

9、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

()

10、学习是人所特有的,动物没有学习。

()

四、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是错的。

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中等,学习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高或过低,学习效率都不高。

2、惩罚即负强化。

这种说法是错的。

惩罚与负强化是有区别的,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而惩罚是抑止或消除某种反应,即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

五、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是学习的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3、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短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六、论述题(共2小题,选择1题作答,共20分)

1、怎样根据学生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D2A3C4B5B6A7B8D9C10C

11D12A13C14D15D16B17D18D19A20C

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CD2AC3ABCD4ABC5BCD6BC7AD8CD9BD10AB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错2对3错4对5错6错7错8对9对10错

六、论述题(共2小题,选择1题作答,共20分)(要点)

1、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首先,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初创的时间是()

A、1903年B、1879年C、1950年D、1970年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育内容B、教育环境C、教学媒体D、学习过程

3、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阶段是()

A、童年期B、少年期C、幼儿期D、青年初期

4、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的作者是()

A、潘菽B、吴天敏C、曹日昌D、廖世承

5、守恒形成是在什么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6、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主要学习方式的学者是()

A、罗杰斯B、斯金纳C、布鲁纳D、奥苏伯尔

7、为获得师长赞许而表现出来的学习需要,这是()

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避免失败的内驱力

8、一般难度的学习任务,最佳的学习动机水平()

A、强B、较强C、中等D、弱

9、生理自我基本成熟是在()

A、3岁左右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

10、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罗杰斯B、马斯洛C、苛勒D、阿特金森

11、力求成功的动机占优势的学生,给其提供成功概率多少的任务最佳()

A、20%B、50%C、80%D、100%

12、提供奖励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称之为()

A、强化B、负强化C、正强化D、惩罚

13、我国心理学家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A、品德的学习B、态度的学习C、人格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

14、广义的学习是()

A、人所特有的B、动物特有的C、学生的学习D、人与动物共有的

15、皮亚杰认为,7—11岁的儿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6、人与人能力水平有差异,气质、性格不相同,这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阶段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

17、布鲁纳认为学习的三个过程是:

获得,转化和()

A、内化B、评价C、外化D、物化

18、认知方式又称之为()

A、认知差异B、非智力因素C、认知风格D、人格因素

19、桑代克认为,学习即()

A、联结B、完形C、反应D、反映

20、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何种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环境D、物质环境

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0分,共20分)

1、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

A、自我中心B、多维思维C、思维的可逆性D、思维的不可逆性

2、属于联结学习理论的是()

A、试误说B、建构主义说C、顿悟说D、操作条件作用说

3、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

A、机械学习B、接受学习C、意义学习D、发现学习

4、学与教的系统包括的五个要素是: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

A、教学环境B、教学媒体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

5、成就动机中的三种内驱力是()

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本能的内驱力

6、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是()

A、认识成分B、行为成分C、情感成分D、意志成分

7、操作条件作用说将强化分为()

A、正强化B、内部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

8、试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A、动机律B、效果律C、练习律D、准备律

9、根据学习动机的性质,可将动机分为()

A、高尚正确的动机B、内部动机C、外部动机D、低级错误的动机

10、维纳的三维归因模式的三维是()

A、可控性B、稳定性C、内外因素D、自觉性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12—18岁儿童的心理矛盾主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

2、苛勒认为,学习即联结。

()

3、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

()

4、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是实际年龄除以智力年龄乘以100。

()

5、性格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

6、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会提高学习动机。

()

7、认知方式有好差之分。

()

8、广义的特殊儿童既包括弱智儿童,也包括超常儿童。

()

9、少年期是指小学阶段学生。

()

10、由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之特征,所以我们要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