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4880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管理学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管理学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管理学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管理学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考试大纲.docx

《管理学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考试大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考试大纲.docx

管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

Management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它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

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

使学习者能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的涵义,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了解中外早期管理的思想,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管理活动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前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国家管理,近代社会管理,现代管理

(二)管理的定义

管理:

通过信息的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三)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

信息获取,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四)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五)管理的属性

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目标性,组织性,创新性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的着作:

《孙子兵法》,《周礼》,《墨子》,《老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和实践:

理查?

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亚当?

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欧文人事管理;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理论概述

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

(二)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五项职能、十四条原则”;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三)行为管理理论

三为先驱者:

雨果?

芒斯特伯格、玛丽?

福莱特、莉莲?

吉尔布雷斯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

行为科学家: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H.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四)数量管理理论

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

(五)系统管理理论

(六)权变管理理论

(七)质量管理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二)管理(三)管理的职能

(四)管理者的角色(五)管理者的技能(六)管理的属性

(七)科学管理理论(八)组织管理理论(九)行为管理理论

(十)数量管理理论

四、考核要求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1、识记:

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的特征

2、领会:

各个时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二)管理

1、识记:

管理的含义

2、领会:

管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管理的职能

1、识记:

管理的七项职能

2、领会:

七项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管理者的角色

1、识记:

管理者角色的内容

2、领会:

管理者所扮演角色的具体要求

(五)管理者的技能

1、识记:

管理者技能的内容

2、领会:

管理者技能的具体要求

(六)管理的属性

1、识记:

管理属性的内容

2、领会:

管理二重性的具体体现

(七)科学管理理论

1、识记: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2、领会:

科学管理理论对人类管理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八)组织管理理论

1、识记:

(1)法约尔的管理五职能和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2)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2、领会:

法约尔和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九)行为组织理论

1、识记:

(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的内容;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

2、领会:

行为组织理论对管理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十)数量管理理论:

1、识记:

泰数量管理理论的内容

2、领会:

数量管理理论对人类管理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道德及道德的相关概念,了解影响管理者道德素的因素,了解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定义

道德,管理道德,管理道德规范,管理人格,管理道德评价

(二)四种道德观

道德的功利观,道德的权利观,公平理论道德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第二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三个层次,六个阶段;

(二)个人特征:

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

(三)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第三节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

挑选高素质的员工,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设定工作目标,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第四节社会责任概述

(一)社会责任

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的前提下,还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

古典观(或纯经济观)和社会经济观;

(三)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四)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企业对环境、员工、顾客、竞争对手、投资者、所在社区的责任

三考核知识点

(一)道德

(二)道德观

(三)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四)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五)社会责任(六)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主任的理由

(七)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四、考核要求

(一)道德

1、识记:

(1)道德的含义,

(2)管理道德的含义;(3)管理道德规范的含义;(4)管理人格的含义;(5)管理道德评价的含义

2、领会:

道德对管理活动的作用

(二)道德观

1、识记:

四种道德观的内容

2、领会:

不同道德观对管理者的影响

(三)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1、识记:

(1)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包括的内容;

(2)道德发展的三个层次

2、领会:

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四)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1、识记:

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包括的内容

2、领会:

各种途径对员工道德素质的影响

(五)社会责任

1、识记:

(1)社会责任的含义;

(2)社会义务的含义;(3)社会反应的含义;

2、领会:

社会责任、社会义务和社会反应之间的关系

(六)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1、识记:

(1)赞成企业承担社会主任的理由;

(2)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七)社会主任的具体体现

1、识记:

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2、领会:

企业所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3、简单应用:

分析我国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三章信息获取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与数据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理解信息系统的要素及其开发步骤,了解有关的信息技术。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信息概述

(一)信息与数据的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对信息的评估

成本——收益分析(数据收集与信息产生有关的成本,利用信息产生的收益);

(三)有用信息的特征:

高质量,及时,完全。

第二节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在组织内收集、处理、维持与分配信息的系统方法;

(二)信息系统的要素:

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

(三)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包括:

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

(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运用。

第三节其他信息技术

(一)电信和网络技术的运用;

(二)人工智能:

专家系统,机器人;

(三)办公自动化

三、考核知识点

(一)信息

(二)有用信息(三)信息系统的要素(四)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四、考核要求

(一)信息

1、识记:

(1)信息的含义;

(2)数据的含义

2、领会:

(1)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2)从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二)有用信息

1、识记:

有用信息的特征

2、领会:

有用信息特征的具体内容

(三)信息系统的要素

1、识记:

一般信息系统所包含的五个基本要素

2、领会:

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的内容

3、简单运用:

一般信息系统五要素的享福关系

(四)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1、识记:

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步骤

2、领会:

系统开发周期五个步骤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决策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和依据,掌握决策的类型,了解决策的理论和决策的过程,知道决策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和依据

(一)策的含义及其理解;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二)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

决策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

(一)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三)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四)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第三节决策的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提出的依据及其主要内容;

(二)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当代决策理论的核心内容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

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识别目标;拟订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做出决定;选择实施战略;监督与评估。

第五节决策的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政策指导矩阵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方法:

线性规划,量本利分析法(图解法,代数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

决策树法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决策

(二)决策的类型(三)决策理论

(四)决策的过程(五)决策的方法

四、考核要求

(一)决策

1、识记:

决策的含义

2、领会:

决策的主体,性质和目的

(二)决策的类型

1、识记:

按不同分类方法的决策的类型

2、领会:

(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的区别;

(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3)例外问题与例行问题的区别;(4)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区别

(三)决策理论

1、识记:

(1)古典决策理论的内容;

(2)行为决策理论的内容;(3)当代决策理论的核心内容;(3)三种决策理论贡献与不足。

2、领会:

三种决策理论对管理中决策活动的影响

(四)决策的过程

1、识记:

决策的七个过程

2、领会:

决策的七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决策的方法

1、识记:

(1)集体决策的方法;

(2)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3)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4)三种决策方法的适用范围。

2、领会:

(1)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和德尔菲技术的优劣;

(2)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方法;(3)政策指导矩阵;(4)线性规划与量本利分析方法的运用;(5)决策树法;(6)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和最大最小后悔值法的比较。

3、简单运用:

(1)运用线性规划和量本利分析法比较和选择活动方案;

(2)根据案例画出决策树;(3)利用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和最大最小后悔值法比较和选择活动方案

第五章计划和计划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了解计划的类型,掌握计划的编制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计划的含义,计划的内容“5W1H”;

(二)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三)计划的性质:

计划工作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服务;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第二节计划的类型

(一)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

(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与人事计划

(三)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四)具体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五)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第三节计划的编制过程

确定目标;认清现在;研究过去;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订和选择可行的行动方案;制定主要计划;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三、考核知识点

(一)计划

(二)计划的类型(三)计划的层次体系(四)计划编制的过程

四、考核要求

(一)计划

1、识记:

(1)计划的含义;

(2)计划的内容“五W1H”

2、领会:

(1)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2)计划的性质

(二)计划的类型

1、识记;按照不同分类标准的计划类型

2、领会:

(1)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区别;

(2)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区别;(3)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的区别

(三)计划的层次体系

1、识记:

计划的八个层次体系

2、领会:

每个层次的内容及对计划工作的影响

(四)计划编制的过程

1、识记:

计划的编制步骤

2、领会:

计划编制各个过程之间的联系

第六章战略性计划

本章内容属于自学范围,考试不列入本大纲。

第七章计划的组织实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过程,了解目标的性质,理解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的内容;

(二)目标管理的性质:

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富有挑战性和伴随仿真反馈性;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

制定目标,明确组织的作用,执行目标,评价成果,实行奖惩

第二节滚动计划法

(一)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

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

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对滚动计划法的评价。

第三节网络计划技术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

(二)网络图的构成要素:

工序,事项和路线;

(三)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一)目标的性质

(二)目标管理(三)网络图

四、考核要求

(一)目标的性质

1、识记:

目标性质的内容

2、领会:

各个性质在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二)目标管理

1、识记:

(1)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2)目标管理的过程

2、领会:

目标管理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网络图

1、识记:

网络图的构成要素

2、领会:

会制作简单的网络图

第八章组织设计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原则,以及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了解组织部门化的相关内容,了解组织层级化,通过组织设计为决策和计划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二)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环境,战略。

技术,规模和生命周期。

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

(一)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二)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

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

第三节组织的层级化

(一)管理幅度与组织的层级化

管理幅度的含义;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的互动关系;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

(二)组织的层级化与集分权:

集权的来源及其形式;组织层级化中的权力来源与分配;组织的层级化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组织层级化设计的有效授权;

(三)组织的层级化与结构的有机化

组织的层级化设计中的两种结构形式;组织结构的层级化与有机化。

三、考核知识点

(一)组织设计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三)组织设计的部门化(四)组织的层级化

四、考核要求

(一)组织设计

1、识记:

(1)组织设计的含义,

(2)组织结构的含义

2、领会:

(1)组织设计的任务

(2)组织设计的原则(3)组织结构的三种特性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1、识记: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的内容

2、领会:

各个因素是如何影响组织设计的

(三)组织设计的部门化

1、识记:

(1)组织设计部门化的含义

(2)组织设计部门化的基本原则(3)组织设计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2、领会:

组织设计部门化的基本形式的特征比较

(四)组织的层级化

1、识记:

(1)管理幅度的含义

(2)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3)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4)职权的来源(5)权力的含义及分类(6)集权,分权与授权的含义

2、领会:

(1)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的关系

(2)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的比较(3)职能型,分散型,矩阵型,动态网络型结构的比较(4)两种典型的组织单元的区别

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过程及人员配备原则,掌握员工招聘的标准,来源和方法,了解绩效评估的定义,作用,程序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力资源计划

(一)人力资源计划任务

系统的评价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的需求量;选配合适的人员;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二)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

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评估未来人力资源状况;制定一套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计划

(三)人力资源计划中的人员配备原则

因事择人原则;因材器用原则;用人所长原则;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第二节员工的招聘

(一)员工招聘的标准

管理的愿望;良好的品德;勇于创新的精神;较高的决策能力

(二)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

员工招聘的来源:

外部招聘,内部提升

员工招聘的程序与方法,选聘工作的有效性分析

(三)员工的解聘

第三节人员的培训

(一)人员培训目标

补充新知识、提炼新技能,全面发展能力,提高竞争力,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交流信息,加强合作。

(二)人员培训的方法

新来员工的培训;在职培训;离职培训;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职务轮换培训;提升培训;设置助理职务培训;设置临时职务培训。

第四节绩效评估

(一)绩效评估的定义和作用

(二)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的内容;职业计划的含义,职业生涯发展的含义,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极其特点。

(三)有效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

慎重选择第一项职务;努力掌握工作中的平衡;适时表现自我;要善于同上级处好关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

三、考核知识点

(一)人力资源计划

(二)员工招聘(三)人员培训

(四)绩效评估(五)职业计划与发展

四、考核要求

(一)人力资源计划

1、识记:

(1)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

(2)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3)人力资源计划中人员配备原则;(4)编制人力资源计划的步骤

2、领会:

(1)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图

(2)人力资源计划中人员配备原则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3)人力资源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员工招聘

1、识记:

(1)员工招聘的标准

(2)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3)员工招聘的程序与方法。

2、领会:

(1)外部招聘与内部提升的优劣

(2)员工招聘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人员培训

1、识记:

(1)人员培训的目标

(2)人员培训的方法

2、领会:

人员培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四)绩效评估

1、识记:

(1)绩效评估的含义

(2)绩效评估的作用(3)绩效评估的程序

2、领会:

绩效评估各个环节对管理的活动的影响

(五)职业计划与发展

1、识记:

(1)职业计划的含义

(2)职业生涯的含义(3)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4)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

2、领会:

(1)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和特点

(2)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特点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和类型,理解组织变革的内容,了解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了解组织变革中的阻力、压力及其管理,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

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的动因;

(二)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

(三)组织变革的内容

对人员的变革,对结构的变革,对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

(三)组织变革的压力及其管理

压力的含义,压力的起因及其特征

(四)组织冲突及其管理

组织冲突的影响,组织冲突的类型,组织冲突的避免。

第三节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

(二)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三)组织变革的内容

(四)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五)组织变革的阻力(六)组织变革中的压力

(七)组织冲突(八)组织文化

四、考核要求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

1、识记:

(1)组织变革的含义

(2)组织变革的动因

2、领会:

内外环境因素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二)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

1、识记:

(1)组织变革的类型

(2)组织变革的目标

2、领会:

(1)各种类型变革对对组织的影响

(三)组织变革的内容

1、识记:

组织变革的内容

2、领会:

组织变革过程中主要变量因素的相互关系

(四)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1、识记:

(1)组织变革的过程

(2)组织变革的程序

2、领会:

解冻,变革,再解冻三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组织变革的阻力

1、识记:

组织变革中阻力

2、领会:

消除组织变革中阻力的对策

(六)组织变革中的压力

1、识记:

(1)压力的含义

(2)压力的起因(3)压力的特征

2、领会:

对组织变革中压力的释解

(七)组织冲突

1、识记:

(1)冲突的含义

(2)冲突的影响(3)冲突的类型

2、领会:

组织冲突避免的对策

(八)组织文化

1、识记:

(1)文化的含义

(2)组织文化的含义(3)组织文化的特征(4)组织文化的内容(5)组织文化的功能

2、领会:

分析我国企业组织文化的现状

第十一章领导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领导的内涵,理解领导者的类型,理解领导方式及其理论,了解领导行为论与情景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与管理的共性与区别

(二)领导的作用:

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三)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区别

第二节领导者的类型

(一)权力与领导

权力的含义,能力的类型;

(二)管理制度集中与分散相对立的领导者:

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

(三)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