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学习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993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荣八耻学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荣八耻学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荣八耻学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荣八耻学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荣八耻学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荣八耻学习材料.docx

《八荣八耻学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荣八耻学习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荣八耻学习材料.docx

八荣八耻学习材料

“八荣八耻”深入学习材料之理论篇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企业实践之中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企业怎么办?

这是当前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一条红线。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胞”,企业职工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拥有独特优势的国有企业,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上,更应该先行。

改革开放以来,奋进的中国企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进取、积极创新是当今企业的主流。

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工人阶级的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和挑战,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时有发生,见利忘义、损公肥私、掺假制假、偷税漏税、不讲信用、欺诈行骗等丑恶现象也屡见不鲜。

甚至在个别企业的领导层中,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和腐败行为。

还有一些企业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责任,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以致不惜破坏生态环境而牟取企业的狭隘私利。

这些现象尽管发生在少数企业,但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秩序,也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不良风气不可能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不讲诚信、道德缺失、价值扭曲的企业更不可能基业长久。

胡锦涛同志指出: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这既是对全社会的要求,也是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特别是国有骨干企业,理所当然要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上承担起崇高的社会责任。

心系祖国、不辱使命。

以热爱祖国为荣,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具体落实到企业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上,落实到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上、具体岗位上、企业产品上。

弘扬正气、诚信立企。

对一个企业来说,诚实守信是一种形象,一种信誉,一种品牌,是立企之本。

在实践中,要坚持以“诚信立企”为主线,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提高企业的诚信度结合起来,加快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企业信用制度,构建起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在生产经营中,要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发展,着力打造企业的“诚信名片”。

崇尚科学、致力创新。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企业工作者,要继承传统、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觉投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实践。

在企业内部,积极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和人人学知识、人人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知荣明耻、领导先行。

领导干部能否带头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的言行,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风气。

在企业管理和党建中,各级领导干部要率风气之先,垂道德之范,坚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企业反腐倡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打造一支荣辱分明、德才兼备的企业领导干部队伍。

领导班子坚持在自觉学习、提高认识上带好头,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上带好头,从点滴事情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号召群众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事,自己决不染指。

与此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积极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职工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企业的关爱。

全员参与、共同提升。

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注重在全员参与上下功夫、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去抓:

一靠教育,密切结合厂实际,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员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本职做起,把“知荣辱、树新风”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靠管理,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工作规划,结合生产经营的实际,通过建章立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企业评价机制、员工奖惩机制、榜样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企业职工群众自觉把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规范融入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使之成为遵守践行的道德准则。

本文摘自《求是》7月16日版总第435期

荣自节俭耻由奢

前不久,从报上看到某地一家餐馆推出的超豪华年夜饭,一桌花销近20万元,有什么血燕盏、贡品宫燕盏、极品网鲍、金山勾翅王等等,其奢华程度令人咋舌。

这种奢靡之风、比阔之举,着实令人忧虑。

当然,我们不反对正常的消费。

我们发展经济文化,就是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改善了,靠自己的正当收入让吃穿住行讲究一些,无可非议,但这并不意味着节约俭省已经过时;现在我们强调拉动内需,也并非主张豪华消费。

为什么要反对过度消费?

首先是因为它用错了财力。

我们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毕竟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需要我们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情上,用到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上。

其二是因为它浪费资源,损害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增加、精神空虚、意志消沉。

其三是因为它催生和助长腐败,影响社会稳定,小则败家,大则亡党亡国。

在中外历史上,因奢靡而败亡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句话,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挥霍性消费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正是基于历史规律性和现实针对性,胡锦涛同志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

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艰苦奋斗,自然包含节约俭省的内容。

养俭必须克服虚荣心理。

司马光说:

“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有的人之所以纵情奢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奢为荣。

这些人在办事时,或住高级豪华宾馆,或大摆豪华宴席,或进超级夜总会,一掷万金,摆阔斗富,炫耀自身价值,藉以抬高自身的身价。

因此,养俭要防虚荣。

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田间地头,奋斗在世界水稻研究的最前沿,他创造的财富难以用金钱衡量。

有人算过,从1976年至2004年,全国累计增产稻谷约6000亿斤,他获得了中国和国际上大奖有十几次,领回的奖金也不少。

按说他完全有条件“奢华一把”,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把省下的钱都用来支持科研事业,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容和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看不出一丝的虚荣,却显得那样可敬。

养俭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古今通理。

我们国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们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我们只有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埋头苦干,才能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逐步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养俭就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应该看到,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许多下岗工人生活困难,每年因自然灾害而缺衣少食的人也不少。

我们能不顾这一现实而铺张浪费吗?

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先富群体,难道没有责任勤俭节约,把更多的钱用于国家建设和改善群众生活吗?

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

他一生富而不奢,荣而不骄,施而不吝,甘愿把自己的大笔财富捐给祖国人民抗战,捐给家乡人民办教育,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啊!

总之,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需要我们从一块砖、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分钱省起;我们正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从改造主观世界做起,自觉把勤俭作为我们的一种思想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追求、一种修身美德。

(本文摘自《求是》6月1日版总第432期)

 

莫把虚荣当光荣

胡锦涛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了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个人应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具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远大的志向,努力争取荣誉,不断取得进步,成就光辉灿烂的人生。

荣誉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能激发人们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追求进步,成就光荣。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人做事情往往只是为了获得表面荣誉,以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和羡慕。

这种人爱出风头,好讲排场,以炫耀自己不多的资本而获得内心虚伪的满足;为了抬高和美化自己,他们采取种种手段,欺骗说谎、弄虚作假。

这种人,不把时间精力放在本职工作和学习提高上面,而是热衷于搞“花架子”,没有老老实实的态度和认真扎实的作风,不脚踏实地,喜好吹捧。

以上种种,就是虚荣心的表现。

虚荣心,即追求表面荣耀之心,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

荣誉感促人向上,虚荣心使人向下,“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虚荣心强的人以追求个人荣誉为奋斗目标,为了“出人头地”,可以置社会道德规则和规范于不顾,违背社会道德,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

这种人一旦得到荣誉,还容易表现出骄傲自满的情绪,趾高气扬,独断独行,听不得周围同志们的意见。

在这种虚荣心的背后,实际上是狭隘的个人主义。

不少罪犯,便是在虚荣心驱使下,走上了犯罪道路。

可见,虚荣的危害大矣!

  荣誉与虚荣有着本质的区别。

荣誉来自于辛勤的劳动,来自于创造性的贡献,是实现社会所崇尚的价值后的回报。

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建树,为社会创造了价值,才能取得荣誉。

荣誉是与真理一致的,是一切高尚品德的回馈,代表着无私的奉献。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指出:

荣誉是对同胞、对国家、对全人类的优良服务。

雷锋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总理为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样的人物,才能使人民代代敬仰、永久怀念;这样的荣誉,才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荣誉不单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和奖赏,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一个人可能在没有取得成就之前,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一旦取得荣誉,就可能以为有了“老本’,以为贡献过了就可以享受。

其实社会给予个人荣誉既是对其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赋予将来的期望。

在荣誉面前止步不前,甚至讨取报酬,便辜负了社会给予的崇高荣誉、殷切期望,实际上也是损坏了自己的荣誉,这也是虚荣心的另一种表现。

  虚荣不是光荣。

荣誉也不只是光彩夺目的花环和令人陶醉的掌声,不是争名夺利、夸夸其谈,它排斥浮夸,鄙视虚荣。

真正的荣誉来源于辛勤的劳动,来源于创造性的贡献,来源于将个人融入集体的无私奉献。

正确认识荣誉,自觉抵制虚荣,才能真正使荣誉成为鞭策鼓舞自己前进的巨大动力,才能够跳出虚荣的狭小圈子,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以艰苦奋斗为荣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八荣八耻”中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为我们正确认识坚持勤俭节约与树立新的消费观、启动消费与杜绝浪费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根本指针。

  以艰苦奋斗为荣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许多重要产品的总量已居世界前列。

但也要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人均收入低,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

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尚有2365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城镇也有上千万企业职工和居民的生活依然存在困难,实际需要帮助和扶持的对象接近1亿人。

要使贫困人口稳定地脱贫致富,任务仍相当艰巨。

对于困难群众,既需要国家财政加大投入进行扶持,也需要全社会伸出援助之手。

我国每年社会捐赠的物资和资金大约有150多亿元,不足GDP的0.1%,而一些发达国家则占到GDP的8%-9%。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继续艰苦奋斗,力戒骄奢淫逸。

  以艰苦奋斗为荣有助于形成和谐氛围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富和后富将会长期存在。

要使先富者与后富者在社会大家庭中和睦相处,关键是协调和处理好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最终是要让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提倡先富带后富。

先富起来的群体应不骄横、不挥霍,对仍然处于贫困的群体给予同情和帮助。

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骄奢淫逸和铺张浪费,有助于推动先富帮后富,缓解社会矛盾,形成和谐氛围。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情。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人对艰苦奋斗这一传统美德和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观提出了质疑,认为现在还提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不合时宜。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

必须看到,虽然我国经济社会有了一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不富裕,在前进道路上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不能放弃,而且要发扬光大。

即使将来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仍然要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提倡艰苦奋斗与启动消费并不矛盾。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误解,似乎大吃大喝、大手大脚就是启动和刺激消费,甚至认为强调艰苦奋斗会影响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

对此,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

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目的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但美好的生活不是铺张浪费,更不是骄奢淫逸。

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畸形消费不但不可能启动市场,反而会污染社会风气,带来消极影响。

启动消费的潜力主要在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因此,应倡导高尚消费、文明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富裕与浪费不能划等号。

很多人习惯于将富人与浪费联系起来,甚至在两者之间划等号,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

不可否认,社会上确实有一些富人铺张浪费乃至骄奢淫逸,但不能由此得出富裕者就是浪费者的结论。

应当看到,很多富人是白手起家,通过勤奋创业,才一步一步逐渐富裕起来的。

比如,很多华侨在海外创业,开始的时候也相当艰苦,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才终于事业有成。

许多民营企业家也是靠着艰苦奋斗,才创起了大业。

还应当看到,有不少人致富之后继续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作风,保持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应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那么,如何才能把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落到实处呢?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人们认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而逐渐营造“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氛围。

二要形成先富帮后富的机制。

建立沟通机制,让先富起来的人了解农村、了解困难群体,同时对扶贫帮困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和宣传;建立服务机制,如形成和完善信息服务系统,为先富帮后富搭建桥梁;建立引导机制,使先富起来的人有动力去做扶贫帮困的事,使困难群体在外力帮助下主要通过自身奋斗摆脱贫困。

三要完善政策措施。

抵制骄奢淫逸,反对铺张浪费,不能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要制定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畸形消费要通过采取征收更高税费等措施加以制止。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2006-07-17第09版)

 

“八荣八耻”深入学习材料之实践篇

傻老头”省钱助困

一个收入不菲,却异常节约的老人。

这位老人,出门从不“打的”,为买便宜一点的菜宁可多走两里路,穿得也都是儿子的旧衣服。

邻居们都认为他有福不会享,常在背地里喊他“傻老头”。

可老人却用省下来的钱,资助着丽水山区的一个贫困失学孩子,从开始的每年700元,到后来每年近三千元。

随想:

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像“傻老头”一样的人,他不独自享福,而是选择了把积蓄和爱心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但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才少了那么多贫困失学的孩子。

好爸爸上门找失主

“售货员在壶内藏了一千元钱,粗心大意卖给了父亲。

父亲发现后,毫不犹豫地马上送回去,可店早已关门了。

于是,他第二天一大早又匆匆赶去还……”得知事情缘由后,大家都深深地为这样一位父亲为荣。

随想: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面。

”多少年没有听到这首儿歌了。

时代在进步,如今在路上看到一元钱时,我们也许都不屑去捡,可是如果在路上的是十元钱、一百元钱或是更多时,又有多少人能够毫不犹豫地交还失主?

爷孙俩清除牛皮癣

**小学的一名小朋友,在爷爷的带领下,走街穿巷替城市清除牛皮癣。

从电线杆、电话亭、车站牌到水泥墩、墙壁上,寒冷的冬天里,凭着自己的毅力,一天撕掉了街头90多张牛皮癣。

尽管当晚,她就因发热、呕吐,连夜挂盐水到凌晨两点钟,可爷孙俩仍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

此后,她越发积极,参与社区假日小义工,与家长合作调查背街小巷情况并提出改善意见,义务地行使起“城市文明的小卫士”的责任。

随想:

小学生身上体现出一份对城市的关心爱护,对社会的忠诚,以及对不文明行为说“不”的勇敢,怕是连许多大人都自叹不如的。

相信这会感动着生活在城市中却对社会漠然的人群。

家庭留言簿传承礼仪

萧山进化镇的葛银环家里有一本特殊的家庭留言簿,他记录着父子两代人谈“荣”论“辱”的点点滴滴。

儿子出外旅游放弃了父母为他准备的相机,并在本子上写下原因:

“带了也只能给别人拍”;父亲葛银环立即回复:

“通过相机可以发现、定格并创造更多的美,给别人拍照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另一页上,儿子留言:

“我的生活费太少了。

”父亲又马上把“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送给了儿子。

白天,儿子在公交车上对父亲视而不见,晚上父亲又通过留言簿告诉他该如何明辨礼仪,学会做人的道理……

随想:

如今,孩子学业压力重,父母们又忙于工作,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葛银环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本“留言簿”,道尽了父母对孩子的良苦用心,也为社会道德、礼仪的传承提供了每个家庭都可以借鉴的经验。

77岁老大爷义务指路15年

“2005·感动东城”首届十大公德人物名单揭晓,77岁的退休干部谢亮榜上有名。

谢亮从1991年开始义务指路,至今已15年,被人誉为“指路大王”。

谢大爷十几年风雨无阻,节假无休,义务指路,虽也曾因此影响了一些的士的生意而遭人指着鼻子骂,但却帮助并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现在有许多中小学自愿志自愿加入了谢大爷的指路小分队。

编者说:

生活总在继续,类似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故事或大或小,也可能很平凡,但总能给人很多的感动,潜移默化给人启迪和教育。

 

“八荣八耻”深入学习材料之话外音篇

自省才能知荣明耻

  人要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经常反躬自省。

我们不能借口工作忙碌而拒绝自省。

“八荣八耻”为我们自省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江西吉安匡显桢

  以耻为耻品自高

  以耻为耻,才能不做耻事。

以耻为耻是以荣为荣的基础,也是社会正气流行的前提。

但目前还有人做不到以耻为耻。

如有的人把骗取钱财当能力,把无私奉献当傻瓜,把欺上瞒下当本事等等。

这些思想和行为,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诋毁,是对现代文明的伤害。

  ――北京张裕臣

  知耻而后勇

  每一个身处服务岗位的人都应当以“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要求自己,反思自己。

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反思发现不足之后,是知难而退还是直面不足,做到知耻而后勇。

  ――山东青岛王启秀

“办小事”也是服务人民

  一些人对日常生活的“小事”总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等到出了大事方才肯出手收拾。

其实,办“小事”、防微杜渐也是为人民服务。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立足本职岗位,从小事做起,处理好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件事。

  ――河南平顶山陈海

 有人认为网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世界,于是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胡作非为……我觉得,作为一个公民,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应遵守纪律,在网上也不能例外。

 ——黑龙江省密山市毕文章

  违法乱纪行为绝大多数都有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现实却令人费解:

有些时候有些地方,人们对法律法规置若罔闻,甚至把某些违法乱纪行为当成了习惯。

这种状况非得加以改变!

  ——安徽省和县顾世如

  越来越多的虚假广告让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

在谴责虚假广告制造者的同时,我们也要声讨播发虚假广告者。

正因为他们不负责任、违法乱纪,虚假广告才能广为流传。

 ——青岛机场边防检查站郭晓涛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在约束我们行为的同时,也能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遵纪守法不应止于一句口号,而应当成为一种自觉意识、一种生活方式。

  ——山东省即墨市 林兴

  如今,大学毕业、职称评审、职位应聘等等都离不开论文和证书。

一些造假者贩卖假证,另一些人知法犯法购买假证,其行为让人不齿。

  ——江苏省扬州市夏元明

  就青少年的教育来说,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他们遵守校规校纪;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成为遵纪守法的楷模。

不能教育学生一套,自己行事一套。

 ——四川张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