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宗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620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宗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口宗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口宗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口宗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口宗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宗族.docx

《人口宗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宗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宗族.docx

人口宗族

 

文化古城·黄河明珠

人口宗族

台子历史悠久,人口构成相对复杂。

有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有明初的集中“移民”;有外来定居者。

人口姓氏多达一百四十余姓。

村庄多因姓氏而得名。

 

·人口迁徙

·村名的由来

·姓氏家谱

人口迁徙

(图001)现台子镇人口大多数是在明朝初期大移民时从山西洪洞或河北枣强迁移而来。

其中八个村庄在明朝以前有记载,如,贾寨、型寨等;还有少数村庄是在本地演进而来,如,小卢、卢辛等;还有的村庄进行了合并或分拆。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明代以来的数百年间,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流传。

无论是黄河南北,还是海峡两岸,几乎人人萦怀,妇孺皆知。

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明代山西人民向各地迁徙的情况,也勾起了人们心目中悲欢离合的血泪回忆,使人们扼腕叹息、感慨万千。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它又牵动着千百万移民后裔,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之一。

元朝末年,以韩山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在各地农民一起风起云涌,为了推翻元朝的统治,起义军和元军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当时的河北、山东、河南是主要战场,据《明史》记载,元末明初“山东、北平数千里沃野之土,自兵燹(音xiān义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以来尽化为榛莽之地,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

战争造成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荒芜。

明王朝建立后,好不容易多年的战火熄灭,老百姓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却又爆发了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

双方在中原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使江北一带变成千里无人烟的荒地。

正当中原大地战火蔓延、灾荒肆虐的时候,素有“表里河山”之称的山西省,却别有一番富庶景象。

这是因为,山西的地理占有优势,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南依黄河,北靠长城,自古以来易守难攻,十分险要。

加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地下矿藏丰富,所以百姓生活比较安定,人丁兴旺,山西和中原人口极度不平衡,因此,为了平衡人口,恢复生产,维护明朝的统治,明政府决定从山西往河南、山东、北平等地大规模地迁徙人口,于是就拉开了明初大移民的序幕。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移民机构就设在洪洞县的广济寺,移民均在此领取护照凭证、川资。

广济寺在洪洞县以北,为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30年)所建。

(图002)

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树身数围,荫蔽数亩”。

当时山西省唯一的一条官道从寺旁经过,官府就在此设立了驿馆,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

当时,明朝廷采取的移民办法主要是军屯(将军队迁至某处后就地转民)、商屯、民屯等,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衣物、路费、农具以及承诺免赋役三年等,但更多的是采取招诱、征派的强迫办法。

有一种传说,因大家不愿离乡背土,官府就散布谣言说:

“除了洪洞县广济寺一带的居民不迁,其他地区的居民都必须限期迁离。

”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聚集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调动大批官兵将人们围住,登记在册,全部强制迁徙。

尽管此说无从考证,但却在民间流传甚广。

因洪洞县广济寺有棵大槐树,树上有个老鸹窝,移民临行前,或者就在此相互倾诉别恨离情;或者志不忘本,采集槐种包藏,以供立村时栽种。

移民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定居下来,只记得走时是从山西一个大槐树下走的,树上有一个大的老鸹窝,故各地的谱牒碑碣中多有“某某始祖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大槐树底、老鹊窝等迁居”的记载。

(图003)

“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这是近代洪洞人王笃诚诗中的一句。

说的是人们不管到天南海北,要证明你是不是大槐树下的乡亲,只要脱下鞋袜看看小拇脚趾就行了。

原来当年被骗到洪洞大槐树下的乡亲,一听说凡是到此来者一律迁走,一个个又哭又闹、呼儿唤女,就是不走。

于是官府就强制人们登记,发给凭证,而且每登记一人,就逼其脱掉鞋袜,用刀在小母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

一直到今天,几百年过去,移民后裔双脚的小指甲都是复形,据说是砍了一刀的缘故。

这个传说听起来的确离奇,但它却反映了明初强制移民的基本事实。

山东曾有民谣云:

“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

”在大槐树公馆的祭祖堂里,有两幅楹联,一为“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一雅一俗,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

那时候还创造了一个词叫“解手”,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使用。

百姓们被迫登记以后,为了防止他们途中逃亡,官兵们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串联起来。

那时候,迁徙路上,到处是一串串的移民,他们一步三回头,天愁地也愁。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栓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

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报告说:

“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

”这样日复一日,次数多了,日渐简化,只要说上一声:

“老爷,我要解手。

”官兵们就明白要大小便,于是解开绳子让他们方便。

所以从那时起,“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图004)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明初洪武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18次。

向山东移民的明朝官方记载只有3次:

一次是在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泽、璐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

”(《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第二次是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天二万六千七十二顷。

第三次是在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签)事李恪、徐礼还京。

先是命恪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

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

从这几次迁往山东的情况看,主要是迁往山东西部的东昌(聊城)和临清一带,而迁往山东其他地方的无明确记载。

但是,山东的民间谱牒则多记述先祖来自山西洪洞。

台子区域族谱记载大多是从河北枣强县迁来,而不是来自山西洪洞县,这时为什么呢?

当时枣强县是北方的一个大移民中转站,政府向东派发的移民经枣强中转分流。

相当一部分移民是从山西迁到枣强,然后从枣强迁到这里。

由于移民转迁属自发行为,不似政府移民那样声势浩大,因而不被官方注意,政府修史时也很少提及。

由此便产生了“但不见诸史,惟详于谱牒”的现象。

村名的由来

台子镇各村村名大多有姓氏而起。

无典无故、无变化沿革的村庄未逐一辑录。

目前现台子镇下设四个办事处,共有七十二个行政村。

其中台子办事处:

27村;店子办事处:

21村;豆八办事处:

11村;曹务办事处:

13村。

豆八村

豆八村,原名窦八庄,由八个自然村(墙南街、十字街、西赵、北湾崖、东挂、东仁、东胡、冯家庙)集合而成。

解放前豆八中心有一庙宇名叫九圣堂,前有一影壁墙,影壁以南称墙南街;西有一村子王姓居多,乃官宦之地,十字大街,人称十字街;再西有赵姓最多为西赵村;庙西北有老湾一处,人居湾北称北湾崖;庙东南有楼子一挂,称东挂楼子;东有一小村,取仁、义、礼、智、信第一字名东仁;村东胡姓人家居多,称东胡;庙东北有原冯家宗祠一处,称冯家庙子。

此豆八村的由来。

(王秉贞整理)

北苏村

苏家村原名苏家梨行,村民以种植梨树而得名。

后因为黄河水泛滥,梨行被淹,后梨行地变为庄稼地,年久便叫苏家村。

长船村

长船村过去叫船家道口,村民于明朝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来定居。

村北设渡口一处,繁荣时有一、二十条大船,规模很大。

1958年划入长庄一部分村民,改称长船村。

长庄村

始建于元,河水绕村,故起名为盘龙村。

洪武元年,王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

洪武二年,张氏兄弟带一家人从河北枣强县又迁于此地。

街道形成东西长形改叫长庄村,遂废止盘龙村。

沙里村

明朝初年(1368年前后)李姓家族最早由河北枣强迁此定居。

因为村后是一条“沙河”且此处沙滩大片,故取村名“沙河里(李)”。

(图005)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当地官员感觉“沙”与“杀”同音,“河”与“和珅”的“和”同音,怕受其牵连,改“沙河里”为“沙里”。

民国初年(1912年),村内刘氏和郭氏家族曾经自立“刘郭庄”。

民国末年(1948年),两村合并,依然称“沙里村”,且沿用至今。

三卢村

明朝洪武年间,卢氏兄弟两人从河北枣强县迁至现地。

老大卢德春选好房基盖下房屋落户于此,称为“大卢家”。

老二卢德秋向东不远处看了地基也盖房落户,称为“小卢家”。

后来大卢家长支和三支的一部分搬到南边不远处盖下房屋与他地搬来的一户“芦”姓联合称为“卢家新庄”,即“卢新”,后改称“卢辛”。

大卢、小卢、卢新合称三卢。

三卢在大卢家盖有家庙。

官道李村

官道李,村名源于官道和李姓。

因村东250米处有官道一条,村内李姓居多,故起名官道李村,沿用至今。

刘湾

明朝洪武年间因村中有处古湾(合计四周有十一亩),贺姓居多,叫贺家湾。

后改为薛家沟,因那时薛家为大家族。

后又改为禹家庙,是因禹姓人多而改名。

一百三、四十年前又改为刘家湾,文革间简称刘湾。

沿用至今。

康家村

明洪武年(1368年)康氏家族从河北枣强迁来定居,因村址西靠官道,近靠烽火台(当地称烟墩),便将村名定为康家堡,沿用至今。

红宋

过去该村是由三个小村,即大红庙、小红庙,宋家庄组成。

三个村共有四五十户人家,1949年三村合并为一个村,取名红宋。

姜陈

最早村名叫海流庄。

村西路北有小庙一座,附近村民自成一村起名“陈家庙”。

东村有一大湾,附近村民起名“姜家湾”。

后来二村合并,取名为“姜陈”,沿用至今。

店东、店西

该村在明洪武年间未迁入大量移民前,只有柴氏和傅姓少数人家。

柴氏人家为人宽厚,诚实待人,开了一家小店,名叫柴家店。

接待四方来客,入住客商较多,生意日渐兴隆。

店中有一棵大榆树,身高约三丈,经他家南屋破屋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村中的老少对柴家的为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断得到好评。

移民迁来后,大家议论村名时,都说叫柴家店为好,慢慢就叫开了。

民国时期改名张虎镇,解放后又叫柴家店村,后分拆为四个行政村,店东、店中、店西、葫芦头。

到1956年冬成立了五星高级社,后改为店子大队。

到1983年分成了店东、店西两个村。

(自六十年代,刘先生、魏家、老鸦赵村,合成红旗大队,至一九八三年,又分为三个自然村。

当时还有店子大队分为店东和店西,老百姓戏称“撕了一面旗,砸了一个店”)。

型寨村

相传始建唐王征东时。

因一驻军将领型莱驻兵于此,故名型寨。

后因演变,型族迁徙他处。

明洪武年间(1368年)重新建村时沿用旧名至今。

村东一片平坦阔地,俗称射箭地。

传说古时练兵用。

贾寨村

相传建于唐。

唐王征东时,一贾姓将领驻兵于此而得名。

明洪武年间,王、姜、孙、于等家族,先后在此居住,贾寨村名沿用至今。

近百年来,村前村后连续发现南北寨门。

双庙

建于明初(1368年),原名张虎庄。

相传张虎庄村大人多,村西北有一古庙,后又在古庙南修一庙,当地惯称“双庙”,后改村名为“双庙”且延用至今。

 

老邵村

原名许家园,因许姓多种菜园而得名。

因村内许、邵两姓居多,于1946年解放以后改称邵许村。

为便于与邻村新邵村区别,1961年正式定名老邵村。

新邵村

新邵村,1824年前后该村只有几户人家,居住在黄河岸边。

那时几乎每年发大水,土地也逐步塌陷河内,几户姓杨、姓李的就南迁至大堤脚下,为修房打墙,李姓人家建起了土窑烧砖,后起名邵(同“烧”谐音)李村。

土改时期,大堤以南许家园村与该村(邵李村)合并,各占两村一个字,邵李占一个“邵”字;许家园村占一个“许”字,后来便成为邵许村。

1958年又分拆,大堤以南的便成为老邵村,大堤以北的便成为新邵村。

绳子刘村

村内刘氏家族由始祖刘子忠于洪武年间自河北枣强迁此定居。

因其靠纺绳为业,故名为绳子刘村,简称绳刘村。

关于本村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传说当年刘秀起义时,带领一队人马过黄河,到达南岸时天已黄昏。

他们又冷又累,人困马乏。

顺着官道跑了三里,见一处清澈的水塘,马儿驻足不前,围拢过来喝水。

刘秀不小心被战马闪了下来,摔得不轻,将士们忙把他扶起,方才看清水塘边有户人家亮着灯。

忙上前叫门,看门的是一位老者,把他们让进屋,并倾其所有招待刘秀。

问明受伤原因后,老者看了看刘秀战马的鞍鞯辔头,摇了摇头:

“马儿要想坐得牢,必须有缰绳才可固定啊。

”刘秀不解,让老者快快拿来看是什么东西,老者拿出用野麻自编的绳子,做成缰绳勒住战马,让刘秀再骑上去试试。

果然,战马用上缰绳后,刘秀驾驭自如,无论马儿怎样欢蹦乱跳,都稳如泰山。

刘秀大喜,问老者是否能够多做些这样的缰绳,给全体将士们都配上。

老者摇头说,由于野麻数量有限,绳子编制程序也很复杂,要增加数量的话,要先开春多种野麻才行,刘秀点头称是。

一家三口一夜未眠用剩余的麻绳做了好多缰绳赠与刘秀,刘秀留下银两叮嘱老人来年春天为他们多加工这样的缰绳,到时候他会派人来取。

(图008)

次日临行,刘秀问老者姓名,老者笑了笑说:

乡野之人无姓无名。

老人一家三口,老伴和他,女儿待嫁闺中。

刘秀笑答:

“老人家与我甚是有缘,不妨与我同姓刘如何?

老者应允。

次年春天,老者怕误刘秀将士打仗,走亲告友,花钱请来帮手,种麻、编绳。

绳子的作法非常麻烦:

春天里种麻,秋天里收割后把麻棵一捆捆扎好,放进水塘里浸泡一冬天,来年春天把麻拖上岸,一条条从麻杆上剥下来,打成一缕一缕的,再纺成粗线,搓和在一起,方成又结实又耐磨的绳子。

刘秀自从用上老者的缰绳,胜仗不断,人马不断增加。

他又给老者送来银两,让他批量生产,黄河岸边刘家种麻打绳的事很快传遍乡里,不少人纷纷涌来和刘大爷学习手艺。

由于刘秀军中不断有人来取缰绳,以麻绳为业的人越来越多。

刘秀坐稳江山后不忘老者的恩情,欲请老者全家前往京都共享富贵荣华,老人婉言谢绝。

刘秀赐重金帮其建豪宅大院,赠石狮一对,放于门前以示荣耀。

周边村民纷纷靠拢来,种麻打绳,因刘姓居多,村子被称为绳子刘村,从此这个村里的居民世代以此为生,过上富裕的生活。

如今绳刘村人大多已不再靠打绳子为生,但是,当年的饮马坑和石狮子还记得绳刘村人当年的辉煌。

(朱晓东整理)

闫家台

闫家台村,原名吕王庄,因吕姓多而得名。

姓吕的一家亲戚姓闫,因家乡受灾,逃荒而来,长期居住后便落户该庄。

相传,很早前小麦即将成熟的季节。

一天有个老头来卖馍馍,到了姓闫的门口并高声叫卖,姓闫的老头出来买馍,一看馍不熟,就对卖馍的老头说:

“你的馍馍生。

”卖馍的老头说:

“馍,是生,但熟了就没有你的了。

”说完卖馍的老头不见了。

闫老头回家后,就细心地琢磨卖馍老头的话,心神领会,马上召集家人说明情况,提前把小麦收了,取得了较好的收成。

在闫家一家人提前收割小麦时村里人还都议论纷纷,但几天后突然下起大雨来,并带有很大的冰雹,一夜之间,小麦全毁,颗粒未收。

等到种麦的时候,十里八村的人们买麦种、换麦种都说上老闫家。

自此,闫家就出了名,“闫家”就这样叫起来了,闫家村取代了吕王庄。

1984年为区分村名,定名为“闫家台”村。

沙窝

沙窝村建于金太宗元年(1123年)。

据李氏祖谱记载,始祖李达祖居燕水为业。

于枣强定居十年,在太宗庆元元年迁到齐东乡东皋郡城五里定居,起名沙窝李家村,简称沙窝村。

 

东升村

“东升”村原名“东生”村。

相传唐王东征时,路经该村,安营扎寨。

恰逢此夜一孕妇产子,村人及这对夫妇视为吉祥,便给该村更名“生官寨”,并打一口水井命名“官井”。

自此该村便称作“东生官寨”(传说世子后来真的升为将军)。

解放后该村简称东升村,生家寨。

玉皇村

建于明洪武年间,因宋氏家族定居最早,起名宋家村。

清末修玉皇阁,宋氏家族因瘟疫尽殁(传说瘟疫殁宋),村名演变为玉皇阁,又名玉皇庙,再名玉皇村,沿用至今。

邵家

建于明洪武年间,邵氏家族定居早而起名。

相传村内有一古钟,是邵、姜、陈、白四家共铸。

如今,邵、姜、陈姓已消失,田、杨两姓人口居多。

东、西刁村

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前后)。

刁、王二氏由枣强迁来定居,起村名刁王庄。

1954年,按居住位址情况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

东部为东刁,西部为西刁。

如今,除刁、王二姓外,张、马、刘、汪、韩等姓氏人口也不在少数。

北郑家

建村于明代之前。

相传明初,郑氏迁来时,此地有三户人家,并有坟墓,立有“郑家”二字的石碑。

故称郑家村。

为区别同名村庄定为北郑家村。

张博村

建于明初,张氏由河北枣强迁来定居。

因村内有一拳房,拳房内有一武术博士,故名张博士村,又名张博村。

另外,张博村村南几户人家自立村名称为小张博,但与张博村为一个行政单位。

型六村

相传唐王东征时在此屯兵安营建寨,西有陈家寨,南有码头寨,西南朱家寨,东北型六寨组成营盘。

李氏宗谱载:

李氏族在明洪武年间在此定居。

胡楼村

建于明初,原村名胡家躲庄。

相传胡氏迁来时住马家村,后受欺迁于此地,多以木工为主。

又:

胡姓进士在此盖一高楼,故名胡楼村。

曹务村

建村于元朝。

相传曹务民众养马甚多,修马王庙。

曹务是“草无”的谐音。

小位家村

明洪武二年(1370年)建村,因姓得名。

为区别村东位家加一“小”字。

杨家台、李家台、小位家三村行政属闫家台村。

 

刘先生村

建于明初,刘氏定居早,又因村中出过有名的教书先生,得名刘先生村。

解放后,与临村老鸦赵村合并,称赵刘村。

1968年,又与位家合并,称红旗大队。

1983年又恢复原村名刘先生村。

老鸦赵村

明洪武年间建村,赵氏由枣强迁来定居,起名赵家村。

后因村内一大树老鸦成群久居此村,故称老鸦赵村。

沿变情况同刘先生村。

大齐村

齐家村源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前后),祖先齐整领迁定居,起村名齐家庄。

因区别于店子东南角的小齐家,习惯以“大齐”称之。

“大齐村”沿用至今。

院新村

由院头、新城两村合并而得名。

明洪武二年(1370年),同院三兄弟同来齐东(王佐、王明、王监)。

长支王佐定居于此,起院头村。

新城是清光绪十八年(1893年)因黄河水淹没县城,部分县衙和居民迁于此,取名新城,因两村相近,后合为一村。

台东、台西村

建于清光绪十八年至廿六年(1893—1901年)间,因黄河水漫溢。

原县城被水淹。

城内居民、商贾在黄河堤埝上购地加宽,历经十余年,形成台子街。

光绪二十四年(1899年),黄河在王家梨行处决口,大批灾民迁至台子而使街面增大。

台子村清朝为东皋镇,后称长福镇。

因沿堤建房居户排列较长,又分为台西村、台东村。

曾有“天下第一台”之称。

大张村

建于明代(1368年),原称高刘庄。

明弘治年间(1488年),张氏由枣强迁来入籍,定居后人口逐年增多。

形成张氏一族。

明朝末年,高、刘二氏因故迁出,由此改名为大张村,沿用至今。

张石辛村

建于明代初年(1368年),原名张家辛村,1936年与邻近石家庄合并,称张石辛村,沿用至今。

宋四排村

建于明初(1368年),因姓得名宋家庄。

1937年后,旧政府为便于纳粮,将村分为前宋、小袁家、宋北街、小杨家四个排,并挂有木牌为记,简称宋四排,沿用至今。

(相传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途经此地,因谐音“送死排”逡巡不敢进村,至今成为老人口中的佳话)

孟胡村

由孟家、胡家、八里庄三个旧村合并而得名。

孟胡村始建于元代(1206年),因姓得名高家辛庄。

孟氏于洪武年间(1368年)由枣强迁此定居,更名孟家庄。

胡家庄因姓而得名。

八里庄是因距县城八里而得名。

三村人少且相邻,解放后合并为孟胡村。

盛家村

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1年)原名中盛村。

嘉庆年间(1796年)在黄河岸边定居,称盛家村。

后因水患而搬至堤南。

1946年与邻村常家合并,称常盛村。

1961年分拆后仍称原村名。

张家庵村

建于明代(1368年)初年,相传此地有一尼姑庵。

张氏自枣强迁来后在庵西定居,简称西庵。

1985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同村名,公布为张家庵村。

东庵村

始建于元,原村名丁刘庄。

后改村名为太平寨,寨西建尼姑庵。

明初,张氏迁来定居庵东并与太平寨合为一村,因张氏人多而定名张家庵村,简称东庵村。

赵水村

建于明洪武年间,赵氏自枣强迁此定居,因地势低洼,常年积水,起村名赵水村。

城关村

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齐东县旧城居民因避水而迁居原城城关处,故新址仍称城关村,沿用至今。

宋坊村

建村于明洪武年间,因姓得名。

又因村民多以经营干粉、粉皮的粉坊为业,故称宋坊村。

村东南北街原名仁和村,合并入宋坊村。

北魏桥村

明初,魏氏族由枣强迁来后定居于陈恺河西侧,因河上有一桥,故得村名魏桥,为区别于小清河边魏桥,定名为北魏桥。

小牛家村

建于明初。

因牛氏定居早,因姓得名,解放后行政属宋四排村。

 

姓氏家谱

有明朝以前在台子居住的原始居民;有明初的外来移民;还有后来陆续来齐东定居的居民,因此台子姓氏较多,多达一百四十余姓。

其中张姓最多,主要分布在大张、张石辛、张博、东庵、西庵等村;王姓次之,主要分布在豆八、官道、高王、西刁等村;以姓氏命名的村庄较多,如郑家、刘家、官道李家等;小姓分布没有规律。

最近几年,台子有好多姓氏开展了续修家谱的活动,大大促进了同宗人家的团结。

(图018)

台子总姓氏,一百整四十,张氏占首位,华乔雪为尾。

王刘李赵卢,挨张往下数。

要知总姓氏,观后便详细。

张王刘李赵,卢宋徐郭邵。

朱杜姚杨田,任姜孙齐袁。

常邬范孟强,盛高位韩黄。

苏辛焦巩关,董林于闫胡。

郑路洪周康,柴郎马成尚。

候曹翟苗顾,孔陈崔吕部。

石时史施贾,耿牛程满化。

弭傅冯仇薛,卜逯边方霍。

萧潘司委雪,党代毛安国。

郝祝许雷功,宁信彭裴曾。

白唐庄华沈,钱梁毕刁尹。

樊乔盖武谢,秦贺祖型聂。

牟房伊段解,岳靳李邱艾。

倪褚俞桂厂,沙荆靖敬公。

(图011)

(图012)

(图013)

(图014)

(图015)

(图016)

(图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