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934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docx

《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docx

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

市场化媒体运作及安报发展

第一部分:

报纸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的各类报纸都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

报业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

这四个时代分别是:

机关报时代、晚报时代、都市报时代、后都市报时代(也叫城市报时代)。

中国报纸的市场化进程从都市报开始。

算起来刚刚10年。

下面介绍一下四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机关报时代关键词:

宣传

中国的报纸是以三级党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央级党报、省级党报、市级党报。

三级党报构成了中国报业的基本构架。

机关报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是我党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工具。

所以机关报不是市场化的报纸。

最突出的特点是“宣传”。

晚报时代关键词:

消遣

80年代中后期,都市报诞生之前,晚报在中国报坛一花独秀。

晚报的“四大名旦”,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

四大名旦是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和天津的今晚报。

之后还有三小名旦:

山东的齐鲁晚报,江苏的扬子晚报和浙江的钱江晚报。

晚报的定位只是“日报之补充”,是消遣娱乐型的。

是晚上发行,家庭阅读。

晚报时代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口号:

软些、软些、再软些;短些、短些、在短些。

晚报开始研究受众,有了市场化倾向,但离真正市场化还有一定距离。

大河报1995年诞生的时候就是想做成一份晚报。

最早的名称是《大河晚报》,没有被批准。

改名为《大河文化报》。

创办的时候在报头上打了几个字:

河南日报晚报版。

一批省委机关报所办的子报联合起来,成立了省级晚报协会。

都市报时代关键词:

杂烩

都市报的诞生是以1995年四川成都的华西都市报为标志。

席文举在理论实践方面进行了探索、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总结。

都市报吸收了机关报、晚报甚至杂志、电视的优势,读者喜欢什么,就办什么。

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民生新闻、文娱体育、经济新闻等方面全面突破。

是一个杂交品种。

以全方位的大信息量,强烈的服务性、实用性、可读性与日报展开竞争。

由于有了理论的指导,原来的省级晚报纷纷不再打晚报的旗帜,加入到都市报的行列。

有的都市报就打出“一报在手信息全有”的广告。

大河报2003年的一个广告词是“大河报,又厚又好”。

最近有一个广告词是“看一份大河报就够了”。

城市报时代关键词:

经营

人们给都市报下的定义是:

“面向城市(比都市拥有更为宽泛的地域概念)人群传播,具有明显市场运行特征,新闻性与服务性并重的综合性市民报纸。

当都市报的定义概括不了一些新型的报纸的时候,一个新的名称出现了,就是“城市报”。

城市报的定义为:

面向城市的主流人群发行,完成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完全市场化运作,有一定特色的报纸。

城市报和都市报相比,有三个方面的差别:

一是传播人群:

都市报是面向城市人群,城市报是面向城市主流人群;

二是运作方式:

都市报是“具有明显市场运作特征”,城市报是完全市场化运作;

三是内容生产:

都市报是综合性市民报,城市报是有显著特色的报纸。

今日安报做为城市报,完全符合城市报的特征。

今日安报是公司制,所以是“新城市报”,今日安报的特色是“法制特色”。

所以,是法制特色的新城市报。

第二部分:

都市报两大理论剖析

城市报是以都市报的理论为基础蜕变出来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都市报的理论体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都市报从1995年的华西都市报创刊为标志。

至今已经有十年的历史。

在这十年的发展中摸着石头过河。

实践中有两次大的理论创新。

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

这两个理论体系分别是:

以席文举为代表的市民报理论和以程益中为代表的主流报理论。

市民报理论是对传统宣传观念的背叛。

主流报理论是对市民报理论的扬弃。

席文举先生提出了有关都市报的八大理论。

“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是他最有代表性的理论。

因此有不少报纸把“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挂在报头上。

席的都市报理论概括为“市民说”。

“市民说”可以看做中国都市报初级阶段的理论。

程益中先生对都市报的贡献更多,口号也更多。

如“一出生就风华正茂”,“负责报道一切”等。

但最能代表程益中先生的核心口号应该是:

“另类是为了更主流”。

程益中都市报理论被概括为“主流说”。

“主流说”是中国都市报发展阶段的理论。

两大理论体系经常杂糅在一起,很难分清。

现在的都市报,都有两种学说的影子,有的以“市民说”为主,有的以“主流说”为主,有的信奉“主流说”干的却是“平民说”的事情,有的信奉“平民说”,却千方百计要标榜成主流报。

纵观河南诸媒体,基本上还停留在“市民报”阶段。

指导河南都市报发展的,根子上还是席文举先生的“市民说”理论。

在办报理念方面:

“市民说”主张“市民观点”和“服务意识”。

“主流说”强调“主流观点”和“责任意识”。

在采编思路方面:

“市民说”强调“融进去”,“主流说”强调“跳出来”。

“市民说”是主张平民化,是要求编辑记者和市民融为一体。

为市民解决实际问题。

“主流说”是要求记者跳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求编辑记者追求真理,追求高屋建瓴的“普世价值”。

如南方日报的口号是“高度决定影响力”,看站的高度。

就是说报纸不要只强调和读者打成一片,更重要的是要高出读者。

记者之所以是记者,是因为有社会赋予的调查真相的“特权”。

在报道倾向方面:

“市民说”以社会新闻打天下,以服务资讯来吸引人。

报纸以成都的报纸(包括成都商报)为代表,外地的以潇湘晨报为代表。

“主流说”以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打天下。

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是主流报的代表。

时政、经济、文化(含体育)、社会四个版块是主流都市报的基本构成内容。

不讲新闻的“普世价值”,新闻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都不长久。

不把时政新闻和经济报道放在重要位置的报纸,只能是支流报纸。

在报道范围方面 “市民说”以本地新闻为主。

“主流说”在充分重视本地新闻的基础上,把目光瞄准全国、全球。

南方都市报是地方报纸,但版面分重点新闻,核心新闻一,核心新闻二,在全国首开时评版,对国家大事评头论足。

新京报在北京,发行范围在北京,但关注的更多的是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闻,对黑龙江宝马案穷追不舍,对湖南嘉禾拆迁咬住不放等。

是让北京人看外地。

经济发展使人们不再只顾眼前利益。

WTO使全球化越来越快。

读者现在不再把眼光拘泥于本地,传媒的多样化也拉长了人们的视野。

读者尊敬高屋建瓴的报纸,能给人权威的信息。

在办报对象方面:

主流体现在读者的分类上。

主流读者是关注全球大事、国家大事、地区大事的人。

目前,区域报纸的主流读者是上班族,是公务员,是高校师生等知识分子。

他们领导这个社会,影响这个社会,构成社会的主流。

一到双休日,一到节假日,都市报的发行并不见得减少,但广告却大幅度减少,为什么?

因为主流读者没上班,主流读者没看报!

下岗工人、街头民工、提篮买菜的老太太,中小学生,还有——农民,不是主流读者。

郑州一家刚创刊的都市报打出“办百姓信赖的都市报”,说明了办报指导思想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在发行策略方面:

当报纸发行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报纸不再是越多越好。

市民报不注意对发行结果的控制。

主流报非常注意发行的范围、结构和阅读对象。

在广告选择方面:

程益中2002年代表南方都市报表示,不要医疗广告,这从一个方面提升了报纸的品味。

品牌广告和形象广告代表报纸的档次和影响力。

仍以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为例。

晚报的广告以医疗保健品为主,青年报基本上是品牌广告。

跨国公司要投放英文招聘广告,毫无疑问会选择北京青年报而不会选择北京晚报。

在报纸价格方面:

现在多数城市的都市报都大打价格战,结局是“玉石俱焚”。

南京报业市场就是很好的例子。

新京报在别人都是5毛的时候,卖一元。

南方都市报也卖一元。

河南有的报纸以90元订两年,其中还给订报员50%的提成,实际上是22块5角定一年。

使很多报纸没能进入主流读者圈子。

造成了虚假的发行泡沫——低价读者不是主流读者。

第三部分:

城市报的市场化

李希光教授对城市报的市场化提出了一些观点。

市场化报纸运作原理:

市场化之前,中国报纸的运作完全不是商业性的,今天的报纸已经变成一个企业,而且是商业化氛围非常浓重的企业,一个饥肠辘辘的商业企业,非常饥渴地要寻找市场、目标、广告客户、读者、投资者。

不同的商业模式:

报纸的商业模式一种靠发行,靠卖报纸盈利,一种是靠广告盈利。

靠发行面对更多的是大众读者,靠广告面对更多的是有钱的读者,靠广告盈利的更多看重有钱的读者,靠发行来盈利的更多靠大众读者。

两种商业模式影响着报纸的内容。

  一些国家日报的发行量:

每千成人拥有的报纸发行量,现在最高的是挪威700,日本600,英国380,德国370,美国270,中国130,中国是美国的一半,印度最小47。

挪威人均拥有报纸这么多,主要并不是靠发行,是靠广告,而日本主要靠发行盈利,广告占40%,发行占一大部分。

英国主要靠广告,德国主要靠广告,美国更多的是靠广告。

美国虽然人均拥有数量很少,在全世界每千人拥有的报量是比较落后的,但是广告盈利是全世界最好的国家之一。

  报纸市场的定位:

报纸产品的发行量是由地理上的距离决定的,全国性的报纸很难在商业上做得很成功,特别是在广告营销上很难。

大部分成功的报纸都是区域性的,为什么区域局限于城市?

主要是因为发送报纸需要时间。

报纸的盈利模式主要靠发行和广告,而发行广告所依赖的读者群也是区域化的。

报纸的内容和广告量受制于报纸的发行区域,由于读者要有一个接近性的原理,除了心理上的接近,更多是地理上的接近。

而且广告客户们在营销的时候也都是区域性的市场营销,所以他们的广告量也受制于报纸的发行区域。

  

  地方报业市场经营:

一般的学者们认为在地方报纸经营中,当一家报纸拥有了当地最广大的读者,就可以牢牢地掌控当地的广告。

如果当地一家报纸控制了当地50%的读者,那么这家报纸将控制当地70%的广告市场,报业未来的趋势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目前中国的报业市场处在初级阶段,所以中国的报纸比较多。

地方报业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广告的垄断化,报业的种类只能越来越少。

  全国性报业市场的经营:

不可能形成垄断市场,只能寻求小众市场和分众市场。

报纸读者的划分、目标受众的划分是根据社会等级来划分的,根据读者的受教育程度来划分的,根据读者的经济收入来划分的,根据男女性别来划分的。

  市场化对报纸的冲击:

我们的报纸现在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精英报纸,一种是大众报纸。

精英报纸不在乎发行量多少,只在乎读者的购买力多少,而大众报纸更多的追求轰动和煽情。

精英报纸的定义是面向有钱读者,因此广告价位要比一般的都市报、晚报的价位高。

例如英国的《金融时报》收入是大众报纸收入的13倍,英国精英报纸收入60%来自于广告。

大众报纸多数是面向购买力低的读者,因此依靠发行量获得广告。

大众报纸80%的收入来自于报纸的零售。

  报纸市场化对新闻报道的冲击:

报纸的新闻价值判断分化了,大众报纸和主流报纸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一个更多的代表普通大众,一个是代表有钱人。

报纸的新闻报道立场和言论正在变成市场营销的手段。

第四部分:

省会报业市场现状

一、关于发行量

郑州的几家报纸,为了自身的宣传需要,大肆拔高发行量。

如大河报号称“全球百强发行百万”,今报说自己“创刊三个月发行40万”,郑州晚报说自己“56年品牌,56万发行”。

印刷量和发行量及有效发行量是三个概念。

印刷量是指在印刷厂开机时的量。

印出的报纸有的进入订户手中,有的在报摊销售,会因天气等原因波动。

有的刚出厂就被送入废品收购站。

发行量是指全部送出的量。

有效发行量指真正到达读者手中的量。

有的报纸印数大,也通过各种渠道送出,但没达到应有的阅读效果。

如某报的赠阅,每期给某小区上百份,这一批报纸被沉淀在小区的治安室里。

也有的报纸为了制造繁荣假象,通过银行客户及手机VIP用户同时赠阅,导致有的一个读者同时收到三四份报纸。

这些都不能算是有效发行量。

二、关于利润率

利润率是衡量一个行业和一个公司的标准。

大河报利润率居高不下,达25%左右。

郑州晚报在零利润附近,河南商报为-2%,今报是尚不能计算利润的投资期。

近年来媒体的平均利润率应该在10%到15%之间。

郑州几家媒体的产值和利润率严重不平衡,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目前的市场仍是一报独大,大河报垄断地位没变。

市场存在着重新洗牌的机会。

二是几家做为挑战者的晚报、商报、今报等,都发育不良,挑战不了老牌的大河报。

三、关于成本控制

报纸企业化的过程中,投入产出及成本控制是个新课题。

郑州的几家媒体在这方面还需要补课。

郑州晚报年底前为了应对今报的冲击,提出把发行量提升到56万份。

而之前还是10多万份。

一家报社的领导评价说,这是典型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思路。

晚报通过和银行合作,和中国移动合作,和商场合作等,为合作单位免费送报。

导致印数狂增,并在指定的日期内达到了所谓的56万。

今报为了抢占市场,也用“不惜一切代价”的思维方式来做发行。

这些不按经济规律、不做成本控制、不顾投入和产出的行为,属于报纸转型时期的市场幼稚病。

四、关于报纸品质

和南京、北京、广州等地相比,郑州的报纸无论在新闻观念上还是经营理念上,都落后一个层次。

五、关于市场机会

分析认为,郑州报业市场的畸形主要表现在体制不活、经营粗放和利润悬殊及个方面。

按照中国报业协会广告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和预测,中国广告业从1981年1.81亿元的经营额起步,到2001年达到了794.9亿元,到2003年的超过1000亿大关。

年均增速40.2%,近年来广告市场的年增长率在25%到30%左右。

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广告市场将进入全球市场前三名。

河南广告量的增加也验证了这一数据。

一方面是广告市场的膨胀,另一方面是郑州报业市场的严重不均衡。

郑州的报业市场存在着新的机会,等待着后进入者。

第五部分:

安报的发展思路:

今日安报要遵循公司运行的一般规律,做好企业发展规划和运营成本的控制。

《今日安报》作为公司运营下的产品,在遵循报纸政治属性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定位、品牌营造和客户对象。

运营模式

今日安报在政治方面有河南日报集团倾力支持,在资金方面有投资方的信任,在体制上有公司化的灵活。

同时具备这三项优势的公司化报纸在全国独一无二。

所以安报要走出一条自己的模式——安报模式。

今日安报的发展要充分吸取近年来报业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还要充分考虑到省会报业市场的现状和安报自身优势和劣势。

安报的发展模式只能走低成本扩张的路子。

低成本不是小富即安。

是要追求相对高的利润和很好的利润率。

从生产型报纸向经营型报纸转变。

所以安报模式的核心是“低成本、高效益”。

安报模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在发行上,不比发行总量比发行范围。

过去有种说法:

内容决定发行,发行决定广告。

这种说法已经经不起推敲。

以老牌晚报《羊城晚报》为例,它的发行量很大。

在珠三角占1/3,广州占1/3,全国占1/3。

然而其广告收入和广州日报等相比,相差太远。

目前正在向珠三角回归。

发行全国的大报《扬子晚报》开始向以江苏为主的长三角收缩;而同样发行数十万份,覆盖全国的《中国青年报》的广告收入不到覆盖北京的《北京青年报》的十分之一。

在广告商眼中,报纸在一个中心城市的密集度比总量更重要。

华西都市报发行总量不比成都商报小,但广告不如商报收入多。

华西都市报从重庆市场的彻底退出,证明了这一道理。

在发行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还要看发行结构。

如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之比较。

北京晚报实际发行量近百万份,去年广告收入8个多亿。

而北京青年报总发行量实际只有40万,广告收入达9个多亿。

这是因为北京晚报的发行主要是在老北京人,打太极逛公园侃大山的北京人,而北京青年报主要在CBD商务区,在驻京的跨国公司,在写字楼上。

所以,今日安报的发行必须立足郑州。

而且以郑州市区为主。

在发行达到一定量后,再考虑读者层次的筛选。

(发行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发行越多,成本越高,如果广告填不平亏空,得不偿失。

例如,美国的《星期六邮报》在1969年发行量达到800万份也因严重亏损而倒闭;《展望》在1971年发行量达到800万份也因收支不抵而停刊。

所以,作为报刊发行人,要意识到我们不是卖报纸,而是选择读者。

我们要抓“有效发行”,要抓对广告效益促进最大的那部分发行量。

——谭军波《优化读者结构,提升发行质量》)

但是,发行量太小也不行。

只有拥有足够量的读者群,才能从中筛出有效的读者。

那些一开始就力求高端定位的报纸,只有两种结果:

首先无从找寻所谓的高端读者,其次找到的读者不看你的报纸。

——崔斌《广告价值的市场化运作》

在版数上,不比厚度比精度。

理论界有两个比较流行的说法,一是“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不产出”,一是“报纸已经进入厚报时代”。

都市报大多越做越厚。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上述两种说法是有条件的和有局限性的。

报纸的厚薄要根据报社的实力、报纸的定位和市场需要等决定。

从经营的角度看,报纸办厚了,经济效益就要相应提高。

但在事实上,“报纸增厚,价格下调”,是多数参与市场竞争的厚报的必然选择。

这样会造成成本增高,产值增高,但利润降低。

今日安报要做一个相对精品报纸,不做大众化报纸。

体现主流声音,站在较高的角度,争取有效读者。

精品体现在版面设计、稿件质量、纸张档次和印刷质量上。

在内容上,不比大而全,比震撼力。

在不能全面领先的情况下,要“有所不为有所为”,舍弃一些同质化的版面,拉大与同城媒体的差异化。

郑州几家媒体都有的国际新闻、国内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和城市副刊,以及本地的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等,版面多,信息量大,今日安报在竞争上明显处于劣势。

即使有时候领先于竞争对手,但对报社的整体发展推进不大。

可以把上述公共新闻择其要归纳为“新闻超市”,以扩大信息量。

今日安报在几个月的实践中,重点新闻和独家新闻比较突出。

可以在这方面重点突破。

把重点新闻和独家新闻作为安报竞争中的重要武器。

今日安报脱胎于《河南法制报》,和法制系统有相当的优势。

做好法制新闻,也能体现今日安报重要特色。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每日新报》,在树立自身品牌的历程中,提出震撼力方略。

ROI战略是当前国际流行的创建品牌的有效方略之一。

其中,R即Relevance,是关联性;O即Originality,是原创性;I即Impact,是震撼性。

任何一个企业或产品,在拓展自己的品牌时,都必须注重上述三性。

而震撼性,才是使受众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印象的关键之所在。

——《〈每日新报〉的 震撼力方略》)

今日安报的关联性体现在法制特色,独创性体现在独家新闻,震撼力体现在独家报道和重点报道。

重大法制案件也具有震撼力。

在财务上,不比总产值比利润率。

公司产值并不能全面代表业绩。

只有较高的利润和利润率才能表示高效益。

从郑州的几家都市报来看,2004年大河报利润率居高不下,达25%左右。

郑州晚报在零利润附近,河南商报为-2%,今报是尚不能计算利润的投资期。

研究人士认为,近年来媒体的平均利润率应该在10%到15%之间。

郑州几家媒体的产值和利润率严重不平衡。

除大河报外,其他几张报纸盲目做大,但没有做强。

今日安报在发展中,追求财务的良性循环。

在做强的基础上,再考虑做大。

不片面追求高产值。

第二部分:

经营指标

今日安报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强化“经营媒体”的观念,并将其确立为报纸的核心观念,把市场效果作为检验工作的出发点和试金石。

即采编、发行、广告等都要围绕“经营”这个中心目标,以中心目标带动广告、发行、采编的整体互动。

当然这一理念并不是要采编人员也去搞经营,相反,它要求新闻报道精益求精,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最终为“经营媒体”服务。

根据郑州人口和经济条件和对报业市场的分析。

先确定这样几个数据指标:

1.版数指标:

实践表明,厚报不是报纸发展的决定因素,读者更看重新闻的质量。

今日安报版面应控制在四开24版到40版之间。

第一年广告占版率不大的情况下,只出24版。

第二年以后根据广告情况,可在适当的时候扩版至32版,第三年有了品牌影响力,广告市场逐渐成熟,再考虑出40个版。

由于星期六和星期天没有广告市场,周六周日不出报的思路是正确的。

2.发行目标:

根据郑州市区人口情况及郑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周边城市比较来计算,郑州市场终极目标是20万份。

3.投资周期:

根据报业投资规律,报纸的广告滞后效应为半年左右。

前半年为纯投入期,广告收入中靠人力、靠关系、靠低价的成分多一点。

半年后方能产生自我造血功能。

今日安报计划在第12个月达到当月收支持平。

考虑到扩大再生产,运转良好的报纸第二年能达到年度持平。

第三年产生一定的利润。

前三年为今日安报品牌发展期。

第四年转入成熟期。

4.报纸成本:

一般报纸成本的划分上有这样几个大项:

一是纸张印刷发行成本。

这是报社支出项目中的最大部分。

约占整个成本的45%。

二是人力资源和采编费用约占20%。

办公费用占15%左右。

安报是个低成本扩张的报纸,发行总量和印张较小,所以发行成本的比重应该小于45%,但不能低于30%。

5.盈利模式:

今日安报初期实现赢利的手段主要是广告款、报款以及报社开展活动取得的收入;成熟期通过多种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期通过增资扩股等融资手段扩大资本规模;扩张期通过收购、兼并实现资产的快速增量。

今日安报在发行扩张中,报款收入应该反哺发行网络建设及品牌维护。

6.成本控制:

控制成本是今日安报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

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寻找到发行量、版面量与广告量在不同战略前提下的最佳平衡点,准确把握,及时调控。

控制的前提是正确地核算项目的成本与费用。

把降低成本的绩效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与部门主管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

成本控制的核心是不盲目扩张。

认清哪些是该花的钱,哪些是不该花的钱。

( 《中国经营报》所有编委会成员包括中层干部讲话都算账,这种情况在其他报社可能很少,编辑部负责人讲编辑方针也算账,发行部负责人讲话也算账,发行量上升了多少,报款回收多少,广告部主任讲话更是算账,《商学院》负责人上来就讲要在今年让杂志做到收支平衡,包括后勤部门讲话也算账,实行成本控制,所以我们的运行成本核算特科学。

——《中国经营报》总编辑李佩钰

7.投资的节点

报纸发展有三个重要节点,

一是月度现金流的持平,二是年度现金流的持平,三是投资账目的平衡。

经过2005年春夏时期的一轮攻势和秋冬之际的一轮攻势,今日安报要在内容方面、发行方面、品牌推广方面做大量工作,达到相应的指标。

内容上要调整到位,做成独一无二的报纸,提高核心竞争力。

发行份数达到既定的目标,发行投递质量完善。

品牌推广上达到郑州市区家喻户晓。

在这种情况下,三个投资节点分别为:

2005年12月当月现金流持平。

年度限亏1000万。

2006年度现金流持平。

2007年度收回投资并有利润。

产品定位

省会有大河报、郑州晚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今日安报五家市场化的报纸。

这五家报纸都是以广告收入为赢利模式。

在提出的宣传口号上有:

大河报的“采缤纷天下事,入寻常百姓家”,郑州晚报的“用新闻纸建设郑州”,东方今报的“办百姓信赖的都市报”,河南商报的“社会责任心,铸成公信力”,今日安报的“用责任打造法制河南”。

在内容生产上大同小异。

除今日安报外,其他几家都是大而全的综合性都市报。

在版面设置上也高度雷同。

都设置有时政、社会、经济、民生、时事、娱乐、体育、副刊、专刊。

在版式上,除河南商报是大版外,其他都是四开小版。

封面以导读性封面为主。

《今日安报》作为“今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产品,要找出和其他产品的不同,强化产品的差异性,提高核心竞争力。

今日安报要在时事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城市副刊上超过省会其他报纸,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本地新闻和突发事件上,在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版面投入上同样也处于劣势。

除法制新闻外,今日安报有条件在重点新闻和独家新闻上进行突破。

今日安报的报纸定位是“法制特色的新城市报”。

今日安报的办报理念是“用责任打造法制河南”。

今日安报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法制新闻、重点新闻和独家报道上。

今日安报的宣传口号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

重磅新闻,看安报;独家新闻,看安报;法制新闻,看安报;精品报纸,看安报。

内容调整

根据公司情况和报纸定位,对今日安报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充分拉大与其他报纸的差异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