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751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X海尚庭院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述

一、项目工程概况

X海尚庭院位于X市滨海大道与创业路交汇处西南角。

占地约50亩(约33000㎡),由6栋3层豪华观海套房、9栋3层观海套房、3栋2层商务套房、7栋2层豪华套房、6栋4层观海套房、1栋1~2层会馆服务中心组成,总建筑面积26276.29㎡,其中地下11246.48㎡,地上15029.81㎡(不含未确定方案的会馆服务中心建筑面积)。

二、土方工程特点

场地位于海成二级阶地及前缘交界处,南侧属海成二级阶地地貌单元,北侧属海成二级阶地前缘地貌单元,场地起伏较大,地势呈南高北低,整体呈斜坡状。

场地最大高差约11.58m。

1、场地高差较大造成开挖、外运困难

场地较大,共50亩,东西向长约210m,南北向约160m,场地最大高差为11.58m。

地表土为回填素土,无法直接行车,必须铺设一条7米宽,先铺300厚火山石后再铺60厚石屑的环形临时道路方可行车。

2、地下通道的施工是制约整个工期的关键

本项目土方工程共分三大块,一是北侧的2~7#豪华观海套房,二是中间1#会所、8~26#楼,三是南侧27~32#行政观海套房,中间地下通道(1#会所、8~26#楼)基础土方开挖是整个项目土方工程的关键。

地下通道基坑深度:

南侧深度超过5m,属于深基坑范畴。

在完成地下通道及会所基础土方回填之前无法开挖27#~32#别墅基础土方,因为地下通道按规定放坡开挖基坑土方后,无法解决材料运输的临时道路,只有待回填地下通道及会所基础土方后方可开挖27#~32#观海套房基础土方。

三、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及施工要求

会所及地下通道南侧基坑深度约为6.5m;2~7#楼基础开挖深度约1.9m;27~32#楼基础开挖深度约为1.6m。

本基坑支护设计主要是针对地下通道深基坑部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1:

1放坡加挂网喷锚的方式进行基坑支护。

1、挂网喷射细石砼要求

①钢筋采用Φ6@200×200钢筋网,喷射C30细石砼,厚度为70mm;

②挂网用的钢筋采用Φ16,长度1.8m(1.5m)@1000如图一所示。

 

③分层分段进行喷锚C30细石砼;

④采用湿喷法施工。

2、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要求

①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施工场地及基坑排水通畅,不积水,基坑周边1.5m范围内严禁堆放材料及机械设备;

②开挖应分层分段开挖。

土方开挖应与基坑支护和监测密切配合,严禁超挖。

如遇局部边坡位移过大,应停止挖土,待找到原因并采取了相应解决措施后,才可继续挖土。

3、木麻黄桩施工要求

①木麻黄桩桩长3m,最小尾径10cm;

②开挖至基底标高时,沿基坑外边线边开挖边压木麻黄桩,木麻黄桩间距400。

4、支护结构监测要求

①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按三级标准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为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其最大水平位移可按不超过1.4H%,最大地面沉降值不超过1.0H%控制(H为基坑深度);

②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相关规定,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工作应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承担;

③监测频率:

土方开挖期间1次/3d,地下室底板浇筑后1次/10d,直至土方回填完毕。

④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a.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b.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c.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d.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e.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下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f.基坑附近地面载荷突然增长或超过设计限制(基坑周边3m范围内不得集中堆载或动载超过4t);

g.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h.临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构筑物出现严重开裂;

i.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⑤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应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当支护结构出现险情时,可根据情况采取坡顶卸载、坑底坡脚回填或堆砂袋等应急措施。

四、地质条件

1、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在大地构造上属于琼北新生代断陷盆地,该盆地主要由其南缘近东西向的王五——文教深大断裂所控制,盆地主要由于受到北东向临高断裂及北西向马袅断裂、颜春岭——道崖断裂和荣山——岭南断裂等及近东西向展布的马袅——铺前断裂的切割次级构造自西向东划分为临高地垒、福山地堑、花场地垒、白莲地堑和云龙地垒。

琼山地区断裂构造主要有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四组,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着断陷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而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控制着内部次级构造的形成。

四组断裂明显有多期次活动特性,控制着新生代多次火山活动。

上述构造距离拟建场地较远,对本工程影响不大。

地层从上到下可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及一个单元亚层,即①素填土、②粘土、④中砂、④-1粘土、⑤砾砂、⑥粉质粘土。

2、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各土层岩性及埋藏分布特征分述如下:

第①层素填土(Q4ml):

灰黄、灰红色,松散,干~稍湿,主要由砂、粘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植物根系。

该层在场地均有分布,揭露层厚0.40~1.70m,平均厚度0.78m,出露地表,层顶高程为5.98~17.56m。

第②层粘土(Q2m):

红褐-棕红色,软-可塑状,含较多中粗砂,任性一般,干强度较高,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

该层在场地南侧分布,分布不连续,揭露层厚0.30~4.00m,平均厚度1.96m,层顶埋深0.50~1.50m,层顶高程10.93~16.08m。

第③层粘土(Q2m):

灰红-灰黄色,可塑-硬塑状,局部呈半成岩状,局部夹薄层粉细砂,层韵不明显,干强度中等,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

揭露层厚0.70~8.70m,平均厚度3.00m,层吗,埋深0.40~4.10m,层顶高程9.25~16.56m。

第④层中砂(Q2m):

灰黄-棕黄色、灰白-灰红色,湿-饱和,稍-中密为主,局部松散,砂粒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含少量粘性土,亚圆形,分选性良好,级配不良,颗粒成分2.0~10mm占3.2%,2.0~0.5mm占16.3%,0.5~0.25mm占46.5%,0.25~0.075mm占26.2%,<0.075mm占8.2%。

揭露层厚0.40~8.20m,平均厚度4.29m,层顶埋深0.50~9.30m,层顶高程4.94~13.52m。

第④层-1粘土(Q2m):

灰红色,可塑,层间含少量薄砂层,干强度中等,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

该层在场地南侧分布不连续,揭露层厚1.00~4.40m,平均厚度2.72m,层顶埋深2.80~13.10m,层顶高程4.04~11.12m。

第⑤层砾砂(Q1m):

黄褐色,饱和,中密状为主,含卵石,砂粒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含少量粘土,亚圆状,分选性一般,级配不良,颗粒成分2.0~10mm占36.9%,2.0~0.5mm占23.7%,0.5~0.25mm占13.2%,0.25~0.075mm占13.6%,<0.075mm占12.5%。

该层在场地均有分布,揭露层厚1.00~11.10m,平均厚度5.40m,层顶埋深3.50~16.10m,层顶高程-0.66~9.64m。

第⑥层粉质粘土(N2m):

棕褐-黄褐色、青灰色,可塑-硬塑为主,局部坚硬状,局部夹薄层粗砂层,层间含较多薄层砂,纹层理发育,局部呈半成岩状,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

该层大部分钻孔有揭露,未揭穿,揭露厚度2.00~17.60m,平均厚度10.69m,层顶埋深6.50~22.00m,层顶高程-5.25~2.16m。

3、 地下水

本次勘察揭露地下水属孔隙性潜水,主要含水层为中砂和砾砂,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入渗及侧向径流补给,渗透性好,水量丰富,以水平向径流,向北边大海排泄,水位受季节及潮汐影响变化明显。

钻孔稳定水位埋深2.30~8.50m,高程为3.29~7.39m。

根据区域水温观测资料,该区域水位变幅约为1.00~2.00m,且受潮汐及降雨的影响较大。

 

第二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管理目标

  1、施工部署原则:

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利用先进技术,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优质、高速、低耗完成本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

2、质量目标:

确保本支护工程质量合格,满足施工要求。

3、工期目标:

确保在计划时间内水泥搅拌桩、钢管土钉及土钉墙、槽钢腰梁等支护任务。

4、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设备隐患,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确保基础施工期间的安全。

5、文明施工目标:

执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创一流文明施工现场。

6、服务目标:

与各方密切配合,为基础施工创造条件,使业主满意。

二、施工准备

1、内业工作

1.1熟悉图纸、会审施工图,领会施工组织设计意图。

提出支护工程用主要材料、土方开挖施工设备需求计划,并根据工程开展情况逐步安排进场时间。

1.2对业主提供的坐标和水准点进行复核,做好轴线控制桩位和半永久性水准点,作出放线测量报告并及时与建设方会签。

1.3确定基础开挖深度及放坡要求。

1.4搭设施工临时设施,敷设现场临时水电供应管线。

2、外业工作

2.1场地平整及土方调配

由于现场原地面标高南北差距较大,同一纬度的土方高差也比较明显,场地土方,该平整的平整、该挖的挖、该填的填。

2.2安全施工措施

施工场地较大,现状只有南北两面有围墙,东边警务室的南侧围墙已按业主要求砌筑2.2米高。

现还剩西侧围墙尚未砌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为景观设计方案正在设计中,无法提供西侧挡土墙图纸,为了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采用彩钢板临时围挡的办法,围挡高度2.50m,总长度约200m。

2.3测量放样

根据规划部门放的控制桩,引至墙面或地面上,按基础施工约0.8m工作面要求放出基坑底部及基坑顶部边线。

3、施工协调

3.1积极参与包括业主、监理、设计、地质、施工等各方参加的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2通过业主与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勾通协调,处理好与公安、城管、环卫等政府部门的工作关系,认真处理好与周边单位的关系,减少外来干扰,把主要精力投入施工,决不能因外界矛盾而影响施工。

三、土方开挖

(一)工艺要求

1、基坑(槽)开挖程序:

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护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人工清基。

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因场高差较大,必须阶梯式分层开挖,如下图所示。

 

①第一次先开挖平整南侧高坡土方,以南侧相邻的原有别墅围墙为界,开挖平整至17.50m高程处,高台宽度约3m,按1:

0.75修坡,如图二所示;

 

②接着再开挖27~32#行政观海套房至13.50m高程;

③接着开挖27~32#楼与地下通道之间的土方至11.50m高程;

④然后再开挖地下通道及会所基础土方。

地下通道及会所基坑按1:

1放坡,共分三次开挖,第一次土方开挖至10m高程,待挂网喷锚后(Φ16钢筋土钉,土钉长1.8m,间距1m,喷射细石砼厚度70,细石砼强度C30),方可进行第二次开挖;第二次开挖至底板垫层底标高-7.27m(绝对高程6.73m),边挖边压木麻黄桩,桩长3m,尾径100,桩距400,然后挂网喷锚Φ16钢筋土钉,土钉长1.5m,间距1m,喷射细石砼厚度70,细石砼强度C30,钢筋网片均为Φ6@200×200;第三次开挖集水坑、电梯井以及会所局部底板或个别承台标高较低的土方。

基础底板结构标高未考虑7㎝厚防水层,故基础土方开挖标高应比结构标高低7㎝。

⑤接着开挖2~7#豪华观海套房基础土方。

2~7#楼均按单体楼全面开挖至设计标高-1.60m(绝对高程5.60m)。

⑥回填地下室肥槽土方后再开挖27~32#行政观海套房。

27~32#楼基础连成一片,故基础土方采用全面开挖至设计标高-1.60m(绝对高程12.40m)。

2、本工程中的基坑土方开挖主要应处理好与支护施工间的关系,做到两者施工间影响最小为原则,同时采取分层分段分区开挖。

开挖采取由西到东的顺序分段开挖。

土方开挖具体施工方法为:

采用挖掘机按每层开挖高度进行土方开挖。

宜保留上下基坑的临时运输通道,土方开挖保持中央高、四周低的地面排水坡度,用挖掘机在该层基坑四周挖出一道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污水泵将积水抽到基坑外的排水沟内,再转至相应排水系统。

当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预留10cm的土体,采用人工进行基底的修平。

在基坑顶部周边及基底四周砖砌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基顶8个、基底16个),120墙,沟净宽300,深300;集水井净空尺寸1000×1000×1000,MU7.5水泥砖,M7.5水泥砂浆砌筑、内壁及底部抹灰(1:

2.5水泥砂浆20厚)。

 

3、在基坑(槽)边缘上侧堆土或堆放材料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5m以上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

当土质良好时。

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1.0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并在已完基础一侧不应过高堆土,以免使基础、墙、柱产生歪斜裂缝。

4、外运弃土

在整个施工期间,土方拟采取随挖随运的方式进行。

认真贯彻政府有关规定,统一规划,合理布置,创建一个文明施工环境。

保洁措施:

a、在出口设洗车槽。

集中车辆冲洗污水,统一集中、处理、排放。

b、运土车辆在出门前洗车槽边由专人修铲在车边、车轮上的积土,并用高压水枪冲洗车轮、车身。

c、车辆出门时做最后检查,防止车辆挡土板脱落,避免土方洒落造成污染。

d、挖土期间场内、场外道路保洁工作由专人负责,及时清理卡车上滴漏的土方等杂物。

e、当天土方开挖结束,立即对工地现场及周围道路进行冲洗,不污染环境。

5、在基坑(槽)挖土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土质变化情况,如基底出现软弱土层、枯井、古墓,应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加深、换填或其他回固地基方法处理。

遇有文物,应做好保护,妥善处理后再施工。

6、雨期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稳定情况,必要时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以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7、对测量控制定位桩、水准点应注意保护。

挖土、运土、机械行驶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是否移位、下沉;平面位置、标伉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注意事项

土方开挖要与基坑支护施工密切配合,实际可以根据现场施工要求进行。

基坑土方开挖是基坑工程成败的关键工序,施工中应科学加以组织,要作到快速、合理、控制好基坑的稳定和变形、保护好护坡等。

不论是任何土层,基坑土方开挖由于地基卸荷、土体应力释放,总会一定程度的引起基坑的稳定和变形问题。

但合理的分层、分区、对称、均衡开挖,有利于控制变形的发展。

对于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需注意下列问题:

a、防止挖土后坑底回弹变形过大。

回弹变形与土的种类、坑深、坑的面积、是否浸水、暴露时间和挖土顺序等有关。

挖土进程中减少基坑回弹变形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浸水。

因此,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应使降水设备始终正常运行。

在特殊情况下,则需对下部土层进行加固处理。

b、施工应连续作业,基坑(槽)挖完后应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和破坏。

c、基坑支护施工是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应用监测信息指导挖土施工,确保支护系统周力环境的安全。

d、基坑土方开挖时做好基坑内的抽、排水工作,保证积水平面在开挖土方面以下。

e、土方工程是影响工期的基坑安全的关键工序,土方开挖施工必须密切与基坑支护配合。

f、基坑(槽)开挖,应设水平桩控制基底标高,标桩间距应不大于3.0m,并加强检查,以防止超挖;如发现局部超挖,应采用低压缩性材料,如中粗河砂、砂石混合等分层回填夯实。

g、土方开挖应先从底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完成最低处的挖方,形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并且不得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二)施工方法

1、基坑开挖:

为了有效利用工作面,保证挖掘机连续作业,根据建筑组成部份的平面尺寸,开挖深度、土方量以及难易程度等客观条件以建筑将全场地划分为三个施工段。

挖掘机开挖深度只能挖至距设计基底标高约10cm处,再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挖至设计标高。

2、土方外运

本工程土方需全部外运,采用自卸汽车装载转运至土场,运距约12km。

运载的车辆应证照齐全,车厢定好严禁超载,离开工地时要清洗干净方可放行。

(三)机械选择与配备

城市建设中基础土方开挖,习惯上是用反铲挖土机配备自卸汽车进行施工,本工程亦不例外。

挖土机的选择主要以施工组织所划分的层段,开挖深度、截面尺寸、土质及环境等因素为依据,而挖土机的数量最主要考虑工作大小、土方量、施工进度要求以及经济效果等因素。

本工程拟选用两台噪音较低的进口卡特牌320D型反铲挖土机投入施工作业,其工作装置性能如下:

320D型反铲挖土机性能表

性能名称

性能指标

铲土容量(m3)

1.0

臂杆长度(m)

7

最大卸土半径(m)

8.55

运土汽车的选择配备主要考虑,运土道路的情况、运距、工作面等因素并应与挖土机斗容量和生效率相及配,由于目前情况下运距估计不足,参考附近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计划投入6辆载重8T的自卸汽车配合挖土机施工,施工中再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4)土方开挖应注意的事项:

①由于自卸汽车自始至终在坑上面装土,因而坑面土层应能适合重型汽车行走,必要时可回填石粉或碎砖(石);同时坑面应保持有两台汽车能自由调头的宽度(约15~20m)以便车辆进出,同时加快出土速度。

②基坑开挖后,应在底部每隔一定距离设一临时集水井,用潜水泵及时将坑内残留的积水和流入坑内的雨水及地面水及时排走。

③挖土过程中,应有专职的施工员跟班指挥,严禁超挖,确保边坡坡度及开挖标高在控制范围内。

如遇雨天,当雨水冲刷边坡造成土方流失时,应用塑料薄膜或彩布条将坡面进行覆盖。

④夜间施工必须要有足够的灯光照明,挖土机须备活动灯架(装1000W碘钨灯)六个,其中槽底挖土工作面2个,槽上装车工作面2个,路面一个,大门口一个;要有专人指挥挖掘和车辆进出;配备足够的通信指挥设备并保证信号畅通,相关构件及建筑物应挂设指示灯。

⑤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每天早、中、晚定期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等进行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汇报,并采适当的处理措施。

⑥基坑开挖后,距基槽边线3m以内,不准机械行驶和停放,堆放的物品材料严格控制在2吨/㎡以内,以防基坑支护系统失稳坍塌。

(5)应急处理措施

开挖过程中当出现危急情况时,除要及时向有关单位汇报外,尚应立即作出如下应急处理措施:

①开挖过程中当发现基坑支护有过大变形及位移时,应马上停止施工,并对坡边进行覆土处理。

②基坑开挖施工中,必须注意监测,发现位移、沉降有异常情况,必须分析现情况,采取应急措施。

③土方开挖时加强观测,并与土方施工人员密切配合,如遇局部变形较大等紧急情况,及时局部回土反压,稳定基坑。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①针对挖土期间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②挖土机作业范围内,严禁任何人员进入。

③各类机械及车辆的司机和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班前后交底工作。

④土方开挖严禁超深,如确因无法避免造成的超挖,应用素混凝土或道渣填实,不得回填虚土。

⑤坑底最后土方采用人工挖除,防止或减小机械挖土对地基的扰动。

⑥已开挖至设计标高的基坑区域应即时浇筑垫层,严禁任意扰动。

⑦开挖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反馈土体加弹情况,采取不正当手段有效措施,杜绝事故发生。

⑧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排除坑内积水,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疏通,防止堵塞。

四、挂网喷锚

1、材料要求

1.1土钉:

采用1.8m(1.5m)长Φ16钢筋@1000。

1.2喷射混凝土:

强度等级为C30,面层厚度70mm。

2、主要机具设备

一部混凝土喷射机,一台空压机,空压机额定功率为75kw。

3、作业条件

3.1土钉施工前应清楚施工场地的土层分布和各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3.2按1:

1开挖边坡土方,人工修整边坡。

3.3对施工涉及范围内周边地下设施进行全面调查,防止因土钉的施工对这些地下设施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4、施工工艺流程

开挖工作面→人工修坡→绑扎钢筋网→喷射细石砼→完善坡顶、土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

5、喷射混凝土及钢筋网片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5.1喷射作业应分层分段进行,同一作业面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小于30mm,面层厚度最薄处不宜小于50mm。

5.2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喷射面应保持垂直,距离为0.6~1.0m。

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后方,然后再喷填钢筋前方,防止在钢筋背面出现空隙。

5.3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d。

5.4钢筋网片可用焊接或绑扎,网片允许偏差±10mm,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一个网格边长,坡面上下段钢筋网的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5.5固定钢筋网片的钢筋土钉长第一层为1.8m,第二层土钉长度为1.5m,按1m×1m间距布置。

6、施工要点

6.1土钉安设应按设计要求,认真安插,确保安设质量。

6.2施工中应对土钉长度、位置,以及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强度等进行检查。

6.3每段支护体施工完后,应检查坡顶或土坡面位移,坡顶沉降及周围环境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6.4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

6.5基坑开挖和土钉墙(挂网喷锚)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

五、木麻黄桩

1、材料

木麻黄桩长度3m,尾径100,尾径采用圆盘锯锯成尖状;

2、施工要点

开挖至基底标高时,利用挖掘机边开挖,边沿着基坑外围施打木麻黄桩,桩距400。

六、基坑监测

本工程基坑支护部分对基坑顶面的水平位移、基坑周围的水位进行监控量测。

基坑开挖监测可根据前段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土体变位、支护结构受力状况以及变形状况等各种行为表现,提取大量的岩土信息和结构信息,及时比较勘察、设计所预期的性状与监测结果的差别,对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并判断现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通过反分析方法计算和修正岩土力学参数,预测下阶段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动态,为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可靠信息,对后期开挖方案与开挖步骤提出建议,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及时的预报和制定相应措施。

当有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将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基坑开挖和后续结构工程能顺利安全地进行施工。

基坑监测项目、监测点布置及其数量见设计要求,现将各监测项目分述如下:

(1)监测目的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建构筑物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以对工程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通过及时准确的监测资料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基坑以及周边环境的现状和变化情况,可以及时根据基坑运行状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

(2)监测内容及仪器方法

①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

监测仪器:

南方NTS350全站仪。

监测方法:

视准线法。

测点平面布置:

沿南侧基坑边线,每隔15~20m设置一水平位移观测点。

具体做法:

沿基坑边缘设置一条视准线,在该线的两端设置基准点A、B,在此基准线上沿基坑边缘设置若干个水平位移观测点。

观测时,根据每次观测数值与初始读数之间的差距,计算出水平位移值。

测量时,应记录好观测时间、观测点累计位移量,并经常性的计算各测点的变形速率,从而推断基坑短期时间内的运行状况。

②支护结构沉降监测

监测仪器:

南方NTS350全站仪。

测点平面布置:

沿基坑边线,每隔15~20m设置一沉降观测点。

具体做法:

沿基坑边缘设置一条视准线,在该线的两端设置基准点A、B,在此基准线上沿基坑边缘设置若干个沉降观测点。

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