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6028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docx

《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docx

届高中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通用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作业

考点训练7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题组一 基础小题]

1.(2019·安徽阜阳三中月考)1777年11月15日,经过大陆会议反复讨论后,草案才得以通过,定名为《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简称《邦联条例》),《邦联条例》成为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之前的一部国家基本法。

该条例的颁布(  )

A.巩固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

B.不利于各殖民地联合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C.有利于战争期间国际贸易

D.独立后巩固了美利坚合众国中央集权统治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在1787年宪法诞生之前,《邦联条例》成为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之前的一部国家基本法,这部法律颁布于独立战争期间,有利于各邦联合共同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巩固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A项正确。

《邦联条例》有利于联合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故B项错误;此部法律同国际贸易无关,故排除C项;《邦联条例》在独立后给新生的美国带来了困境,使中央权力弱小,故D项错误。

2.(2019·甘肃会宁月考)1783年通过的《邦联条例》所建立起来的邦联比大陆会议更为有效,但仍然不足以解决北美13个州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这一“共同难题”是指(  )

A.经济交流障碍重重

B.在国际上没有地位

C.没有赋予中央权力

D.无统一的邦联政府

答案 A

解析 由于《邦联条例》,地方仍然有铸币权、关税权,中央缺乏集权,导致北美13个州的经济交流受到严重阻碍,故A项正确。

《邦联条例》建立起了邦联政府,故D项不正确;《邦联条例》只赋予了中央部分权力,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C项不正确;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不是北美13个州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故排除B项。

3.(2019·浙江五校联考)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代表们唇枪舌剑,争论得异常激烈,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意见几乎完全一致。

代表们争议最少的问题可能是(  )

A.美国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B.国会实行一院制还是两院制

C.行政官由人民还是议会选举

D.黑人奴隶是否纳入征税范围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美国邦联制软弱无力无法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以维护国家利益与主权,同时实行分权制衡,确保美国的共和体制,故A项正确。

在费城制宪会议上,最激烈的争论涉及国会议席的分配规则,尤其在如何分配第二院(参议院)的议席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大邦以其纳税多、财政贡献大以及出更多的兵员为理由,要求在国会中占据更多的议席;小邦则认为,邦无论大小,主权平等,必须按某种平等原则来分配议席,否则,大家就散伙走人,故B项与设问不符,排除。

在行政官由人民还是议会选举的争论中,最后确立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C项与设问不符,排除;在制宪会议中,关于黑人奴隶是否纳入征税范围的问题上,代表展开激烈争论,最终结果是北方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D项与设问不符。

4.(2019·山东青岛调研)在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的理念思想”。

这种理念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于(  )

A.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间实行联邦制

B.规定司法权应该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C.确立三权间互相独立、监督的原则

D.构建中央政府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提出了‘立体分权’的理念思想”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的联邦制国家结构,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权是一种创举,故A项正确。

司法与行政的独立,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内容,并不是美国宪法创新的体现,故排除B项;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是法国启蒙思想的内容,美国只是把它变成了现实,并不是美国宪法创新的体现,故排除C项;中央政府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是孟德斯鸠的观念,并不是美国宪法的创新之处,故排除D项。

5.(2018·河南洛阳期末)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

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

A.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答案 A

解析 参与制宪会议的都是社会的中上层,没有下层人士的参与,从侧面说明这部宪法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故A项正确。

从图表可以看出,参会的代表大多是社会的中上层,而中下层却无法参与制宪会议,因此不能说明它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故C项错误;图表中的代表基本都是社会的中上层,下层人士无法参与会议,这并不能体现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故B、D两项错误。

6.(2019·贵州铜仁一中月考)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

“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

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

”作者意在说明(  )

A.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B.美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美国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缺陷

D.美国与欧洲君主国家都有专制

答案 B

解析 根据“美国……而且是一个联邦”“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可知,作者说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国家权力增强,说明美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B项正确。

美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名存实亡”表述错误,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缺陷,故排除C项;美国是民主国家,“专制”表述错误,故排除D项。

7.(2018·浙江湖州期末)美国各州的法律五花八门,甚至在这州合法的事情到另一个州就不合法了。

这反映了美国(  )

A.各州具有独立完整的主权

B.各州权力之间相互制衡

C.各州保持一定的自治地位

D.三权分立制保障民主性

答案 C

解析 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故A项错误;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权力制衡,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各州的法律五花八门,甚至在这州合法的事情到另一个州就不合法了”,结合所学,美国联邦政府拥有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人民,故C项正确;三权分立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相互制衡,故D项错误。

8.(2019·衡水金卷一调)在美国建国之初,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相比于掌握钱袋子的国会和手握枪杆子的总统是最弱的一个,没有实权。

这说明在当时美国(  )

A.1787年宪法遭到破坏

B.法院无权制约国会和总统

C.联邦共和制尚未完善

D.联邦政府权力划分不明确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建国初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权力比较小,与三权分立的制约和平衡原则不符,说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不够成熟,故C项符合题意。

A项说法过于夸大;据三权分立原则联邦法院有权制约议会和总统,B项不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

9.(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1789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规定: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

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的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这说明此修正案(  )

A.明确了宗教对政治的作用

B.完善了对国会权力的制衡

C.意在削弱国会立法权

D.强化了对人权的保障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可知,国会的立法权被限制,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宗教对政治的作用,故排除A项;B项中“完善”一词表述有误,不能体现是对国会权力制衡的完善,故排除;材料强调对国会立法权的限制,而不是保障人权,故D项错误。

10.(2018·湖北黄冈期末)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了更有强度的经济管制,但被联邦最高法院判定违宪。

罗斯福采取增加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数等方式施压,最终扫清了新政实施的司法障碍。

该事件说明(  )

A.总统权力高于联邦法院

B.三权分立体制动摇

C.总统的行政权有所扩张

D.联邦法院无法制约总统

答案 C

解析 A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排除;B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排除;C项表述与题目中“罗斯福采取增加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数等方式施压,最终扫清了新政实施的司法障碍”相符,故正确;D项表述与史实不相符,排除。

11.(2019·安徽合肥调研)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描绘道:

随着选举的临近,各种阴谋活动不断增多,因选举而激发出的情绪不断高涨且不断扩散,民众为支持自己的候选人而形成多个对立的阵营,整个国家陷入一片狂热的海洋。

该现象体现出(  )

A.两党对垒交替执政的局面

B.1787年宪法的历史局限

C.国民的民主素质普遍低下

D.民主制度下的总统选举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因选举而激发出的情绪不断高涨且不断扩散,民众为支持自己的候选人”可知材料反映民主制度下的总统选举,故D项正确。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民主制度下的总统选举问题,无法体现国民的民主素质普遍低下,故C项错误。

12.(2019·内蒙古调研)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

1912年宪法第十七条修正案生效,该修正案规定,确立代表各州的美国参议员必须由民众直接选举。

这说明(  )

A.美国各州州权有所下降

B.参众两院发展趋同现象显著

C.一战推动美国民主进程

D.政治民主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参议员选举由州议会选出变为民众直接选举,这是美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体现,与州权升降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参议员的选举,不能得出参众两院发展趋同的结论,故B项错误;一战发生于1914年,与材料时间不对,故C项错误;据1787年宪法民众政治参与主要是选举众议员,根据第十七条修正案民众也能参与参议员的选举,故D项正确。

[题组二 模拟小题]

13.(2019·衡水金卷一调)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

“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

”此观点旨在说明(  )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

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

答案 A

解析 “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说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联邦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

美国独立后建立邦联政府,故B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建立“一个团结的强国”即联邦政府的重要性,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14.(2019·河南洛阳联考)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关于立法机关的设置存在州权平等和比例代表两种方案。

经过讨论,最终通过了设立各州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的“两院制”方案。

美国实行”两院制”(  )

A.消除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B.分割法权保障了民主制度

C.实现了南北各州之间的相互妥协

D.有助于联邦制的建立与巩固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关于参众两院议员名额的分配,平衡了大小州的利益,有利于消除矛盾,促成共识的达成,从而有助于联邦制的建立,故选D项。

南北战争是州权主义的体现,故“消除了”表述不当,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两院制”是妥协的产物,无法体现分割法权保障了民主制度,故排除B项;参议院的议员每州两名符合小州的意愿,而众议院的议员按人口比例分配,符合大州的意愿,故排除C项。

15.(2019·江苏如皋调研)对下面漫画《美国大选》寓意解读正确的是(  )

A.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政体的一大特色

B.两党制其实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工具

C.“驴象之争”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具体表现

D.“驴象之争”在美国政治生活中作用显著

答案 B

解析 漫画中转盘驴象各占一半,寓意两党轮流执政,但指针受操纵而决定胜出者,表明两党制其实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工具,故选B。

A项没有揭示漫画的实质,排除;“驴象之争”是民主共和原则的具体表现,故排除C项;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但矛盾不是不可调和,故排除D项。

[题组三 高考小题]

16.(2017·全国卷Ⅱ)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

材料表明,总统亚当斯免除了皮克林内阁成员的职务,这符合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的宪法规定,故C项正确。

总统对内阁成员行使免职权,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并未因此扩大,A项错误;内阁是总统的下属机构,权限明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皮克林的党派属性,也未反映其是因党派之争导致被免职,D项错误。

17.(2014·全国卷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中的“所有其他人口”是指广大的黑人。

从材料信息可知,黑人并不享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利,这显然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倡导的天赋人权原则,故选B项。

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18.(2018·海南高考)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

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A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C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

19.(2015·北京高考)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

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答案 A

解析 根据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原则可知,国会拥有立法权,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但如果国会重新表决,以2/3以上的多数通过的话,则总统否决无效,该法案将自动生效,据此可知A项正确。

20.(2015·福建高考)下图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

该组漫画反映了(  )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建立之初实行邦联制,它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各州联合体,邦联政府没有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宣战、媾和、签约、发行货币、借债、征兵和征税等权力,排除A项;由“得有一部给邦联议会撑腰的法律才行”可知B项正确;邦联议会的决议需要征得各州同意,但不是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故排除C项;D项从漫画中无法得出。

[题组一 基础大题]

21.(2019·湖南长郡中学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什么是现代国家?

近代以来,人们根据源于西方的各种观念,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

这些理解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政体即政治运作方式来认识现代国家的。

——摘编自[英]克里斯·皮尔森《论现代国家》

材料二 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

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

……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会的制约。

表现在:

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论权力制约原则》

材料三 纵观美国宪法诞生前的世界政治形势,封建君主制尚居绝对优势。

16世纪末尼德兰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联省共和国”,实际上是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的寡头统治。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也仅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

1787宪法则创立了新的政体,第一条第九项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

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总统,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罢免总统。

——摘编自《评美国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宪法所确立的“新的政体”的进步意义。

答案 

(1)过程:

北美大陆移民经过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实现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纵向分权;美国建国后,逐渐形成了两党制。

(2)依据: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特点:

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相对独立又互相制衡。

(3)进步意义: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结合所学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结果、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概括归纳。

(2)问,结合所学,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其特点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相对独立又互相制衡。

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角度回答。

[题组二 模拟大题]

22.(2019·福建三明一中返校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本宪法和依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概应成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法官都应依此审判,不管州宪法和法律中有无与之相抵触的规定。

——摘编自1787年宪法第六条

材料二 联邦中央对各州所处的最高地位,不是纯粹联邦制下联邦中央对各州应有的地位可比,而是近乎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处的地位了。

——摘编自曹绍濂《美国联邦制演变中的两个问题》

材料三 1832年南卡罗来纳州因不满联邦政府的保护关税政策,州议会通过法令进行抵制,公然拒绝联邦政府在该州征收关税,并以脱离联邦相威胁。

针对南卡罗来纳州的分裂活动,联邦政府迅速采取措施。

杰克逊总统根据宪法授权,立即向南卡罗来纳州增派联邦军队。

同时,国会亦通过两项法律。

一项是妥协税法,将关税税率在10年内递减到原税率的20%,以缓和南卡罗来纳州的对抗情绪;另一项是武力法案,授权总统使用武力执行关税法,实际上是用武力制止分裂。

在联邦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南卡罗来纳州议会撤销了抵制法令。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的内容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绍濂在评价美国联邦制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联邦制的历史作用。

答案 

(1)内容:

联邦宪法和法律享有最高法律地位。

目的:

确保联邦的主权地位,将国家最高权力授予联邦政府。

(2)问题:

混淆了联邦制与中央集权制的界限(夸大了美国联邦制下中央政府的权力)。

理由: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各自的权限内行使权力;联邦政府享有最高国家权力,其权力高于州政府,但仍无权剥夺各州所保留的权力。

(3)作用:

确保联邦政府享有国家主权及最高国家权力,有效地防止政治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信息“本宪法和依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概应成为全国的最高法律”得出:

联邦宪法和法律享有最高法律地位。

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得出:

确保联邦的主权地位,将国家最高权力授予联邦政府。

(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信息“近乎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处的地位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问题是混淆了联邦制与中央集权制的界限(夸大了美国联邦制下中央政府的权力)。

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各自的权限内行使权力;联邦政府享有最高国家权力,其权力高于州政府,但仍无权剥夺各州所保留的权力等方面思考。

第(3)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三信息“一项是妥协税法,将关税税率在10年内递减到原税率的20%,以缓和南卡罗来纳州的对抗情绪;另一项是武力法案,授权总统使用武力执行关税法,实际上是用武力制止分裂”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

确保联邦政府享有国家主权及最高国家权力,有效地防止政治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题组三 高考大题]

23.(2018·江苏高考)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

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

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

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

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

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 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

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

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

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

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

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

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

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

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

答案 

(1)矛盾:

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

背景: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

(2)变化:

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

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

目的:

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

(3)作用:

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