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7590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5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

《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x

第四五六单元教案

宜宾市南溪区阜鸣小学

尝试教学法

(五步教学模式)

学校:

阜鸣小学

任教学科:

数学

任教年级:

一年级

教师姓名:

李鸿川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析计划

单元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理,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口算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初步掌握用竖式计算不进位和不退位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加减法。

3、让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算理和算法的活动中培养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感受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

5、通过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单元重点

理解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掌握口算方法。

单元难点

理解算理,以及明确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教材通过比较23+3与23+30及54-30与54-3的不同来突破学习的难点。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加减法,以口算为主,初步掌握笔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和不退位)。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0以内数的概念及20以内加减法是学习本单元的最直接的认知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后面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多位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因此,本单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全册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单元内容的编写体现了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既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10以内数加减法的综合,也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重要基础。

教科书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知识去推动新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建构。

此外,本单元在编排时,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引出计算的需要,构建数学模型,借助已有经验及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凸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与算法。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通过100以内数的组成和1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去理解算理和探索算法。

比如,30+20就是3个十加2个十等于5个十。

显然,100以内数的认识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理论根据,10以内数加减法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基础。

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教材注意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借助小棒、实物(图)等手段直观形象展示算理,为探索算法提供形象支撑。

同时,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后面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习提供直接的认知准备。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以内加减为基础,100以内数的认识仍然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理论依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等知识是学习该内容最直接的算法基础。

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样,教材在编写时注意通过实物操作、计数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探索算法。

同时,注意通过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比较,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与算法的掌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口算学习为主,初步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体验算法多样化。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仍然是其计算的理论依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0以内数加减法是其计算的方法基础。

教材一方面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结合,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探索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仍然注意通过借助计数器理解算理,凸显算法。

此外,为了让学生感受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实践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把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通过形象的图画和生动的情境呈现信息,以计算为活动主线,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注意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题材承载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100以内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单元安排

安排内容

修改、备注

课时安排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2课时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3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课时

单元复习检测:

5课时

合计:

12课时

教学中注意

1、重视口算教学,为运算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2、重视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索,促进运算能力提高。

3、加强直观教学,为理解算理探索算法搭建“脚手架”。

4、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凸显数的运算的实践价值。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新授课教案

课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主备人

李鸿川

课时

第一课时(共十二课时)

有无课件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进一步感悟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算理与算法的过程,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其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兴趣。

重点预测

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预测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装有10支铅笔的铅笔盒实物、小棒图,信封(写上38页第3题算式)。

学生准备:

成捆的小棒。

学习环节

学习过程及内容

修改、备注

一、巧妙自学

【课前给学生布

置的活动任务,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学。

二、共学探究、

1、知识链接

【温故而知新:

提问、总结、测

验】

2、新课引入

【情境形式、问题形式、故事形式等】

3、合作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分层合作、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等】

三、点拨释疑

1、点拨释疑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者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主讲、总结】

四、当堂训练

1、展示交流

【学生可以展示自学、群学的内容教师都要提前做好规划】

2、检测情况

【教师出题时要有针对性强、突出重难点】

五、总结延伸

【主要延伸或者总结】

一、巧妙自学(课前: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学)

1、

二、共学探究(小组合作)

1、知识链接:

练习: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新课引入:

情境引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教师:

从主题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小超市里月饼每盒10个,乒乓球每盒也是10个,黄色乒乓球有4盒,白色乒乓球有3盒等数学信息。

教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

黄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多少个、左边和右边一共有多少支铅笔等问题。

教师:

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两位数加减法的知识。

3、合作交流:

教学例1

情境呈现,认识1盒与10支的关系

教师:

(出示课件或装有10支铅笔的铅笔盒实物)请同学们瞧瞧这是什么?

(铅笔)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它吗?

(1和10都可以,分别表示1盒或10支)出示商店信息“每盒铅笔有10支”。

呈现信息,出示主题图中的一部分“左边有4盒”

教师:

这是多少支铅笔?

(学生回答后板书:

40。

)咱们来变个魔术,把铅笔变成小棒,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

学生操作学具。

再出示“右边有2盒”。

教师:

这是多少支铅笔?

(学生回答后板书:

20。

)请你用小棒摆出来。

提出问题指着完整的主题图观察。

教师:

左边这位小朋友他观察到柜台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他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猜是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盒数和支数的问题。

选择“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这个问题板书。

教师肯定:

你的想法和他一样!

思考问题

教师:

你们能用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板书:

40+20)

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他算出铅笔的支数呢?

看谁的想法巧妙?

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小棒,算出一共的铅笔支数。

尝试交流抽学生全班交流,可能有如下算法:

点数,40,50,60;4+2=6(盒),6盒是6个十,也就是60;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就是60;4+2=6,40+20=60(如果学生认为就是都添个0,教师就要追问:

为什么?

4捆表示40,2捆表示20,合起来6捆就是6个十,也就是60)。

教师鼓励学生的算法灵活多样,并适当进行板书。

小结:

同学们自己就发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就是看一共有几个十。

(板书课题:

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例2

教师:

同学们刚才算出了商店柜台上一共有60支铅笔。

现在右边的男孩看到这些铅笔不错,买了10支。

他可爱动脑筋了,又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

你猜一下,他这时想到的是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板书:

还剩多少支铅笔?

用小棒图表示信息和问题。

将学生请到讲台上,给他一捆一捆的小棒图。

教师:

你能用小棒表示出铅笔的总数吗?

怎样表示从中买走10支铅笔?

教师用粉笔将最后一捆圈上虚线,这样就表示买走了10支。

(3)用算式来表示剩下的铅笔。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0-10=

交流口算出答案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算法:

6个十减1个十等于5个十,就是50;倒数,60,50;6-1=5,60-10=50;算减想加,50+10就得60,60-10=50。

教师肯定学生的算法灵活多样。

教师:

你们还会举一反三,居然用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来算整十数的减法题!

很巧妙的是,直接想6个十减1个十等于5个十,就是50。

口头练习。

教师:

如果小男孩不是买的1盒,而是2盒,还剩多少支呢?

4盒呢?

学生直接口算出答案。

教师: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试一试,口算50+30=□90-40=□

三、点拨释疑(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问题里面有“一共”,“还剩”用什么方法计算,以及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四、当堂训练(教师出题,检测学习情况)

1.课堂活动第1题。

2.集体练习。

(练习七1~4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3.独立练习:

5~7题,教师关注后进生,批阅课堂作业。

4.教科书课堂活动2。

口算游戏:

一名同学出题,抽另一名同学口算答案。

五、总结延伸

教师: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书中的小朋友,他在买铅笔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数学问题。

我们的同学也会开动脑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发现了口算整十数加减法的窍门,并且口算得很快。

这是什么窍门呢?

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可以把过程及内容的步骤交换。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例1、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40+20=()(支)

例2、还剩多少支铅笔?

60-10=()(支)

课后作业

教后反思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新授课教案

课题

比多比少问题

主备人

李鸿川

课时

第二课时(共十二课时)

有无课件

学习目标

1.感受“比多比少问题”的结构,从另一角度感悟减法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数量关系,体验这类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3.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预测

掌握“比多比少问题”的分析思考与解决方法。

难点预测

理解该类问题为什么是用减法解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乒乓球盒装图片。

学生准备:

2种颜色的成捆小棒。

学习环节

学习过程及内容

修改、备注

一、巧妙自学

【课前给学生布

置的活动任务,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学。

二、共学探究、

1、知识链接

【温故而知新:

提问、总结、测

验】

2、新课引入

【情境形式、问题形式、故事形式等】

3、合作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分层合作、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等】

三、点拨释疑

1、点拨释疑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者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主讲、总结】

四、当堂训练

1、展示交流

【学生可以展示自学、群学的内容教师都要提前做好规划】

2、检测情况

【教师出题时要有针对性强、突出重难点】

五、总结延伸

【主要延伸或者总结】

一、巧妙自学(课前: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学)

二、共学探究(小组合作)

1、知识链接:

口算出示口算题目,独立练习,用开火车的方法订正,教师了解学生速度及正确率。

2、新课引入:

教师:

同学们,刚才你们口算得非常棒。

这节课我给表现突出的同学准备的奖品是小红花和小贴画。

你们最喜欢哪一样?

喜欢小红花的同学请坐在位置上,喜欢小贴画的同学请起立。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出喜欢小红花的比喜欢小贴画的少或……

教师:

生活中,像这样比多比少的问题很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比多比少问题。

板书课题:

比多比少问题

3、合作交流:

教学例3

1.呈现情境并分析信息。

在黑板上贴图片呈现:

3盒白色乒乓球,每盒10个。

教师:

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有3盒白色乒乓球,每盒10个,甚至还有同学会说白色乒乓球一共30个。

教师表扬学生会看出3个十。

(教师板书:

30)

再出示:

4盒黄色乒乓球,每盒10个。

教师:

现在你又知道了什么?

还有没有补充?

学生可能会说有4盒黄色乒乓球,每盒10个,黄色乒乓球一共有40个。

(教师板书:

40)

学生还可能会说两种乒乓球一共有70个。

表扬学生,会整体观察这幅图,将两种乒乓球联系起来思考。

还有学生可能会说黄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白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甚至还会说出多或少的具体个数。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学生直接说“黄色乒乓球多”,教师要引导改正。

教师肯定学生还会比较两种乒乓球的个数。

教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教师追问:

你们是怎么看出它们的多少的?

学生说,教师在黑板的图上示意,画出虚线,表示出一一对应关系。

2.揭示并解决问题

教师:

刚才同学们很会分析信息,看出了两种乒乓球数量之间的一些关系。

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问题:

黄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多少个?

白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几个?

教师:

你们可以自己选一个问题研究,可以用1捆小棒代表1盒乒乓球,用两种颜色区分开,自己摆一摆,说一说,怎样算出答案。

抽学生分别汇报两个问题,先将第一个问题梳理清楚后再讨论第二个问题。

学生汇报时,教师注意引导:

一是让学生一捆一捆对着摆,同样多的是哪些部分。

二是请小朋友指出多的部分是在哪里,(教师用竖着的虚线把黄色乒乓球分成两部分)。

学生:

……

教师:

“黄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多少个”与“白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几个”这两个不同的问题,你们都是用40-30来算的吗?

(教师在叙述时,可以勾画关键字,如:

黄比白多)

学生讨论后交流他们的想法。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为什么用40-30来算呢?

(通过手势配合)从黄色乒乓球里去掉和白色乒乓球同样多的30个,剩下的部分就是黄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的部分。

这10个呀,既是黄色乒乓球比白色乒乓球多的个数,也是白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的个数,两种问法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

因此都用相同的减法算式计算,40-30都表示从40里去掉同样多的30,剩下的就是多的或少的。

教师:

40-30得多少呢?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口算交流,教师写出得数。

三、点拨释疑(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重点讲解比多,比少为什么要用减法来解决。

四、当堂训练(教师出题,检测学习情况)

1.试一试

学生练习后反馈。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叙述,在30盒酸奶的图中画出一条竖虚线,从中减去同样多的20盒,剩下的部分就是相差数。

2.课堂活动3

学生填一填,再同桌说一说。

最后全班交流。

3.选择题(三个问题都可以用图画出现,学生比手势)

(1)小明有30枚邮票,小华有50枚邮票,小华比小明多多少枚?

①30+50=80(枚)②50-30=20(枚)

(2)小明有30枚邮票,小华有50枚邮票,小明比小华少多少枚?

①30-50=20(枚)②50-30=20(枚)

(3)一棵杉树高60m,一棵桉树高30m,这棵桉树比杉树矮多少米?

①60+30=90(m)②60-30=30(m)

4.练习七第10题

5.独立练习

练习七第8,9题。

教师关注后进行,批阅课堂作业。

6.机动练习

五、总结延伸

教师: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很精彩,发现了生活中比多比少的有趣问题。

这种问题计算时用减法来计算,都是从多的这个数中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相差数。

教师:

你自己对这节课的学习满意吗?

【可以把过程及内容的步骤交换。

板书设计

比多比少问题

例3、40-30=()(个)

课后作业

教后反思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新授课教案

课题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

主备人

李鸿川

课时

第三课时(共十二课时)

有无课件

学习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2.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培养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体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的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的学习习惯和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态度。

重点预测

自主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难点预测

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视频展示台。

学生准备:

小棒。

学习环节

学习过程及内容

修改、备注

一、巧妙自学

【课前给学生布

置的活动任务,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学。

二、共学探究、

1、知识链接

【温故而知新:

提问、总结、测

验】

2、新课引入

【情境形式、问题形式、故事形式等】

3、合作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分层合作、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等】

三、点拨释疑

1、点拨释疑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者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主讲、总结】

四、当堂训练

1、展示交流

【学生可以展示自学、群学的内容教师都要提前做好规划】

2、检测情况

【教师出题时要有针对性强、突出重难点】

五、总结延伸

【主要延伸或者总结】

一、巧妙自学(课前: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学)

1、

二、共学探究(小组合作)

1、知识链接(新课引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题目:

40+2052+430+510+6046+1

34+3024+5040+230+5010+6

教师:

请小朋友们选择会算的题目进行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教师:

会计算第1题40+20的同学请举手。

(这里是旧知,应该全班同学都举手。

教师:

说明大家都会计算40+20了,像这样大家都会算的题目,我们给它插上一面小红旗,表示全班小朋友都会算。

教师:

会计算52+4的小朋友请举手。

(由于是新知,只有少数同学举手)

教师:

会计算52+4的同学不多,那这道题能不能插上小红旗呢?

教师:

那我们先将它放到另一边,等我们什么时候会计算了,再给它插上小红旗。

下面的题目都这样看能否插上小红旗,然后让学生把插上小红旗题目的答案说出来,并且说一说自己上怎么算的。

教师:

小朋友们,请观察这些插小红旗的算式,你能将它们再分分类吗?

学生尝试分成两类,一类是整十数加整十数:

40+20,10+60,30+50;另一类是:

整十数加一位数(不进位)40+2,10+6,30+5。

教师:

这两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类算式,突出整十数加几十和整十数加几的区别,同时也体现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

2、合作交流:

教学例1

(1)教师出示例1月饼图。

教师:

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

左边有2盒零3个月饼,右边有3个月饼,每盒月饼有10个。

教师:

左边有多少个月饼?

是5盒月饼还是5个月饼?

或者都不是?

引导学生理解左边的2盒零3个,既不是5盒月饼也不是5个月饼,合起来是23个月饼。

教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整理汇报所提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教师:

你会列式吗?

谁来试一试。

(23+3)

教师:

这个算式怎么算?

先独立思考,再用手中的小棍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算法:

有学生会用序数数法:

从23开始,一个一个往后数24,25,26。

有学生先算3+3=6,再算20+6=26。

教师:

为什么要把3与3相加?

3个月饼是应该加在2盒中,还是加在3个中?

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体会:

应该将左边3个与右边3个合在一起。

2盒相当于表示2个十,即20;而右边3个表示3个一,所以应该和左边的3个加起来,就3个一加3个一表示6个一。

教师:

在这里,23被先分成了几和几?

教师:

还有没有其他算法?

也许还有学生采用拨计数器的方法:

先在十位上拨2个表示2盒,2个十,在个位上拨3个,表示3个月饼,3个一;,再在个位上拨上3个,和十位合起来一共是26。

还有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

先摆2捆又3根,再摆3个,将3根和3根合起来是6根,再把2捆和6根合起来,得26根。

教师:

这几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书上右边的算法的优势。

教师:

现在你会算52+4,46+1了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给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

52+4,先算2+4=6,表示2个一加4个一,等于6个一,再算5个十加6个一,50+6=56。

学生:

46+1,先算6+1=7,表示6个一加1个一,等于7个一,再算4个十加7个一,40+7=47。

教师:

真不错,这两道题全班小朋友都通过了,咱们可以给它们插上小红旗了!

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月饼图:

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怎样列式?

教师:

这个算式和前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观察:

前面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这里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师:

请大家借助学具先独立计算,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借助学具探索算法。

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并交流汇报:

方法一:

把23分成20和3,先算20+30,等于50,再用50+3=53。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过程,用多媒体演示将3盒月饼与2盒月饼合在一起后就是5盒,5盒与3个月饼合在一起就是53个。

方法二:

从23起,一十一十的数,33,43,53。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过程,用多媒体演示将3盒月饼一盒一盒地移到左边的整盒中去。

方法三:

用计数器来拨。

先在十位上拨2个,再在个位上拨3个,加30,就是在十位上拨3个,此时一共上53。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法提问:

为什么后来这个3要拨在十位上而不拨在个位?

引导学生理解:

30表示3个十,所以要和23中的2个十合在一起,所以是53,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教师:

那现在你会计算34+30,24+50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并交流算法。

……

教师:

我们在计算23+3,和23+30时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明白:

我们在计算时要分清所加的数是几个一还是几个十,如果是几个一就加在个位上,如果是几个十就加在十位上。

即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完成书上“试一试”。

学生自主完成后集体交流。

教师:

35+4和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