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强化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266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强化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地理强化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地理强化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地理强化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地理强化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强化训练.docx

《中国地理强化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强化训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强化训练.docx

中国地理强化训练

中国地理强化训练

下表的四个地点分别位于我国的四个地区内,读它们的部分气候资料,回答1-3题。

A

B

C

D

月份

气温

(℃)

降水

(mm)

气温

(℃)

降水

(mm)

气温

(℃)

降水

(mm)

气温

(℃)

降水

(mm)

1

15

11

-16

1

-3.2

3.3

-20

2

4

25

45

5

8

13.7

43.2

0

25

7

28

222

28

40

27.3

247.2

22

151

10

23

182

5

6

14.4

26.2

5

25

1.关于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临海,所以A地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丰富

B.表中B地年降水量少的原因是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C.表中C地夏季多雨的原因主要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D.由于海拔高,故而D地气温年较差很大

2.B地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可能是

A.亚寒带针叶林B.荒漠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关于C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农业B.该地农作物熟制主要为一年两熟

C.该地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D.整治当地盐碱地的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4.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

C.季风活动D.陆上水域分布

5.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⑤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⑥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①④⑤

6.地处30°N的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高出7℃,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

A.①B.②C.③D.④

7.有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及解决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差,降水下泄快是根本原因

B.污染严重,水质差,不节约用水是根本原因

C.“引滦入津”工程调节了海河径流季节的变化

D.农业生产中有多种旱地作物,采用喷灌式节约用水

8.北京飞往纽约的班机,升空半小时后遇雷暴天气,此时飞机应该:

A.迅速着陆B.降低飞行高度C.保持原高度D.拉升至12000米以上高空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

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

读图完成9~11小题。

3189

湿地

山峰

等温线

河流

8℃

26°

28°

100°

102°

104°

3189

4℃

8℃

10℃

12℃

8℃

4℃

5596

9.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10.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11.纳帕海20世纪80年代的状态 

A.影响着云南省的干湿状况

B.增加对长江水源补给

C.破坏当地农业生态,使粮食单产减少

D.改变植被垂直分布,破坏环境的整体性

下图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山峰可能位于

A.阴山山脉B.安第斯山脉南段C.天山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

13.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B.降水多于南坡C光照多于南坡D.海拔低于南坡

14.关于该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分析回答15—16题。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

春分秋分日

6:

40

18:

40

50°

夏至日

5:

15

20:

05

73°26′

冬至日

X

Y

26°34′

15.表中X、Y的时间最可能为

A.8:

10、17:

10B.8:

05、17:

15

C.7:

25、16:

35D.8:

15、17:

25

16.该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酸雨D.地震

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图7),判断17-18题。

17.A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手B附近河段,原因可能是

A.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量大B.B河段支流多,A段支流少

C.A河段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D.B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A河段

18.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A.都以土地荒漠化为主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甲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D.乙以土地荒漠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

读图1,回答19-20题。

19.此圆弧圆心所在地的地物对于弧内区域的最大意义可能为

A.供电B.防洪C.旅游D.供水

20.此圆弧的半径约为

A.500千米B.800千米C.1000千米D.1300千米

水系由干流及其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直接汇入干流的河流是一级支流,汇入一级支流的河流是二级支流。

读某区域水系图,完成21-23题。

21.关于图中Ⅰ、Ⅱ两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河从不同地方入海

B.两河均属某一大河的支流

C.Ⅱ河是Ⅰ河的一级支流

D.Ⅱ河是Ⅰ河的二级支流

擦亮shinedshined22.关于Ⅰ、Ⅱ两河之间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致位于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上

grow成长grewgrownB.大致位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

steal偷stolestolen

flee逃跑fledfled2,4,6

C.曾经分布有大片的胡杨林

D.是杉木等针叶树种的分布区

hang挂hunghung23.A湖西岸附近地区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不包括

A.草场退化B.土地沙化C.水土流失D.土壤碱化

读图2“我国318国道分布图”,完成24—25题。

tell告诉toldtold

bring拿来broughtbrought24.关于318国道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have/has有hadhadA.穿越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有渝、鄂、皖

freeze结冰frozefrozenB.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C.自东向西依次与京广、京九、京沪线相交汇

D.通过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分布

dive跳水,俯冲dived/dovedived25.关于318国道沿线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资源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B.太阳能资源自西向东递减

C.水能资源集中在东段D.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二、综合题

1.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纷纷下大力气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材料二:

图A:

京杭运河图;图B:

南水北调部分路线图;图C:

南水北调某条路线剖面图。

图A

图B

图C

材料三:

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

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

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因此,去年两会期间,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1)图A、图B,图B中①为南水北调东线,读图,试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何优越的条件。

 

(2)图C为图B中线的剖面图(填数字);a河是_______,c地位于____流域。

(3)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曾六下扬州。

结合图A,试分析古代运河对扬州城发展的影响。

 

(4)结合资料和图,试分析京杭大运河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5)试描述京杭运河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变化。

2.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2)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3)简要分析鄂尔多斯内流区的形成原因。

 

(4)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

指出图示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分别简析原因。

3.我国某河流一水文站的流量(立方米/秒)数据,分析回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流量

225

236

3478

996

862

531

2912

3985

3146

2546

1236

7652

气温

-19.7

15.4

-5.1

6.1

14.3

20

22.7

21.4

14.3

5.9

-5.8

-15.5

(1)该河流的流量汛期特征是,成因是。

(2)该河流所在地区,气候特征是。

对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冬季,夏季。

(3)夏季种植甜菜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这些条件如何促使甜菜积累糖份?

①气候条件:

②促使糖份积累过程:

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描述A、B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图示天气系统在该区域持续时间较长,据图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它对A、B两城市的影响。

 

(3)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但该区域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4)结合区域特征,指出该区域今后的开发方向。

5.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北京、成都、西宁至拉萨对开3列旅客列车。

至此,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正式浮出水面,青藏高原独有的旅游资源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1)若乘火车由北京出发经我国最大东西向铁路通道至拉萨,沿途经过的铁路有

,途中经过了我国大自然区,大经济地带。

(2)下列四幅图中,最能表现青藏铁路沿线的湖泊的是( )

(3)北京至拉萨首辆旅客列车于北京时间7月1日21:

30从北京出发,全程运行47小时28分钟,到达拉萨时见到的景象是()

A.旭日东升B.烈日当空C.夕阳西下D.繁星满天

(4)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其原因除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外,还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试列举3种、、、。

(5)一座座桥梁将成为雪域高原上靓丽的风景。

在藏北高原没有河流和高山峡谷的部分地段也架设桥梁。

采取“以桥代路”交通方式,这些设计方案,主要考虑、

(6)日前地质部门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所有勘探、报告等基础工作已经全面完成,1000米以内的浅钻调查工作也已告一段落。

……羌塘地区100亿吨石油储备量相当于两个大庆油田,其重大意义可想而知!

据悉,国家石油部门有望在2—3年内,对羌塘地区石油储备进行5000米深钻探测。

几年后,这块西部荒原将有望“变身”为全国石油基地!

从石油储存的角度看,羌塘地区的地质构造为。

除石油外,青藏高原重要的能源还有、等可再生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