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518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公开课教案《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题

河流地貌的发育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地理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相关 领域

高中地理必修1: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教材

书名:

高中地理必修1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李静

运河中学

实施者

李静

运河中学

指导者

唐桂春

张凤梅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课件制作者

李静

运河中学

其他参与者

运河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本节课主要结合实例说明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学科素养”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深化地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

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就是需要学生理解学科最核心、最本质的地理知识,养成学科独特的地理能力和观念,并能运用到特定的地理情境中解决问题。

 

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三方面的地理核心素养。

 

通过课前学生参与制作“河流地貌模型”、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课上运用恰当的地理工具,利用地理的学科方法完成既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学生从多个维度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以长江流域为例,结合流域内河流特征,分析各河段河流地貌的名称及形成原因,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1、从教材安排的角度分析 

“河流地貌的发育”强调了流水的动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在此过程中很明显的体现着能量的交换和物质的迁移,对前面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也是一个很好的诠释。

同时在河流的局部地段(如上游、下游;山麓、河口等地),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又会形成河流地貌的差异,这又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即将学习的第五章的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的安排,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从学科本质的的角度分析 

“河流地貌的发育”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发育,体现的地理学科本质是时间的演变及空间的差异。

这里“发育”一词反映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随时间推移的变化。

目前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任何一种地表面貌,例如河谷,它是经过较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过内外力共同作用演变而来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将继续发生、发展、演化。

不同区域的不同河段,河流地貌不完全一致,体现着空间差异。

 

作为“河流地貌发育”的主要动力——河流水,它是流动的。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受水流速度快慢、径流量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而水流速度快慢又和地表形态起伏落差有密切关系,从而在大尺度上会产生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体现着水圈和岩石圈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同时,作为流动着的水,在流经不同地区时,受区域小尺度地理背景的影响,同为侵蚀地貌(或堆积地貌)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也就是说一个区域内出现的任何一种事物或现象先要基于区域宏观的大地理背景考虑。

把区域大背景,作为思考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可能在区域内部某个地点,出现特殊的地理小环境,就会出现特殊变化,这个变化就不在基于大背景,而是基于微观小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时间演变、空间差异、地理环境整体性”这些地理学科本质内容的渗透,将使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地理思维等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分析 

知识方面:

学生通过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高中水循环及内外力共同作用等知识的学习,对长江、黄河等我国知名大河,以及侵蚀、搬运、堆积、三角洲等概念不陌生,并且结合物理学科知识能理解“力”的作用。

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

但是许多学生对某一条河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知道的水平:

知道在哪儿、知道一些简单的河流特征。

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概念知道但还不会用来进行描述和解释实际地表地貌的形成原因等地理问题。

另外学生对地形和地貌的概念是混淆的。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五章才会学习,这两个概念学生不清楚,本节课只是渗透地理思想,不做专门解释。

 

技能方面: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比初中有所提高。

但毕竟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形成的过程也太漫长,当学生面对陌生的地貌类型(冲积扇、河漫滩平原等)及形成过程(溯源侵蚀等),让他们凭空想象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特别是教师如果仅给学生呈现一幅幅简单的地貌图片,他们也很难想到该地貌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不会对本节课内容想要表达的地理学科本质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综合思维也就很难有较大幅度提升。

另外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学生还欠缺用专业术语进行规范的描述。

2、学生实际获得显性化的分析 

 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地理思维素养更多的是隐性的,要使之显性化呈现,最主要的方式是让学生表达。

作为教师,尽管我们能够且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其已有知识之上,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并非所有的已有知识都能为新学习提供同等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如果学生头脑中积累了一些不正确的、不恰当的、不充分的知识,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产生阻碍。

孤立的、片段式的知识组织方式也会制约其能力的提升。

所以本节课会尽可能利用学生画图、演示实验、语言表达、图文板书归纳等方式把学生的实际获得显性化,并不断加强。

 

教学方式:

 

1、启发式教学 

2、实验探究式教学 

教学手段分析 

1、利用教具模型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教学手段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受扩招影响,本校学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

而且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溯源侵蚀、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等河流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总是感觉很抽象,是学生认知方面的难点。

所以针对本届高一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所具备的已有学习基础,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前制作了模型,模拟各种河流地貌。

课前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探究,课上借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演示实验等方式,探究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及演变的过程;了解三种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分布的异同。

同时也能很好的认识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地貌类型是有差异的。

通过视听冲击,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探究地理原理规律,其实这也是一种地理探究的学科方法——模型构建法。

 

2、创设真实情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要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这个情境要有特定的区域、空间、情节和问题。

本节课选取长江沿线河流地貌为案例创设情境,是因为其地貌类型更加丰富,区域间的差异也更加明显,利于本节课学科本质内容的渗透。

且学生初中学习过长江,学生比较熟悉,从最贴近学生的情境入手,便于学生接受。

 

技术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立体模型、地形图、景观图、文字资料等 

本节课最难的技术准备就是立体地形地貌模型的制作。

 

因为本节课要向学生渗透的地理学科本质包括:

从时间的角度,分析同一地段河流侵蚀地貌的演变,从空间的角度,对比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形成差异。

其中涉及许多静态的河流地貌:

峡谷、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等。

这些地貌有各自的形态特征及分布空间。

如果只利用投影给学生提供这几种地貌的景观图片,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它们形成和分布方面的差异。

如果利用立体模型让学生眼见为实,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将大大增强。

而现有的教具中,多为局部河段单个的冲积扇、三角洲等立体地貌模型,没有河流从上游到下游完整的河流地貌发育模型。

利用这些碎片化的小尺度模型,不能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大尺度下,峡谷、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地貌的空间分布差异。

因此教师决定制作一个大区域的立体地形地貌模型。

在模型上,巧妙设计安排好各种地貌,方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尺度观察分析各种主要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分布。

另外,“河流地貌的发育”中“发育”一词还渗透“演变”的地理学科特点。

而其演变的原因是因为河流水在流动。

所以在制作的模型上还要能够表现水的流动。

综上所述,都增加了模型的制作难度。

 

模型制作材料:

泡沫板、木板、石膏、发泡胶、报纸、涂料、清漆、竹签、各种切割工具等 

试验演示用具:

模型、水泵、水管、水箱、沙子等 

制作过程:

(如下图所示)

教学目标

1.在“中国地形图”上描出长江干流,说出长江干流主要河段水文特征与地形特征的关系。

 

2.对比各种景观图片,识别各种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概括说明各种河流地貌的形成特点。

 

3.利用立体地形地貌模型,设计实验并演示说明“溯源侵蚀”、“侧蚀”的过程,从时间的角度,分析同一河段河流地貌的演变,理解水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用关系。

 

4.观察立体地形地貌模型,在模型中找出峡谷、瀑布、山麓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等主要河流地貌。

从空间的角度对比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分布的异同,理解河流地貌与宏观地理环境和微观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用科学规范的专业术语描述主要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

 

5.通过上述过程,提升地理实践力、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的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老子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道。

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界上最坚硬的岩石。

说出水滴石穿的现象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蕴含着水滴石穿的道理 

活动1 感知长江,温故知新

出示“中国地形图”,要求学生:

 

①在图中描出长江干流 

②按由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说出长江干流所流经的地形区名称。

 

③说出长江干流上中下游的分界及其各河段的主要河流特征。

 

④结论:

地表形态的变化影响着河流特征

用彩色笔描出长江干流 

说出地形区名称,了解地形的变化

说出河流特征与地形特征的关系 

特别是要说出河流流速快慢与地势落差的关系

使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显性化,温故知新 

从学生学习过的旧知识入手,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迅速建立长江干流流经地区大尺度的空间概念 

渗透河流特征与地形特征之间的联系 

提升区域认知和地理综合思维

承转

地表形态的变化影响着河流特征,同时河流作为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也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结合前面所学的外力作用——侵蚀、搬运、堆积,说说水流速度的快慢对三种外力作用的影响。

(板书归纳) 

长江作为我国第一长河,沿岸发育着众多的河流地貌。

在学案中写出水流速度快慢对三种外力作用的影响

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结合所学温故知新 

活动2 探究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在时间变化上的影响

①出示“虎跳峡”“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峡谷的成因 

组织学生利用立体模型,找到河流中上游的一些侵蚀地貌,说出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向。

  

②组织学生在立体模型上演示“溯源侵蚀”实验 

提问:

什么是溯源侵蚀?

受溯源侵蚀作用的影响,河谷将如何变化?

 

③组织学生在立体模型上演示“侧蚀”实验 

提问:

什么是侧蚀?

受侧蚀作用的影响,河谷将如何变化?

 

④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7,归纳河谷的发育过程。

 

⑤讲解长江的溯源侵蚀,进行实例验证。

 

⑥指导学生理解随时间的推移,同一地段河谷将如何演化。

(板书归纳)

分析“V”型峡谷的形成原因  

找到“V”型峡谷,瀑布等侵蚀地貌,理解下蚀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实验并讲解“溯源侵蚀” 

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理解在“下蚀、溯源侵蚀、侧蚀”三种河流侵蚀的作用下,河谷会不断的加深、加宽和延长。

 理解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了解“下蚀、溯源侵蚀、侧蚀”三种流水侵蚀作用,借助实验分析河流

侵蚀地貌的演变。

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河谷地貌的发育变化。

 

 

理解水圈和岩石圈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用关系,提升学生

的地理综合思维

承转

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由于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地貌发育较广,而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势起伏较小,流速变慢,虽然也有曲流处的侧蚀,但宏观上堆积作用比侵蚀作用显著,常常发育为堆积地貌。

理解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的相互对比关系,以及和地表形态变化的联系

活动3 探究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因及空间分布的异同

①出示 “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等景观图片,讲解冲积平原包括的三种地貌。

 

②对照景观图,要求学生在立体模型上找出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对比三种堆积地貌的空间分布差异

③结合前面的“侧蚀”实验,讲解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讲解河漫滩平原的形成  

④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冲积扇,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注意区分两种堆积地貌形成及分布的异同。

 

(板书归纳)

观察景观图片,对比区分三种堆积地貌  

小组选派组员到立体模型中,找到“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的空间位置,并对比找出三者空间分布的异同。

 

学会区分凹岸和凸岸及其两处所受到的外力作用和形成的地貌差异 组织语言描述几种地貌形成原因及分布位置的异同 列表对比

让学生的已有学习基础及进一步学习显性化,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利用立体模型,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思维,便于理解三种主要河流堆积地貌分布的差异,

从宏观和微观分析成因。

 

指导学生用科学规范的地理术语解释地理现象和过程

小结

受流水作用的影响,河流沿岸发育着千姿百态的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既存在着空间上的差异,也有时间上的演变。

从而对人类活动就会有着不同的影响。

归纳梳理,理解地理学科的原理规律

渗透学科本质“空间差异观、时间发展观”。

课堂练习

唐朝古诗“桑落洲”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提问:

诗人“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①②③④的哪一位置?

 

“古岸崩欲尽”的“古岸”是指长江的哪一岸?

为什么?

 

“桑落洲”是怎样形成的?

做练习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编制难度适中的测试题,检验学生的实际获得

课后练习

白皮练习P38—40 

复习巩固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1、过程性评价 

(1)对课前小组实验活动的评价 

(2)对课堂实验演示活动的评价 

(3)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的评价 

2、终结性评价 

(1)学生自己对完成教师设计的习题的情况进行评价 

(2)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评价量规 

1、过程性评价量规 

(1)对课前小组实验活动的评价量规

实验课题

评价内容

权重

小组评定

教师评定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实验准备

充分

理解实验的原理

5

明确实验的目的

5

拥有齐全的实验器材

5

找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

5

撰写了实验方案有明确的实验步骤

5

实验过程

顺利

组员分工明确,参与合作程度高

5

组员间可协商共同克服实验中的困难

5

实验步骤科学有序可操作性强

5

按照方案顺利完成实验

5

有完整的实验过程记录(可录像)

5

实验结果

满意

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

5

有详细地实验结果记录(可录像)

5

实验结果符合地理科学规律

5

实验结果可以解释地理问题

5

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

5

综合评价

理解本实验所反映的地理概念、地理原

理、地理规律

5

综合得分

25

(2)对课堂实验演示活动的评价量规

探究的问题

评价内容

权重

小组评定

教师评定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10

地理实验

活动有序

实验目的明确

10

实验过程流畅

10

实验结果清晰

10

地理现象

讲解到位

地理语言表达准确

10

地理术语使用规范

10

讲解内容容易理解

10

地理教具

使用熟练

清楚各种教具的使用用途

10

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材料用具

10

综合评价

通过实验演示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思想

10

实验演示可以辅助地理课堂教学

10

综合得分

(3)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的评价量规(学生自评

评价内容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思考问题

产生质疑

能够主动提出有思考价

值的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

下提出有思考

价值的问题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不思考问题

参与活动

探究论证

 积极参与并组织活动,出谋划策

积极参与活动

被动参与活动

不愿参与活动

掌握地理

知识技能

能够利用立体模型演示并说明三种侵蚀作用对河谷发育的影响;会区分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形成与分布的异同

理解三种侵蚀作用对河谷发

育的影响;会区分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形成与分布的异同

会分析河流地貌的种类及成因 

会区分各种河流地貌

领会地理学科的思想方法

理解本节课渗透的“时间演变、空间差异、地理环境整体性”等地理学科本质的思想方法,并能够应用地理学科本质的原理规律解释真实的地理问题

能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到的地理原理规律,并应用其解释真实的地理问题

能够记住本节课所学习到的

地理原理规律

知道本节课所学习到的地理原理规律

2、终结性评价 

(1)完成习题评价量规(学生自评) 

按照分数进行评价:

>85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 

(2)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量规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①对“提问内容” 进行评价 

A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B围绕着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容易回答 

C没有难度,容易回答 

附:

把本节课你认为教师提的最好的问题(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写出来(可多条,最少1条)

②对“提问方式” 进行评价 

A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新颖有趣,容易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 

B提问语言过于专业化,学生不容易理解 

C提问过于直白浅显,没有意思,不愿思考 

附:

你喜欢怎样的提问方式,请给教师提出建议

③对“提问体系” 进行评价 

A提出的问题围绕核心内容,具有科学性、连续性,形成问题串,容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B提出的问题围绕核心内容,但让学生感觉支离破碎,不容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C提问很随意,不成体系,让学生摸不清思路 

★对“教师设计的实验活动”进行评价

①对“实验教具的制作” 进行评价 

A实验教具制作的真实生动,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愿意参与实验活动 

B实验教具制作的真实生动,但开展活动不方便 

C实验教具制作的不恰当,不方便学生开展实验活动 

②对“实验活动的过程” 进行评价 

A实验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实验过程简洁流畅 

B实验活动有目的有计划,但欠缺熟练 

C实验活动混乱无序,扰乱了课堂的正常教学过程 

③对“实验活动的效果” 进行评价 

A实验活动直观真实,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B实验活动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生动化开展 

C实验活动属于画蛇添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附:

哪个实验活动你最感兴趣,对你学习帮助最大?

请你写下来

★对“教师想渗透的地理学科本质”进行评价 

①下列哪些是本节课教师想要渗透的地理学科本质?

(可多选) 

A时间演变、空间差异     

B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人地协调发展观 

②对“教师渗透地理学科本质的做法”进行评价 

A潜移默化的渗透,循序渐进的理解,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 

B 高中阶段只要学会一些地理知识和技能就好了,没有必要渗透学科本质 

C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不知所云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创设真实情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发展需求 

 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

以往的教学设计更多的是关注教材的内容、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如何能更方便的完成教学任务。

而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和归宿。

本节课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紧紧围绕这一出发点展开的。

特别是立体地形地貌模型的使用,及在模型上现场实验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因为大多数高一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但学生喜欢动手实验等直观的地理教学活动,所以制作一个模型,并且使水流动,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河流特征与地形特征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宏观、微观不同尺度视角对比分析各种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分布的异同,可以现场模拟实验探究论证“溯源侵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等地理困惑,可以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情景中理解、感知、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方法、思想,真正落实学生地理实践力、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升。

 

2、关注学习环节,突出“地理学科本质”,重视地理问题探究 

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就是需要学生理解学科最核心、最本质的地理知识,养成学科独特的地理能力和观念,并能运用到特定的地理情境中解决问题。

以往的教学设计更多关注的是地理知识,而没有学科本质引领的知识,在学生学习后头脑中只是留下来了碎片化的零散的一些模糊影像。

“河流地貌的发育”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发育,体现着“时间演变、空间差异、地理环境整体性”等地理学科本质。

围绕这些本质,关注学生学习环节,教学中设计了①“从地理角度提出问题”——如:

基于长江河流地貌的真实情景,探究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因及空间分布的异同、探究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在时间变化上的影响等。

②利用模型进行“地理推理和论证”——如:

在立体模型上进行“溯源侵蚀”、“侧蚀”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河谷加深、变宽、延长等随时间的演变过程。

③“从地理的角度解决问题”——如:

运用恰当的地理知识、方法与策略,解决长江水如何流出了四川盆地、古长江源可能发育在巫山等问题。

④利用结构式板书进行“地理建模”——如下图所示

学生在思考回答、实验探究、语言描述、解读检验等学习环节中,感知理解“时间演变、空间差异、地理环境整体性”等地理学科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