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脊轩志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3811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脊轩志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脊轩志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脊轩志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脊轩志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脊轩志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脊轩志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脊轩志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脊轩志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12课 项脊轩志课时作业 语文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第12课项脊轩志课时作业语文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2课项脊轩志课时作业语文版必修1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渗漉(  )   ②修葺(  )③垣墙(  )  ④栏楯(  )

⑤偃仰(  )⑥冥然(  )⑦兀坐(  )⑧珊珊可爱(  )

⑨异爨(  )⑩老妪(  )⑪先妣(  )⑫婢女(  )

⑬汝姊(  )⑭呱呱而泣(  )⑮扃牖(  )⑯枇杷(  )

2.辨形组词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顾视无可置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稍为修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亦遂增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偃仰啸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冥然兀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珊珊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妪每谓余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句默写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整体感知

1.实词

(1)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凡再变矣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妻来归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①先

②过

③若

④效

⑤殆

⑥当

(4)词类活用

①垣墙周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乳二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执此以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东犬西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词

(1)之

(2)于

(3)而

3.文言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句翻译

(1)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深层探究

5.作者笔下的小轩与所抒发的感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6.文章撷取了哪些生活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

 

三、技法迁移

[文本回顾] 文章结尾写道: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作者由思念妻子,而触及与妻子有关联的枇杷树,更增添了对妻子的思念;再由对枇杷树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情景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

这种结尾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

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章用这种方法结尾,怎能不让人击节而叹,情为所动呢?

[技法点拨] 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结尾含蓄隽永呢?

根据文章的体裁、内容、作者,方法也有很多,这里就略谈几种。

一是把思想感情寓于描写之中。

这类结尾,作者把深邃的含义寄寓在情景描写之中,让读者去品味去体会。

二是留个问号给读者。

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并不是把要说的话直接说出来,而是用疑问的方式,让读者去思考。

这类结尾,往往具有如明人谢榛所说“如撞钟,清音有余”那样的效果。

三是把话留下半句。

这类结尾的特点,就是巧妙地运用省略号,让读者透过省略号,体味词句的含义,发掘文章的思想,从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技法运用] 请把你以前写过的作文的结尾修改成含蓄结尾的形式。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分值:

5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尘泥渗漉(shèn)    呱呱而泣(ɡū)

B.余稍为修葺(qì)以手阖门(hé)

C.偃仰啸歌(yǎn)垣墙周庭(yuán)

D.旧时栏楯(dùn)扃牖而居(jiōnɡyǒu)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修葺:

修补

B.偃仰啸歌偃仰:

俯仰

C.亭亭如盖亭亭:

耸立的样子

D.珊珊可爱珊珊:

婀娜的样子

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迨诸父异爨       迨:

等到

B.大母过余曰过:

看望

C.大类女郎也类:

好像

D.客逾庖而宴宴:

宴请

二、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6~8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娘以指叩门扉”中的“叩”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叩之寺僧

B.得双石于潭上,叩而聆之

C.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D.叩头且破,额血流地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比去,以手阖门”中的“比”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两膝相比者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D.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8.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三、类文阅读(17分)

阅读下文,回答9~12题。

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②而去焉,曰:

“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

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

“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

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

语云:

“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

”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③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

“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④也。

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

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

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

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

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尔。

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

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君子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

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吾重有所感矣。

(节选自《四部丛书》)

注 ①绝徼(jiào):

最远的边境地方。

徼,边界。

②芟(shān):

锄除。

③荆溪:

水名,在江苏南部,经溧阳、宜兴,注入太湖。

④适:

《广韵》:

“适,乐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然穷其所生之地        穷:

探求

B.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胜:

美景

C.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偃蹇:

高傲

D.凡诸富人所酣嗜酣嗜:

畅饮嗜好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任光禄竹溪记》名为记,实际是一篇议论文。

所记中心事件是作者的舅父任光禄治园植竹一事,但文章并没有记叙事件的始末,却把重点放在了议论上。

B.这篇小品文,多记竹溪景物,并借题发挥,对世俗不知竹而盲目贵竹、贱竹的怪现象作了针砭,也赞扬了任光禄孤高独立的人品。

C.在第2自然段,作者引入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依远近多寡而论高低贵贱的。

同时,作者用反诘语强烈地表达了他对世俗偏见的不满之情。

D.唐顺之主张文章要有独特的思想见解,好的作品富于本色,且能直抒胸臆,因而他的文章常能不受形式束缚。

别具一格的《任光禄竹溪记》体现了他的文风。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吾重有所感矣。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9分)

13.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句子,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6分)

母亲是伟大美丽的,有一片彩云,那是母亲的头发;有一汪湖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母亲脸颊上淡淡的血色;有一片开花的原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的句子语序有不妥之处,请加以调整,使句子通畅连贯。

(3分)

生活中每一个日子不可能都很精彩,有时有些灰暗,有时有些平淡,有时甚至有些苍白,但只要我们心中充满阳光,就能每天过得充实、愉快。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基础梳理

1.①lù ②qì ③yuán ④shǔn ⑤yǎn ⑥mínɡ ⑦wù ⑧shān ⑨cuàn ⑩yù ⑪bǐ ⑫bì ⑬zǐ ⑭ɡū⑮jiōnɡ yǒu ⑯pí pá

2.①毛茸茸 修葺 ②偃仰 揠苗助长 ③栏楯 遁逃 ④珊珊可爱 栅栏 姗姗来迟

3.①顾:

回头。

置:

安置、放。

 ②做。

 ③美景。

 ④时俯时仰地放声歌吟。

偃仰:

俯仰。

啸歌:

放声吟唱。

⑤冥然:

静默的样子。

兀:

兀自,独自。

 ⑥美好的样子。

⑦每:

常常。

谓:

对……说。

 ⑧整。

4.

(1)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2)今已亭亭如盖矣

文本互动

一、整体感知

1.

(1)通“尔”,你

(2)①一丈见方。

 寺院中的住持。

 ②到处。

 副词,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③两次。

 常作“又”讲。

 ④女子出嫁。

 归还、回去。

(3)①前面,名词 率先,形容词 在……之前,介词 对已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名词 前辈,名词 ②看望,动词过失、过错,名词 拜访,动词 超过,动词 犯错误,动词 经过,动词 ③你的,代词 像,动词 像……一样,动词 至于,连词 比得上,动词 ④成功,动词 任务,名词 效果,名词 效仿,动词 ⑤大概,副词 危险,形容词 通“怠”,懈怠,动词 几乎,副词 ⑥将会,副词 遮挡,动词 对着、面对,介词 将要,副词 对等,相当,动词 把守,动词 当做,动词

(4)①名词用作动词,筑墙 ②名词用作动词,喂养③名词用作动词,上朝 ④名词用作状语,对着西面⑤名词用作状语,亲手

2.

(1)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音节助词,无实义 她,代词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的

(2)在,介词 比,介词 和、跟,介词

(3)表修饰,连词 表承接,连词 表修饰,连词 表转折,可是,连词 通“尔”,你的,代词 表修饰,连词

3.

(1)判断句

(2)判断句

(3)状语后置句

(4)状语后置句

(5)省略句

(6)被动句

4.

(1)我们家的读书人长久没有取得功名,这孩子将来成功,就可以等待了!

(2)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二、深层探究

5.在本文中,归有光的生活遭遇和深沉的身世之感、浓厚的思亲之情以及沉郁在内心的伤痛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用项脊轩这个明线将人、事、景都串连起来,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来表现的。

作者的或喜或悲之情也来自于此轩。

清代梅曾亮言:

“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

”这种表现方法就是托物寄情的手法。

第一,此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特别是对妻子“时至轩中”的叙述抒发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二,小轩牵系着自己和家族的许多事,小轩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暗示家道的衰败。

第三,修葺小轩,反映自己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自己的不得志,小轩是自己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

此文虽处处写小轩,实际上却是作者处处在写自己的感情,小轩成了全文思想感情的一个绾结,成为抒发作者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

6.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

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达了出来。

又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

对祖母的回忆尤其感人。

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门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不真切感人。

三、技法迁移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1.D [“楯”读shǔn。

]

2.D [珊珊:

美好的样子。

]

3.C [①获得,得到;②能,能够;③④总共,一共。

]

4.B [例句与A、C、D三项为名词作状语,B项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句的“手”应是名词作“种植”的状语。

]

5.D [宴:

吃饭。

]

6.B [A项询问。

C项引申为攻打。

D项磕头。

例句与B项为“敲击”。

]

7.D [A项并列。

B项比较。

C项与……相比。

例句与D项为“等到”。

]

8.D [①介词,凭;②连词,表承接;③④指代性副词,偏指一方,但意义不同,一指“老妪”,一指“我”。

]

9.D [酣嗜:

沉湎嗜好。

]

10.B [B项乃:

作副词,竟。

A项而:

前者连词,表递进,并且;后者连词,表结果,不译。

C项于:

前者介词,比;后者介词,对。

D项其:

前者语气副词,表祈请;后者语气副词,表反问。

]

11.B [B项应是简记或不记竹溪景物。

]

12.

(1)然而如果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

(2)单独在这里取山地本来所有的东西,可以不花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也足以自适。

(3)竹子本可以不出江南而被人重视!

对此我深深地有了感受了。

参考译文

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集聚的东西,自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异的花卉石子没有不能罗致的,所不能罗致的只有竹子。

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当柴烧,筑园构亭也必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的用千钱买一石,有的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果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

“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

”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花费数千钱来购买。

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冻枯而死。

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

而江南人甚至笑他们说:

“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

呜呼!

奇花异石诚然为京城与江南人所珍爱。

然而追溯它们的产地,则边地和海外人看待它们,我想也与竹子在江南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而边地、海外,或许是从不出产竹子的地方,假如一旦让那里的人看到竹子,我想他们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爱和看重它们。

这种情况恐怕是笑不完的了。

俗语说:

“人离乡则愈贱,物离乡则愈贵。

”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

我的舅舅任光禄君在荆溪的边上构筑了一个亭园,到处种竹,不种其他的花木。

竹林间造了一座小楼,有空就与客人在那里吟诗啸歌,他偶然对我说:

“我不能与有势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盛况,单独在这里取山地本来所有的东西,可以不花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也足以自适。

因此自称是竹溪主人,请外甥为我记述一下吧。

”我以为任君哪里是真的不能与有势力者攀比,而随意取其当地所有?

恐怕还是对竹独有特殊的爱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

过去有人谈论竹子,以为它绝没有动人的姿色和香味值得喜爱,所以它奇巧怪异不如石,妖艳柔美不如花。

孤零零有如高傲独立的士人,不能与尘俗混同合一。

因此自古以来知道珍爱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