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改革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804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改革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镇改革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镇改革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乡镇改革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乡镇改革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改革调研报告.docx

《乡镇改革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改革调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镇改革调研报告.docx

乡镇改革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XX)

〔乡镇改革调研报告〕

  *篇一:

乡镇机构改革调查报告

  XX乡关于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

  目前,乡镇机构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深入推进。

如何使乡镇职能定位和机构设臵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加切合广大农村实际,更进一步提高乡镇工作效能,是新一轮乡镇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带着这些问题,我乡组织工作人员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基本情况方面

  1、我乡位于我县东北部,属怒江流域,与我县的草卡、拉孜、热玉、马武、那曲地区的巴青县接壤,幅员面积650多平方公里,人口515户2914(包括敬老院3人)人,分属6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

6个行政村:

扎根、加荣、卡达、达都村、瓦地、郭龙。

16个自然村:

瓦嘎、都、加赤、内久、卡达、珠村、古洪、色东、瓦地、瓦村、郭龙、那扎、扎根、达都、加荣、翁达。

我乡农牧业生产是典型的半农半牧生产方式。

距县城57公里,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

距热玉乡34公里。

  2、乡党委、政府编制17人,现有干部职工22人,包括(书记、乡长各1人及2名副乡长,科办员10人,“百千万工程”人

  员5人,后勤1人,聘用干部1人,公益性岗位1人)。

乡中心校编制14人,现在教职工15名(包括代课教师1名)。

乡卫生院现有4人(包括1名公益性岗位)。

我乡除党委副书记空缺之外,配备编制较为合理。

  3、近年来,由于乡镇职能定位不准,直接导致乡镇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上级布臵什么乡镇就落实什么,上级考核什么乡镇就干什么,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事情做了不少,但经济发展一直成效不明显。

实践证明,乡镇要发展,关键是要强化发展经济职能,大力培植财源,增强“造血”功能。

要通过农牧民增收情况直接检验政府工作,从而进一步强化乡政府在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方面的职能作用。

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为农牧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致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牧民增收。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具有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等七项职权。

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规又规定了执行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从而削弱了乡镇的职能,许多行政行为被县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代替。

从乡镇现状看,乡镇面对的服务项目太多,服务对象面广量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管,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党、政、社无所不包,但大包大揽的社会事务却难以真正管好。

“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的责任都落到了乡镇,每个乡镇要签十几个责任书,一些主要责任在县里的工作也让乡镇来承担,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多项工作都实行一票否决,乡镇权责脱节现象十分严重。

  5、现行的乡镇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并逐步发展的,存在着体制不顺、效率不高等问题,已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在乡镇机构改革问题上,虽然缺编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甚至已经有了超编的现象,但乡镇职能中存在的服务缺位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

  决。

县直各部门每年为乡镇安排的工作设计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维稳、安居、党建、基层基础建设、精神文明等多个领域,而所安排的任务大多没有单独的经费,仅由县财政拨付每年5万元活动经费,乡财政基本上没有财政收入来源,无力改变现状。

  目前,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多个职能部门和经济效益较好的事业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国土、税务、工商、电力、公安等,乡政府无权行使其职权,对其人员也是看得见管不着管不了,开展工作只能靠协调。

如果乡镇政府领导威望高,个人有魄力,平时与垂管部门负责人相处融洽,工作开展较为有力;反之,垂管部门出工不出力,出工讲条件,相互扯皮。

同时,由于不同“条条”有着各自特定的职责、任务和利益,受这种利益支配,难免会使部门权利利益化,利益政策化。

这种“条条”、“块块”的关系,导致乡政府职能先天不足,在协调运行上不够顺畅。

乡镇地处农牧区工作的最前沿,许多具体的工作任务必须靠基层干部完成,一旦各站所不配合,一部分农牧区工作就变得举步维艰。

一些要求积极配合的工作,协调非常难。

乡镇站所管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条块关系理不顺,

  就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就不能得到最佳的利用。

  6、乡镇可以支配的资源太少,财力十分有限。

乡财政运转主要靠上级通过转移支付来解决,预算内收支缺口很大。

而许多民生项目都要求乡镇投入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使这些项目成为了乡镇“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筋”。

近年来,为此增加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7、我乡对维稳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XX乡各种突发事件处臵预案》,实行机关干部、小学教师、卫生院职工与民兵连联动机制,实行主要领导带班制,特别加强了敏感日时段的值班巡逻(延长巡逻时间、扩大巡逻范围),并派遣乡干部入住寺庙,严格了寺庙请销假制度,加强了对寺庙僧尼的思想教育,确保我乡社会局势持续稳定。

  二、乡镇职能方面

  近年来,乡镇职能主要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

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农牧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

户籍办理、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

而乡镇行政事业

  *篇二:

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以赵县高村乡为调研对象

  1、高村乡地处赵县西南部,全乡总面积55.79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人口4.1万人,耕地6.8万亩,主要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芦笋、西瓜、蘑菇、红薯等农作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乡。

高村乡地理位置较偏,交通不方便,工业基础较差,但是经过乡党委政府及全乡人民的努力,高村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木制品业和纺织业等三大支柱产业。

2009年全乡农业总产值完成2626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3696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714元,财税收入207万元。

  2、根据工作实际,我认为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责和工作重点主要有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人口计划生育、文教卫生等。

乡镇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有:

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政、劳动保障、抗旱防汛、农技服务、环境保护、文教卫生等。

当前乡镇工作存在“权责不一”、“财事不符”等问题,因此要根据工作实际,科学划定县、乡两级的职责,明确职责权限,切实放权给乡镇,增强乡镇财力,增强乡镇的统筹职能。

乡镇政府提高执政能力,一要提高乡镇干部素质,二要促使乡镇政府克服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的倾向,确保乡

  镇政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切实履行好乡镇政府的职责,做到“权责相符”“事财协调”。

  3、目前高村乡核定行政编制35人,核定领导职数14人,实有行政编制干部22人,实有领导13人。

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实施交叉任职有利于增强班子战斗力、减少领导职数,当前我乡乡长、副乡长(2名)、武装部长等4个政府职位分别由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交叉任职,我认为这样是比较合理的。

  4、根据赵发【2002】13号文件,我乡按照工作“一盘棋”的思路,我乡设置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公室、乡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财政所、计划生育办公室、经贸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司法所合署办公)。

这样设置工作运行还不错,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作内容交叉较多的现实,还可以继续简化设置,以强化战斗力、方便群众、促进工作更好发展。

可以设置党政办公室、计生办公室、经贸办公室、农业农村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以及财政所。

  5、目前,我乡事业单位共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以及宣传广播和文化服务中心等3个综合性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8人,实际在职事业人员14人,全部为全额拨款事业人员。

我认为设置这三个服务中心是合理的、是符合工作实际的。

当前,我乡没有自收自支事业单

  位。

  6、由上级机关管理派驻到乡镇的单位有国税、地税、工商、派出所、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司法所、劳动保障所、国土所、法庭、公路站、安监站、农业技术服务站等。

其中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保障所、司法所、农业技术服务站和安监站应当实行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管理体制,其余的以上级部门管理为主或按区域设置。

  7、目前,实行“一票否决制”的项目有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评比达标活动主要有项目建设、环境卫生(秸秆禁烧)、“五保”供养、植树绿化、食品安全、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重大疾病防控等。

这些活动还应该适当的精简,以保证乡镇政府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同时,要严格“一票否决制”和评比达标活动,讲究按实际工作论成绩,增强公平性、权威性,并且不能随意增加评比项目。

  8、以前乡镇改革主要遗留了乡镇责任过大而权利偏小、乡镇财力不足导致的“事财不一”和统筹发展能力较弱。

同时过多的“属地管理”工作办法,将较多乡镇职责以外的责任强加给乡镇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根据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逐步理顺乡镇工作职责,明确权限,增强乡镇管理能力。

  *篇三:

夹河镇乡镇体制改革促进经济调研报告

  夹河镇财政体制及支持镇经济发展

  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2005年湖北省全面启动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按照西政发

  [2005]28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和西政发[2008]30号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夹河镇积极推进,不断摸索,经过近十年的运转,运行秩序良好,既保证了乡村两级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转,规范了“三农”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坚持了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增强了镇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实现了镇政府由单一管理转为多元化的服务性政府,也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和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所有惠农、支农资金全部由乡镇财政所负责管理,迫切需要完善乡镇财政职能,进一步的深化乡镇体制改革。

  一、夹河镇基本情况。

  夹河镇位于郧西西南,是郧西的边陲重镇。

全镇版图面积19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538亩。

全镇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3个村民小组,10190户,总人口39479人。

  二、财政体制改革及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1、乡镇财政管理理念得到创新。

乡镇把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作为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财政监管、规范理财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化解乡村债务和缓

  解乡镇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推进了财政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树立了“为公理财,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财政发展新理念。

引导乡镇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杜绝了乡镇举债搞建设,超前消费的错误行为,从而,为不断提高乡镇理财、聚财和管财工作水平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2、资金使用效益得以提高。

乡镇所有银行账户取消后,各种渠道资金都进入财政专户,便于资金“捆绑’使用,为政府统筹管理资金和运用财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基本克服了资金分散所造成的损失。

在“零户统管”核算中心财务管理中,我们有效的发挥监督机制,努力促使各单位做到收入合理,支出合规,报账及时,手续完备.2013年发生收入进项1738万元,支出经费1625万元,为各统管单位管好家.同时,通过财政预算的编制核定及资金统一核算、综合平衡,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化、防止资金流失与挪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3、乡镇政府理财行为得以规范。

一是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全部上缴县级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