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5792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练(六):

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等离子有关

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浮肿、手足抽搐、贫血症都是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2.液体疗法是指通过补充或限制某些液体以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常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血浆等渗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NaHCO3溶液等进行输液治疗。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注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后,若葡萄糖被大量消耗会导致患者的渗透压升高

B.低血糖时,使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主要为患者提供能量

C.治疗酸中毒时,使用质量分数为5%的NaHCO3溶液能改善患者血浆pH

D.液体疗法的目的是恢复或维持患者正常的体液容量、成分和理化特性

3.足球是观赏性很高的同场竞技类体育项目。

运动员常采取带球突破、传球及抢断等动作争取主动权。

下列对足球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员之间的娴熟配合离不开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机体失水,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比赛过程中会促使肝脏细胞内的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D.运动员带球突破、传球、抢断等动作的完成依赖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4.人体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

成人正常排尿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

婴儿由于大脑皮层未发育完善,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直接传到脊髓,通过脊髓完成反射。

在排尿中枢的调控下,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进入后尿道,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成人的排尿反射存在分级调节

B.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膀胱壁的逼尿肌

C.排尿反射过程中的负反馈调节使尿液顺利排出

D.排尿反射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5.微电流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神经纤维膜的表面,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电流计偏转1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

B.微电流计偏转1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C.微电流计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

D.微电流计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6.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学说认为,5-羟色胺(5-TH)及5-羟色胺受体(5-THR)的过量表达与抑郁症的发病紧密相关。

5-TH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5-TH能神经元的神经递质,5-THR分布于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具有激活K+通道的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TH作用于突触前膜时,抑制5-TH能神经元释放5-TH,此过程是负反馈调节

B.实现不同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构是突触小体

C.神经递质虽是一种小分子物质,但多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组织液

D.5-TH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从而抑制突触后膜动作电位的产生

7.如图为蛙的离体神经纤维在用河豚毒素处理前后膜上动作电位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B.b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外Na+内流

C.河豚毒素阻断了部分K+通道

D.河豚毒素具有开发为局部麻醉药物的潜在价值

8.女性备孕期间需要保证身体储备充足的碘,碘逆浓度梯度进入甲状腺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孕期缺碘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甚至会引起“克汀病”(俗称呆小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缺碘会引起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

B.若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机体对低氧的耐受性降低

C.“克汀病”患者智力低下与甲状腺激素影响脑的发育有关

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9.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健康人体内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释放的某种激素能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B.大量出汗时,皮肤等处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可将刺激传到下丘脑形成渴觉

C.下丘脑可通过控制垂体产生激素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只通过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10.研究发现,肾小管对葡萄糖逆浓度的重吸收主要依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但重吸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糖超过一定浓度,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

服用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

B.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C.服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尿液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所对应的血糖浓度会降低

D.SGLT-2抑制剂作用于SGLT-2转运蛋白后,导致服药者尿量减少

11.研究发现,肿瘤内有一种免疫抑制细胞——CD45+EPCs细胞,其可通过产生活性氧(ROS)来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导致肿瘤患者抗病毒、抗细菌以及抗肿瘤的免疫应答功能下降。

研究者用健康小鼠和荷瘤小鼠(被移植了肿瘤的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推测荷瘤小鼠的CD45+EPCs细胞分泌的ROS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小鼠的

B.抑制ROS的分泌,能增强CD45+EPCs细胞抑制机体T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

C.若清除CD45+EPCs细胞,荷瘤小鼠可能恢复清除肿瘤细胞及外来病原体的能力

D.与荷瘤小鼠相比,健康小鼠可通过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清除已经衰老及癌变的细胞

12.顶端优势是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其原理可以应用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上,对提高产量、改变株型等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顶端优势现象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说明顶芽和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B.园艺师通过修剪景观树木来解除顶端优势,可以让树木发出更多的侧枝

C.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侧芽处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相对较低

D.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13.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釆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

C.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14.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都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且两者共同施用时的抑制作用比单独施用时更明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抑制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多种激素的影响,与环境因素无关

B.在抑制种子萌发方面,高浓度IAA和脱落酸具有协同关系

C.高浓度IAA可能促进ABA的合成,增加ABA含量,从而使抑制作用更明显

D.高浓度IAA可能增强了植物细胞对ABA的敏感性,从而使抑制作用更明显

15.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保证了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麦成熟时遇连绵阴雨,种子在穗上发芽是因为潮湿导致了脱落酸分解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

淀粉酶以降低啤酒的生产成本

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体现了乙烯的催熟作用

D.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青椒,可得无子果实,但处理未授粉的小麦意义不大

16.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林园艺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得到多倍体番茄

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

17.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它们的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中实线所示,C、W曲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低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低于正常值

B.人感染流感病毒后S点右移,干活出汗时S点左移

C.某人体温24小时处在S´点,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18.下图表示细胞外葡萄糖(血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大致过程。

据图分析,其中不正确的理解是()

A.血糖浓度升高会促进胰岛素释放,进而通过多条途径使血糖浓度降低

B.大量葡萄糖进入细胞后使细胞呼吸增强,产生较多ATP

C.对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促使Ca2+以主动运输形式进入细胞

D.Ca2+内流促使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分泌蛋白的过程旺盛

19.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如图为针对某种RNA病毒抗原(S蛋白)研制DNA疫苗和RNA疫苗的思路。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中的核酸可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

B.步骤①中对编码S蛋白的基因进行扩增,需要用到DNA聚合酶和解旋酶

C.进行步骤②时,用DNA连接酶即可构建表达S蛋白的基因表达载体

D.核酸疫苗能在人体细胞中成功表达S蛋白,说明了生物界共用一套密码子

20.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C=CD,图乙为突触结构放大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图甲中C给予电刺激,并在A、D点放置电流计,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图乙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依靠主动运输被释放出来

C.图乙中C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D.图甲中刺激A点所在的神经纤维,膜外、膜内电流的流向相同

二、读图填空题

21.下图甲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的示意图,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尿道内、外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_。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的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

_________。

在整个神经冲动向右传导的过程中,兴奋只能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

(3)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异常排尿现象,如:

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_________。

(4)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5)人的尿量超过3L/d称为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为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

依据病变部位,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前者是由_________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肾性尿崩症的病因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_________,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检测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_________(填“偏低”“不变”或“偏高”)。

(6)如图2表示的是正常人和两类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曲线Ⅱ可代表_________的尿液渗透压变化曲线。

22.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和高盐饮食都不利于健康。

人体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后会发生一系列的调节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下丘脑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过程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长期高糖饮食导致的血糖浓度持续偏高,可能会诱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尿量会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若从重吸收的角度开发一种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新药物,该药物应具有_____(填“增加”或“减少”)肾小管管壁细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的转运蛋白数量的效应。

(2)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其反射弧的渗透压感受器在_____。

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集合管上的受体结合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从管腔中重吸收的水量会增加,请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该现象发生的机制:

_____。

(3)研究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的,研究小组将若干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实验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一定时间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请评价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

23.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

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

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来自的增殖、分化。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_______(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______(是/否)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

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_______。

(升高/不变/降低)

(4)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

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

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24.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如图1所示,Ⅰ、Ⅱ、Ⅲ表示三种调节模式,图2为模式Ⅲ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模式Ⅰ中的靶腺为性腺,则下丘脑分泌_______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进而促进性激素的分泌,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_______的分泌活动,以维持性激素含量的平衡。

(2)模式Ⅲ中兴奋在A处的传递方向是(用图2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_______,原因是_______。

(3)图2中②处引起电位变化的离子X主要是_______。

(4)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能通过图1中模式_______进行,这种调节模式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

当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丙_______(填名称)结合后,启动_______过程(填“a”或“b”),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了膜上的_______,从而使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血浆中的

等离子起缓冲作用,可以保持血浆pH相对稳定,A正确;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同时细胞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正确;内环境中Na+、K+进出神经细胞可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可见神经细胞正常兴奋性的维持依赖于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C正确;贫血症是由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量偏少引起的疾病,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故贫血症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D错误。

2.答案:

A

解析:

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故静脉注射一定量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但如果葡萄糖被大量消耗,则渗透压会降低,A错误。

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含有的葡萄糖较多,而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用的能源物质,故低血糖时,使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主要为患者提供能量,B正确。

质量分数为5%的NaHCO3溶液为pH缓冲液,可以调节血浆pH,在治疗酸中毒时,使用质量分数为5%的NaHCO3溶液能改善患者血浆pH,C正确。

通过补充或限制某些液体可以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故液体疗法的目的是恢复或维持患者正常的体液容量、成分和理化特性,D正确。

3.答案:

B

解析:

运动员之间的娴熟配合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项正确。

大量出汗导致机体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项错误。

运动过程中会大量消耗血糖,此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平衡,C项正确。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运动员带球突破、传球、抢断等动作的完成依赖的神经结构为反射弧,D项正确。

4.答案:

A

解析:

正常成人的排尿反射由大脑皮层和脊髓控制,其中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说明成人的排尿反射存在分级调节,A正确;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直接传到脊髓,在排尿中枢的调控下,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进入后尿道,说明排尿反射的感受器是膀胱壁的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膀胱壁的逼尿肌,B错误;由于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所以排尿反射过程中的正反馈调节使尿液顺利排出,C错误;排尿反射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D错误。

5.答案:

D

解析:

若微电流计偏转1次,说明兴奋只传递到了一侧的电极,这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不符,A、B错误;若微电流计偏转2次,说明兴奋传递到了两侧的电极,可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错误,D正确。

6.答案:

B

解析:

5-TH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其作用于突触前膜可抑制5-TH能神经元释放5-TH,说明该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

在不同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传递兴奋的结构是突触,B错误。

神经递质虽为小分子物质,但多以胞吐形式释放,C正确。

抑制性神经递质可通过促进阴离子内流或K+外流等来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从而抑制突触后膜动作电位的产生,D正确。

7.答案:

C

解析:

A、a是静息电位,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正确;

B、b处于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细胞外Na+内流,B正确;

C、河豚毒素抑制了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阻断了部分Na+通道,C错误;

D、河豚毒素会抑制兴奋的产生,具有开发为局部麻醉药物的潜在价值,D正确。

故选:

C。

8.答案:

D

解析:

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通过机体的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A正确。

由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若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机体对氧气需求量更大,对低氧的耐受性降低,B正确。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因此“克汀病”患者智力低下,C正确。

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错误。

9.答案:

A

解析:

下丘脑释放的促某种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与垂体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形成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B错误;胰岛素的分泌不是分级调节过程,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是下丘脑发出的传出神经和血液中血糖浓度的变化,C错误;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既有汗腺和皮肤血管等参与的神经调节过程,也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参与的体液调节过程,D错误。

10.答案:

D

解析:

糖类是人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A正确。

根据“肾小管对葡萄糖逆浓度的重吸收主要依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可知,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B正确。

根据“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糖”可知,服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所对应的血糖浓度会降低,C正确。

SGLT-2抑制剂作用于SGLT-2转运蛋白后,抑制了肾小管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导致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较大,渗透压较高,影响了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服药者尿量增加,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D错误。

11.答案:

C

解析:

已知肿瘤内的CD45+EPCs细胞(一种免疫抑制细胞)可通过产生ROS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可推测荷瘤小鼠(被移植了肿瘤的小鼠)体内的CD45+EPCs细胞分泌ROS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小鼠的,A错误。

CD45+EPCs细胞是通过产生ROS发挥作用的,如果抑制ROS的分泌,就会减弱CD45+EPCs细胞抑制T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B错误。

若清除CD45+EPCs细胞,也就解除了ROS对T细胞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则荷瘤小鼠可能恢复清除肿瘤细胞及外来病原体的能力,C正确。

清除已经衰老及癌变的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而不是防卫功能,D错误。

12.答案:

A

解析: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的产生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而不是顶芽和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A错误。

修剪景观树木可解除顶端优势,从而使树木发出更多的侧枝,B正确。

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侧芽处的生长素含量较高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相对较低,C正确。

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

13.答案:

C

解析:

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A正确;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这样不会发生排异反应,B正确;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细胞毒性T细胞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C错误;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D正确。

14.答案:

A

解析:

种子的萌发和休眠,受到多种激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A错误。

15.答案:

A

解析:

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16.答案:

A

解析:

赤霉素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