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403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docx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docx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

陆士桢郑玲王丽英

2013-1-1816:

32:

17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京)2012年第7期

  【作者简介】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教授;郑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丽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及渠道成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

青年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构成了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

本文从背景理论和基础理论两个层次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综述,以期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理论;述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飞速发展,人类逐步进入全新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

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变革转型的今天,网络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新兴手段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它在不断地向公众传达国家政策、提供社会信息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渠道和载体。

在网络政治参与中,青年作为“科技哺育的一代”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和优势,成为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力量。

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其中39岁以下网民比例达83.9%,网民中学生比重很大[1]。

网络为青年积极主动参与政治提供了平台,也对传统的政治民主、社会管理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从近些年数次大的网络政治事件中我们看到,青年成为参与的主体,尽管他们还不成熟,但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发出了强有力的呐喊[2]。

  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经验看,青年与政治的结合,往往孕育着巨大的生命力。

虽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事实”正在较大范围内时时刻刻发生着,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却走在了后面。

因此,加强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其中,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梳理是基础。

  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界定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来自于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的延伸。

因此,要弄清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必须要明确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阐述。

王青松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是在网络环境中建立在主体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实现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型模式,普通公民或利益团体在互联网络环境中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所创造或进行的旨在影响涉及权力、权利、利益等普遍性问题的现象或活动[3]”。

李斌将网络政治参与界定为“在网络时代,发生在网络空间,目标指向现实社会政治体系,并以网络为载体和途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切行为,特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选举、网络对话和讨论、与政党及政界人士和政府进行政治接触以及网络政治动员等一系列政治参与活动[4]”。

与上述泛指普通民众为主体的参与不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将主体锁定为青年。

郭祺佳认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指青年以网络为媒介参与政治生活,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推动国家政策的制定、运行的一种行为,是对一般意义上的青年政治参与的延伸[5]。

可以看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要有三个要素:

第一,参与主体为青年,第二,参与载体(平台)为网络,第三,参与内容或目标指向为与政治相关的活动或行为。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指青年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通过网上评论、讨论,表达政治主张和政治意愿,以期影响政治决策和社会政治活动的参与行为。

  二、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背景理论分析

  就理论背景而言,与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最为相关的是民主政治理论与网络社会理论。

  关于政治参与的理论。

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参与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美国现实主义理论家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

亨氏认为政治参与是指“一般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这里的“平民”实质上是公民的范畴)[6]。

在他看来,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最重要的内容。

在现代化国家,政治参与极少作为一个目标来被追求,政治参与要么被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要么被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副产品。

  亨氏对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参与模式的看法是相当悲观的,他忽视了调和模式的可能性。

他在《民主的危机》中指出,美国有关统治的一些问题是因为民主过剩引起的,把政治秩序而不是政治民主当作衡量国家政治发展与否的标尺,当政治秩序与民主发生冲突时宁可对民主做出限制[7]。

在谈及政治稳定和政治参与的关系时,亨氏认为,政治稳定长期以来依赖于政治参与的扩大。

但政治参与一定程度上又会威胁政治稳定,由于政治参与的急剧增加,而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又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必然导致政治的不稳定。

在亨氏看来,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是政治参与的基础,是政治参与有效的保证,必须限制政治参与,使其与政治制度化水平相适应[8]。

  虽然亨廷顿在强调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方面带有很明显的权威主义倾向,但总的来说,其关于政治参与理论方面的观点还是有着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对后来倡导广泛政治参与的理论家都有很大的启发。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不断提高,这和亨廷顿所说的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以及维持政治稳定的保证是相吻合的。

虽然亨氏在扩大政治参与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顾虑,但其为了维护政治稳定的出发点与执政者是一致的。

在倡导和推进民主进程以及维护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迫切要求,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不断提高,他们通过网络表达政治诉求和见解,行使自己的政治参与权利。

  在政治参与议题上另一个有影响力的是参与民主理论。

1970年,卡罗尔·佩特曼(CarolePatemane)以一本《参与和民主理论》向西方自由主义民主提出挑战。

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参与民主理论的形成。

佩特曼认为真正的民主应当是所有公民直接、充分的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从政策议程的设定到政策的执行,都应该有公民的参与。

只有在大众普遍参与的氛围中,才有可能实践民主所要实现的基本价值,如负责、妥协、个体的自由发展、人类的平等[9]。

佩特曼在其参与民主理论中,强调两个概念。

首先是参与,她认为要使公共政策真正能够照顾到全体人民的利益,就必须确保公民政治参与主体价值的实现,民主制度首先应当给民众提供参与的机会,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宏观还是微观层面。

人们只有通过切实的参与,才能对国家事务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理解,而这正是民主存在与发展的要义所在[10]。

同时,她指出参与具有三个结果:

提高个人自由价值、所有的人可平等服从法律及整合功能。

其次是参与的功能,即教育,这包括心理方面和民主技能、程序的获得。

因为参与的教育功能,人们才能体会到民主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进而就会更有动力去熟悉民主的程序,学习民主的方法[11]。

  佩特曼的参与民主理论继承了古典民主的基本精神,她强调的是一种全民的参与,这样才能提高公民的政治效能感,促进人类的发展,从而形成富有活力的参与性社会。

虽然佩特曼的参与民主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理想化的色彩,在制度性社会中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全民参与,但其倡导民主,扩大民主参与的主张对我国现今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以及加快推进政治民主进程的关键时期,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提出要“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拓宽民主渠道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通过网络这一平台。

  关于网络社会的理论。

国际电信联盟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3人中就有1人是网民,网民中有57%来自发展中国家[12]。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当代世界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Castells),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现了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建立了网络社会理论。

他认为网络社会既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

在网络社会里,网络是一个极其开放的结构体系,它能够无限地扩展和延伸,并通过改变生活、空间、时间的物质基础,来构建一个流动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

在网络社会结构中,传统意义上的地域丧失了意义,人们不再需要拥挤于狭小的城市空间,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在地理上获得延伸。

因此,网络社会构建出了一种新的社会时空,其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开放的系统,它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而创新出更多、更新的结构形式[13]。

  网络社会的兴起拓展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基于网络的便捷性、隐匿性、开放性和独立性等特征,人们对网络社会的依赖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大军,他们更愿意在网上与他人聊天,通过博客、BBS等信息平台发表见解。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民主的发展和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参与政治事件和议题的讨论,社会也越来越多地利用广大网民的力量来维护公众的权益。

在这些网民中,以青年人最为活跃。

相对于以往传统的政治参与,现在的“80后”、“90后”更热衷于网络政治参与。

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参与和宣泄的平台,尤其是当有重大政治事件或重大政策出台时,他们的参与热情就会空前高涨,形成一种强劲的民意,他们的声音也逐渐为政府所关注,为社会所重视。

  三、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理论分析

  基于对上述相关背景理论的分析与介绍,我们可以从参与的主体、形式、过程、影响因素入手,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给予简要的理论分析。

  第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分析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为青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青年政治参与的总体特点表现为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由形式参与到实质参与,由非理性参与到理性参与,由单一参与到多元参与[14]。

青年或青年群体参与网络政治,一方面体现了其政治意识的增强和社会角色的扩充,另一方面也是其时代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一是时代性特征。

青年是时代的标志,又是时代的先锋。

当代青年成长于社会急剧变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转型、思想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趋于民主、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当代青年更具自由性;多元的文化使当代青年更具多样性;开放的社会使当代青年更具开放性。

二是社会性特征。

青年追求新事物,并逐渐掌握着一定的政治权利和物质资源。

他们既是最具朝气的社会群体,又是未来的社会支柱,既是人类历史的继承者,又是社会发展的传递者,既是当前社会的建设者,又是未来社会的开拓者。

青年始终是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因此,继承性、开拓性和发展性是青年最本质的社会特征。

青年的时代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决定了青年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网络科技不断发展,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关键时期,理所当然地顺应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

青年群体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参与政治,行使政治参与权利,表达政治诉求,走在了时代的前端,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第二,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分析

  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参与相比,有了更多更新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选举、网络结社、网络互动等。

在不同的形式中,青年参与的投入程度和状况也是不同的。

网络作为政治参与的新载体、新媒体、新工具、新渠道,无疑拓宽了政治参与的平台,延伸了政治参与的覆盖面,提高了政治参与的效率[15]。

美国联邦政府顾问谢尔·阿斯汀(SherrAmstein)于1961年提出的“公民参与阶梯理论”为解释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与程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阿斯汀按照公民参与自主性程度的变化,将公民参与分为由低到高渐进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八种参与形式[16]。

  假性参与阶段,也称政府主导性参与,主要包括教育性参与和操纵性参与。

教育性参与主要指政府的宣传教育;操纵性参与是在政府控制性功能下公民的一种参与。

这种形式中政府占主导地位并起着绝对支配作用,政府是公民参与的发起者,公民在参与过程中更多时候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

比如我们的一些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其信息传播及交流的主动权控制在政府及所属的机构中,公民在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较低。

  象征性参与,包括咨询性参与、限制性参与和告知性参与。

在此阶段,公民权利意识开始觉醒,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公民资格,争取广泛的参与权,并且公民的参与能力和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对政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种形式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越来越普遍。

青年通过网络论坛和网络互动对政务进行评论和意见反馈,从而影响政策议题。

  实质性参与,也称完全型参与,包括合作性参与、代表性参与和决策性参与。

该阶段公民的参与程度最高,其公民资格意识成熟,参与知识和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从而与政府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近年来在青年中流行的博客以及微博让我们看到了青年群体作为公民的主体意识,他们突破了评论和讨论的层面,除对时事政治发表自己的看法外,还发动更多的公民参与其中,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甚至影响政府行为,如“微博打拐”、“郭美美”事件等,让我们看到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力及优势。

  第三,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分析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一个完整的政治沟通过程,并不随着网络行为的停止而停止。

卡尔·多伊奇(KarlDeutsch)于1963年将政治系统的沟通过程划分为信息接收、资料处理、储存、决策、政治执行、执行效果、反馈七个环节,形成了政治沟通的基本分析框架,极大地推动了政治沟通理论的研究和发展[17]。

他认为,外部的信息和经验通过信息通道输入决策机关,由决策者和决策机构根据输入的信息与以往的经验做法相互参照结合,形成一定的政策,并以决策行为方式向系统外部输出信息与行动。

这样,决策行为引起的反响以及新的信息作为反馈信号再次进入决策系统,如此进行循环成为政治沟通系统的有机运作[18]。

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为我们更好地了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政治沟通理论主要关注通讯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政治学研究。

在多伊奇看来,沟通的作用十分重要。

由于政治系统的开放性,它和它的环境处于一种不断地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环境的变化,要求政治系统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顺利的发展。

通过沟通,政治系统才能收集或接受与其目标相关的信息,从而在对信息进行适当处理(信息的筛选、翻译、解释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当政治系统对环境正式做出反应以后,政府的政策便具体地作用于环境,引起环境的变化。

这时,获取其所作的反应是否得当的反馈信息便极其重要[19]。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沟通的一个表现。

青年通过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方式来行使公民权利,发表对政治的看法,监督政策的执行。

政府根据网络环境做出反应,收集相关信息并及时做出反馈或政策的修订。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人群的平等性和网络参政的便捷性,公民很容易对政治系统的决策再次做出反馈,这种反馈又使政治系统理解其做出的决策是否合适,然后做出继续加强或重新决定的反应。

简单来说,网络政治参与是一个信息输入、政府决策、信息反馈、政府调整决策,再进行信息反馈的循环过程。

  第四,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有学者分析,网络政治参与作为网民参加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种行为,是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环境、网络环境和网民自身的条件与因素密切相关的。

他从宏观的制度因素和微观的个体因素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作为青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分析,我们从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青年网民自身入手,根据主客观两个维度并从两个理论着手分析影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

  客观因素——“意见领袖”的诱导。

“意见领袖”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者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F.Lazarsfeld)提出的,他认为“意见领袖”是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群体,比一般的人更多地接触媒介,经常为他人提供经过自己头脑加工过的意见、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

无论对报纸、杂志还是广播,意见领袖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一般人。

当他们的观点、意见、情绪为受众所接受,甚至引起受众的共鸣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

在网络环境中,某种受到网民追捧的言论带来的影响则更为广泛。

网络既为“意见领袖”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也通过其交互性的特点,为网民提供了对言论进行反馈的渠道,进而造成更大影响,甚至形成网络民意。

据此可以看出,“意见领袖”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特征:

(1)在人际传播中比较积极活跃;

(2)主观能动性较强;(3)接触媒体频繁,并能迅速获取更多的信息;(4)善于思考并进行思想再加工;(5)善于人际交流。

  拉扎斯菲尔德在后来的研究中,对“意见领袖”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认为意见领袖“几乎是无形的,不被人注意的,但在普通的、亲密的、非正式的、日常的、个人对个人的接触中使人们形成意见”。

[20]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受众并不经常接触媒介上的信息,其信息来源往往是那些意见领袖。

有的信息即使是直接传达到受众,但由于人的依赖、合群、协作心理促使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预期的改变,还须由意见领袖对信息做出解释、评价,在行为上做出导向。

这也是意见领袖存在的原因。

  青年在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其思想和行为会经常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

尤其是当发生重大政治或社会群体事件时,一些意见领袖就会活跃在各大网站和论坛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诱导很多青年网民参与到其队伍中,成为其观点的支持者和追捧者。

这不但扩大了该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同时也使得该事件受到更多的人关注,给解决这一事件的政府和民众造成影响和压力,有时候甚至能扭转态势,改变最终的处理结果。

  主观因素——“从众行为”的影响。

张敏等认为,从众是指他人从事某一活动时自己也去从事这一活动,按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自己不另搞一套[21]。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进行“感染”的结果。

个体在受到群体精神感染式的暗示或提示时,就会产生与他人行为相类似的模仿行为。

与此同时,各个体之间又会相互刺激、相互作用,形成循环反应,从而使个体行为与大多数人的行为趋向一致。

上述暗示、模仿、循环反应的过程,就是心理学研究证实的求同心理过程。

正是这种求同心理,构成了从众行为的心理基础[22]。

  青年在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时,更多的是个体自身主观性地改变其思想和行为,以服从大众的结果。

因为在网络参政的过程中,即便是很多网民同时对一个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做出评价,但由于网络社会的匿名性、独立性、平等性等特征,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群体压力的影响,只是根据意愿和兴趣以及该事件的影响度等来选择是否参与其中,具体会赞同哪一方,可能会根据事件的性质,跟风似地倾向于有自己比较欣赏的意见领袖的那一方。

近几年来,青年群体在网络上参政的人数和频次不断地增加,一方面是由于青年网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就是跟风、随大流,出于玩玩的心态,是典型的从众行为。

  网络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载体,更激发了青年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热情,这对社会发展和青年自身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不仅需要实践的探索和指导,更需要理论上的整合、分析和建构。

  参与本文写作的还有徐选国、王化军。

  【参考文献】

  [1]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D/OL].

  [2]洪守义.一种全新的民主生态——试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J].中国青年研究,2011(3).

  [3]王青松.理解网络政治参与:

内涵、特征与影响因素[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4).

  [4][7][15]李斌.网络参政[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P33,25,49-57.

  [5]郭祺佳.高校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22).

  [6]胡政,罗维.论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及其现实启示[J].理论导刊,2009(05).

  [8]赵端.亨廷顿的政治参与理论述评[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2).

  [9]胡伟.民主与参与:

走出貌合神离的困境[J].政治学研究,2007(01).

  [10]梁闻菁.参与民主理论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启示[D].长安大学,2009.

  [11]廖芳.参与、民主的主题——评卡罗尔·帕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7).

  [12]来源:

新华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