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9636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docx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docx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

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试行)

编制

浙江省公路管理局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前   言

近年来,浙江省公路事业快速发展,截止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近10万公里,其中国道(含国道主干线)2914公里,省道(含省道主干线)6601公里。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交通量迅猛增长,公众对公路、尤其是干线公路的使用品质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2003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实施了干线畅通工程大中修项目和干线路面整治工程,共实施干线公路大中修3304公里,全省养路费投入近40亿元,其规模和投入是史无前例的。

经过这一轮大规模的修复整治,全省干线公路路况明显改善,通行能力大大增强,大中修工程规范化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依照交通运输部“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纲要和省交通厅建设大路网打造“五型”路等纲领性文件,要求全面加强预防性养护、周期性养护,提高科学养护水平,逐步实现公路良性循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公路每年大中修里程比例为13~18%,县乡公路每年大中修里程比例为5~10%。

今后,随着我省养护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公路大中修工程将逐步进入周期性安排的正常轨道。

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大中修工程规范化管理,确保工程实施质量,提高养护工程资金使用效率。

工程设计是影响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实施质量的重要环节。

工程设计应紧密结合实际,做到“内容全面、文本规范,技术合理、方案可行,确保质量、注重实效”,达到指导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合理有效利用资金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的设计水平,使大中修工程设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和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总结多年路面大中修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

本《指南》分两个部分:

设计文件编制指南和设计文件范本。

第一部分主要就设计时期、设计基本要求、设计文本的基本内容和格式等作出规定。

第二部分是设计文件中各篇图纸、表格的示例、

编制单位: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公路管理局

主要起草人:

娄亮卢孝益陈宇杨少华金德均彭松茂 王辉标廖继华

参加人员:

侯利国 寿华徐建伟马建青徐春林黄敏妮林育萍

1总 则ﻩ4

3ﻩ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及组成ﻩ8

3、1 目的与要求8

4ﻩ施工图设计文本基本内容与格式10

4。

1 第一篇 总体设计10

4、2 第二篇路面病害处治设计12

4、3 第三篇罩面、补强、翻修设计13

4、5 第五篇施工组织计划17

4。

6第六篇施工图预算17

5设计成果提交18

6ﻩ附录ﻩ20

6、1 路面结构设计推荐方案20

6、2路面养护及大中修主要“四新”技术及简介21

6。

3 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范本(另行成册)23

1总 则

1.0.1本指南适用于浙江省普通国省道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可参照使用。

1.0.2设计文件是安排工程项目、控制投资、编制招标文件、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1.0.3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依照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精心设计,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1.0.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资格的设计单位完成,并对设计质量负责。

1.0.5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一般采纳一时期设计,即施工图设计。

1.0.6施工图设计依照作用不同一般分:

施工图送审稿(供专家审查用)→施工图报批稿(供主管部门审批用)→施工图(供施工单位施工和建设、监督、监理单位管理用)、

1.0.7关于工程规模较大、路面病害复杂、大中修方案难以明确的项目,施工图送审稿设计时,应从技术、经济、施工和交通、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应进行同深度多方案比选,并提出推荐方案,供专家审查时比选和主管部门审批时决策。

1.0.8路面大中修工程预算编制及定额采纳,原则上依照现行的《浙江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方法》和《浙江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的规定进行。

2 路面大中修设计基本要求

2.0.1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必须贯彻“科学合理、节能环保、快速安全、经济优质"的设计理念,结合我省经济、技术条件,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采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贯彻因路制宜,注重现场调查,针对路况实际开展设计,注重精细设计,倡导作品设计,重视环境保护,注重与其他工程及周边环境的协调,使设计的工程项目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2.0.2路面大中修工程突出以路面整修及排水设施完善、安全设施恢复为重点,注重桥头跳车治理,兼顾其他附属设施的整修和完善,做到统一设计,整体提高。

路面大中修工程完成后,应做到“四线”分明(即:

安全设施防护线、路基路面轮廓线、车辆行驶分道线和绿化美化线)和标志标牌齐全规范醒目鲜亮,体现公路特有的流线美和线型美;路况质量应达到文明公路和五型(即:

品质型、平安型、生态型、服务型、阳光型)公路的要求。

2.0.3沥青路面大中修基本原则:

优先采纳预防性养护技术;优先采纳中修罩面方案;优先采纳先进的冷热再生技术;优先采纳非开挖基层补强快速修补技术。

2.0.4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中修基本原则:

路龄5-10年的,以日常养护为主,水泥路面破板原则采纳同厚度的水泥砼进行修复;路龄10年以上的,破板率40%以下的,水泥路面破板可采纳沥青砼进行过渡(过渡路段可采纳厚度不少1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或贫砼+5厘米的沥青砼,或调平层+10厘米的沥青砼);路龄10年以上,破板率40%(含修复过的板块数量)以上的,应考虑通过改造进行修复,改造方案优先采纳共振或多锤头碎石化技术。

2.0.5路基及纵坡:

路基原则利用现有路基,不作大的改善。

中修工程,一般路段纵坡原则上不进行设计;大修工程,纵坡设计以满足路面最低结构厚度和恢复路面横坡及接顺桥头为原则,尽量幸免大填大挖。

2.0.6原老路处理:

在全面调查原老路技术状况的基础上,依照原路面病害类型,合理采纳处治方案。

大修路段,原则上应少挖多填,并应先处治好原路面病害后,再加铺新的路面;中修路段,为确保新铺路面质量和厚度的均匀性,可采纳铣刨一定厚度沥青砼面层后,再加铺新的路面。

2.0.7路面结构(加铺沥青砼面层):

路面面层及基层厚度,应依照该公路等级、结构强度(弯沉值)和交通量组成及发展趋势综合确定,加铺沥青砼面层一般为两层。

路面大修工程设计弯沉值原则上应依照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计算确定,中修工程设计弯沉值可不作要求。

2.0.8路面材料(加铺沥青砼面层):

国道或交通量较大的省道,路面上面层材料可采纳改性沥青砼,交通量较小的省道宜采纳普通沥青,纤维材料原则用于桥面铺装和爬坡路段路面。

设计应明确路面主要材料来源及配合比设计要求。

2.0.9桥头跳车:

桥头路基已基本稳定的过渡路段,应按原工程设计要求一步到位;原路基仍不稳定的,以接顺为原则,仍可采纳过渡方案;有条件的应采纳注浆提升或轻质材料置换等措施,对桥头路基进行处理,力求达到减缓桥头沉降速度或基本根治桥头沉降、沥青砼路面桥头接坡长度应不少于30m,纵坡坡差原则控制在0。

5%以内;水泥混凝土路面桥头跳车,如桥面与路面的坡差≥1%时,桥头接坡30m应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纵坡坡差控制在0。

5%以内。

2.0.10排水设施:

原则上控制在路面大中修路段范围,其他路段原则不作考虑。

路面大中修路段排水设施应做到齐全、配套、完整、畅通、形成系统,无淤塞无破损;一般路段边沟应达到三面光,山区路段边沟做到二面光达到排水顺畅的目的;穿村路段可设置盖板暗沟,穿城镇路段可设置雨水管进行排水。

2.0.11路肩及挡墙:

路肩应与路面接顺、路基宽度≤8、5m的公路路肩原则上全部硬化(路肩结构可与路面结构相同),路基宽度≥8、5m的公路路肩依照交通量情况,实施硬化或采纳砂砾石压顶及植草等措施,实现大中修路段路肩坚实无裸露土。

路面大中修后,路肩与挡墙顶面高差≤10cm,挡墙不加高,以接顺为原则;路肩与挡墙顶面高差≥10cm,挡墙应加高并与路面平齐,山区路段可依照实际情况相应加高。

2.0.12安全设施:

原有交通标志原则上应尽量利用,对不符合国标及法规要求的,应拆除或更换、调整,依照需要适量增设;大修路段如不满足公路建筑限界要求的应调高或更换,中修路段原则不作调整。

交通标线,路面工程完成后按国标及法规要求重新标划、安全防护设施应严格按规定和规范要求进行设置,新设防撞护栏宜适当提高,以保证今后大中修时不要再做抬升处理;因路面大修后护栏高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应作相应调高,护栏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对特别路段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必须作相应的加固处理;原有护栏整修后应尽量利用;对原有护栏墩如需利用的应依照各路段实际情况进行加高等措施加以改造,以达到安全防护要求;中修路段原则不作调整。

2.0.13其他工程:

规模较大的边坡处治、挡墙加固和路线改善工程及绿化工程须另行设计;桥涵、隧道仅对桥面和隧道路面进行修复,涉及病害需加固维修的工程应另行设计。

2.0.14设计文本必须阐述和提供:

该路线在本市(或本县)范围内长度及本次大中修工程长度、具体桩号、原老路修建年代、技术等级、路基路面宽度、路幅布置、原路面结构及厚度、历次大中修情况、现主要病害照片,大中修路段桥隧等结构物技术状况、原设计荷载;现交通量及组成、实测弯沉值、平整度值,路面破损等病害调查数据、路面技术状况等级;应明确路面病害处理后及基层、路面大中修后设计强度或弯沉值应达到的指标,以及具体各路段处治方案分析,特别是对老路病害处治方法和桥头沉降处治的具体方案作重点阐述。

3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及组成

3。

1目的与要求

3、1、1施工图设计应明确设计原则,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习惯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并编制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送审稿设计时,如有方案比选(病害处理、路面结构设计有多方案选择时),则各方案须同等设计深度,且提供推荐方案的施工图预算、

3。

1、2施工图设计应:

1收集原路的资料(原路建成年代、技术等级、路基路面宽度、路幅布置、路面结构及厚度、历次大中修情况、养护历史、交通量等)、

2掌握公路大中修路段里平面交叉、桥头、排水、防护等的现状、

3调查及评价原路面的使用状况(路面病害调查、路面状况检测、路面状况评定等)。

4确定不同类型病害的处治方法,绘制病害处治设计图,对严重或特别的病害应依照实地情况重点设计,如采纳“四新”技术,应阐述其技术、经济的重要指标、

5依照原老路的使用状况,确定路面结构设计(包括每个路段的加铺结构类型、材料、厚度、翻修的形式等)。

绘制路面结构、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大修或复合型路面结构设计)图。

6确定平面交叉、桥头、超高路段等特别路段的加铺或翻修形式,绘制平交口、桥头等接坡设计图。

7确定各项安全设施恢复及附属工程的设计,绘制标志、标线、护栏调整、排水设施改造、分隔带改造等设计图。

8确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原则及措施,必要时应绘制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详图。

9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10编制施工图预算。

3。

2 设计文本的组成

施工图设计文件由下列六篇组成。

第一篇 总体设计

第二篇 路面病害处治设计

第三篇 罩面、补强、翻修设计

第四篇 安全设施及其他附属工程设计

第五篇 施工组织计划

第六篇 施工图预算

4施工图设计文本基本内容与格式

4、1 第一篇 总体设计

1项目地理位置图。

示出路面大中修的路段在整条公路的位置(标注工程的起终点)以及沿线主要城镇。

2说明书。

1)概述

(1)工程背景(说明大中修公路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交通量、养护历史等公路的基本情况)

(2)测设经过(简要说明整个测量、设计过程)

(3)项目实施范围(整理出本次大中修路段的起讫桩号及段落)

2)设计依据、规范及原路技术标准

(1)设计依据

(2)设计规范

(3)原路技术标准(路基路面宽度、路面横坡、路线纵断面线形、原路面结构、厚度等技术标准)

3)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及评价

(1)路面现状调查、检测(下列前3项必须进行,其他检测项目可结合实际条件适当减少)

1原路面取芯(依照路面病害情况、路面结构设计需要,合理布置取芯点)

2路面病害现状调查(说明病害类型、程度、分布趋势等,应附主要、特别病害的照片)

3路面结构强度检测(弯沉)

4道路路面平整度检测

5路面车辙检测

6路面抗滑性能检测

7路基、桥隧结构物和沿线设施状况调查(如原路基、桥隧调查出病害,原则上不包含在路面大中修项目里,应进行单独设计)

(2)公路使用状况评价(具体数据体现在路面使用状况评定表中)

1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2路基(SCI,可依照需要)

3桥隧结构物状况评价(BCI)

4沿线设施(TCI)

5综合评定

4)病害处治设计

(1)病害成因分析(通过病害调查、基础资料分析判定主要病害成因)

(2)路面病害处治(依照病害形成原因、路面结构设计综合考虑设计)

(3)一般病害处治设计

1典型(严重、特别)病害处治设计【送审稿有多种方案时,应说明每种方案的病害处治方法,优缺点及推荐方案】

2桥梁、隧道路面病害处治设计

5)罩面、补强、翻修设计

(1)路面结构设计(路面加铺的厚度、宽度、结构类型、材料、翻修形式、大修或翻修后的弯沉控制指标等)【送审稿有多种方案时,说明不同方案中各个路段的结构形式,优缺点及推荐方案】

(2)纵断面设计

1一般路段(罩面一般为等厚加铺,补强及翻修说明设计原则)

2特别路段(桥头、平交口、互通等路段设计原则)

(3)横断面设计(原则)

6)安全设施及其他附属工程改造设计(原则、理念、内容)

(1)标志、标线恢复

(2)护栏改造【送审稿有多种方案时,说明不同方案中护栏的结构形式,优缺点及推荐方案】

(3)防护设施改造

(4)排水设施改造

(5)分隔带改造

(6)其他

7)重要材料及技术要求(若采纳“四新”技术进行重点说明)

8)施工注意事项(若采纳“四新”技术进行重点说明)

9)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期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工期、进度及措施;主要材料供应、运输方案等)

10)设计预算(编制依据、预算总金额)【送审稿如有多种方案时,则说明各方案的工程预算】

3图表及附件。

1)路面使用状况评定表(列出评定的各项数据)

2)原路基标准横断面(示出原路基宽度、路面路基结构层构成、厚度等)

3)附件(有关部门的意见及协议、纪要等复印件)

4、2 第二篇路面病害处治设计

1路面病害调查平面图。

绘出线路走向、桩号、路基宽度、平交口、桥梁位置等,对病害集中或特别病害路段进行描述(可附照片),比例1:

1000或1:

2000。

2路面病害调查表、

依照病害的密集、严重程度进行分段,列出桩号段落,统计出每段的病害类型及数量(长度、面积、个数、块数),备注应关于特别病害进行描述。

3路面病害处治设计图。

【送审稿如有不同方案时,则绘出不同方案的病害处治设计图】

1)沥青路面

示出病害类型、处治面积、深度、修补材料及回填材料。

附注应说明施工程序、重点、难点、

1裂缝处治设计图(单条、密集)

2龟裂、坑槽处治设计图(局部、大面积)

3车辙处治设计图(深度<1。

5cm,深度≥1。

5cm)

4沉陷、拥包处治设计图

5翻浆处治设计图(盲沟开挖法、封堵法)

6修补处治设计图(针对曾经修补过又出现病害的情况)

7其他(泛油、麻面、松散等)

2)水泥混凝土路面

结合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翻修的形式)来确定病害的处治方式,示出病害类型、处治面积、深度、回填材料等。

附注应说明施工程序、重点、难点、

1破碎板处治设计图

2裂缝处治设计图

3板角断裂处治设计图

4错台处治设计图

5唧泥处治设计图

6边角剥落处治设计图

7坑洞处治设计图

8拱起处治设计图

9露骨处治设计图

10修补处治设计图ﻩ

4路面病害处治工程数量表。

【送审稿如有不同方案时,则绘出不同方案的病害处治工程数量表】

列出段落桩号(参照路面病害调查表)、幅别(左右幅)、长度、病害处治的材料名称、数量,回填材料的名称、数量,铣刨原路面的工程量等。

4、3 第三篇罩面、补强、翻修设计

1纵断面设计图。

(针对补强、翻修设计)

1)补强(公路基层强度不足)

示出原路面线、加铺设计线、竖曲线及其要素、桥梁、平交口位置、图的下部分各栏示出填挖高度、设计高程、原路面高程、坡度坡长、直线及平曲线、里程桩号等。

水平比例一般为1:

1000或1:

500,垂直比例一般为1:

50或1:

100。

2)翻修(水泥混凝土改造、沥青路面再生等)

示出内容与补强设计纵断面图基本相同,但在图的下部分应增加说明每一翻修段落的处理方法。

2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在原路基标准横断面图的基础上,示出罩面、补强、翻修的路面宽度,在附注中应说明路面横坡的调整范围(罩面除外)。

3路面结构设计图。

1)罩面

示出原路面结构层,一般路段薄层加铺层的结构类型、材料名称、厚度、宽度等。

附注中说明施工的重点及注意事项。

2)补强

示出原路面结构层,不同路段加铺层结构类型、材料的名称、厚度、宽度及段落桩号(针对多种加铺厚度)等,提出加铺后的弯沉控制指标、附注中说明施工的重点及注意事项。

3)翻修

示出原路面结构层,并针对原路面结构层的处理方式,绘出翻修后路面的结构形式(包括各加铺层的名称、厚度、宽度及段落桩号等),提出加铺后的弯沉控制指标或强度指标(水泥混凝土路面)。

附注中说明各翻修形式中施工的程序及重点。

4路面设计及加铺工程数量表。

1)罩面

列出段落桩号(等厚加铺,一般一公里一段)、幅别(左右幅)、长度、宽度、路面薄层罩面结构类型、材料名称、厚度、数量(包括粘层),桥头或平交口等特别路段铣刨原路面工程数量,备注中说明桥的位置。

2)补强

列出段落桩号(参照纵断面桩号)、幅别(左右幅)、长度、宽度、A点(路面设计线的点)和C点(路面加铺层外边缘点)的原路面及设计标高、横坡。

列出路面各加铺层的结构类型、材料名称(包括粘层、透层等)、厚度、数量,桥头或平交口等特别路段铣刨原路面工程数量,备注中说明桥的位置。

3)翻修

列出段落桩号(参照纵断面桩号)、幅别(左右幅)、长度、宽度,各种处理方式,翻修所需的结构类型、材料名称、数量及路面各加铺层的结构类型、材料名称、厚度、数量,翻修中铣刨原路面工程数量,备注中说明桥的位置。

5特别路段加铺处理设计图。

【送审稿如有不同方案时,则绘出不同方案的特别路段加铺处理设计图】

1)新老路面衔接设计图

(1)沥青路面之间的接坡

示出接坡长度、坡度(参照纵断面),接坡的三角区的处理(铣刨长度),附注中说明施工中的要点。

(2)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坡

示出接坡长度、坡度(参照纵断面),接坡的三角区的处理,以及连接端部的处理方式(针对估计出现的病害、沉降),附注中说明施工的程序及重点。

2)桥头加铺通用设计图

示出不同加铺厚度或翻修形式下,桥头接坡的长度、坡度(针对罩面),桥头铣刨三角段的处理长度、深度以及斜桥三角区加铺方式。

附注中说明施工要点。

3)平面交叉加铺通用设计图

示出普通平交口范围内主线(参照纵断面图,罩面为等厚度加铺)、被交路、辅道(如有)的加铺形式,可注明接坡坡度或长度要求。

附注中说明施工要点。

4)中分带开口部加铺设计图

示出开口部的长度、宽度、加铺过渡方式(全幅、单幅加铺)、附注中说明不同路段的加铺过渡方式及施工注意事项。

5)下穿结构物路段加铺设计图及附表

  示出结构物与主线路面的净空高度,加铺方式(铣刨回铺或采纳不同处理方式),如此采纳铣刨回铺方式应附纵断面图。

附注中应说明施工要点。

6)其他路段加铺设计图(互通接坡处、隧道接坡处等)

6平面交叉及开口部加铺工程数量表。

列出平面交叉或开口部的中心桩号、相交道路加铺的结构类型、材料名称、数量等(交叉口范围内除去主线加铺的工程量),列出辅车道加铺的结构类型、材料名称、数量等(如有辅道),列出中分带开口部加铺的结构类型、材料名称、数量等。

4。

4 第四篇 安全设施及其他附属工程改造设计

1标线设计图。

1)一般路段标线设计通图

绘出一般路段新增或恢复标线的类型(实线、虚线、路面文字等)、尺寸、位置等并统计出工程数量,附注中应注明比例、单位及施工要求、

2)交叉口标线设计通图

绘出交叉口范围内新增或恢复标线的类型(导向箭头、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预告标示、震颤式标线等)、尺寸、位置等并统计出工程数量,附注中应注明比例、单位及施工要求。

2护栏改造设计图。

1)护栏改造设计图一(把原路侧护栏拔起重打,以满足规范要求)

示出原路侧护栏的整体结构(埋至深度、路面以上高度、各组件名称尺寸等),绘出改造后路侧护栏的整体结构(主要绘出埋至深度、路面以上高度的变化),统计出护栏调整的工程量。

附注中应说明施工程序、重点。

2)护栏改造设计图二(在原路侧护栏的结构上添加新组件,以满足规范要求)

 示出原路侧护栏的整体结构(埋至深度、路面以上高度、各组件名称尺寸等),绘出改造后路侧护栏的整体结构(主要绘出埋至深度、路面以上高度的变化并绘出新添组件的尺寸,必要时应绘出大样图),统计出护栏调整的工程量(新添组件材料、数量等)。

附注中应说明施工程序、重点。

3)护栏改造设计图三(其他形式的护栏改造方式)

3路基防护工程改造图。

1)路基防护工程改造图一(挡土墙加高)

示出原路基挡土墙的结构形式,绘出改造后挡土墙的结构形式(主要绘出新添加的材料结构、名称、厚度等),统计出挡土墙改造的工程量(新添加材料工程数量)。

附注中说明施工注意事项。

2)路基防护工程改造图二(其他防护工程改造)

4分隔带及排水设施改造图。

1)分隔带及排水设施改造图一

绘出一般路段中分带改造后路面以上的结构(路缘石的拔高、中分带填土及顶面坡度等),绘出中分带路缘石拔起的大样图。

附注中说明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2)分隔带及排水设施改造图二

绘出超高路段中分带及排水设施改造后的结构(排水设施的样式、位置等),

绘出排水设施改造的大样图(重要组件的结构、材料、尺寸等)、附注中说明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5分隔带及排水设施改造工程数量表、

列出起讫桩号、长度、超高段长度、幅别、分隔带及排水设施改造所需的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等。

4。

5  第五篇施工组织计划

施工期间临时交通组织设计图。

绘出交通限流、分流、封闭及绕行等交通管制措施设计图。

4、6第六篇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文件可单独成册,文件格式、组成及内容应依照《浙江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方法》要求编制;预算定额标准应依照《浙江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执行。

 主要由下列七部分组成:

1编制说明

2总预算表

3人工、主要材料、机械台班数量汇总表

4养护工程费计算表

5其他直截了当费、现场经费及间接费综合费率计算表

6养护工程其他费用计算表

7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汇总表

5设计成果提交

5.0.1设计文件幅面尺寸应采纳297mm×420mm(横式)、设计文本应装订成册,每册不宜过厚或过薄,以便于使用和保管、

各种设计图纸的幅面尺寸一般采纳297mm×420mm。

必要时可增大幅面,其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道路工程制图标准》的规定、

5.0.2设计文件每册封面上一般应列出大、中修工程路段及里程全长、设计时期及设计文件名称、册数(第××册共××册)、测设单位名称。

设计文件每册扉页的内容应包括大、中修工程路段及里程全长、设计时期及设计文件名称、勘测设计证书等级及编号、各级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