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698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docx

《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docx

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

2011下半年信息技术中级考试考前辅导新增内容与注意事项(修改)

索取号:

GB8502005-2011-7415

发布日期:

2011-12-08

字体(大中小)

2011年下半年考前辅导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第一部分新考点

一、考试环境

1.考试环境增加了文件保存自动校验功能,一旦保存文件的路径、文件名和文件类型不符合题意要求,会出现错误提示,并且无法向下答题,建议考生返回本题答题界面,重新审题,按照题意要求保存文件。

(注意:

思维导图必须保存为mm格式和图片文件;有时保存的两个文件的文件名可能也不一致。

2.在做下一题前,建议关闭上一题答题所用的应用软件窗口。

3.理论部分考到了行动研究的过程以及各过程间的关系。

4.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容需要深入,例如学习风格分析中的分类。

5.选择下列哪个属于形成性评价。

6.三维目标中的表现性学习结果的描述。

7.教学目标分类、应用及ABCD法教学目标设计。

8.教学设计(重点内容、必考):

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的情境导入、教学活动设计。

9.研究性学习资源、报告模板、研究过程、成果、研究性学习中的调查问卷、根据给定的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过程、方法、结果去判断是否合适,并修改,表述研究性学习各阶段教师的作用。

10.评价量规设计(指标设计、标准设计、评价主体多元化等)、电子档案袋、调查问卷、观察记录表、访谈记录表

11.博客是必考内容,要求用freemind设计博客栏目并说明其教学功能,此外还有发表评论、删除无关文章等操作。

12.资源下载、文件解压缩,应将文件下载和解压缩(用右键解压的操作)至指定文件夹。

二、基础知识

三、教学设计、实施、评价

四、教学资源

 

五、技术操作

1.Outlook邮件发送后要单击“发送与接受”按钮。

2.演示文稿幻灯片增加版式选择考题。

3.Frontpage操作的题目较偏,如考到网页标题属性的操作、网页转换成网站的操作、插入图片、替换图片、超级链接、插入表格行等操作,以及网站不能打开的原因分析(网页文件名不能为中文)

4.Word文档编辑设置操作中的“样式”有可能要新建的样式已经存在,处理方式是按要求重新编辑样式。

新增加表格单元格的拆分、建立目录索引、使用格式刷等操作。

5.Excel电子数据表考到了分数段统计(可以灵活应用countif函数),求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统计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

 

第二部分考题类型举例

一、基本知识

n       行动研究四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大纲P47-49)

【例题】对于行动研究中的观察环节理解正确的是( )。

1.观察是一个独立的环节

2.观察是反思及确定下一步行动的前提

3.观察是对行动的全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

4.观察只能是行动者本人对自身行动的观察

n       如何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大纲P121-123)

∙选题指导

∙课题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教师的任务

∙结题总结

【例题】某小组制定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记录“活动计划.doc”中,请指出该研究在选题和研究活动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修改建议,填写在下方的评审反馈表中,要求在选题的修改建议中列出至少1个和小组研究主题相关的推荐课题,在研究活动步骤的修改建议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样例。

二、前期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方案设计

 

n       学习者特征分析:

选择、匹配(表格、思维导图)、*设计题(学习风格——卡里的“洋葱模型”,场依存/场独立《大纲》P59)

【例题】特征描述:

∙“本班学生大多偏好独立思考,习惯于自主探究学习,学习的努力程度受外来因素影响很大”

∙“本班学生大多喜欢与他人交流,习惯于合作学习,偏好视觉性资源,学习的努力程度受外来因素影响很大”

∙“本班部分学生不善于人交流,他们习惯独立思考,学习时不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本班学生大多数倾向于独立思考学习,不满足既定的理论,对图形、图像形式的学习材料记忆较为深刻,学习努力程度随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增强”

以上分析了学习者特征的哪一方面?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如何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注意什么?

【答题参考】

ü        学习风格;

ü        教学策略选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讨论……),学习材料(多媒体)呈现形式;

ü        学习水平差异,同/异质分组,指导、鼓励。

问题:

如何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n       教学目标分析:

目标层次,ABCD编写规范(修订、批注),三/五维目标补充、匹配(思维导图节点移动、插入图标)

【例题】请按照下列要求修改该目标,完成后请保存文档。

(1)          使用修订功能修改该教学目标,使其描述符合“ABCD法”;

(2)          使用批注功能依次标出该教学目标的“ABCD”四大成分,并在批注中说明对应成分的名称。

【答题参考】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能在5分钟内,完成10道因式分解题,准确率达95%。

A-对象                                B-条件                       C-行为                                 D-标准

【例题】情感目标之一“能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的习惯”、“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将这一目标表述为2条可观察的教学目标。

【答题参考】

²       使用具体的行为动词,能够做到……等

²       用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表现

 

n       教学策略分析:

【例题】某阅读材料文档分析本班学生的特点,请根据其中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题。

(1)学习新课前,想要快速复习上节课的关键句型,最好采用下列教学策略中的    。

A

(2)想要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对比不同职业的优劣,可以使用下列教学资源中的    。

E

(3)设计了一个主题为“什么是目前最热门的职业”的探究活动,学会与现实对话,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最好采用下列教学策略中的     ,采用下列教学资源中的     可以帮助学生收集数据。

C F

1.讲授教学策略

2.自主学习策略

3.合作学习策略

4.详细介绍不同职业的文字材料

5.从不同角度分析不同职业的数据表格

6.有关热门职业的调查问卷

7.有关热门职业的动画视频

 

n       教学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学习活动

【例题】本课教学中,计划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来分析作品《XXX》的艺术特色,按下列要求设计一个小组学习活动。

(1)          从活动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别说明活动开展的步骤和设计意图;

(2)          开展活动的计划达成的目标;

(3)          分步骤描述活动内容,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

(4)          在“设计意图”中说明所采用的分组策略和教学策略的原因。

 

 

【答题参考】

五、教学过程

活动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可观察、检测的目标

如:

学生能说出……的特点,并描述出……。

学生能围绕……,分析归纳出……。

1、分组形式;

2、问题引导、多媒体呈现;

3、布置学习任务(内容和讨论话题);

4、学习指导(巡视、观察、协调、协助、答疑);

5、组织汇报、学习成果交流。

与教师活动步骤相对应,行为主体是学生。

(略)

1、阐明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2、分组策略(如,异质分组)对合作学习的促进作用;

3、其他能自圆其说的教学策略。

【答题中的常见问题】

²目标笼统、抽象,不符合ABCD描述法。

²传统教学模式下,“讲练结合”的痕迹很浓;

²缺少合作学习的形式;

²不能体现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以及活动教学的基本特点;

²步骤层次不分明。

三、资源准备与教学实施

n       教学实施:

博客(交流、共享、积累),维基(协同建设)

【例题】教师可利用博客和学生进行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学活动……

(1)          说明博客的名称及其主要用途;

(2)          至少包含3个栏目,说明各栏目的名称以及各栏目的功能和作用,要求栏目设计能体现博客的主要用途。

【答题参考】

ü        名称:

合理,体现用途、风格

ü        用途:

教学交流、积累教学材料方面的优势特点

ü        栏目:

体现博客的用途并在栏目功能中进行描述

问题:

各栏目功能重复。

n       资源准备:

文件类型、对应软件、网页文件格式、搜索、FrontPage操作、PowerPoint操作

【例题】某课网页课件主页的导航规划表如下,将该网页课件上传至服务器,通过网址打开主页后,单击主页中的导航按钮“电子教材”,在网页浏览器的新窗口中显示“无法打开该网页”,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中的( )。

导航按钮

内容说明

媒体类型

链接目标

学习内容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视频

视频欣赏.rmvb

电子教材

课文内容的电子版

文本

课本P2.html

图片欣赏

简单的几何图形图片展示

文本;图像

read.html

1.IE浏览器出现错误

2.链接的网页名字中包含有数字

3.导航“电子教材”超链接错误

4.服务器出现故障

【FrontPage操作中的常见问题】

²       文件夹转换成站点;

²       修改“网页标题”;

²       网页浏览器直接观看的文件格式;(哪种文件格式打不开)

【例题】完成下面的资源分析表(如小学语文《XXX》课文)。

教学环节

资源类别

使用方式和作用

新课导入

在***情况下通过****软件(或在**环境中)播放XXX的影片(图片、录音等)

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对**产生讨论的话题等等。

熟读课文

使用****的录音,在***情况下播放

校正读音….

深入理解

 

 

练习与总结

 

 

……

 

 

关键是写清楚媒体的类型,资源的具体内容以及使用的条件等,最后说明使用该媒体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或意义。

“资源类别”:

要避免只写如PPT、演示文稿、影片等大类,这样不能得分;“使用方式和作用”:

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说服阅卷人员或使其感到有点道理。

 

n       研究性学习:

教师指导、调查问卷、学习报告、研究方案

【例题】对尚未完成的研究性学习总结模板,按要求补充完善。

(1)          文档中列出了五部分需要完成的内容,“第三部分:

研究过程”和“第四部分:

研究成果”留空,从需要写出的“内容”和“书写格式”两方面补充要求;

(2)          技术要求,“标题2”样式,插入带页码的目录。

【答题参考】

ü        内容:

如何实施的研究、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

ü        书写格式:

要具体到字体与字号,分条描述,不要大段文字等。

【常见问题】

²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各阶段的指导作用,如何体现?

²       表格中补充新内容时,产生格式错误;

²        给出“研究方案”,对该方案进行评价建议(可行性、研究方法、研究过程、预期成果等),“需改进”的将“□”改为“√”,并提出明确的修改建议。

(见下表)

评价维度

评价

修改建议

选题的可行性

√具体、可行

□需改进

 

研究方法

□科学、合适

□需改进

 

研究过程

□明确、合理

□需改进

 

预期成果

□具体、合适

□需改进

 

答题时注意上下文内容相互暗示。

 

n       教学评价:

评价工具选择、补充评价量规、对评价量规的评价、档案袋的设计与分类、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例题】要分析和评价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通过课堂观察的方式进行。

对尚未设计完成的观察记录表,请要求将其中的空缺补充完整。

(1)          在“组内贡献”维度中补充至少1条对小组讨论有利的行为;

(2)          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维度中补充至少1条对小组讨论不利的行为

第三部分考试答题注意点

一、主观题评分方式

1.操作题部分,技术和内容分开评分。

建议:

有些题目,即使内容部分不会作答,技术也要做好。

如二级和三级思维导图分支的问题。

技术部分的判分看会不会做这个操作,即使内容部分有问题在技术部分也会得分。

2.按照要点评分。

建议:

1)看清题意,围绕要点答题。

答题时应结构清晰,最好有标示一、二、三点列出,方便评委阅卷。

举例:

如一道题中用EXCEL图表给出两个班级的曲线图,让考生回答两班学生成绩分布特点,变化情况,某学生在其中的状态,以及教师应采取的对策等。

回答该题时,应清晰列出各小题的结论及具体说明。

2)在不明确题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回答全面,答到即给分,即使回答了多余的无关的内容,只检查得分点内容是否答出。

 

二、审题与答题

1、考生审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很多题目扣分是因为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其实题目的每句话都可能是一个得分点。

2、注意答题的主体。

注意题目是要教师提供的指导,还是学生为主的操作。

例如,出现补充“学生评教问卷”的考题,题目要求考生完成一份“学生评教”的调查问卷,在第5题后面补充两道问题,分别从“作业完成”和“批改情况”方面进行题干和选项的设计,同时保持卷中格式与样式一致,保持问卷整体美观。

(建议使用格式刷,但要保持编号连续性)

3、考生思维导图的三级都能建立,但有时可能因为操作频率快,会多出一级或几级空的内容。

发布单位:

永和小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局主办  闸北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