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894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docx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docx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

王崧舟名师访谈:

诗意的源头

王崧舟名师访谈:

诗意的源头

王崧舟:

诗意的源头

《中国教师报》记者

张贵勇

名师简介:

王崧舟,浙江上虞人,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

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长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践,在全国小语界首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写过《蟋蟀之话》和《人所能忍受的温暖》。

初次读来,很容易让人误认为作者是一位生物学家或生理学家,因为这两篇中有关蟋蟀习性和人体对外界温度感应变化的论述,显现出了相当高的专业水准。

其实,夏丏尊这种广博且精准的知识储备正是其做学问的独特之处。

而同为上虞老乡的王崧舟同样有着强烈的阅读动机、宽广的阅读视野,同样拥有那种少有的勤奋与聪慧,同样年少成名,并在历经一番挫折之后,终于实现做人与为师的蜕变,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家。

江浙一带出才子。

从两位上虞名师的身上,似乎可以觅到江浙频出才子的奥秘:

这里不仅有绝好的自然景观,更有深远的读书传统。

而读书,无疑赋予美景一份别样的人文情怀,一如杜甫的那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在阅读上我是个典型的杂家”

王崧舟的课有味道。

心平气和,不疾不徐,轻言细语,娓娓道来,40多分钟的时间里,听者完全被诗意与意象构建的世界所吸引,并兼有历史学、心理学、文艺学乃至哲学的奇妙体验。

而这些特别有味道的知识,在王崧舟看来,还是出于自己不功利、随性自然的阅读习惯,“我就是天生喜欢读书,好奇书里的内容。

我一直觉得,每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充满了诱惑与灵性,你不去跟它打照面,它静静地躺在你的书柜里。

你拿起书来,它就是活的,就会和你对话。

而跟你对话的每一本书都是不一样的,都给你开启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当你进入书里,也就进入了一个缤彩纷呈世界,在体验一代又一代人不同的生活”。

从文学作品、教育理论、哲学著作到宗教名著,乃至奇门遁甲,王崧舟都有所涉猎,乐在其中。

其实,他的“教育以慈悲为怀”即源自博览群书之后的感悟。

“我是相信转世的,读书就是在不断地转世。

”王崧舟说,两年前,他读各种有关生命与灵性的书,如《与神对话》、《奇迹课程》、《一念之转》、《遇见未知的自己》等。

在阅读中,他感觉就像是活来活去的。

而与书的相遇,他将之归结为缘分。

在需要时,那本书自然会出来找你。

“我现在经常有这种体验,就是当你想到它的时候,真诚地想它,这本书就会来找你的”。

王崧舟家里有一间书房,顶天立地的都是书。

书房里,他拟了一幅对联。

上联是:

明月一帘无心照,下联是:

诗书半斋随意读。

每次去书店,他喜欢信手拿起一本书,翻看一下目录,或看一下章节,感兴趣就买下来,放在书架上,一旦有空就抽出来阅读。

他读流行的书,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也读不流行的书,如汪荣祖的《史学九章》、钱穆的《晚学盲言》、杨成寅的《太极哲学》。

这些书很难懂,“说老实话,我到现在还读不懂,但我爱读,越是读不懂,我越想读下去,可能是我心里总有一种好奇的欲望吧”。

在阅读上,王崧舟自称是个典型的杂家,既读入世的书,如台湾傅佩荣的《哲学人生》、卡耐基的《积极的人生》、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也读出世的书;既读教育类的书,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并推荐给学校老师,也爱非教育类的书,“范曾的《吟赏风雅》,写得洒脱、写得雅致,他的书画在中国当代算是一绝。

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我一边读一边偷着乐,那种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是从作者心里流淌出来的,挡都挡不住。

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试图回答困扰所有当代人的性伦理的问题,尽管读得云里雾里的,但就是不愿意放下”。

语文专业的书王崧舟也读得深入而系统。

他坦陈,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一多半受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的《语感论》一书的影响,在他看来,王“做的是真学问,那种理论的涵养、那种思辨的功底真叫过硬,确实是科班出身”。

而潘新和著的洋洋一百多万字的《语文:

表现与存在》,是他所看到的迄今为止中国当代语文课程理论方面最有建树、最有见地的一本书,也是对诗意语文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那是提出诗意语文后的两三年,大约2007年年末,王崧舟发现诗意语文进入了高原期,批评声音此起彼伏。

但他没有予以反驳,因为感到有些地方没有想通。

一天,长期关注诗意语文的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复印了一篇,让他读一读。

这篇是潘新和写的,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上。

读完,王崧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心中的很多困惑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读完,他马上找出了潘新和著的《语文:

表现与存在》。

大概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他通读了一遍。

虽然没有真的读懂,但感觉找到了诗意语文的理论根基。

后来,他有机会与潘见面,两人聊得甚是投缘,成为一段佳话。

在教学《长相思》一文时,王崧舟苦苦琢磨了3个月之久。

一直试图在古诗文教学有所突破,但始终找不到灵感,“当时就像怀孕以后难产,好难受啊”。

于是,他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写了文本细读,研究了纳兰性德的生平,查找了大量资料,仍未有实质性的突破。

不经意间,他读到了朱光潜的《诗论》,结果一看就看进去了,还看出了很多东西。

后来,公开课《长相思》的教学效果非常好,成为王崧舟影响最大、最得意的一堂课。

“《诗论》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20多年了我一直在读,每次重读都能看到新的东西”。

其他的诸如兰色姆的《新批评》等非语文专业书籍,也帮助王崧舟了解并窥见了文本细读的门道,因为文本细读的理论和技术就是新批评学派提出来的。

韦勒克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他研读了很多遍,因为在全球范围内,这是一本最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

阅读最重要的是达到融会贯通。

就像季羡林先生对年轻人讲的,“你们做学问,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个是中西贯通,第二个是古今贯通,第三个是文理贯通。

你做到了这三个贯通,那你文化底蕴的基座就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样变得宽厚、坚实”。

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在王崧舟看来,实在是一辈子的功课。

“《红楼梦》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书”

王崧舟这个人有味道。

见过王崧舟的人,都会感觉其身上那种不凡的文人气。

而和王崧舟相处的时间长了,如他工作室的学生、拱宸桥小学的老师,不知不觉也会渐渐“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小时候,就精神生活来说,可以满足的形式比较少,不像现在,电影、电视、上网、多媒体应有尽有。

”王崧舟说,读书之于他就是一种天性,一直在满足着他的精神渴求,跟吃饭、睡觉、喝茶差不多,一天不读书会很难受。

而他那一代的孩子接触最多的是连环画,他跟许多同龄人一样,从小就对连环画着迷,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

小时候,只要母亲给王崧舟一点儿零用钱,让他去买一支棒冰或一截甘蔗,他都把钱省下来,跑到新华书店去买连环画。

由于那时的连环画,如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聊斋志异》,质量非常好,但不是一套一起出齐的,而是一本本推出。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每天都要跑到新华书店去看下一本是否推出来。

“我现在特别留恋那种等书读的感觉,很想把那些书一次性买齐”。

“有时候想起来,我这么爱读书可能跟我的父亲有关系。

”王崧舟表示,他的父亲曾是个漆匠。

民间做漆匠对手艺要求比较高,比如做一张雕花大床,四周有一块一块的画板,那都是父亲一笔一笔画上去的,山水、花鸟、人物什么都有,一般都是画吉祥的东西,而且都是用油画的颜料徒手画的。

儿时的他经常看他的父亲这样画画,觉得特别有味道。

后来,王崧舟选择到杭州任教,其实也是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亲画过西湖十景,我从小就知道三潭印月、平湖秋月、苏堤春晓、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觉得很美、很熟、很亲切,特别向往长大后能到这样的地方生活”。

除了连环画,王崧舟也看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如《荡寇志》、《薛仁贵征东》、《狄青征辽》、《儿女英

雄传》等,都是在读小学时看的。

但是,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给他打精神底子的书,则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初中三年,我基本上是伴随着读《红楼梦》成长的,也许就在那个时候,大观园的诗意生活已经在我心田上埋下了种子,并成为我日后教学的追求目标”。

王崧舟甚至觉得,诗意语文的根就在《红楼梦》这本书里。

“《红楼梦》对我的影响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比如说诗意的审美取向、那种精致的生活方式、那种典雅的贵族气质,我很喜欢那种很有文化味道的生活,吃吃蟹、赏赏花,写写诗,行酒令,等等”。

因为喜欢,王崧舟刻意摘抄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骈文,抄完以后反复看,写时经常引用,“硬塞也要塞进去”。

读师范的时候,他开始收集红学方面的书,格外注重版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甲戌本、庚辰本、戚序本都收入囊中,其他的像冯其庸、王蒙的点评本,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刘心武的《揭秘红楼》,凡是能买到的也都买,“就像燕子筑巢那样,一点点地衔来,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巢”,现在这些书还在家里珍藏着,占了整整一个书柜。

“童年的阅读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遗憾的是,现实社会很浮躁,一个人的自身价值更多的是由别人来认定的,也就是我重不重要’的评判权掌握在别人手中。

于是,我们不断地往外求,心灵变得四分五裂,对自己的需求关注得越来越少。

实际上,阅读是唯一能让人找回自我、感受自我存在的方式。

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无意证菩提,随性见慧光。

”说这些时,王崧舟的表情非常诚恳。

“读书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

有人说,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养。

这一观点与王崧舟对阅读的看法如出一辙。

一位教师曾经问他,现在语文老师最缺的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

最缺的是底蕴、学养。

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途径,在王崧舟看来,就是读书。

“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

书读得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

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

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

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最终要落实到行上,行才是学问思辨最终的成就,如今的老师最需要读书的行动。

”王崧舟曾剖析过《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名号,以此来证明行的重要性。

他说,当石猴占了花果山,进了水帘洞后,被群猴拥为“美猴王”。

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石猴漂洋过海,到了西牛贺洲,拜须菩提为师,被赐予法号“孙悟空”。

学道归来,上了天宫,被玉皇大帝封为“弼马温”。

结果,觉得自己被人瞧不起,石猴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

后来,它大闹天宫,被如来降服,后又被唐僧救出,师傅给他起了“行者”的法号。

从此,他随唐僧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封为“斗战胜佛”。

“美猴王、弼马温暗示了修行的起点,齐天大圣、斗战胜佛象征着修行的终点,而修行的方式和路径,也是我们说得最多的那个名号,即悟空与行者。

要成就自己,一是悟,二是行。

而真正的修行一定是悟行不二的”。

在王崧舟看来,对教师而言,所谓悟,就是多读书、多思考。

所谓行,就是沉到课堂,沉到班级里,沉到学生中去。

现实中,许多年轻教师很有思想,在网络上非常活跃,讲得天马行空。

但是,一进入课堂、一面对学生,他就害怕了,关键还是缺少实践与修为。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改变行为方式的学习。

而深入课堂,无疑会拥有一双慧眼,发现不足。

有一段时间,小语界掀起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问题的讨论。

王崧舟的看法是,对语文研究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明白真正的教学行动一定是混沌的、整体的,是裹挟着所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细节向前流淌的。

2004年,他在上海浦东应邀作课《一夜的工作》。

公开课上,王崧舟没有用传统的方式教课文,而是试图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进入情境中,去感悟文中的“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这句话,从这座宫殿式房子的历届主人,从房子里曾经的奢华装饰讲起。

上完课,台上台下一片哭声,“我也是哭着走下讲台的。

这一幕,怕是终身难忘。

这一课,让我明白了诗意语文、诗意课堂、诗意人生的堂奥。

人课合一、高峰体验、全然进入、融为一体,语文从此成了我精神生命的图腾”。

底蕴的关键在行动,读书是行,上课是行,而行动的品质则取决于细节。

王崧舟表示,细节的背后是一种完美主义思想。

当然,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完美,但应该有一个追求完美的心态,并将其作为一种职业态度、生活习惯。

一个细节会影响一个事件的质量和品位。

对教师而言,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缺乏行动的能力,也不缺乏思想和知识,而是缺乏让行动精致化的能力。

事实上,教师教语文、教学生,教的就是人文底蕴。

在王崧舟看来,同样是上课,缺乏生命修养的教师,为上课而上课,教师的心只是在等待。

具有生命学问和生命修养的教师,上课的同时又在享受上课,全然进入了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彻底打开了自己与学生的生命,从中体认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也实现了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

而这种对于底蕴与修养的追求,使得王崧舟一直坚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

有趣的是,这一“不为官只为学、一心教其书写其文”的志趣,又像极了自己的同乡夏丏尊。

有文记载,夏丏尊原名勉旃。

当年,夏丏尊的声望很高,极有可能被选为县议员或省议员。

由于不想功名误书生,他故意把字“勉旃”改为读音相近的“丏尊”,好使民众在选举票上把“丏”字误写成乞丐的“丐”字,开票时便可作为废票不予承认。

于是,后人便记住的那个总是一件夏布长衫的先生。

因为酷爱阅读,热爱讲台,小语界似乎也记住了这个心平气和、极具风度的王崧舟。

王崧舟读书言

1.读书是我的第二天性,是我的精神修炼。

2.每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充满智慧和灵性,你不去跟她打照面,她静静地躺在你的书柜里。

你拿起书来,她就是活的,就会和你对话。

3.为读书播种,是你做老师的功德;遇到播种的老师,当然是做孩子的福报。

这个种子以后能不能生根、开花、结果,那还要看个人的造化,你是无法掌控的,但播不播这颗种子,你是可以负责的。

4.我是相信转世的,我们读书就是在转世。

读《红楼梦》,你就转世了,转到大观园去了,转到宝玉和黛玉那一世去了。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你就转世到外国去了,转到布拉格去了,转到托马斯和特丽莎那一世去了。

还有什么比转世这种体验更独特的呢?

5.读书,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甚至精神存在方式。

6.读书,只为发现一个新的自己。

7.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

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

8.与书相遇,其实是一种缘分。

在需要时,那本书自然会来找你。

对话名师

张贵勇(以下简称“张”):

我觉得,诗意语文是一种很接近语文本质的东西。

请问这种理想化的东西在现实中是否遭遇到应试的阻碍,诗意语文又是如何与应试教育调和的?

王崧舟(以下简称“王”):

阻碍是必然的,但调和大可不必的。

您的问题背后,隐隐约约地透露着对“诗意语文”的某种担忧和疑虑。

担忧什么?

担忧诗意语文对小语基础性的忽略。

疑虑什么?

疑虑诗意语文对小语工具性的颠覆。

我很清楚,这种担忧和疑虑更多地来自广大一线的语文老师。

正如您所说的这样,应试毕竟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应试通不过,再“诗意”也没用。

而问题恰恰在于,“诗意”对眼下的应试确乎是无用的。

我觉得,问题不在“应试”本身,也不在“基础”本身。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科教学是基础的基础。

语文不仅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学习一切文化的基础;语文不仅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精神生命成长的基础。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回顾一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科的基础地位在小学界其实从未被摇撼过,课时最多、作业最多、考试最多的学科非语文莫属。

但是,学生的基础真的“基础”了吗?

吕叔湘先生在30年前批评过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问题真的得到根本解决了吗?

一直在高谈“基础”,却一直无法夯实“基础”,这就是整个语文教学历史必须面对的一种悖论和尴尬。

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应试”,怎样的“基础”。

直至今天,一说到“基础”,人们就会下意识地将其与传统的“双基”之间划等号。

且不说“双基”这一提法是否需要课程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批判,单就课改背景下的“基础”而言,焉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基”所能涵盖得了的?

至少,基础的言语方法、基础的言语习惯、基础的言语情感和态度、基础的人文素养,都应进入现代语文课程语境下的“基础”这一范畴。

某种意义上讲,对母语的热爱和敏感远比所谓的“双基”要基础得多,其它诸如言语动力、言语意识、言语智慧等等,这些具有根性意义上的语文素养,才是我们更应该致力于达成的课程目标。

王乾坤先生在《文学的承诺》一书中开宗明义:

“文学是无用的。

这是我十分喜欢的一句话。

这应该是文学安身立命的一个起点,文学的尊严就建立在这个起点上。

我想,诗意语文也可能是无用的,至少对目前的应试、目前的评价体制、目前的日趋功利的教育教学。

但我坚信——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张:

“读书——精神底子——学养——课堂教学”,相对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请问支持这一良性循环的关键是什么?

现实中教师最容易停滞在哪个环节?

教师该如何在阅读上实现质的提升?

王:

这个过程可以进一步简化为“读书——底蕴——教学”这样三个环节。

因为读书,我们丰厚了底蕴;因为底蕴,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活力和灵性。

因为教学,我们更加体认到读书的意义,于是,这个循环就自觉进入良性运转状态。

但这只是对一个理想状态的预期,现实中却往往并非如此美妙,甚至常有困顿不知所措的。

关键在哪里呢?

我认为,关键在两个转化上。

第一个转化是读书到底蕴的转化,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

因为,并非你读书了、读书多了、读书久了,你就一定有底蕴了。

读书是一码事,底蕴是另一码事。

有人终其一生读书,也不过是一个两脚书橱。

不能转化为底蕴的读书,等于白读,在我看来还不如不读。

这个转化太重要的。

如何转化呢?

我想到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书是水,读书就是在水里涵泳。

只有全身心的沉入其中,切己体察、熟读精思,才会有收获、有积淀,才能转化为生命的底蕴。

第二个转化,就是底蕴到教学的转化,这是一个创生的过程。

底蕴不一定都要转化为你的教学,但是,没有底蕴支撑的教学往往是浅薄的、寡味的。

底蕴转化为教学,存在四种境界:

一是浅入深出,一是浅入浅出,一是深入深出,一是深入浅出。

底蕴很浅,教学却要玩高深,这就是浅入深出,最要不得;底蕴很浅,教学也稀疏平庸,这就是浅入浅出,老实是老实,但功夫显然不到家,也要不得;底蕴厚实,教学却流于艰涩,总想把自己的所得一股脑儿塞给学生,这就是深入深出,用心可嘉,效果不佳;最理想的,自然是深入浅出,最深厚的底蕴用最浅近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们所要的就是这样的转化。

这样一来,三个环节就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两个转化:

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我们称之为“积淀”;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我们称之为”创生”。

积淀储存生命能量,创生释放生命能量。

积淀是“吸”,创生是“呼”,在一呼一吸之间,你提升了读书的品质、更新了生命的能量,也因此成就了专业的精彩和卓越。

读书的奥秘,全在“呼吸”二字。

张:

您对佛学或宗教很有研究,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请问这类书籍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教育是否需要提出类似于宗教的人文关怀,又怎样让儿童复归儿童呢?

王:

人可以不信宗教,但人不可以没有宗教的情怀。

搞教育的尤其需要一种宗教的情怀。

所以,我提出“教育当以慈悲为怀”。

有人以为我信佛,所以才有这样的教育理念。

其实,这跟我信不信佛没有必然的联系。

慈悲为怀,就是教育者的一种宗教情怀。

我讲慈悲,不是俗世所理解的可怜人、同情人。

实际上当你去可怜人、同情人的时候,已经不是慈悲了。

因为,那就意味着你是高人一等的,他是低人一等的,所以需要你去怜悯他、同情他。

你高人一等,你有力量,他低人一等,他没有力量。

你有力量,你把你的力量施舍给他,你会有一种救世主的感觉。

但是,这已经背离了慈悲的真谛。

真正的慈悲,是一种自他平等,你有力量,他同样有力量,人人都有力量。

所谓慈悲,就是通过你去唤醒和发现他本身的力量。

让他觉悟到,只有你自己的力量振奋了、提升了,你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自由和幸福。

这才是慈悲。

我们的教育也是一样的,你补一个差生,仿佛你在拯救他:

这个你不懂,我教你;那个你不懂,我教你。

这样的教,不是慈悲,而是坑害。

因为这样的教使他永远丧失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他永远看不到自己是有力量的。

他会永远依赖你,离开老师的帮助我是不行的。

所以,这样的孩子永远活在自卑中,永远看不到自己内在的力量。

所谓慈悲,就是一个老师要有这样的信念,每个孩子都是有力量的,每个孩子都是有光的。

你在慈悲行中,不仅让孩子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成长的喜悦;同时,你要深深感谢、感恩这个孩子,正是他唤醒了你内心的慈悲,正是他成就了你精神的成长和净化。

这才是真慈悲,我把这样的慈悲称为“觉悟之爱”。

以慈悲的情怀教育儿童,正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归,而是永恒的成长。

名师荐书

1.《语文:

表现与存在》

潘新和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115元

推荐语:

这部书是2006年进入我的阅读视野的,继而深入到我的语文世界,成为引领诗意语文不断攀升的最重要的理论源泉。

“言语生命”是本书的灵魂,“表现本位”是本书首创的语文教育范式,而“诗意安居”则是本书推崇的语文化境。

这部精心结撰的鸿篇巨制,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视之为诗意语文的“圣经”。

2.《诗论》

朱光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28元

推荐语:

在朱光潜的所有著作中,他自认最用功、最珍爱的一部作品便是《诗论》,有人誉其为“中国现代诗学的第一块里程碑”。

2005年我第一次细读《诗论》,便大有相见恨晚、爱不释手的感觉。

《诗论》将“诗”的精微与奥妙和盘托出,如果说“诗”是用语言烧制的“精致的瓮”,那么,《诗论》本身也成了中国诗学史上又一个“精致的瓮”。

3.《致青年教师》

吴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推荐语:

这是2010年我推荐全校教师共同精读的一本书。

书名虽冠以“致青年教师”,其实适合所有教师阅读。

这些年,所谓的教育奇迹层现叠出,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快餐化需求,相反,对教育常识却置若罔闻、无人问津。

本书所谈,常识而已,读后却给人“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

4.《活法》

[日]稻盛和夫著,林慧如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26元

推荐语:

这是2012年我推荐全校教师共同精读的一本书。

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迷茫的时代,人人都需要安身立命的哲学。

作为唯一健在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先生以切己的生命体验和终极思考,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人生的究竟之问——为什么活着和如何活着。

在层出不穷的励志类书籍中,唯有本书带给我一种大道至简、与日用相协的入世智慧。

5.《西藏生死书》

索甲仁波切著,郑振煌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推荐语: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事实上,哈姆雷特之问不仅属于他自己,也属于在世的每个人。

本书在藏传佛法和现代科学之间,提供了一个观照死亡并超越死亡的交汇点。

我自十年前接触本书(旧版)以来,每年必读一遍,它在我心中开启了一场静水深流般的转变。

死亡的恐惧逐渐被一种庄严的实相所照亮,让我活在了生命的神秘和光明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