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342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0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docx

《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docx

晨光小区住宅楼设计计算书

前言

本结构设计计算书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建筑施工图并以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依据。

对砌体房屋结构进行了各方面的计算或验算。

计算书分为五大部分:

墙体承载力验算、现浇板设计、楼梯设计、雨篷设计、梁设计、基础设计等其它构件设计。

在现浇板设计中,根据结构布置特点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划分并选择代表性的部分作为计算单元。

楼梯设计类型为双跑板式楼梯。

墙体承载力验算中选择了最不利墙段进行验算。

基础采用墙下条形基础。

根据计算结果并依照相关规定绘制了结构施工图。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在设计中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指出。

 

目录2

 

住宅楼(六层)砖混房屋结构

结构计算书

第一章结构方案的选择

1.1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该建筑物层数为六层,总高度为18.600m,层高3.0m,房屋的高宽比为18.6/11.4=1.62<2(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体型简单,室内要求空间小,多为开间,横墙较多,所以采用砌体结构。

能符合规范要求。

1.2墙体布置

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增加结构的刚度。

纵横墙布置较为均匀对称,平面上前后左右拉通;竖向上连续对齐,减少偏心;同一轴线上窗间墙都比较均匀.横墙的最大间距为4.2,房屋的局部尺寸均符合抗震要求.个别不满足要求的局部尺寸,可设置构造柱和芯柱。

墙厚拟为内外纵横墙承重部分均为240㎜

1.3构造措施

1构造柱设置

构造柱的设置见结构施工图。

此房屋为六层,设防烈度为七度,采用构造柱构造抗震方案能满足要求。

构造柱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

构造柱截面尺寸240mm×240mm。

其细部见结构图。

构造柱纵向钢筋采用14,箍筋采用6,箍筋间距为200㎜,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间距为100㎜。

构造柱与砌块墙连接处应设置马牙槎,其相邻孔洞应填实并设插筋,沿墙高每隔600㎜应设置4焊接钢筋网片,每边深入墙内不小于1m。

2圈梁设置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沿外墙四周及内墙水平方向设置连续封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称为圈梁。

圈梁与构造柱协同作用,可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强稳定性,还可以有效的消除或减弱由于地震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

圈梁的数量:

各层、层面、基础上面均设置圈梁。

横墙圈梁设在板底,纵墙圈梁下表面与横墙圈梁底平面齐平,上表面与板面齐平或与横墙梁表面齐平。

当圈梁遇窗洞口时,可兼过梁,但需另设置过梁所需要的钢筋。

圈梁截面为200㎜×240㎜。

纵向钢筋为,箍进间距为,混凝土强度为C25。

 

第二章.荷载计算

2.1屋面荷载

SBS板材0.40KN/m2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0.40KN/m2

50mm厚泡沫砼0.25KN/m2

120厚现浇预制空心板2.1KN/m2

20mm厚板底抹灰0.34KN/m2

屋面恒载合计3.49KN/m2

屋面活荷载(不上人)0.7KN/m2

2.2楼面荷载

小瓷砖地面(包括水泥沙浆打底)0.55KN/m2

120厚现浇预制空心板2.50KN/m2

20mm厚板底抹灰0.34KN/m2

楼面恒载合计2.99KN/m2

楼面活荷载2.0KN/m2

2.3墙体荷载

双面粉刷240mm厚砖墙5.24KN/m2

塑钢窗0.45KN/m2

此住宅楼为一般民用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

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1.0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G=1.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Q=1.4

 

第三章.正常情况下墙体承载力验算

3.1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4.2.1“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因本设计为预制空心板屋盖和楼盖,最大纵墙间距6.0(小于32m),该房屋属于刚性方案房屋。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4.2.6“外墙不考虑风荷载影响时的最大高度”,本设计层高3.0m<最大层高4m;房屋总高18.60m<最大总高28m,故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3.2高厚比验算

根据M5混合砂浆,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查得墙体的允许高厚比:

[β]=24。

1纵墙高厚比验算

(1)底层外纵墙:

选-与轴相交的墙

底层横墙间距s=4.5m;层高H=3.0+0.45+1.5=4.95m

根据H≥S: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0.6S=2.9m

h=240mm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

纵墙无开洞允许高厚比降低系数为μ1=1.0。

于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式(5.1.1)得

β=H0/h=29000/240=12.875<μ1μ2[β]=24

底层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2)2层外纵墙:

首层横墙间距S=4.5m;层高H=3.0m

根据2H≥S≥H: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0.4S+0.2H=3.0m

h=240mm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

横墙无开洞允许高厚比降低系数为μ2=1.0

于是

β=H0/h=3000/240=12.125<μ1μ2[β]=24

2层外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3).底层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选-轴与轴相交的墙体

底层横墙间距S=4.5m;层高H=4.95m

根据S≤H: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0.6S=2.7m

h=240mm承重纵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

μ1=1.0.μ1=1.0

于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β=H0/h=2700/240=11.25<μ1μ2[β]

=1.0×1.0×24=24

底层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4)2层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2层横墙间距S=4.5m;层高H=3.0m

根据2H≥S≥H,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0.4S+0.2H=3.0m

H=240mm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μ2=1.0

于是

β=H0/h=3.0/240=12.125<μ1μ2[β]

=1.0×1.0×24=24

2层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2横墙高厚比验算

选-轴与轴相交的墙体

底层:

S=3.3m;层高H=4.95m;

根据S≤H: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0.6S=1.98m

μ1=1.0;墙体上开洞μ2=1-0.4×1500/3300=0.81

β=H0/h=1980/240=8.25<μ1μ2[β]=1×0.81×24=19.44;

2层:

S=3.3m;H=3.0m;

根据2H≥S≥H: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0.4S+0.2H=1.92m

μ1=1.0;μ2=1-0.4×1500/3300=0.81

β=H0/h=1920/240=8<μ1μ2[β]=1×0.81×24=19.44;

横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3.3墙体承载力验算

1纵墙墙体承载力验算(纵墙承重)

(1)选取计算单元和确定受荷面积。

选选-轴与轴相交的墙体

因内纵墙承受最大荷载,其受荷载面积为(近似的按装配式简化)

4.5×2.1+1.65×3.3+0.9×1.2=16.025m2

(2)确定控制截面。

每层取两个控制截面:

窗间墙顶部截面I—I和窗间墙下部截面II—II。

墙厚均为240mm,墙宽4500mm,故控制截面面积为

A2=A3=A4=240×4500=1080000mm2

荷载统计:

1)屋面荷载:

标准值1=(3.49+0.70)×【2.1+(1.65×3.3+0.9×1.2)/4.5】=14.87KN/m2

设计值1=(1.2×3.49+1.4×0.70)×【2.1+(1.65×3.3+0.9×1.2)/4.5】=18.35KN/m2

2)楼面荷载

标准值2==(1.2×2.99+1.4×2.0)×【2.1+(1.65×3.3+0.9×1.2)/4.5】=17.75KN/m2

设计值3=(1.2×2.99+1.4×2.0)×【2.1+(1.65×3.3+0.9×1.2)/4.5】=22.6774KN/m2.

3)墙体自重

第2-6层240mm墙体自重为:

标准值:

N1=5.24×3.0=15.72KN

设计值:

N2=5.24×3.0×1.2=18.86KN

底层墙体自重为:

标准值N3=5.24×4.95=25.94KN

设计值N4=1.2×5.24×4.95=31.13KN

荷载传递统计:

NμiNιi

六层018.35

五层60.022.7

四层111.622.7

三层153.222.7

二层194.822.7

底层236.422.7

基础293.7

说明:

1,由于承重墙上偏心距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在此不计算偏心受压。

2.在底层以上承重墙承载力验算中,由于2层所受荷载最大,且墙体高度相同。

如果验算得2层满足,那么2层以上一定满足。

因此只对2层墙体作验算。

上层传来(KN/M)

M

e=M/N

e/h

φ

A

f

Aφf

二层

I—I截面

Nμi=195.2

0

0

0

0.81

1.08

1.5

1.31×106>195.2

Nιi=22.7

Ⅱ--Ⅱ截面

Nμi=245.1

0

0

0

0.81

1.08

1.5

1.31×106>245.1

底层

I—I截面

Nμi=254.1

0

0

0

0.85

1.08

1.5

1.38×106>245.1

Nιi=22.7

Ⅱ--Ⅱ截面

Nμi=293.7

0

0

0

0.85

1.08

1.5

1.38×106>245.1

纵墙承载力满足要求。

2横墙承载力验算(非承重墙)

选择1-2轴与D轴相交的墙体;此墙荷载最大。

荷载统计;

2层墙体荷载:

标准值:

5.24×15.6=81.744KN

设计值:

81.744×1.2=98.1KN

底层:

标准值:

5.24×(18.6+1.95)=107.682KN

设计值:

5.24×(18.6+1.95)×1.2=129.2KN

承载力验算:

底层墙体:

A=3.3×0.24=0.796m2;φ=0.85;f=1.5

Aφf=1.02×106>129.2KN

2层墙体:

A=3.3×0.24=0.796m2;φ=0.81;f=1.5

Aφf=0.967×106N>98.1KN

横墙承载力验算满足;

3.4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选2层-与轴相交梁为例:

混凝土梁截面为200×300

验算二层大梁底:

a1=10=141.4mm<h=240mm

故取a1=141.4mm。

A1=a1bc=141.4×200=28280mm2

压应力不均匀系数η=0.7

A0=h(h+b)=120(120+200)=38400mm2

=1+0.35=1+0.35=1.21<1.25

故取γ=1.21

上部荷载折减系数:

=1.36<3,故取ξ=0

σ0=195.2/(200×900)=10.84

NU=σ0Al=10.84×28280=306.56

ηA1=0.7×1.21×28280×1.5=35929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