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 元 心 理 学复习过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951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三 元 心 理 学复习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三 元 心 理 学复习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三 元 心 理 学复习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三 元 心 理 学复习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三 元 心 理 学复习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三 元 心 理 学复习过程.docx

《最新三 元 心 理 学复习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三 元 心 理 学复习过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三 元 心 理 学复习过程.docx

最新三元心理学复习过程

三元心理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关于”我是谁”的回答

前 言

 

  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如要战胜自己,必须要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极少有人是绝对的胜利者或失败者,只是相对的程度问题,但是一旦一个人真正能认识自己后,他获得成功的机会可能会变得更大。

一旦一个人找到了真实的自我,才能不为形所累,盲从盲动,而真实、现实地面对环境,面对人生,面对感情。

  有时需要积极进取,有时需要稍敛锋芒; 

  有时需要与众交融,有时需要默默寡语; 

  有时需要相斗,有时需要互爱; 

  有时需要工作,有时需要游戏; 

  有时需要哭泣,有时需要朗笑; 

  有时需要抗衡,有时需要退缩; 

  有时需要发言,有时需要沉默; 

  有时需要善握良机,有时需要屏息等候。

 

  

  我们希望通过三元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快乐的、有自制力的、有觉悟的人。

 

  

  我们的理论来源与发现是在西方的盖斯托特理论方法之上,由拜恩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沟通分析,与印度哲学的缘起理论相结合的三元心理学,可使我们在人格的感情和智慧之间建立一种沟通方式,一个人能够于此妥善运用他的感情和智慧,而不至于取用其一而牺牲另一,可使我们从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状态,以及随时调整心理与环境人物相适应。

另一方面,应用三元心理学,可以分析和调动他人的心里状态,从而达到能和别人双向调整无碍沟通的境界.

 

二元矛盾 

  我们内心常常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比如早上睡得正香,不想起床,但是又要上班工作,内心便有两个声音,一个说:

“起来吧,要上班了。

”一个说:

“真香啊!

再睡一会吧。

”就这样内心时常出现双方或多个自我,我们时常在选择中牺牲一方。

实际上他们都不是真我,而其一是代表着义务和责任、理智的父母自我,另一个是代表着喜好、情感、任性的儿童自我。

从中做决定的是成人自我,他是个裁判,是能做判断有觉悟的那个觉者。

如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能从二元对立中跳出来,从而轻松地抉择是非进退。

 

           自我的三元划分方法

  自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儿童自我、成人自我、父母自我,从出生开始,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任何事情都记录在大脑和神经组织中,包括童年的经验,取自父母代表人物的行为和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和看法,以及自己所有的经历和知识。

这些记录在我们的大脑中如似刻录的程序、资料,不知不觉中构成三种自我状态。

  我们把自我三元分化成儿童自我、父母自我及成人自我三部分。

  儿童自我来源于童年阶段的情感模式,也来源于生理的欲望、情感、觉受,是儿童时期环境给我们留下的思维和情感移情,并不是代表真我体验,他表现为情感,感觉,无拘束,感情的非理性的,爱恨喜恶、直觉、幻想。

儿童自我状态包括婴儿及童年的一切自然冲动,也包括早期经验,儿童期对待父母姐妹等人的行为与反应方式、自己和他人心理心里脚色定位。

它的表现如同儿童的旧有行为(移情)

  成人自我:

与年龄无关。

它表示目前的真实情况和客观的资料收集。

它是有组织的、有适应力和有清醒的智慧的,表现为客观性。

  父母自我:

主要是扮演父母的角色,模拟生活经历过程中父母对人物事的态度、教导、行为模式、情感方式;而对事物的判断与思考方式,取自于阅历与知识书本等。

知识、智慧与社会规范,这也是外来的,是一种积累和总结,慢慢的我们忘记了这些观点是环境与书本或大人的教导中来的,不知不觉反而认为他是自己的一部分。

他的特点是理智、逻辑、功利的规则、内容诸如法律、道德、伦理标准等等。

 

 

父母自我    法律、道德、标准、伦理、义务、逻辑、功利的规则

成人自我    真实情况、客观的资料收集、当下的觉悟

儿童自我     欲望、情感、觉受、幻想、无原则的、感性的

例如:

如说性欲是儿童自我,那么贞操的观念就是父母自我,而站在其中的觉悟就是成人自我,他来抉择和评审双方。

  比如一个母亲,她正大声斥责喧吵的孩子,眉头紧皱,声音尖锐。

突然电话铃声响起,她听到一位朋友的声音,她马上变得柔声细语,满脸笑容。

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从父母自我到儿童自我的两个阶段。

  三元心理学→“这是什么理论,西方的鬼玩意吗”,“不过看看也可以,不知到底如何呢?

”,“嘿嘿,要是真的好用就太棒了”。

质问之人的三种反应。

 

  他的第一种反应是他父母可能的反应方式。

 

  第二种是成人自我状态客观的想收集资料再下结论。

 

  三是儿童自我状态对学习结果的幻想。

 

  其实每个人将会对一个特殊外部环境从三种自我状态分别表现不同的反应。

有时候,这些自我状态是一致的,有时则相互抵触。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外境:

摇滚乐 

父母:

孩子听的是什么无聊的玩意儿?

 

成人:

音乐声音太大,我没办法想事情或谈话。

 

儿童:

这音乐使我想跳舞。

 

外境:

一幅现代派艺术作品 

父母:

老天,这是什么玩意?

 

成人:

标价为美金三百五十元。

 

儿童:

哦——好漂亮的颜色。

 

外境:

上级要求一份报表 

父母:

这个领导不会被提拔的。

 

成人:

我知道领导五点的时候要这份报表。

 

儿童:

不论我怎么做,反正领导总不满意。

 

外境:

街上发生暴行 

父母:

这个女孩罪有应得,这么晚还出门!

 

成人:

最好快叫警察来。

 

儿童:

哈!

真绝,真热闹。

 

外境:

节食的时候,给你一块巧克力蛋糕 

父母:

吃吧,这可以维持体力。

 

成人:

这块蛋糕至少含四百卡路里,还是别吃它。

 

儿童:

啊呀!

管它什么蛋糕!

我可要把它吃了!

 

外境:

年轻的女秘书上班迟到 

父母:

可怜的孩子,好象没睡好觉。

 

成人:

如果她没赶上时间,别的职员会说闲话的。

 

儿童:

我真想向她一样,晚点来上班,溜出去玩玩。

 

外境:

演讲中说脏话 

父母:

说这种脏话,不过表示知道的词汇太少罢了!

 

成人:

我真奇怪他为什么要用这些字眼,观众的反应不知怎样。

 

儿童:

我希望我也敢这么说。

 

外境:

卷心菜的味道 

父母:

卷心菜很有益于健康。

 

成人:

卷心菜含有高单位的维他命C。

 

儿童:

别想要我吃这种东西。

 

外境:

刚认识的人把手臂搁在你肩膀上 

父母:

千万别让一个陌生人碰你一下。

 

成人:

奇怪!

他为什么会这样?

 

儿童:

吓死我了!

 

  人们能从各个自我状态感觉、发现、倾听、观看和表现。

每个自我状态都分别有一套行为方式。

有的人比较常从某自我状态中反应。

例如有的人的反应最常由父母自我状态出发,他对世界的看法就和他的父母一样。

这样的人可能要死教条板些。

有的人的反应最常由儿童自我状态出发,这样的人显示出天真、幼稚、敏感。

  有些人父母和儿童同时出来并在内心产生矛盾,这是我们一定要从矛盾中跳出来,这个跳出来的方法就是对三元心理学的应用,要认识到过去认为是自己的真实体验,并不是真正的感觉,只不过是儿童自我的移情作用。

而在头脑中,常常出现的告诫与规则只不过是父母自我的外来品,我们要从这种二元矛盾的对立双方中解放出来,让心灵自由自在从容不迫。

 

  最关键的是把任何一个心理情节都进行归类划分,把他们分配到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当中,让真我不受浸染,处在“自由状态”中,这样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健康、智慧与心理上的统一。

儿童自我的形成:

儿童自我的移情作用----情绪版本的固定程序

  我们内心,都隐藏着一个小孩,他时常会出来指挥父母和我们自己的行为。

儿童期的每种经验和知觉,包括惧怕、爱、愤怒、欢喜、依赖、强制、不安、自我中心、无能等各种感受与情绪,都象‘录象带’一样录存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

神经外科医师Wilderpenfield发现,刺激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时,往事的记忆就会历历在目,仿佛录象带的放映,具备了事件原始场景的所有声音和情绪。

似乎发生在我们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件事,包括无数我们以为已经遗忘的时刻,都已经被记录和保存下来了。

  充分的证据显示,这些记忆都会被激发重现,影响到我们现在的感受与行为。

从幼儿时期开始,父母教导我们任何生存的命令、成见、禁忌和规则,也都记录在我们的神经细胞里(而父母的神经细胞里则保存着他们父母的声音)。

所有这些录象带上的,幼儿期的感受和反应,以及父母的举止和训示,共同构成我们所谓内心的小孩。

有时这些从幼儿期保存下来的记录被触发,未经我们比较成熟的经验、知识和智慧的修正,原原本本地重现出来,我们会错认为这是当前的感受与行为。

  譬如说,朋友或领导因工作太忙对我们冷漠和疏远时,我们的反应有可能是幼儿时期被遗弃的强烈恐惧感,而这和当前的情境可能完全不相称。

这时,是内心小孩惊骇的情绪,取代和控制了我们的判断。

 

 

父母自我的主要来源

------知识与知见的处来性

  我们常常用看书来满实我们的知识,但同时也在格式化我们的心灵,慢慢知识变成了思想,不知不觉之中,你把知识神圣化,变成你的一部分,你忘记了他是外来的知识,而错认为是“我思”,当外境与知识(你的思想)不同时,于是爱恨等情绪不自觉中产生了。

 

  ↗感知→感知模式→思想观念→(潜意识)

知识 

   ↘知识→更新扩变 

  如果一天前学的知识或所见所闻,当第二天别人的意见与我们不一致时,我们或许还能清醒的认识到“不同的是两人之间的知识见解”,既然是知识见解就可以更新,扩变甚至发展。

但当知识在一定时间变成潜意识后,它会变成感知模式,当再与别人有分歧时,我们会觉得不是两个知见上的分歧,简直就是别人和“我”唱反调,“我的知识”被你无形中当成了“我”,被你当成你的思想模式,被你当成了评判他人对错好坏的工具,被你当成了感知模型——即使不假思索你对事物就会产生“判断”,遇相同意见则喜,见不同观点则产生不满。

  我们很难不让知识变成思维与觉知模式,也只能多积累知积让你的思维模式更广泛更开阔更圆融,但你一定要明白——他的外来性、缘起的、非是真我,不可实执为我。

谦虚的品德,时时的反思,可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际上也正是执著不重的人才真正具有百川归入大海的包容性与破旧立新的创造性。

 

 

儿童与父母自我的互动

长不大的孩子

  婴儿一出生,觉察力就集中在自己的需要和舒适上。

他尽力逃避痛苦的经验,并且利用自己本能的感觉来与外界适应。

他几乎是立刻地显出独有的儿童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尚未影响儿童的自我状态)

  其次发展父母自我状态。

当幼儿模仿父母,扮演父母的游戏时,父母自我状态首度出现。

有时,父母看见自己这样被孩子模仿、扮演时,感到惊愕,有时他们也非常高兴.

  当孩子意图理解外在世界以及操纵他人的时候,成人自我状态就会出现。

他也许会发问:

“为什么我不饿的时候,还必须吃东西!

”然后,他计划:

当他不想吃东西的时候,就会找出各种原因来逃避不想做的事。

  实例说明:

二十二个月大的夏莉,新年时收到的一个礼物是娃娃车。

她想爬进去,嘴巴说着:

“我,宝宝!

”。

但是车子太小,坐不进去。

然后她把自己的小洋娃娃摆进车子,而且刚好摆得下。

夏莉拖着声音说:

“我,妈妈!

”她开始推着小车子玩,但没多久就腻了。

她生气地把洋娃娃拉出来,自己还想坐进去,但是还是坐不下。

她颓废地再把娃娃放进车里。

她这样试来试去,重复了四次,最后她显然是同意自己太大了,还是装扮成娃娃的妈妈,以妈妈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娃娃。

  夏莉的母性行为确实是来自父母自我状态的模仿行为。

虽然在她的儿童自我状态中,她想做个娃娃,不过她的成人自我状态搜集了客观的资料——这个娃娃车她坐不进去。

  任何情况都能引发一个特殊的自我状态,有时就象夏莉一样,一个人的内在多种不同的自我状态互争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无意识的把周围的人给定位成我们的父母或孩子脚色,我们就像个游戏的孩子,其实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所有依据和疤痕都足以证明,摆在抽屉里的身份证,说明我们已是公民,也就在同一个抽屉里还有文凭,注明我们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在我们眼角上,或许还有看不见的皱纹,现在已跑出来了。

这一切人生经历,使得小孩子管我们叫作大人。

  我们真的是大人吗?

我们是否还生活在童年的游戏中?

离不开的父母

  一个人应该独立自主,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最好的判断作决定。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总是被习惯性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所局限,——事实上,我们尚未成为自己的主人。

  我们仿佛是一个公开的股份有限公司,别人占有决定性的股份,而最大的股东往往就是别人——我们的父母(父母自我)。

 

  我们怎么会将那么多股份让给父母呢?

事实是,我们别无选择。

婴儿期的无助,已使我们的生存掌握在看护人手中。

我们生理上的需要有赖于他们的照顾;而如果想保有满足与舒适,想要觉得我们在世界上是受欢迎的,就必须仰仗他们的爱护。

要不了多久,我们就懂得,舒适的感觉来自父母爱的照顾。

而只需要再多一点时间,就会发现,为了保住这分感情,避免失去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知道,如果父母(或任何照料我们的人)快乐而平静,我们就可以更多地享受到集中在我们身上的温柔和关照。

而且由于精神病学家H.S.Sullivan称为“神秘的情绪连锁”的作用,她的快乐会直接传送给还是婴儿的我们。

同样地,由于这种婴儿的“移情作用”,母亲的不悦、愤怒和焦虑也会直接感染我们,使我们紧张、不安和惧怕。

因此,我们很早就卷入了母亲的喜怒哀乐之中;而随着时日的增长,使母亲快乐的事情我们知道得愈来愈多,我们取悦母亲的节目也就增加了。

  我们逐渐长大了,我们的生存也愈来愈不需要依赖父母了。

我们渐渐会照顾自己了—但情绪的好坏,却仍然与父母息息相关。

感情的脐带不但没有割断,反而往往缠绕成难解的结,将我们和父母对我们的态度紧紧缚在一起。

有时候我们也会对父母的要求采取反抗的姿态,或者刻薄地指责他们的过失。

但这只是另一种征候,证明这个使人不停奔忙的强大情绪,仍然围绕着父母打转。

无论是远离父母,或是和父母居住在一处;无论是难得见一次面,或是天天和他们见面,都没有什么差别。

  事实上,父母的存在和消失,有时候也是无关紧要的。

重要的是,我们都可以沉溺于一种和父母交谈或互动的关系中,它妨碍我们的成长,限制我们的自由。

  为了生存,我们都曾经依赖父母。

我们的心情,也都曾经因父母的赞许或责难而起伏。

通常要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与期望而定。

作为父母,如果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职责是帮助子女发展成为自主和自足的人;如果他们足够成熟,能够根据此种认识,扮好自己的角色,那么他们将会在子女发展成为个体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辅助作用。

但是,即使有这种认识,他们之中可能还是有人不够成熟,不能真正这样对待孩子。

  结果是:

我们内心的小孩受着“父母自我”的影响,并把孩童期的情绪版本待到了现在的情景中。

 

在应用分析中学习

  希望我们在不断的应用中来学习三元心理学。

——当一种心情或情绪出现时,西方心理学家告诉你,这个情绪不是你的,而是源于父母与儿童期的情绪模式,来自于儿童自我。

  如果你是个刻薄的人,总是爱找别人的毛病,无法原谅别人的缺点,那可能是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现实父母或其他儿时亲近的人,就是如此对待你的,不知不觉这种待人模式潜化入你的脑中,现在可以告诉你,这不是你,是父母自我而已。

在反思中,我们就能轻易变成一个友善的人,而具备恕人之礼。

  孤僻、敏感、多疑、羞怯和自身感觉特别强烈,这都是儿童自我的特点,如果一个人总是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他就会恐惧社交。

  例如:

有些人见了领导,就有一种恐惧感和羞怯的感受,这是因为你一见领导,不知不觉进入了你的儿童自我状态,你把现实中的工作关系上的上级,无意识中看作成了“父母”来对待,而你小时,总被父母打骂和教育,这种感觉使你见到现在的领导时显露出来。

  你的领导也是人,他也有自我中的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如领导的父母自我中是个“暴君”,那你就惨了,他会见软就欺,如你的领导的父母自我中是个“宽厚的父母”,那还好,他反而会“照顾你”,但实际上,大多数上级不会因为你进入了儿童自我状态他就一定进入父母自我状态来对待你,他会理解你,理解你的不成熟。

  我们有时需要进入儿童自我状态,我们快乐、自我、放逸,需要关心、关怀。

 

有时我们需要进入父母自我状态,我们理智、自束、按章办理,要我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勇敢坚强。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只不过有时人们在不该进入儿童自我状态时反而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之中,从而与环境不协调。

  当你参加讨论会、招待会或其他工作社交时,总喜欢躲在角落里,不引人注意,突然,按会议安排你该发言了,全场的目光转向你,你顿时耳热心跳,掌心冒汗……,你不该进入儿童自我状态。

  当你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元旦的联谊会时,你总是高兴不起来,兴奋不起来,你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很糟,你进入了父母自我状态,小时间你爱看电视不学习,爸妈就是这样对待你的。

  我们的领导也是人,也有他的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真我状态。

他有时公正平直,有时讲情感够义气,有的时间不讲道理固执己见。

  这里的技巧就是要判断他何时进入三种状态之中,你以何种状态来对待他。

 

比如有些人,总是出现在领导的儿童自我状态时(吃饭、游乐等)不知不觉,领导的潜意识中对待他就如同亲人、朋友。

而儿童自我的特点,除了友情以外还有非理智的感情用事,所以有些钻空子的生意人就….常常如此办事。

 

  有时要用环境来诱导别人和自己进入不同的状态,这个话题下面要讲到,这里就不讲了,还是来分析我们自己吧!

  我们会发现,在我们进入儿童自我时,有些人的儿童期很美好,有些人的儿童期并不健康,会有些不完美的东西,这就要对儿童自我除了认识到它的客体性以外,还要有意识的回避他和改造他,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儿童自我过于放逸,甚至占据了你生活中的一大半时间和状态,那可以主动用父母自我来浸染他,比如通过下围棋、看书等。

比如参加需要动脑的和技能型的活动,这样在满足儿童自我的同时,父母自我也可得到增强。

如幻的生活剧

你的爱人说(儿童自我状态):

“我爱你”,

你的儿童自我说:

“我也爱你”。

你的父母自我会说:

“老夫老妻还来这套”,

  你要明明了这一切,你的爱人的(儿童自我)其实在等你的儿童自我也说这三个字。

但有时如你总是用你的父母自我来对待爱人的儿童自我,她会很生气:

“什么‘老夫老妻不用这套’,你这个死人就是不懂浪费”,于是………..

妻子                  丈夫

父母自我              父母自我

成人自我              成人自我

儿童自我              儿童自我

 

欲  望

   当欲望产生时,儿童自我便产生对欲望的感受,而父母自我表现对欲望的控制与努力,不同的儿童期,不同的家庭父母使每个人的儿童自我都有所差异,有些人欲望产生后,很兴奋,会把他化成动力,多是小时候向父母索要物品或提出要求时,通过自己的要求或哭闹后成功的时候多。

有些人反应为欲望伴随着自卑与焦虑,这是加一种感情模式的移情,可能是小时的要求总是被父母拒绝。

有些人产生欲望时的感受是嫉恨已得到满足的人,可能是儿时的玩具都被父母宠爱的哥哥或小弟占去了。

总而言之,这不是对现实的纯真反应,而是过去的影像与影响,要看清他是儿童自我的部份,把这感觉作客体的分析从中取舍。

  有些人的儿童自我意识并不太强,对欲望没有感受,只有思想,因知识,阅历与教育不同,父母自我也会有不同的反应,但也要看清他的外来性,如你可能会想人要有现实的理想欲望,如果没有欲望就没有动力;别人有我也要有;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不管父母自我有多少种对欲望的看法,都不是我们想分析的,我们只想指出他的外来性,无常变化的本质,都不是真正的你,一切都是可以变化,发展,不断进步与成熟的,从而我们就能放下执着,客观地对待内心的感受与思想,学会对内心及意识的转变与转化。

 浸染―――对境的第一心里反应状态

  每个人的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因家庭不同,环境不同会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自己的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是什么样的,同时也要分析一下,自己的真实自我,是被儿童自我所占领(冲动的、感情用事、天真浪漫、大男孩、老顽童),还是被父母自我所占据(教条古板、老成稳重),该调整的调整,该改变的改变,如实在改不了也没关系,反正是“他”不是你,认清就好,认清他是客体的同时,就能获得心灵的自由.

被儿童自我浸染             被父母自我浸染

父母自我                父母自我

成人自我                成人自我

儿童自我                儿童自我

 

在游戏中锻炼心灵

可以改善儿童自我浸染的游戏如下围棋、象棋等需要思考和运筹的游戏。

旅游、现代音乐、球类活动可以改善父母自我浸染。

对自我状态的引导:

  语言的引导是被广泛引用的,比如谈论国事或工作,就会使人进入成认字我或父母自我状态,如谈论家庭娱乐就会使人自然进入儿童自我状态。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的状态也不同一般来讲,比较让自我进入儿童自我状态的活动环境如下:

寝室、餐厅、活动室、公园、歌舞厅、医院、学校等。

比较让人进入成人自我父母自我的环境如:

办公室、客厅、法院、会议室、汽车上等等。

显然从主动上来讲我们可以利用语言和环境来调整自我和他人,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做到语言、环境、状态的统一。

发扬与改变

我们可以给父母自我以自我意象,就是暗示自己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给自己贴上标签―――我以后是富有者、领导者、白领等等,在暗示自己和别人进入你的角色状态的同时,一定要把自己的脚本写好――――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

 

人生之戏剧

我们过去所执着的“自我”,并不存在,只是在内心扮演一出“父母”“儿童”“现实”三个角色上演的一出戏而已,望我们好好培养培养这些演员的素质与演技——上演一部人生的皆大欢喜

恋爱与婚姻

  人类男女结合的理由大体上有三:

第一,寻求一个稳定的,持久的,基于相互恩爱和志同道合的伴侣;第二,使性关系得到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观念的认可;第三,建立家庭,生育和照料子女,使种族繁衍。

  而对于自己也要重新认识一下,“如果你单纯一个人跳舞,你可以任意地跳,如果与同伴跳舞,你则要与你的舞伴步调一致”。

同时也要好好认识一下对方,你们的性格、价值取向等各方面是否能使以后的家庭稳定协调。

如能用三元心理学好好分析一下自己与对方是最好的。

看对方的儿童自我与自己的儿童自我与父母自我是否能演好这出戏,而谈朋友无非是为上三个目的作准备。

  在人们谈恋爱时,为了博得对方的好感,自然出现一种天性的“伪装”,表露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或干脆改变自己的风格,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称结婚是恋爱的坟墓的原因吧。

如果你把恋爱当作一个人的人生过程来享受,当然追求浪漫、性感、美好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把他当作婚姻的前奏的话,一定不可操之过急,应尽量了解对方,它的内容不仅是一起会餐、看电影、散步,更重要的是要“谈”恋爱,这个谈就是要了解对方家庭成员的父子、姐妹等关系形态、处事方式,因为这差不多就是对方婚后如何对待你的雏形了,因为一旦恋爱步入婚姻,成立家庭,人们大多数是要处在父母自我或儿童自我状态的。

  比如对于男性,在他的儿童自我眼中,有姐姐般的妻子、妹妹般的妻子、母亲般的妻子、仆人般的妻子、洋娃娃般的妻子等。

在他的父母自我中,除了儿时家庭中,父母关系在头脑中的情景模式以外,还有学习和环境中得来的夫妻关系的“新概念”。

一定要看清他和你在一起时最容易进入什么状态,你见他你时愿意进入什么状态,假如在潜意识中他想让你作仆人般的妻子,你想让他作父亲般的丈夫,结果大家多会失望的。

当然,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