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9318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凌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5日在凌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石宝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主要成绩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从容应对挑战,负重拼搏,克难奋进,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罕见气象灾害、甲流感疫情蔓延等严峻考验,“三年再造一个新凌海”决战决胜,“十一五”圆满收官。

我们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创造了新的辉煌。

——综合经济实力大跨越。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79.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14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43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1倍、6倍、10倍、3.5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4年进入全省县(市)十强。

——对外开放彰显大气魄。

高标准规划建设125平方公里大有产业区,并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节点上升为国家战略,吹响了我市对外开放的决战号角。

“十一五”期间,累计域外招商引资9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700万美元、出口创汇10亿美元。

凌海对外知名度明显提高。

——城乡建设面貌大变样。

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实施了道路维修改造、给排水管网和水源地改造、防海水入侵、农村安全饮水、电网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

22公里滨海公路建成通车,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主城区实现集中供热。

高层建筑拓展城市空间,城南新区开发渐入高潮。

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有线电视。

——群众幸福指数大提升。

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由4342元、9224元提高到8719元、17000元。

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长足发展,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在全省县(市)区生活质量评比中我市位居前十。

2010年,我们取得的主要成绩是:

(一)坚定不移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重大项目攻坚取得突破,新扩改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83个、亿元以上项目11个,总投资8亿元的三鸽水泥项目建成试生产,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国电、中海油和华润集团风电项目落户凌海。

规模企业提档升级,华龙、光和密封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9户、增加值实现116.8亿元。

金属冶炼业成为我市第一个超百亿产业集群,建材石材、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三大产业总产值实现237亿元。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克服低温寡照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亿斤,完成国家和省级粮油高产示范区项目12个。

“小菜之乡”、“海参之乡”和“生猪大县”建设进程加快,全市新增小菜种植面积1.15万亩、海参养殖面积2.3万亩,生猪饲养量突破300万头。

“百合”牌小菜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建成设施农业小区500个。

“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123个。

完成保护性耕作23.1万亩、小流域治理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2万亩。

全面落实农业综合开发试点项目,投入30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4万亩。

气象监测和人工增雨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了保障。

服务业发展特色凸显。

全力打造“东北运输大县”,专业运输企业达到78户,营运货车数量和总吨位名列全省县(市)前十。

辽西钢材市场即将完工,华跃农机轻卡服务4S店建成运营。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现村村覆盖,“家电下乡”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

房地产开发面积60万平方米。

我市第一部旅游宣传书籍《凌海旅游》编成印发;开发大有、西八千、沈家台地热资源,大有温泉风情小镇被省列为首批重点开发的温泉旅游项目。

工商、物价、质监和药监等部门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保险、邮政、通讯等行业实现了较快发展。

财税金融运行良好。

面对财政体制、税收政策调整的新形势,在主要税源企业恢复生产缓慢的情况下,财税部门和各乡镇积极组织收入,深挖财源,强化征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净增7.75亿元,仅锦凌水库项目就增加收入4.2亿元。

电力、石油、烟草、房地产等行业对财政贡献较大。

在锦州地区率先第3次上调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年人均达到15300元,工资收入水平居于辽西县(市)前列。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4户,锦州银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地方发展力度,新增贷款14亿元。

(二)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园区建设开创新局面。

主攻大有产业区建设,修改完善发展规划,理顺财政管理体制;起步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生活区道路、景观湖、创业大厦等工程进展顺利;中冶京诚标准厂房、科诚电阻器、光华航模发动机等大项目全面推进,中信锦铁20万吨钛白粉、中广核太阳能电池等超50亿元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锦州湾国际机场和航空物流城开工建设,标志建业经济区开发全面启动。

双羊园区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7个,金城、凌南等园区竞相发展,园区经济第二梯队效应日渐显现。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深入开展“全民招商引资年”活动,优化招商环境,完善招商政策,重奖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个人。

首次实行驻寨招商,新设驻昆山招商办事处,安屯镇与昆山市周庄镇结成友好乡镇。

先后10余次组团赴香港、北京、上海、宁波等地招商,全年接待客商千余人次,引资总额位居锦州地区首位。

(三)坚定不移优化环境,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建设亮点纷呈。

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修编完善。

城南新区开发步伐加快,行政办公区和生活居住区建设进展顺利。

集中供热平稳运行,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正式启动,大凌河城区段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如期完工。

省级园林城市争创工作成效明显,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7.9%。

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改造市内街巷,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得到优化。

凌海大道破土动工,锦赤铁路建设稳妥推进,秦沈天然气管道工程顺利完工。

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投入4200多万元,完成了锦东线、阜锦线公路大中修25.5公里。

争取“一事一议”资金1000多万元,改造了17个乡镇98个村的道路等基础设施。

投入800多万元,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6万农民吃水难问题。

投入2.1亿元,完成了班吉塔送变电增容等6项电力工程。

投入1.5亿元,实施了污染治理减排工程。

造林绿化力度加大,全年造林13万亩。

锦州市级新农村示范村达到22个。

双羊、翠岩被省列为城镇化试点镇,牤牛屯被列为试点村。

实施5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9万人。

经过不懈努力,锦凌水库移民工作攻克难关,投入650多万元建成移民新居80户,移民928人。

(四)坚定不移改善民生,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民心工程顺利实施。

投入7000多万元,高标准改造青年大街、锦凌路等5条街路,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投入6000多万元,续建了滨海公路5.3公里;投入4000多万元,改造了水源地和主城区给排水管网;投入140多万元,治理了萧军公园人工湖;投入3200多万元,建成市医院1.6万平方米病房楼并投入使用;投入360多万元,实现了村村通客车;投入2000多万元,基本完成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二期工程;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配套新农合参保资金、提高优抚对象待遇、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和免除城乡低保户丧葬费等民生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实现就业再就业1.8万人、劳务输出4.4万人。

加强劳动监察和争议仲裁工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扩面任务全面完成。

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年标准分别提高150元、200元。

妥善安置退役士兵,971名重点优抚对象纳入了医疗保险范围。

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

投入帮扶款物630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7万人;投入470多万元,帮助灾民和特困户新建、改造住房2667间;投入24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区域性中心敬老院2所。

慈善事业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谐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申请专利51件,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11亿元。

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金城东彰小学等4所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成温滴楼九年一贯制学校;逐步恢复农村中心幼儿园;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市医院、中医院和大凌河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新农合受益人数达到36.6万人。

凌海中医药、工艺彩绘鸭蛋、玛瑙雕刻列入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市体育局被评为国家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

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市人口计生服务站荣获国家级优质服务示范站称号。

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

市国税局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展顺利。

国土资源服务和管理质量稳步提高。

村委会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军民共建、双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受到省市表彰,外事、民族、宗教、人防和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老龄、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下大力气解决金纸公司改制遗留问题,平稳推进了粮食、供销、交通等系统企业改制工作。

深入开展新一轮平安争创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我市被评为省级平安县(市)。

“五五”普法顺利通过评比验收,市司法局被司法部授予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扎实开展“信访工作效率年”活动,信访形势保持稳定,我市信访工作得到省和锦州市充分肯定。

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加大监管力度,认真排查隐患,全年无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火灾发生,连续5年被评为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市)。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完善各级各类预案,增强了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公安系统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建设,加大治安防控和打击刑事犯罪力度,市公安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称号。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6件、政协委员提案64件,办复率100%。

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有效化解了行政争议。

坚持重要事项听证、论证、公示和新闻发布制度,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实行招投标,加大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阳光政务深入推进。

开设市长信箱,广泛听取民意,解决百姓诉求。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监察、审计、督察等部门和单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各位代表,2010年,我们遇到的困难非同寻常,付出的努力无比艰辛,目标的实现令人振奋。

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和衷共济、艰苦创业、真抓实干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凌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驻凌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并为凌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园区发展速度不快,引进大项目数量不多,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宽;城乡基础设施尚需完善;民生事业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等等。

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和2011年工作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转型的突破期、沿海开发的加速期、城市建设的关键期。

根据市委三届十八次全会精神,确定“十二五”的奋斗目标是冲刺全国百强县(市)。

省委、省政府要求有15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锦州市提出有县(市)进入全国百强,作为锦州县域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冲刺百强我们当仁不让。

当前我市正处于多年积聚能量集中迸发的最好时期,广大干部群众追赶跨越争立潮头的信心更加坚定,冲刺百强我们责无旁贷。

只要我们主动自我加压,勇于攻坚克难,合力奋勇争先,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竞争中率先突破,就一定能够把凌海经济社会发展推向全新阶段。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创新强市、民生安市”四大战略,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全面繁荣,更加注重优化城乡环境,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设“五个凌海”,努力实现冲刺全国百强县(市)高起点开局。

主要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剔除上年一次性增收因素)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壮大园区,狠抓项目,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

突出园区开发。

加速大有产业区建设,通过多方筹资、争取政策、对接名企等举措,全面促进基础设施完善、主导产业聚集、项目梯次推进,实现生活区“七通一平”,建成创业大厦,建设大有八支路国家一级渔港;至少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亿元;争取获批省级开发区。

以锦州湾国际机场和航空物流城建设为契机,稳步开发建业经济区。

调整完善双羊园区规划,促进汽车零部件、机电化工等产业扩容提质,力争进入省级园区行列,尽快形成双羊、金城、凌南等园区整体开发格局。

强化项目牵动。

大力实施项目工程。

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精心组织各类招商活动,重点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

全面推行领导领办、责任倒查、政绩考核等工作机制,形成项目建设比总量、比增幅、比亮点的浓厚氛围。

搞好中信锦铁20万吨钛白粉、中广核太阳能电池、华润和中海油风电等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确保年内落户开工。

实施重点企业海外域外并购工程,支持新华龙等企业上市。

每个乡镇至少新上固定资产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3个。

全市引进域外资金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

力促产业集聚。

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工程。

巩固金属冶炼产业集群优势,支持华龙、沈宏、华宇等企业扩大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快“钼铁之乡”建设进程。

扶持三鸽、东蒙等水泥生产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石材加工企业改造升级,打造“建材石材大县”。

促进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化工塑料产业集聚,积极发展新能源、文化创意、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扶持金纸公司发展,做大造纸产业。

加快滨海公路、兴阎线、102线、锦东线、大锦线五大经济带建设。

积极推进企业提升、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程。

全市新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

(二)突出特色,夯实基础,增强农业发展支撑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稳定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推进“小菜之乡”、“海参之乡”和“生猪大县”建设进程,小菜种植面积新增2万亩,海参养殖面积突破10万亩,生猪饲养量达到400万头;整合优势农产品资源,积极培育农业品牌。

加快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扩大机械作业范围,完成保护性耕作20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万亩。

改善农村发展条件。

引导农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机社会化服务、气象监测预报等工作。

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田水利、电网改造、饮水安全等工程。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投入3500万元高标准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展余积小方村、阎家假河村等10个农村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继续抓好10万亩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程。

开展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

扎实推进锦凌水库移民工作。

加快促进农民增收。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及时下摆涉农补贴资金,推进扶贫工程,提高农民保障性收入。

推广适用新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抓好实用技能培训,鼓励扶持农民自主创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万人,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三)繁荣商贸,发展旅游,增强服务业拉动力

做活商贸流通。

扶持运输企业扩大规模,优化调整运力结构,积极打造“东北运输大县”。

完成辽西果菜批发市场二期工程。

改造升级城乡农贸市场,加强电力商城、商贸城等消费场所管理,建成仿古商贸步行街。

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继续落实家电、汽车和摩托车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保持商品房价格相对稳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会展、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

做强生态旅游。

修编完善旅游总体规划和景区发展规划。

加快地热资源开发,建设大有温泉风情小镇和沈家台汤池子温泉度假村,打造辽西温泉旅游第一大县,尽快融入滨海大道旅游观光带大格局。

抓好张作霖墓园、岩井寺和吴楚庄园等景区景点深度开发。

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做优金融环境。

建立健全银企对接常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投放规模。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优化金融环境,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拓展保险业服务领域,提高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完善功能,提高品位,增强城乡发展承载力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南扩,大力推进行政办公区和生活居住区建设,实现城南新区与主城区同步发展。

继续实施火车站站前区域开发、市内街巷改造等工程。

加快双滨线、右滨线建设步伐,完成稍石线等公路改建工程,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条5公里的文明示范路。

加快推进城镇化试点镇、试点村建设。

配合做好锦州湾国际机场、锦赤铁路建设工作。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坚持建管并举,建立健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欺街占道经营、违法乱建等行为。

整顿交通秩序,规范大型运输车辆运营,加强“神牛”管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规范小区物业管理,促进均衡发展。

强化供热监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突出林业、水源生态保护,全市造林11万亩;加强大小凌河治理,完成大凌河城区段综合整治二期工程。

积极推进污染治理减排工作,加大环境监测监察力度,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规范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开展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绿化美化工程,争创省级园林城市。

(五)开拓财源,强化征管,增强财政运行保障力

提质增量聚财力。

大力提高财税收入质量,重点扶持纳税大户发展,鼓励规模企业扩大再生产,确保基础财源贡献份额稳中有升;紧紧把握水库、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机遇,实现地方财力突破增长;切实抓好新上重大项目投产达产,尽快形成税收增长点。

优化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监控体系,深化部门联动压缩欠税制度,堵塞征管漏洞,减少税款流失,做到应收尽收。

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努力增加政府统筹财力。

优化支出保重点。

严格执行部门预算,依法安排支出。

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将新增财力向重点民生工程、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支持社会事业发展。

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调整财政管理体制,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完善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和项目资金报账制度,严格控制消费性支出,真正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

(六)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增强和谐社会凝聚力

以民心工程惠民。

一是投入2.7亿元,建成凌海大道,实现主城区与大有产业区南北贯通;二是投入6000万元,改造集贸街、商业路等6条街路;三是投入1500万元,改造扩建城区自来水管网;四是投入3000万元,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五是投入700万元,亮化绿化市内主要街路;六是投入6000万元,完成102线大中修37公里;七是投入450万元,完成农村能源“一池三改”3000户;八是投入350万元,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中心。

以社会保障助民。

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再就业6000人、劳务输出3万人。

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继续实行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切实做好五保供养、救灾救济和保障性住房等工作。

积极发展慈善和红十字救助事业。

以社会事业利民。

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申请专利65件,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12亿元。

改建市第四小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实现免费涉农职业教育,积极争创省级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

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力争实现全覆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继续做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

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争创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提高进村入户率。

建立健全人才引入机制,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加强基础统计,继续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完成居委会换届工作。

做好双拥、国防、外事、民族、宗教、人防和档案等工作,加快老龄、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事业发展。

以和谐稳定安民。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强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争创省级平安县(市)。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升法治文明程度。

畅通信访渠道,加大“事要解决”力度,保持全市信访形势稳定。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火灾发生。

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完善公共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应急管理平台。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增强群众安全感。

(七)规范行政,提高效能,增强服务发展执行力

创新理念,科学谋事。

以谋划发展、推进发展为己任,敢于突破定势,善于开拓创新,从政策中找机遇,从问题中找对策,切实提高抓发展的水平、抓落实的能力。

完善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公众参与、风险评估、集体决策和社会公示等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优化服务,高效办事。

健全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制度,提高办事效率。

强化绩效考评,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工作。

更加注重社情民意,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依法行政,干净做事。

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评议考核责任制,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办事水平。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做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

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完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等制度,促进阳光行政。

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凌海正踏上新的征程,集众智才能登高望远,合群力方可聚沙成洲。

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干不成誓不休的志气,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早日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