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439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位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81、82页信息窗2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之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团结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日常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去老师家参观了客厅和书房,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再来参观一下老师家的厨房和卧室。

一起看大屏幕:

出示情境课件

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那些信息?

学生可能发现的信息:

灶台的适宜高度为0.7米左右。

锅底与火口的适宜距离为0.03米。

抽油烟机离灶台0.6米左右。

书桌高度为0.7米左右。

桌椅高度差为0.3米左右。

………………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筛选问题并板书:

(1)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

(2)书柜比书桌高多少米?

……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探讨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

小数的加减法。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谈话:

同学们所提的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我们一起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一下。

出示探究导航:

(1)要解决的这两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2)请试着列出算式。

(3)根据小数的意义及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能把算式中的两个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进行计算吗?

试试看!

(4)先回顾一下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再猜测一下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

你能试着列竖式计算吗?

(5)根据推理思路写出答案。

(6)尝试总结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开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探究中。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探究小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出示问题

(1):

“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

”哪一组的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学生根据题意列算式:

0.7+0.6=

(2)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下列情况(找不同组同学分别进行反馈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生1:

我是这样想的:

0.7米﹦7分米0.6米﹦6分米7+6=13(分米)

13分米就是1米3分米,也就是1.3米,所以0.7﹢0.6=1.3(米)。

生2:

我采用了竖式写法。

整数部分表示“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分米”,相加的结果是1米3分米,也就是1.3米,这样书写看起来很简洁,和我们原来学的整数加法的竖式差不多。

让生展示竖式的写法:

米分米

1.7

+0.6

1

1.3

(小数点要对齐)

质疑:

如果我们脱离具体的情景(不涉及单位名称米和分米),直接算两个小数相加,还可以这样计算吗?

生交流:

应该是可以的,因为它的算理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加法是一样的。

请其他同学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致认为这种方法正确并且简便)

再次质疑:

想一想,我们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师生交流: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要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及时练习:

计算0.5+0.8=

学生独立完成后讨论汇报,说说算法,检查、反思自己用的是不是最简便的方法。

(二)探究小数减法计算方法。

问题

(2):

书柜比书桌高多少米?

请学生联系相关信息完整地理解题目意思:

如果书柜的高度为1.3米,书桌的高度为0.7米,书柜比书桌高多少米?

请学生尝试列出算式,并想一想这样列式的理由。

交流所列算式:

1.7-0.7=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然后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各小组交流算法情况预设:

生1:

因为0.7米=7分米,1.5米=15分米,15分米-7分米=8分米,8分米就是0.8米,所以1.5-0.7=0.8(米)。

生2:

用竖式解答:

1.5

-0.7

0.8

重点讨论:

5减7不够怎么办?

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

交流结果:

如果不写得数所表示的意义就有所改变,所以小数点和0必须对齐写下来.

质疑:

想一想,我们在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交流: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要对齐);从末位减起,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学生及时练习:

计算0.9-0.4=

提醒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说说算法。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与小数有关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呢?

(掌握了)那好

请问: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认为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最简便?

师生共同梳理归纳:

①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最简便

②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要向高位借一。

③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是一样的。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交流,大家不仅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明白了方法背后的数学道理,有了这些理解,相信你们一定能够灵活而准确的解决各种不同的情况。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进入闯关游戏,看看你们掌握的怎么样。

1、勇闯第一关:

摘取智慧星。

自主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看哪位同学算得又对又快,前三名算完的每人奖励一个智慧星。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生板书)想想自己的算法,看哪位同学最细心,能够全对。

2、勇闯第二关:

细心算一算,到底花了多少钱呢?

题目创设的是超市购物的情景,练习时给两名小朋友起上名字,先让学生理解图意,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独立解答,通过交流,相互订正。

3、勇闯第三关:

水果比一比。

本题创设的是购买水果的情境。

由于题目的信息量比较多(单价、数量、总价),练习时,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观察、思考、计算的时间。

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还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勇闯第四关:

开心连一连。

这是一道巩固小数的意义的题目,让学生认真思考、正确判断后连线。

教师提问,对于连错的同学,教师及时点拨。

4、最后一关,跑步比赛。

完成“新课堂”84页第四题。

温馨提示:

想一想,要求小强跑了多少秒?

必须先求什么?

小明50米测试跑了多少秒?

你是怎样想的?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试着解答一下?

 

板书设计

一位小数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要对齐);从末位算起,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学情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45人,我们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平时学习中主动、努力,并使学困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提高,在数学情感上,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效果分析

整堂课我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索中发现知识;鼓励学生采取多样化计算,使学生在不同思维,不同方法,不同角度的认识中解决问题,领悟知识,形成自己知识体系。

当学生总结出算理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同桌交流、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强化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形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知识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之处:

(1)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利用现实的生活情景和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小数的加减法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我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到小数的过渡和迁移,培养学生的能力。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巩固新知。

因为计算课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闯关完成,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增长新知,形成技能。

2.使用建议:

 

拓展例题功能,渗透搭配规律。

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也提供了可拓展的空间。

在教学完例题后,再让学生同桌合作,提出不同问题,列出算式计算。

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搭配规律,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

3、需破解的问题 

能否将小数的加减法再作深一步探讨,一位小数变成两位小数,使课堂更高效呢?

 

《分数除以整数》课标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在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一节课,分数除以整数是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基础。

教材中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

分饮料喝。

先从平均分给2人喝到平均分给3人喝,解决问题设计从易到难,平均分给2人喝时,可以用以前的经验解决,也可以用第二单元学习到的知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

接着通过“试一试”当平均分给3人喝时,发现以前的方法不方便解决了,而要用新探究出的方法来解决比较简单。

教材中设计有3个巩固练习:

第1题让学生通过按算式涂色来理解为什么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的算理;第2题通过填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转化成乘法,是用被乘数乘除数的倒数;第3题给予学生独立练习的机会。

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探索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的确定: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究出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的确定: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数乘法的意义”正确理解如何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

(为什么可以乘除数的倒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