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作业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841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度量--作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角的度量--作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角的度量--作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作业设计.docx

《角的度量--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度量--作业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角的度量--作业设计.docx

角的度量--作业设计

角的度量作业设计

教材来源:

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

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主 题:

角的度量适合对象:

设计者: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量角器,能够正确说出量角器上的数字所表达的意思。

2、通过多媒体演示角的单位产生过程,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

3、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归纳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正确的量角,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二、作业设计

1 、此作业检测目标1和目标2的达成情况。

(8分)

(1)角的计数单位是(),用符号( )表示。

(2)测量角的大小,要用()。

(3)把( )分成180份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 )。

(4)量角时,量角器的中心与( )重合,零刻度与( )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 )。

2 、此作业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4分)

(1)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 ) ( )

3 、此作业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10分)

钟表上有关角的问题

(1)钟面上的这个时刻 是3时30分,你知道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吗?

请用你喜欢的办法测量出来,写在括号里。

( )

(2)不用测量,你能写出下面时针和分针之间夹角的度数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a 、钟面上的指针指示的时间为9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度。

3/3

b 、钟面上的指针指示的时间为4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度。

C 、钟面上的指针指示的时间为1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度。

(3)钟表上的时针每小时走()度;钟表上的分针每小时走()度,每分钟走

()度。

(4)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如果成150度的角,应该是什么时刻?

请填在括号里。

( )

题号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评价结果

(1)

填对1个给1

分,共2分

2分、1分

本次作业22分,按

下面的标准给予评判。

(2)

填对1个给1

分,共1分

1分

作业1

(3)

填对1个给1

分,共2分

2分、1分

优秀(≥18分)

良好(14-17分)

(4)

填对1个给1

分,共3分

3分、2分、1分

合格(10-13分)

作业2

(1)

填对1个给2

分,共4分

4分、2分

不合格(<10分)

(1)

填对1个给2

分,共2分

2分

(2)

填对1个给1

分,共3分

3分、2分、1分

作业3

(3)

填对1个给1

分,共3分

3分、2分、1分

(4)

填对1个给2

分,共2分

2分

三、评价标准

四、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

(1)评价形式及合理性分析

评价形式有2种,分别是学生互评和老师评。

作业1题体现了本节课的基础,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的评价形式是学生互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根据完成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采取这样的评价方式有三个原因:

一是这样的题评价标准清晰,学生容易把握;二是能检测到全体学生的达标情况;三是反馈直接,省时,真正起到了评价促进教学的目的。

作业2体现了本节课的核心——量角,它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该题作为家庭作业学生可以在家独立完成。

采取先学生互评,后老师评。

采取这样评价方式是让学生在互

评中发现错误并能及时得到帮助,老师再加以帮助学生会掌握的更好。

所以采取学生互评和老师评比较合理。

作业3联系实际,学生可以紧密联系已有经验,从钟表的认识出发,解决问题。

本道题的设计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本道题有一定的难度,采取教师评的方式比较合理。

(2)反馈形式及合理性分析

采取的反馈形式为口头反馈和书面反馈。

学生评价的题口头反馈,老师评价部分为书面反馈,学生的口头反馈不增加学生的评价负担,采取口头评价反馈及时,学生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改正。

老师的评价采取书面反馈,书面反馈不受时间的限制,老师可以充分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可以清楚发现自己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补救。

五、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估计或学生作业情况分析

第1题是基础题,大约有95%的学生都能掌握,第2题是操作题,由于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大约有80%学生能掌握,还有20%的学生不太会。

第3题是联系生活实际,大约有80%学生会计算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剩余的学生不会计算,而是通过动手去度量,会产生误差。

六、补救或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课堂上让学生多多动手。

2 、能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