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知识我知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9300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仪知识我知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礼仪知识我知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礼仪知识我知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礼仪知识我知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礼仪知识我知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礼仪知识我知道.docx

《礼仪知识我知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知识我知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礼仪知识我知道.docx

礼仪知识我知道

社会公共礼仪知识选录

2008年9月25日12:

42

  单项、多项选择题:

  1、在古人看来,有修养和内涵的君子,要在外表、言谈、举止各方面做到端庄、得当、谦逊和有礼。

《礼记·表仪》有载: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这句话中“足”的意思是指________。

B

  A言语

  B行为

  C服饰

  D仪表

  

  2、礼字,到西周(公元前500年)以后才被广泛使用,其含义从祭祀范围扩大到道德规范中。

《周礼》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礼仪著作,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尚礼、崇礼的精神,成为后代“礼”的渊源。

  《周礼》与_____________两本书合称为“三礼”。

A,D

  A《礼记》

  B《礼论》

  C《礼运》

  D《仪礼》

  

  3、孔子云: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其中三个“礼”字各有各的含义,第一个“礼”字指的就是生活交往中的行为规范;第三个“礼”是指政治法律制度。

第二个“礼”字指的是____________。

C

  A礼节、礼貌

  B仪式

  C规矩、规则

  D送礼、财礼

  

  4、“礼仪”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礼记》中。

据考证“仪”字的含义包含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

A,B,C,D

  A法度、准则

  B典范、表率

  C形式、仪式

  D容貌、风度

  

  5、经过长期的演变,礼字的宗教含义逐渐减退,世俗含义逐步增长,现在我们所说的礼,其含义反而变小了,泛指_______。

A,D

  A礼貌

  B社会文明

  C法律制度

  D社会行为规范

  

  6、我国古代_______是礼仪的中心内容。

D

  A忍让

  B礼貌

  C平等

  D道德

  

  7、在封建社会中,礼是宗法等级制度,是一套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推而广之,在社会生活中,礼可以表现为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___________。

A,B,D

  A礼法

  B礼节

  C礼物

  D社会规范

  E礼貌

  

  8、孟子把“五常”作为人的基本道德规范。

“五常”包括“礼”、“仁”,还有

  ____________。

B,C,D

  A和

  B义

  C智

  D信

  

  9、孟子说:

“礼人不答,反其敬。

”(《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应,那就得反问自己,是否自己有“礼”得还不够呢?

孟子的认为,“礼”最初的意义无非就是____________之心。

B,C

  A礼貌

  B恭敬

  C辞让

  D尊敬

  

  10、著名教育家朱熹对儿童礼仪方面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其编写的《蒙童须知》教材开篇: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

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对日常仪表方面的礼仪提出了具体要求。

朱熹是___人。

B

  A唐朝

  B宋朝

  C元代

  D明朝

  

  11、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关爱别人,尊敬别人,同样也会受到社会的爱戴与尊敬。

孟子主张兴办学校,加强道德观念的教育,要求学生要有________品德和风尚。

A,B,C

  A孝敬父母、尊重老人

  B友爱兄弟、忠于长上

  C办事诚实、讲究信誉

  D友爱谦让、团结互助

  

  12、清代李毓秀写了一本《训蒙文》,后更名为《弟子规》,书中详细规定了学生在言谈举止方面的礼仪规范,其中有敬长者、仪表、仪态、语言、禁酒等方面的要求。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是对学生____方面的要求。

B

  A礼貌

  B修养

  C道德

  D仪态  

 

  13、化妆既是为了敬人,又是为了自尊,但应注意避免_______。

A,B

  A.在公共场合化妆

  B.在异性面前化妆

  C.浓妆艳抹  

  14、旅游、出差时,如若乘船出行,坐乘轮船要注意的细节有_______。

A,B,C

  A.不要在船舷上舞动花衣服或手帕

  B.晚上不要拿手电筒乱照,避免被其他船只误认为旗语或信号

  C.在舱内走道上不能奔跑追逐  

  15、着装应注意场合,哪些场合不能穿睡衣_______。

A,B,C

  A.清晨在小区溜狗

  B.在家中接待亲友等熟人

  C.去小区附近的菜场买菜  

  16、使用手机应注意场合,哪些场合应关闭手机_______。

A,B,C

  A.飞机上、加油站

  B.影剧场、音乐厅、阅览室、法庭、会议室等严肃、安静的场合

  C.医院  

  17、礼物馈赠应注意的礼仪规范是_______。

A,B,C

  A.选择时机

  B.注意适度

  C.讲究方式  

  18、走路时不应该发生以下何种行为?

_______。

A,B,C

  A.边走路边抽烟

  B.边走路边吃东西

  C.见到熟人视而不见  

  19、人们在公共场合为保持说话的适当距离,依据不同类型的人际交流,空间区域分为公众距离以及_______。

A,B,C

  A.社交距离

  B.个人距离

  C.亲密距离  

  20、手机是现代化通讯工具,在会场应该注意_______。

A,B

  A.把手机关闭或搁在无声档

  B.到场外去接听

  C.会场内接听应尽量放小音量  

  21、喝咖啡时,哪些是合理的调羹使用方法_______。

A,C

  A.使用调羹来搅拌糖和牛奶

  B.用调羹舀咖啡、一勺一口地喝

  C.调羹用完以后,应放在盘子里,不能放在桌子上  

  22、使用筷子时有违礼仪的举动有_______。

A,B,C

  A.用筷子敲打碗碟或杯子

  B.夹菜时用筷子在菜碗里乱翻

  C.说话时拿着筷子乱动  

  23、吃西餐时,准确的做法有_______。

B,C

  A.吃面包或比萨时应是用刀叉,不能用手拿着吃

  B.喝汤时不能发出声音

  C.吃鸡、鹌鹑等骨头较多的食物时,可以使用手  

  24、握手礼节的要素有_______。

A,B,C

  A.注意握手力度

  B.注意先后顺序

  C.注意握手时间    

  25、因故无法准时,应做到_______。

A,B,C

  A.尽快通知对方

  B.解释原因

  C.郑重致歉

  26、着装必须注意_______。

A,B,C

  A.时间

  B.地点

  C.场合  

  27、提倡“健身不扰民”,以下哪些是扰民的行为_______。

A,B,C

  A.清晨,老年人集体锻炼身体,大声播放广播操的音乐

  B.在健身的过程中随地吐痰

  C.在小区绿地中健身,或利用树木等锻炼身体  

  28、嚼口香糖应注意场合,以下哪些场合不可以嚼口香糖_______。

A,B,C

  A.歌剧院听音乐会时

  B.商场购物时

  C.图书馆看书时  

  29、礼物馈赠,除了物质价值外,还应赋予的价值是_______。

B,C

  A.货币价值

  B.情感价值

  C.信息价值  

  30、公共生活礼仪反映着社会交往中人们的_______。

A,B,C

  A.交往方式

  B.公德水平

  C.审美情趣    

  问答题: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字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应该做到哪几点?

  

(1)尊老爱幼,互相帮助。

  

(2)不在背后议论他人,不猜疑,谈笑逗趣有分寸,尊重他人隐私。

  (3)见面主动打招呼,亲切随和,主动参加一些联络邻里感情的活动。

  (4)善待邻居家的小孩,不要大声喧哗和行为不当产生噪音,影响他人生活休息。

  (5)看电视听音响时,考虑是否会影响左邻右舍。

  (6)适时主动拜访邻居,但不要妨碍他人正常生活。

  (7)孩子在住宅和大院的不妥行为,家长应及时教育、提醒。

  (8)合理使用住宅的公共设施。

  

  3.走路时应注意哪些礼节、礼貌?

  

(1)要遵守行路规则。

  

(2)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

  (3)在有规定的地方要自觉地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4)行人之间互相礼让,给长者、老弱病残者让路,让负重的人或孕妇、儿童先走。

  (5)走路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进行问候。

若需要交谈,应靠边站立,不要妨碍交通,并注意安全。

  (6)走路时目光自然,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7)不要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或抽烟。

  

  4.什么是礼貌的问路行为?

  

(1)总的原则是不轻易打扰别人。

  

(2)问讯前要热情、礼貌地称呼对方。

  (3)当别人回答了你的问题,应真诚地道谢。

  (4)如回答不了,也应礼貌道谢。

  

  5.什么是并行走路时的社交礼仪原则?

  

(1)男女一起走路时,男人走在外侧。

  

(2)提东西的人通常走在右边,男子应帮助女子提东西,但不能帮助女子提坤包。

  (3)三人并行,老人走在中间。

  (4)车子多的地方,男人走在人行道靠马路的一侧。

  (5)四人同行,最好前后两两并行。

  

  6.文明驾驶汽车应该注意哪几点?

  

(1)遵守交通法则,遵守交通信号,不闯红灯和交通标志线。

  

(2)控制好车速,不开快车、英雄车、斗气车。

并线柔和,不猛拐、不来回穿插、别车等。

  (3)不在快车道上开慢车。

  (4)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杂物和吐痰。

  (5)礼让非机动车和行人,特别在下雨下雪时,注意不要让雨雪溅在行人身上。

  (6)停车时要将车停在车位中,不要妨碍别人停车。

  (7)不要猛按喇叭。

夜间驾车要正确使用远、近光灯。

  

  7.文明骑自行车应该注意哪几点?

  

(1)严格遵守交通法,不闯红灯,不在机动车专用道上和人行道上行驶。

  

(2)不勾肩搭背,不互相追逐或曲折行驶,不在市区骑车带人,不带超重的超大的物品,拐弯前先做手势。

  (3)要尊重行人,不要横冲直撞,过道口时主动礼让行人。

  (4)骑车进入工厂、学校、机关、营房,要下车推行。

  

  8.什么是乘坐自动扶梯时的礼节、礼貌?

  

(1)应靠右侧站立,为有急事赶路的人空出左侧通道。

  

(2)手应扶在电梯扶手上,以免失足。

  (3)主动照顾通行的老人、小孩和行动不便的人乘扶梯。

  (4)有急事走急行通行道时要确保安全和礼貌。

  

  9.什么是乘箱式电梯时的礼节、礼貌?

  

(1)上下电梯时应礼让,做到先出后进,依次进出,尽量让老人和妇女先

  行,先上的人尽量往里站。

  

(2)不要大声喧哗,爱护公物。

  (3)与同乘电梯的人不认识时,不要四处张望或盯着某一个人看,目光自然平视。

  

  10.什么是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列车时的礼节、礼貌?

  

(1)排队候车,先下后上。

让妇女、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先上车。

  

(2)注意安全,扶好、坐好。

  (3)不要将身体伸到车外,或随意动车厢里的设施。

  (4)主动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妇女让座。

  (5)尊重司乘人员,主动按规定买票。

  (6)爱护环境卫生,保持车厢和站内的环境卫生,不能向窗外扔东西。

  

  11.什么是乘坐出租车时的礼节、礼貌?

  

(1)车客应当坐后排。

  

(2)一女二男时,女的坐边上,不在中间。

  (3)应照顾长辈和女士先上车,一般是男士和晚辈先下,然后照顾长辈和女士再下。

  (4)注意带好随身物品,不要将垃圾废弃物留在车上。

  

  12.什么是乘坐小轿车时的座次礼仪?

  

(1)乘坐有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时,其座次自高而低为:

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右座。

  

(2)当主人驾车时,其座次自高而低为:

前排右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

  

  13.乘飞机时的礼仪是什么?

  

(1)严格遵循乘务员的要求。

  

(2)对服务员的服务要礼貌对应,接受服务员服务时要礼貌感谢。

  (3)交谈时不要影响他人休息,不要涉及不安全话题。

  (4)上下飞机要注意礼让,飞机停稳后才能站起身来拿行李。

  

  14.乘坐火车时的基本礼仪是什么?

  

(1)将较大的行李放在行李架上,不要占用公共空间。

  

(2)注意保持车厢内安静,谈天、打扑克、听广播不要打扰别人。

  (3)不要随意脱鞋,将脚放在对面的座位上。

  (4)需要吸烟时,到吸烟区去吸烟。

全程禁烟的火车车厢内不吸烟。

  (5)把废弃物品扔回到垃圾箱,自觉维护车厢内的卫生环境。

  (6)不长时间占用洗手间。

  (7)带小孩子的旅客应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15.服装的颜色搭配要注意哪些问题?

  

(1)同类色组合。

以某种颜色为中心,全部搭配这一色系,以其色彩的深浅变化即不同的明度进行组合。

如白色与白色,黑色与黑色,浅蓝与深蓝等。

西服套装、套裙就是典型的同色系组合,这种组合能够产生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

  

(2)相近组合。

利用色环上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

如:

黄色与绿色、绿色与蓝色、蓝色和紫色等。

这种配色方法既丰富多彩,又柔和协调,需要注意的是色彩之间的深浅、明暗要有差别,否则会杂乱而刺眼。

  (3)对比颜色。

用两种特性相反的色彩进行搭配,如用柔和的青绿色配红色,鲜艳的黄色配紫色,白色配黑色。

这种色彩搭配方法,醒目清新,能够表现鲜明的个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无论用什么样的色彩组合法,颜色不要过多,尤其是正式的场合的服装的搭配。

  (5)一个人全身服装的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16.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应注意哪些禁忌?

  

(1)跟英国人打交道,要注意下列三点:

一不要系带条纹的领带;二不要把王室的家事作为谈话的话题;三不要把英国人通称为英国人,而称“大不列颠人”,就会使所有的英国人满意。

  

(2)欧美人忌讳谈论其私人性质的问题。

比如:

“你多大岁数了?

”“你结婚了没有?

”“你有多少收入?

”“家住在哪儿?

”都不便询问。

因为欧美人希望别人承认自己的权利,也尊重别人的权利。

随便询问个人问题,等于冒犯了他的尊严。

  (3)德国人比较注重形式。

在与德国人打交道时,如果对方有博士等头衔,要使用这个称呼。

朋友们见面或离开,总是互相把手握了又握,这样,他们就会高兴。

如果帮助对方把外衣穿上,那会更显得亲热。

  (4)如果到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要是应邀到主人家里作客,一定要准时到达。

可不要忘了给女主人带几束单数的鲜花,最好是5朵或7朵。

  (5)与东南亚国家的外宾相处,交谈时不要跷“二郎腿”。

假如无意中把一只脚颠来颠去,以至鞋底朝向了对方,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表现。

  (6)在印度、印尼、阿拉伯国家等,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也不能用左手传递东西。

  (7)在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的头顶。

  (8)在南美洲国家,交谈时要亲热,要离得近近的,说话时文静地把嘴凑到对方的耳边,但不可粗放而失庄重。

  (9)在拉美,不要赠送与刀剑有关的礼品,因拉美人认为,赠送刀剑意味着割断关系。

  (10)伊朗人称好不伸大拇指。

  (11)保加利亚、尼泊尔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赞同,点头表示不同意。

  (12)伊朗人对婴儿眼睛特别敏感。

外来人对婴儿眼睛要三缄其口,若出言不慎,母亲可能出钱让人挖掉婴儿的“邪眼”。

  (13)对待欧美上年纪的人,说话做事更要注意。

如果他(她)们上楼梯或爬山,千万不能扶他们。

东方人认为能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一把,是对老人的尊敬。

而欧美老人恰恰相反,别人扶他(她),他们觉得这样有失体面,反而招来不快。

  (14)要是到拉美国家去,在大街上走路时要十分注意:

两男或两女在大街上走,千万不能手拉手。

因为拉美地区的同性恋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和鄙视,在大街上成双成对的男女挽着胳膊走,被视为自然,而同性男女拉着手走路,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

  

  17.在交际应酬中应慎用的礼物有哪些?

  

(1)手帕。

这是巴西、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很忌讳的一种馈赠品。

因为这些国家的人认为手帕与眼泪是不可分割的,是一种令人悲伤的物品,同时还认为是一种容易引起争吵和产生不如意事情的东西。

在中国台湾,也很忌讳手帕。

  

(2)刀、剪、剑。

中国台湾地区最忌,因为当地有“一刀两断”之说,所以送这种礼物必然会让人有一种威胁之感。

古巴、委内瑞拉、智利等国人,很忌讳以刀剑为礼物赠人,因为在他们民间,送刀剑有割断友谊的意思。

  (3)梳子。

在日本,梳子是件令人很敏感的东西,民间流传着尤其不能以梳子为礼相赠的习俗,其原因是“梳子”一语在日语中的发音与“苦死”贴近。

这样一来,送人梳子就与“送人苦死”相关联了。

  (4)香水。

法国人和美国人都特别忌讳男宾客以香水为礼品赠送给女主人,因为他们从传统观念上认为,除非是热恋中的情侣,否则,男人送给女人香水,便有过分亲热或“不轨企图”之嫌。

  (5)酒品。

这是西亚中东地区国家的人普遍禁忌的馈赠物。

因为阿拉伯国家的人依奉伊斯兰教,其教规严格禁止饮酒,就是含有酒精的其它饮料,也属于禁饮的范围。

  (6)扇子。

扇子在中国台湾地区也是一种较敏感的礼物,扇子用于夏季扇凉,一到深秋,再无利用价值,可狠心抛弃。

台湾民间有句俗语:

“送扇,无相见。

”因此,扇子不可当礼物赠人。

  

  18.国外送花的忌讳主要有哪些?

  

(1)在讲法语的地区不要送菊花。

因为只有在葬礼时才使用菊花。

在法国,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表示。

  

(2)在拉丁美洲有些国家,把菊花看成一种“妖花”,只有人死了,才在灵前放菊花。

  (3)在德国,如果你应邀去作客,千万不要送女主人红玫瑰,因为它是赠送情人的礼品。

在给德国人送鲜花时,切不要用纸包装。

  (4)在瑞士,你被邀去作客,你要送红玫瑰可以送1枝,也可送20枝,但不要送3枝,因为3枝意味着你们是情人。

  (5)给前苏联一些国家的人送花,结婚日最好向新娘赠送白色或粉色的鲜花,因为它象征着纯洁。

送黄色鲜花时要慎重,因为它意味着变节。

红色鲜花象征爱情和赞美。

另外,花束必须由奇数组成(3枝、5枝),奇数在这些国家是吉利的象征。

  (6)在巴西,绛紫色的花主要用于葬礼,因此,千万不要送巴西人绛紫色的花。

  (7)如果到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要是应邀到主人家里作客,一定要给女主人带几束单数的鲜花,最好是5枝或7枝。

  (8)日本对送花有很多忌讳:

他们忌讳以荷花为礼相赠。

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仙客来及淡黄色、白颜色的花,因为山茶花凋谢时整个花头落地,不吉利;仙客来在日语中读音为“希若拉面”,而“希”同日语中的“死”发音类同;淡黄色与白颜色花是日本人传统观念上就不喜欢的花色。

他们对菊花也存有戒心,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一般人不敢也不能接受这种礼物。

  (9)墨西哥人忌讳以黄色和红色为礼相送,因为黄色意味着死亡,红花会给人带来晦气。

  (10)如果应邀到加拿大人家作客,可向女主人赠送一束鲜花,但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在加拿大,白色的百合花只有在开追悼会时才用。

也不要送菊花。

送花时要送单数。

  (11)到西班牙人家作客,千万不要送大丽花和菊花,这种花和死亡有关。

  (12)到英国人家作客,赠送女主人的鲜花,忌送百合花,因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

亦忌赠黄玫瑰,他们认为此花象征分离。

  (13)花的数目不能是“4”。

南朝鲜、日本人忌讳“4”,他们认为“4”是表示死亡的数字。

日本人还特别忌讳赠送数量为“9”的花,因为你送花的数量为“9”给他,就等于视他为强盗。

花的数目也不能是“13”。

西方人,尤其是欧美国家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

  

  19.外国人在颜色方面有哪些忌讳?

  

(1)欧美许多国家平时忌讳黑色,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

  

(2)土耳其人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禁用茄花色,民间一向认为茄花色是

  凶兆。

  (3)巴西人认为人死好比黄叶落下,所以忌讳棕黄色。

  (4)埃塞俄比亚人当对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时穿淡黄色服装。

因此,出门作客时不能穿淡黄色的衣服。

  (5)比利时人最忌蓝色,如遇不祥之事,都用蓝衣作为标志。

  (6)泰国忌红色,认为红色是不吉利的颜色,因为写死人姓氏是用红色。

  (7)埃及人的丧服是黄色的。

  (8)印度视白色为不受欢迎的颜色。

  (9)伊拉克讨厌蓝色,视蓝色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忌讳使用蓝色。

  (10)在南美洲,不管气候怎样热,还是以穿深色服装为适宜。

  (11)乌拉圭人忌青色,认为青色意味着黑暗的前夕。

  (12)摩洛哥人一般不穿白衣,忌白色,以白色为贫困象征。

  (13)西方人通常认为猫是可以带来好运气的小动物,尤其是黑色的猫。

在美国却恰好相反,认为只有白色的猫才能带来好运气;匈牙利人也视黑猫为不祥之物,白色表示喜事。

  

  20.与日本人交往应特别注意哪些忌讳?

  

(1)日本人用筷八忌:

①舔筷子;②迷筷:

手握筷子,拿不定吃什么菜,在餐桌上四处游寻;③移筷:

动了一个菜后,理应吃饭,但不吃饭,接着又动另一个菜;④扭筷:

扭转筷子,用嘴舔取粘在筷子上的饭粒;⑤插筷:

插着吃菜;⑥掏筷:

用筷从菜的当中扒弄着吃;⑦跨筷:

把筷子跨放在碗、碟上面;⑧剔筷:

用筷代替牙签剔牙。

  

(2)日本人很忌讳“4”和“9”这两个数字。

原因是日语“4”的发音同“死”相似,而“9”的发音与“苦”相近。

因此,正如西方人忌讳“13”一样,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请客或送礼时,忌出现这两个数字。

据说,日本的医院一般都无4楼4号病房,有的影剧院也无4排、4号。

  (3)日本人在办喜事时,忌讳使用“去”、“回”、“坏了”、“完了”之类的词,特别是办婚事时,不能用“离开”、“重复”、“多次”等词。

同时,日本人在办丧事时,忌讳说“接二连三”、“一个又一个”、“还”、“又”之类的话。

  (4)日本人发信时邮票不能倒贴。

在日本倒贴邮票有示绝交。

装信也要注意不要使收信人打开信后看到自己的名字朝下。

  (5)在色彩和图案方面,日本人忌讳绿色和荷花。

原因是认为绿色是不吉利的,荷花意味着祭奠。

同时,日本人对饰有狐狸和獾图案的物品较为反感。

因为它们是贪婪、狡诈的象征。

  (6)日本是一个重视礼貌和礼节的国家。

日语中尊称、谦称以及敬体句和简体句相当复杂,对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词语。

因此,我们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除了要保持穿着整齐、仪表端庄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恰当得体。

另外,日本人还很注意日常中的一些小节,给他们划火些向里划、削水果时刀口朝内,这意味着不给别人添麻烦。

  (7)也许是受西方的影响,日本人很忌讳别人打听他的工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