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259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docx

《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docx

常常利用逻辑导学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第一章导学案

第一章常常利用逻辑用语

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组成。

二、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不是为命题,能判毕命题的真假;

3、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重点:

命题的概念、命题的组成

难点:

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毕命题的真假。

二、问题导学

1.指出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特点,并判断他们的真假。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x2=1,则x=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能被2整除.___________________

二、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命题.

命题的概念的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

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命题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命题结论.

4、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

真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讨解疑

例一、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

=-2.(6)x>15.

例二、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彼此垂直平分.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例3:

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仍是假命题: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分析:

要把一个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要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写成“若条件,则结论”即“若P,则q”的形式.解略。

四、教师点评

有些命题的叙述,如“对顶角相等”其中条件和结论并非那么鲜明,但咱们能够把它给改写成“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就是要看它是不是符合陈述句和能够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

五、归纳总结

本节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改写成命题的形式

六、知识过关

1,能判断给定语句是不是为命题,

2,能判毕命题的真假;

3,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七、当堂检测

课后练习2,3题

 

1.1.2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的彼此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

二、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四种命题间的彼此关系,会用等价命题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

重点:

(1)会写四种命题并会判毕命题的真假;

(2)四种命题之间的彼此关系.

难点:

(1)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2)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分析四种命题之间彼此的关系并判毕命题的真假.

二、问题导学

1:

指出下列四个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之间。

(1)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的条件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

(2)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的条件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

(3)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的条件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4)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的条件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____________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____________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

3、概念1:

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若是____________,那么咱们把如此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概念2:

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若是____________,那么咱们把如此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概念3:

一般地,对于两个命题,若是____________,那么咱们把如此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小结:

(1)____________,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逆命题:

(2)____________,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否命题;

(3)____________,所得的命题就是它的逆否命题.

强调:

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是相对的。

4、四种命题的形式

若原命题为“若P,则q”的形式,则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应别离写成

原命题:

若P,则q.则:

逆命题:

____________.

否命题____________:

逆否命题:

____________.

五、原命题的真假与其它三种命题的真假有的关系: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____________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____________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____________必然为真。

原命题为假时类似。

六、完成下列表格: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由表格发觉: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老是具有__________,逆命题与否命题也老是__________

7、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

若P,则q.

若q,则P.

原命题

互逆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互逆

若¬P,则¬q.

若¬q,则¬P.

结论: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三、探讨解疑

例一、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则那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

(2)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则那个整数能被5整除;

(3)若x2=1,则x=1;

(4)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例二、证明:

若p2+q2=2,则p+q≤2.

分析:

若是直接证明那个命题比较困难,可考虑转化为对它的逆否命题的证明。

将“若p2+q2=2,则p+q≤2”视为原命题,要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能够考虑证明它的逆否命题“若p+q>2,则p2+q2≠2”为真命题,从而达到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的目的.

证明:

若p+q>2,则

  p2+q2  =

[(p-q)2+(p+q)2]≥

(p+q)2>

×22=2

所以p2+q2≠2.

这表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从而原命题为真命题。

练习巩固:

证明:

若a2-b2+2a-4b-3≠0,则a-b≠1.

四、教师点评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和否命题同真同假

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而否命题条件和结论同时否定

五、归纳总结

四种命题之间的彼此关系.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分析四种命题之间彼此的关系并判毕命题的真假

六、知识过关

1,全为否定是不全为

2,大于否定是小于等于。

七、当堂检测

习题1.1A组第2、3、4题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没必要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

二、会判毕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重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

难点:

判毕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二、问题导学

1.练习与试探

(1)若x>a2+b2,则x>2ab,的条件__________结论_______,命题是_________

(2)若ab=0,则a=0.的条件__________结论_______,命题是_________

2.概念:

若是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即p⇒q,那么咱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__________

三、探讨解疑

例1:

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那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

(1)若x=1,则x2-4x+3=0;

(2)若f(x)=x,则f(x)为增函数;

(3)若x为无理数,则x2为无理数.

分析:

要判断p是不是是q的充分条件,就要看p可否推出q.

解略.

例2:

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那些命题中的q是p的必要条件?

(1)若x=y,则x2=y2;

(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3)若a>b,则ac>bc.

分析:

要判断q是不是是p的必要条件,就要看p可否推出q.

解略.

四.教师点评

(1)条件是彼此的;

(2)p是q的什么条件,有四种回答方式:

①p是q的充分而没必要要条件;

②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③p是q的充要条件;

④p是q的既不充分也没必要要条件.

五.归纳总结

小范围是大范围的充分没必要要,大范围是小范围的必要不充分

六、知识过关

判毕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七、当堂检测

练习第一、二、3、4题

作业习题组第1

(1)

(2),2

(1)

(2)题

 

1.2.2充要条件

一、教学目标

一、正确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了解充分而没必要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没必要要条件的概念.

2、正确判断充分没必要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没必要要条件.

重点:

一、正确区分充要条件;二、正确运用“条件”的概念解题

难点:

正确区分充要条件.

二、问题导学

一、已知p:

整数a是2的倍数;q:

整数a是偶数.

判断:

p是q的_________条件。

p是q的_________条件。

2.类比归纳

一般地,_________,那么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若是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_________条件.

归纳地说,若是p⇔q,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

3.类比概念

一般地,

若p⇒q,但q ≠> p,则称p是q的_________条件;

若p≠>q,但q ⇒ p,则称p是q的_________条件;

若p≠>q,且q ≠> p,则称p是q的_________条件.

4、在讨论p是q的什么条件时,就是指以下四种之一:

  ①若p⇒q,但q ≠> p,则p是q的_________条件;

  ②若q⇒p,但p ≠> q,则p是q的_________条件;

  ③若p⇒q,且q⇒p,则p是q的_________条件;

④若p ≠> q,且q ≠> p,则p是q的_________条件.

五、充要条件的判定方式

若是“若p,则q”与“若p则q”都是______,那么p就是q的充要条件,不然不是.

三、探讨解疑

例1:

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

b=0,q:

函数f(x)=ax2+bx+c是偶函数;

(2)p:

x>0,y>0,q:

xy>0;

(3)p:

a>b,q:

a+c>b+c;

(4)p:

x>5,,q:

x>10

(5)p:

a>b,q:

a2>b2

分析:

要判断p是q的充要条件,就要看p可否推出q,而且看q可否推出p.

解:

命题(1)和(3)中,p⇒q,且q⇒p,即p⇔q,故p是q的充要条件;

命题(2)中,p⇒q,但q ≠> p,故p不是q的充要条件;

命题(4)中,p≠>q,但q⇒p,故p不是q的充要条件;

命题(5)中,p≠>q,且q≠>p,故p不是q的充要条件;

例2:

已知:

⊙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证:

d=r是直线l与⊙O相切的充要条件.

分析:

设p:

d=r,q:

直线l与⊙O相切.要证p是q的充要条件,只需要别离证明充分性(p⇒q)和必要性(q⇒p)即可.

证明进程略.

 

例3、设p是r的充分而没必要要条件,q是r的充分条件,r成立,则s成立.s是q的充分条件,问

(1)s是r的什么条件?

(2)p是q的什么条件?

四.教师点评

正确运用充要条件解题

五.归纳总结

条件和结论能够互推才是充要条件

六、知识过关

判毕命题的充要条件。

七、当堂检测

习题组第1(3)

(2),2(3),3题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3.1且或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

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

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

重点: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难点:

一、正确理解命题“P∧q”“P∨q”真假的规定和判定.二、简练、准确地表述命题“P∧q”“P∨q”.

二、问题导学:

问题1:

下列各组命题中,三个命题间有的关系:

(1)①12能被3整除;

②12能被4整除;

③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______

(2)①27是7的倍数;

②27是9的倍数;

③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

______个三角形相似。

二、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取得一个新命题,记作______

读作“______”。

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取得一个新命题,记作______,读作“______”。

说明:

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下,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上。

注意:

“p或q”,“p且q”,命题中的“p”、“q”是两个命题,而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的“p”,“q”是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两个部份.

3、命题“p∧q”与命题“p∨q”的真假的规定

p

q

p∧q

p

q

p∨q

(即一假则假)(即一真则真)

一般地,咱们规定:

当p,q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三、探讨解疑

例1:

将下列命题别离用“且”与“或”联结成新命题“p∧q”与“p∨q”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p: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彼此平分,q: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2)p:

菱形的对角线彼此垂直,q:

菱形的对角线彼此平分;

(3)p:

35是15的倍数,q:

35是7的倍数.

解:

(1)p∧q: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彼此平分且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也可简写成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彼此平分且相等.

p∨q: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彼此平分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也可简写成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彼此平分或相等.

由于p是真命题,且q也是真命题,所以p∧q是真命题,p∨q也是真命题.

(2)p∧q:

菱形的对角线彼此垂直且菱形的对角线彼此平分.也可简写成

菱形的对角线彼此垂直且平分.

p∨q:

菱形的对角线彼此垂直或菱形的对角线彼此平分.也可简写成

菱形的对角线彼此垂直或平分.

由于p是真命题,且q也是真命题,所以p∧q是真命题,p∨q也是真命题.

(3)p∧q:

35是15的倍数且35是7的倍数.也可简写成

35是15的倍数且是7的倍数.

p∨q:

35是15的倍数或35是7的倍数.也可简写成

35是15的倍数或是7的倍数.

由于p是假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p∧q是假命题,p∨q是真命题.

说明,在用"且"或"或"联结新命题时,若是简写,应注意维持命题的意思不变.

例2:

选择适当的逻辑联结词“且”或“或”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1既是奇数,又是素数;

(2)2是素数且3是素数;

(3)2≤2.

解略.

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

(2)∅是A的子集且是A的真子集;

(3)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

(4)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解略.

四.教师点评

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下,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上。

五.归纳总结

p∧q一假则假,p∨q一真则真

六、知识过关

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

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

七、当堂检测

练习第1,2题

习题1.3A组第一、2题

 

1.3.3非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

二、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非”解决问题

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

重点: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非”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

难点:

一、正确理解命题“¬P”真假的规定和判定.

二、简练、准确地表述命题“¬P”

二、问题导学

1:

下列各组命题中的两个命题间的关系:

(1)①35能被5整除;②35不能被5整除;______

(2)①方程x2+x+1=0有实数根。

②方程x2+x+1=0无实数根。

______

学生很容易看到,在每组命题中,命题②是命题①的否定。

二、归纳概念:

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通盘否定,就取得一个新命题,记作______

读作______。

3、命题“¬p”与命题p的真假间的关系

若p是真命题,则¬p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p必是真命题;

p

¬P

 

4、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命题的否定是不是定命题的结论,而命题的否命题是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同时进行否定,

五、若是命题p:

5是15的约数,那么

命题¬p:

5不是15的约数;

p的否命题:

若一个数不是5,则那个数不是15的约数。

显然,命题p为真命题,而命题p的否定¬p与否命题均为假命题。

三、探讨解疑

 例1 写出下表中各给定语的否定语。

若给定语为

等于

大于

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其否定语分别为

 

 

 

 

 

 

分析:

“等于”的否定语是“不等于”;

      “大于”的否定语是“小于或等于”;

      “是”的否定语是“不是”;

      “都是”的否定语是“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两个”;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语是“一个都没有”;

 

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p:

y=sinx是周期函数;

(2)p:

3<2;

(3)p:

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

 

四.教师点评

熟练掌握常常利用否定语

五.归纳总结

“等于”的否定语是“不等于”;

 “大于”的否定语是“小于或等于”;

  “是”的否定语是“不是”;

  “都是”的否定语是“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的否定语是“至少有两个”;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语是“一个都没有”;

六、知识过关

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非”解决问题

七、当堂检测

练习第3题

习题1.3A组第3题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4.1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常见的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二、了解特称量词的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含义,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含有量词的命题及

判断其命题的真假性

重点: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难点:

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真假的判定.

二、问题导学

一、下列语句是命题吗?

假设是命题你能判断它的真假。

(1)2x+1是整数;____________

(2)x>3;______

(3)若是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______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彼此平行;______

(5)所有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黄种人;______

(6)对所有的x∈R,x>3;______

(7)对任意一个x∈Z,2x+1是整数。

______

二、“所有的”“任意一个”如此的词语,这些词语一般在指定的范围内都表示整体或全数,如此的词叫做______,用符号“∀”表示,______,叫做全称命题。

3、“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如此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整体的一部份的词叫做______。

并用符号“

”表示。

______叫做特称命题(或存在命题)

4、特称命题:

“存在M中一个x,使p(x)成立”能够用符号简记为:

______读做“存在一个x属于M,使p(x)成立”.

全称量词相当于日常语言中“凡”,“所有”,“一切”,“任意一个”等;存在量词相当于日常语言中“存在一个”,“有一个”,“有些”,“至少有一个”,“最多有一个”等.

三、探讨解疑

例一、

(1)下列全称命题中,真命题是:

A.所有的素数是奇数;B.

C.

D.

 

(2)下列特称命题中,假命题是:

A.

B.至少有一个

能被2和3整除

C.存在两个相交平面垂直于同一直线

是有理数.

(3)已知:

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4)求函数

的值域;

四.教师点评

全称量词相当于日常语言中“凡”,“所有”,“一切”,“任意一个”等;存在量词相当于日常语言中“存在一个”,“有一个”,“有些”,“至少有一个”,“最多有一个”等.

五.归纳总结

熟练常常利用的全称量词和特称量词

六、知识过关

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含有量词的命题及

判断其命题的真假性

七、当堂检测

一、已知:

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二、已知:

方程

有解,求a的取值范围.

 

1.4.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一、教学目标

1.归纳总结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转变规律.

二、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教学重点:

通过探讨,了解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与它们的否定在形式上的转变规律,会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教学难点:

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二、问题导学

一、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仍是特称命题,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