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3790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docx

《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docx

二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李佳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平均分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使学生会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掌握一些平均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我们二

(1)班的同学明天要去春游,同学们积极地准备春游的食品。

师出示教材第12页的情境图。

组织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

同学们准备了哪些食品?

他们是怎样分的呢?

让学生根据画面情景,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使学生告知每份2瓶矿泉水,每份两个面包,每份3个橘子,每份6块糖,每种食品都分同样多。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1.

(1)每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

橘子和糖。

如果要将这些食品分给五个小组,你们会怎样分呢?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分配方案,在动手分一分。

(2)组织学生汇报分配的结果。

A:

我们分糖时,每小组都疯了6块糖。

B:

我们分橘子是,每小组都分了3个橘子。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分配方案,各小组之间下座位相互参观、交流。

师:

刚才同学们在分糖和橘子时,每份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板书: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教学例1下面的“做一做”。

组织学生观察“做一做”的画面。

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你们会分吗?

让学生在小组中动手分一分。

每份有2个面包。

4、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

要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又该怎样分呢?

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边分边想一想:

我是怎样分的?

然后组织学生演示并汇报。

学生1:

我是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学生2:

我是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有3个橘子。

这样分更快些。

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分,每份都是3个橘子。

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

5、教学例2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观察画面。

你能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吗?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三第1题。

组织学生读题,观察画面。

这些花要插在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花?

组织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或者用学具摆一摆。

再在小组中交流,展示自己插花的成果。

师:

哪些同学的插花是每个花瓶插得同样多?

你是怎样插的?

组织学生汇报,然后让全班同学都将每个花瓶插得同样多。

(2)练习三第2题。

先让学生读题,要求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使学生明白题目要求。

再独立判断哪种分法是正确的?

哪些分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

(3)练习三第3题。

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梨?

(9个)

再让学生理解,把9个梨平均放进3个盘里,也就是要把9个梨平均分成3份。

然后组织学生说一说该怎样分,每个盘里分得几个。

(每个盘放3个)

四、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平均分

(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使学生会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使学生会运用平均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

学具、主题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

想一想你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境图。

(不显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瞧!

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4、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二、探究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的问题吗?

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谈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节: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

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仔思考什么问题呢?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

引导学生思考:

有几个小动物就餐?

一双筷子是几根?

并说一说怎么分?

2、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

出示萝卜的情景图。

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吗?

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如果把18个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分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四、开放题。

(练习三第6题)

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强调:

按每份是多少和按分成多少份两种方法,只要分成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运用平均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

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

每盘应该放几个?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

可以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分的。

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个竹笋。

(2)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

除法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

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并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4=3,读作:

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应用实践,加深理解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

“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

(练习四第2题):

“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

“分西瓜”。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四、课堂总结:

师总结:

把几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几个,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算式中的运算符号叫除号。

算式读作几除以几等于几。

 

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这个算是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二、学习新知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除法,掌握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这节课我们呢继续探讨有关除法的知识。

{板书:

除法

(二)}

2、教学例5。

大熊猫真是太可爱了,他今天在干什么呢?

(1)课件出示例5情景图。

从画面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

我知道大熊猫要把20个竹笋分装在盘子里。

生2:

我知道大熊猫把每4个竹笋放一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问:

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说每盘放的都是4个竹笋,是平均分吗?

(是平均分)

(2)动手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组织学生运用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并根据

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

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分的过程、结果和写出的算式。

然后指名汇报。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算式是20除以4等于5。

(板书:

20÷4=5)

(3)根据刚才分竹笋的情况,谁能说一说20÷4=5表示什么意思?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先独立思考,想一想20÷4=5表示。

再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讨论。

然后在班上说一说。

生1:

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也就是20÷4=5,它表示20里面有5个4。

生2:

20÷4=5表示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5.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意义板书:

表示把20每4个一份,可以分5份。

(4)教学各部分的名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作除数,所得的结果叫作商。

(5)用卡片出示下面的算式,指名分别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8÷4=212÷2=69÷3=315÷3=5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例5下面的“做一做”。

(1)先组织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用学具摆一摆,再填写算式。

然后在小祖宗互相说一说每道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2、练习四第4、5题。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在填写算式。

3、练习四第6题。

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课【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2、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图片、题卡、课件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

说给同桌听一听。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

组织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再让学生独立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教师用卡片出示第9题中德填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的口诀,“开火车”要求各小组分别拍代表口答。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记乘法口诀。

2、练习四第7题。

先组织学生读一读卡片上的文字,再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

6÷3=215÷3=59÷3=320÷5=4

(2)练习四第8题。

图上画了些什么?

先组织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再让学生独立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5×3=1515÷5=315÷3=5

这三道算式表示的各是什么意义?

组织学生很久实物图,分别说一说三道算式的意义。

5×3=15表示3个5是15。

15÷5=3表示把15每5个分一份,可以分3份。

15÷3=5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个。

(3)练习四第9题。

用卡片出示第9题中德填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的口诀,“开火车”要求各小组分别派代表口答。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记乘法口诀。

(4)练习四第10题。

同学们,看小朋友们在湖上划船,玩得多开心呀。

这划船的情境中会有些什么问题呢?

组织学生观察划船情景图,先说一说画面的情境内容。

生:

一共有12名小朋友,坐在4条船上,每条船上坐3人。

再让学生分别读一读下面的三道题,并根据画面情景,独立完成填空。

然后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填写的结果。

每条船上有3人,4条船上共有(12)人。

3×4=12

12人坐4条船,平均每条船上有(3)人。

12÷4=3

12人,每3人坐一条船,需要(4)条船。

12÷3=4

三、课堂总结。

除法是四种基本运算之一,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一种运算。

除法和乘法两种运算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是两种互逆运算。

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商,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

3、培养学生民主、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看图,思考问题:

小猴摘了几个桃子?

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让学生观察画面,弄清画面的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并板书: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问:

怎样列算式呢?

(板书:

12÷3=)

2、探讨计算的方法。

计算12÷3,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来计算出“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

如果我们不动手分,怎样计算12÷3的结果呢?

组织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1)先独立思考,怎样计算12÷3呢?

(2)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3)组织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

A:

我是根据分桃子的过程来想的:

每只猴子分3个桃子,那么就依次从12个桃子里面减去3个,减了4次,刚好把桃子分完,所以12÷3=4。

B:

我是这样想的:

一只猴子分3个,那么两只猴子就分了3+3=6(个),三只猴子就分了3+3+3=9(个),四只猴子就分了3+3+3+3=12(个),刚好是12个桃子,所以12÷3=4.

C:

我是这样想的:

3和几相乘得12呢?

因为三四十二,也就是3和4相乘得12,所以12÷3=4。

师对学生的不同计算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分别板书。

(1)12-3=99-3=66-3=33-3=0

(2)33+3=63+3+3=93+3+3+3=12

(3)3x4=1212÷3=4

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各自发表意见。

3、教学例1第

(2)个问题。

出示例1第

(2)个问题。

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怎样列算式呢?

(板书:

12÷4=)

你怎样计算12÷4的商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商几?

用的是哪句口诀?

指名汇报。

生:

求12÷4的商,因为三四十二,4和3相乘得12,所以12÷4=3,商是3。

三、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1)练习五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再算一算。

计算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怎样想出商的?

因为二三得六,所以6÷3=2。

(2)练习五第2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画面。

数一数有几只鸽子,有几个鸽房。

(15只鸽子,3个鸽房)

怎样列除法算式呢?

(15÷3)

商是几?

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因为三五十五,所以15÷3=5)

(3)练习五第3题。

先将计算的卡片发给每个组的同学,要求认真计算出商是几。

然后让学生将卡片贴在黑板对应的商的下面。

集体检查。

特别让学生观察贴在商是1下面的卡片,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使学生明确,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用乘法口诀求商【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德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德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主题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道德信息。

2、指名汇报。

二、探索学习

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都要开展植树活动,绿化我们的祖国。

看,一群小朋友正在一块荒山坡上植树。

出示教材第24也例2画面。

(1)画面上的小鸟告诉我们什么呢?

(每行栽4棵,可以栽6行。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能自己解决吗?

(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4×6=24(棵))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6=24

(2)根据刚才我们计算出一共栽了24棵树,你们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互相发表意见。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栽24棵树,平均每行栽4棵,可以栽多少行?

栽24棵树,栽成6行,平均每行栽几棵?

怎样列算式?

怎么计算呢?

组织学生先在草稿纸上独立解答两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4÷4=624÷6=4

你是怎样算出商的呢?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求商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

 

(3)观察比较。

观察上面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三、巩固练习

(1)例2后面的“做一做”。

第1题。

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计算的结果和用到的乘法口诀。

使学生掌握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分别求两个算式的商。

第2题。

这道题是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求商,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出扯发算式的商,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说一说计算的结果和用到的乘法口诀。

(2)练习五第4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画面上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有5个人,一共有15名同学在打乒乓球。

再让学生独立填一填乘法算式和相应的除法算式。

然后让学生观察三道算式,说一说它们之间的练习计算的口诀是什么?

(3)练习五第5题。

分别把玩具上的口算卡改成其它形状或者卡通画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

指名算一算,你想要哪张卡片?

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分别要求学生说一说。

算对了就把卡片取下来奖给算对的学生。

(4)练习五第6题。

先说明题目意思:

分别用左边圈里的数除以4或6,把算得的结果填在右边圈中相应的格子中。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A:

都是除以同一个数,被除数不同、所得的商就不同。

B:

都是除以同一个数,被除数越来越小,商也就越来越小,被除数越来越大,商也就越来越大。

四、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除法计算(练习课)【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提高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难点: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题卡、课件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一、引入复习,基本练习。

(1)口算并说一说用到哪句乘法口诀。

用卡片出示下列除法计算题,指名说一说。

15÷3=24÷6=16÷4=10÷5=

9÷3=18÷6=25÷5=30÷6=

(2)根据卡片说乘法口诀,指名说一说。

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五二十五六三十

四六二十四三六十八二二得四三三得九

二、练习讲解,展开学习

1、练习五第7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小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

2、练习五第8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画面:

有多少学生在跳绳?

分成了几组?

每组由多少人?

让学生分别在小组中交流画面内容。

再让学生独立思考,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检查。

3x6=1818÷3=618÷6=3

3、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

思考解题方法。

(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