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9154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附中考考纲版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

2013年考纲要求: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神曲》,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新增内容)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3.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历史贡献。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1.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意义。

(新增内容;删除了:

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2.从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疯狂掠夺,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林肯的主要历史贡献。

2.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3.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五)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

2.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八)科学与思想文化

1.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

  2.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14—17世纪)P2

一、文艺复兴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14—17世纪,从意大利开始持续了近300年,几乎蔓延到西欧所有的国家。

2.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3.实质: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4.文艺复兴的影响(意义):

P7自我测评

二、代表人物和成就: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意大利),他的代表作品是长诗《神曲》,全诗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

《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但丁被恩格斯称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是米兰圣玛丽亚大教堂的一幅壁画,取材于《圣经》中的故事。

《蒙娜丽莎》是一位少妇的肖像油画。

3.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开辟15—17世纪)P8

一、新航路开辟:

从15世纪开始,持续了200多年。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动机):

商品经济的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等财富的狂热追求。

(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3)东方很富有,贩运东方商品有利可图。

2.具备的条件:

①技术:

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②知识:

欧洲人对地球的了解,具备了一些地理知识。

③工具:

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资助国

方向

航海家

时间

成就

葡萄牙

向东

迪亚士(葡)

1487年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达·伽马(葡)

1497年

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

西班牙

向西

哥伦布(意)

1492年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麦哲伦(葡)船队

1519-1522

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哥伦布航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称美洲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

△评价哥伦布:

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因此他是一个杰出的航海家;但是,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宣布那里是西班牙王室的领地,所以他同时又是一个殖民强盗。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评价):

①积极影响P11②消极影响P12

四、新航路开辟与中国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作比较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P14

1.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斗争双方:

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3.经过

(1)开始:

1640年,英国爆发了反抗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这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3)1653年—1658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建立独裁统治。

(4)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5)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女婿威廉和女儿玛丽

(6)1689年,英国国会通过法律文件《权利法案》P17、19,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权利法案》主要内容:

①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②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③对公民的权利做了明确的规定。

《权利法案》的作用(认识):

P19自我测评1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意义或作用)P17:

①国内影响②国际影响

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P20

1.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双重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3.经过

(1)开始的标志:

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

(2)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会议内容:

①1776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P21。

②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3)转折战役: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4)军事对抗阶段的结束:

1781年,英军司令康华利率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

(5)胜利:

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宣言》所反映的核心思想:

倡导自由平等原则,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独立宣言》意义:

①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的诞生。

还对美国建国以后的国家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

②《独立宣言》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统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影响或作用)

①(对美国)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②(对世界)为拉丁美洲各国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并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

5.评价华盛顿(如何正确认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P24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1789—1794)P26

1.根本原因:

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

3.经过

(1)开始的标志:

1789年7月14(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1789年,制宪会议制定文献《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P27。

△内容: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反映资产阶级的要求)……”

(3)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4)先后控制政权的三个派别:

斐扬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5)结束的标志是:

1794年7月,“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

4.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如何评价法国大革命?

)P29最后一段

(进步性)法国大革命是那个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它不仅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局限性)但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为少数人所享有,所有人的民主、平等与自由仍然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与目标。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拿破仑时代1799—1815年)P32

1.开始: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了执政府,拿破仑自任第一执政。

2.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自己加冕称帝,成为资产阶级的皇帝。

3.从1804到1810年,拿破仑先后制定了《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等法律文献。

(1)最著名的是《民法典》,后来被称为《拿破仑法典》。

(2)《拿破仑法典》的影响(地位):

《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4.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迷信武力,帝国的铁蹄踏遍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

(1)奥斯特里茨战役:

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

(2)滑铁卢惨败:

1815年,最后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从此退出了法国政治舞台。

(3)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①战争具有革命性。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使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通过暴力推广到他所征服的欧洲国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战争具有侵略性。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

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P41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机器的发明是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的。

2.开始的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3.珍妮纺纱机等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的意义:

珍妮机的发明,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珍妮机等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完成了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一次巨大飞跃。

二、蒸汽的推动力

1.主要标志(最重要的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2.蒸汽机发明及应用的意义:

蒸汽机成为机器生产的动力之源。

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1.汽船的发明:

1807年,富尔顿(美国)

2.蒸汽机车(火车)的发明:

史蒂芬孙(英国)1814年研制第一辆蒸汽机车是:

“布拉策号”。

1825年同别人合作制成“旅行者号”蒸汽机车。

1829年制成更为先进的“火箭号”机车。

3.火车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延伸了人类的足迹,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同时,也推动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后果?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走大力发展科技道路。

2.促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对立阶级。

3.现代大工厂制度也建立起来,人类迅速地完成了从手工工厂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

4.造成环境污染。

(教训: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P48

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侵略

1.侵略据点:

1600年,英国人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了对印度的殖民侵略活动。

2.克莱武是英国在印度进行大肆掠夺和野蛮扩张的代表。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中国同时期的抗争: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导火线:

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

2.主力军:

印度土兵;领导阶层:

封建王公;参加范围:

印度社会各个阶层。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民族女英雄:

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依)

4.结果:

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5.启迪:

不畏强敌,英勇斗争,不屈不扰,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拉丁美洲独立运动)P54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目的: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

欧洲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

2.路线和内容P55图:

出程、中程、归程。

3.后果(影响):

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几百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

许多黑人在运往美洲的途中丧生。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解放者”玻利瓦尔是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最著名的领导人。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家是玻利维亚。

2.在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下,葡萄牙王子宣布巴西独立。

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P60

一、欧洲工人的觉醒——英国宪章运动

1.时间:

1836—1858年,共持续22年。

2.内容:

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资本家的剥削(政治权利)。

3.特点:

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二、时代风云中的两颗巨星——马克思、恩格斯

1.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德国人,他们的理论成果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

2.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面。

3.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62

第12课“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巴黎公社和《国际歌》1871年)P64

一、巴黎公社:

1871年3月28日——5月28日

2.原因:

梯也尔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不积极抵抗普鲁士的进攻;对内企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3.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4.性质:

巴黎公社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仅存72天)。

5.失败:

“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

6.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首创精神。

公社战士体现了英勇不屈、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二、《国际歌》(原名《英特纳雄耐尔》)创作时间:

巴黎公社失败后,1871年

1.词作者:

欧仁·鲍狄埃曲作者:

狄盖特

2.意义:

《国际歌》唱遍全世界,成为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3.“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的意思: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P72

1.原因:

根本原因: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弊端,激化了社会矛盾。

2.目的:

巩固统治,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力,避免人民革命

3.时间:

1861年,农奴制改革又称1861年改革。

4.颁布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5.主要内容:

P74

6.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理由:

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实质:

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8.影响(评价):

P75①进步性②局限性

第15课坚定美利坚民族命运的内战(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P77

1.根本原因: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矛盾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导火线:

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3.过程:

①爆发:

1861年南方发动叛乱,在里士满另建一个政府。

②扭转战局的措施:

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

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战争形式开始有利于北方。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

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

③结束:

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胜利。

5.美国内战的意义(作用):

P81美国内战是一场关系到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

①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方与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发展起来。

②经过内战,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其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6.局限性:

种族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依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

7.性质:

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

黑人奴隶制。

8.林肯的贡献:

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美国统一。

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P84

1.根本原因:

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内忧)

外患:

1853年美国佩里首先来到日本,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2.前提:

倒幕运动的成功

①中坚力量:

中下级武士(改革派、倒幕派);②旗号:

恢复天皇权力;

③斗争方式:

1868年伏见、鸟羽激战④结果:

结束德川幕府对日本260多年的统治。

3.时间:

1868年起领导者:

明治天皇

4.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目的: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统治。

6.明治维新主要措施:

P86—87

(1)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消除了封建割剧状态);天皇拥有

无限的权力,下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

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实行地税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3)在军事上,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称“皇军”,建立警察制度,维护治安。

(4)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教育方面是最有远见的措施)

7.明治维新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使日本富强起来,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的一个“例外”。

②(局限性)但是,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8.明治维新对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

要实行改革开放,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结合国情。

要科教兴国,重视教育,发展科技。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时,不能生搬硬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取舍,才能对我有利。

第17、18课电气时代的来临(P89)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P94)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开始时间:

19世纪70年代

2.条件(原因):

①资本主义统治的巩固,经济的繁荣②科学技术的研究和进步。

3.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是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最大特点。

(电力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

①新能源(电力、石油)的出现和利用;

新机器(内燃机等)和新产品(电灯、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创制;

②新交通运输工具(汽车、飞机)的出现;

③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电报、有线电话)的发明。

(新兴工业部门:

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航空业等)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P98表格

6.电力广泛应用的意义(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有何重要意义?

):

(1)电力被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的创制,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初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2)电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由于使用电力,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了钢铁时代。

(3)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7.爱迪生(美)最有成就的发明家。

发明:

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

被称为“发明大王”,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8.交通领域:

①卡尔·本茨(德)1885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奔驰汽车)

②亨利·福特(美)1913年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流水线的作用:

a.大幅度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b.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③莱特兄弟(美)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1903年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的飞行器。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弥补了交通领域中的不足。

它们更加快捷,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时代。

飞机的发明还实现了人类在空中飞翔的梦想。

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加强了人们在物质文化上的交流,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风貌和生产方式。

汽车和飞机的生产和使用,还推动了钢铁、石油等新兴工业的产生,并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P96-97①从经济角度看②从政治角度看③从文化角度看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P99

1.“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核心国:

德国

①1879年,德和奥匈帝国签订秘密军事同盟条约(针对俄国)。

②1882年,意大利加入,形成由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

2.“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俄国,核心国:

英国

①1892年,俄法协约(是三国协约的雏形)

②1904年,英法协约

③1907年,英俄协约(标志三国协约的形成,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3.两大集团核心矛盾(当时世界的最主要矛盾)是英德矛盾。

4.英国“光荣孤立”政策(英国不与欧洲其他国家结盟的外交政策。

(1)能实行的原因:

殖民地多;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2)后来放弃的原因:

最主要是德美两国的崛起,同时认识到拥有盟友极端重要。

5.列强结盟目的:

增强自身实力,在扩展势力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以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领土。

6.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

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7.后果(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8.欧洲的“火药桶”:

巴尔干地区(欧洲列强争夺重点)

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P104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②具体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矛盾的进一步发展。

③直接原因(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

2.爆发(开始):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对塞尔维亚宣战

3.交战双方:

同盟国阵营(德、奥匈、保加利亚、土耳其4国)

协约国阵营(英、法、俄、塞、意、罗马尼亚、日、中、美等29国)

4.主要战场:

欧洲主要战线:

西线

5.转折战役:

凡尔登战役(作战双方:

法、德)特点:

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作用:

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6.一战新式武器:

飞机、坦克(英国)、毒气(德国)、远程大炮

7.结束:

1918年,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同盟国战败。

8.一战的后果(影响):

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它时间长、范围广、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环境污染严重,是人类的一场浩劫。

9.一战性质:

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性质外,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非正义的掠夺性战争。

10.战争的残酷性(战争的灾难)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

战争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第22课引领时代的思考(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