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标线涂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768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面标线涂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路面标线涂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路面标线涂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路面标线涂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路面标线涂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面标线涂料.docx

《路面标线涂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标线涂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面标线涂料.docx

路面标线涂料

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路面标线涂料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我国公路上划制各种道路交通标线所用的液态溶剂型、双组份、水性、固态热熔型路面标线涂料,城市道路、机场、港口、厂矿、林场等地区划制的道路交通标线所用的路面标线涂料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1723   涂料粘度测定法(涂--4粘度计法)

   GB/T1725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

   GB/T1727   涂膜一般制备方法

   GB/T1731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1768   漆膜耐磨性测定法

   GB2893     安全色(neqIS03864)

   GB/T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

   GB/T6750   色漆和清漆的密度测定

   GB/T9265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GB/T9269   建筑涂料牯度的测定(斯托默粘度计法)

   GB/T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9284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

   GB/T9750   涂料产品的包装标志

   GB/T16311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GB/T16422.1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

   JT/T466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遮盖力hidingpower

   路面标线涂料所涂覆物体表面不再能透过涂膜而显露出来的能力。

3.2

 遮盖率hidingratio

 路面标线涂料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涂覆于亮度因数不超过5%黑色底板上和亮度因数不低于80%白色底板上的遮盖力之比。

遮盖力用亮度因数来描述,遮盖力与亮度因数成正比。

3.3

 固体含量non-volatile

 涂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焙烘后剩余物质量与试验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4产品分类

 路面标线涂料的分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路面标线涂料的分类

 型号

 规格

   玻璃珠含量和使用方法

 状态

 溶剂型

 

 普通型

 涂料中不含玻璃珠,施工时也不撒布玻璃珠

 液态

 

 反光型

涂料中不含玻璃珠,施工时涂布涂层后立即将玻璃珠撒布在其表面

 

 热熔型

 

 普通型

 涂料中不含玻璃珠,施工时也不撒布玻璃珠

 

 

 固态

 反光型

 

 涂料中含18%~25%的玻璃珠,施工时涂布涂层后立即将玻璃珠撒布在其表面

 突起型

 

 涂料中含18%~25%的玻璃珠,施工时涂布涂层后立即将玻璃珠撒布在其表面

 

 双组份

 

 普通型

 涂料中不舍玻璃珠,施工时也不撒布玻璃珠

 

 

 液态

 反光型

 

 涂料中不合(或含18%~25%)玻璃珠,施工时涂布涂层后立即将玻璃珠撒布在其表面

 突起型

 

 涂料中含18%~25%的玻璃珠,施工时涂布涂层后立即将玻璃珠撒布在其表面

 水性

 

 

 普通型

 涂料中不含玻璃珠,施工时也不撒布玻璃珠

 液态

 

 

 

 反光型

 涂料中不含(或含18%~25%)玻璃珠,施工时涂布涂层后立即将玻璃珠撒布在其表面

 

5技术要求

5.1溶剂型涂料的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溶剂型涂料的性能

     项 目

 

   溶剂型

   普通型

   反光型

   容器中状态

   应无结块、结皮现象,易于搅匀

   粘度

   ≥100(涂4杯,S)

   80~120(KU值)

   密度,g/cm3

   ≥1.2

   ≥1.3

   施工性能

   空气或无空气喷涂(或刮涂)施工性能良好

   加热稳定性

 

         -

 应无结块、结皮现象,易于搅匀,KU值不小于140

   涂膜外观

 

 干燥后,应无发皱、泛花、起泡、开裂、粘胎等现象,涂膜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异不大

   不粘胎干燥时间,min 

   ≤15

   ≤10

 

表2(续)

   项   目

 

   溶剂型

   普通型

   反光型

   遮盖率,%

 

   白色

   ≥95

   黄色

   ≥80

   色度性能

   (45/0)

   白色

   涂料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表6和图1规定的范围

   黄色

   耐磨性,喵

   (200转ll000g后减重)

 

   ≤40(JM--100橡胶砂轮)

   耐水性

   在水中漫24h应无异常现象

   耐碱性

   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浸24h应无异常

   附着性(划圈法)

   ≤4级

   柔韧性,mm

   5

   固体含量,%

   ≥60

   ≥65

 

5.2热熔型涂料的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

表3热熔型涂料的性能

项   目

 

热熔型

普通型

反光型

  突起型

密度,g/cm3

1.8~2.3

软化点,℃

90~125

   ≥100

 

涂膜外观

干燥后,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裂纹、脱落、粘胎现象,涂膜的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别不大

不粘胎干燥时间,min

≤3

色度性能

(45/0)

白色

涂料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表6和图l规定的范围

黄色

 

抗压强度,MPa

 

 

≥l2

 

23℃±1℃时,≥12

50℃±2℃时,≥2

耐磨性.mg

C200转/l000g后减重)

 

≤80(JM--100橡胶砂轮)

  -

耐水性

在水中浸24h应无异常现象

耐碱性

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浸24h无异常现象

玻璃珠含量,%

-

18~25

流动度,s

35±10

  -

涂层低温抗裂性

-10℃保持4h,室温放置4h为一个循环,连续做三个循环后应无裂纹

加热稳定性

200℃~220℃在搅拌状态下保持4h,应无明显泛黄、焦化、结块等现象

 

   人工加速耐候性

 

 经人工加速耐候性试验后,试板涂层不产生龟裂、剥落;允许轻微粉化和变色,但色品坐标应符合表6和图l规定的范围,亮度因数变化范围应不大子原样板亮度因数的20%

 

5.3双组份涂料的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双组份涂料的性能

项 目

 

双组份

普通型

反光型

突起型

容器中状态

应无结块、结皮现象,易于搅匀

密度,g/cm3

1.5~2.0

 

施工性能

按生产厂的要求,将A、B组份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喷涂、刮涂施工性能良好

 

涂膜外观

涂膜固化后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裂纹、脱落、粘贴等现象,涂膜颜色与外观应与样板差别不大

不粘胎干燥时间.min

≤35

色度性能

(45/0)

白色

涂膜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表6和图l规定的范围

黄色

耐磨性,嘴

(200转/l000g后减重)

 

≤40(JM--l00橡胶砂轮)

耐水性

在水中浸24h应无异常现象

耐碱性

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浸24h应无异常

附着性(划圈法)

≤4级(不含玻璃珠)

-

-

柔韧性,mm

5(不含玻璃珠)

-

-

玻璃珠含量,%

 

18~25

18~25

 

人工加速耐候性

 

经人工加速耐候性试验后,试板涂层不允许产生龟裂、剥落;允许轻微粉化和变色,但色品坐标应符合表6和图1规定的范围,亮度因数变化范围应不大于原样板亮度因数的20%

 

5.4水性涂料的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水性涂料的性能

   项 目

 

   水 性

   普通型

   反光型

   容器中状态

   应无结块、结皮现象,易于搅匀

   粘度

   ≥70(KU值)

  80~120(KU值)

   密度,g/cm3

   ≥1.4

   ≥1.6

   施工性能

   空气或无气喷涂(或刮涂)施工性能良好

   漆膜外观

应无发皱、泛花、起泡、开裂、粘贴等现象,涂膜颜色和外观应与样板差异不大

   不粘胎干燥时间,min

   ≤15

   ≤10

   遮盖率,%

 

   白色

   ≥95

  黄色

   ≥80

   色度性能

   (45/0)

   白色

   涂料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表6和图l规定的范围

   黄色

   耐磨性,mg

   (200转/l000g后减重)

≤40(JM--100橡胶砂轮)

   耐水性

   在水中浸24h应无异常现象

 

表5(续)

项 目

 

水 性

普通型

反光型

耐碱性

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浸24h应无异常

 

冻融稳定性

 

在-5℃±2℃条件下放置18h后,立即置于23℃±2℃条件下放置6h为一个周期,3个周期后,应无结块、结皮现象,易于搅匀

早期耐水性

在温度为乃℃±2℃、湿度为90%±3%的条件下,实干时间≤120min

附着性(划圈法)

≤5级

-

固体含量,%

≥70

≥75

 

5.5玻璃珠的性能应符合JT/T466的有关规定。

5.6路面标线涂料的色度性能应符合GB2893的要求,其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表6和图1中规定的范围。

表6普通材料和逆反射材料的各角点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

 

颜 色

用角点的色品坐标来决定可使用的颜色范围

(光源:

标准光源D65,照明和观测几何条件:

45/0)

 

亮度因数

坐标

1

2

3

4

普通材料色

 

x

y

0.350

0.360

0.300

O.310

0.290

0.320

0.340

O.370

 

≥0.75

x

y

0.519

0.480

O.468

0.442

0.427

0.483

0.465

0.534

 

≥0.45

逆反材料色

 

 

x

y

0.350

0.360

0.300

O.310

0.290

0.320

0.340

O.370

 

≥0.35

x

y

0.545

0.454

0.487

0.423

0.427

0.483

0.465

0.534

≥0.27

 

 

图1 普通材料和逆反射材料的颜色范围图

5.7反光型路面标线涂料的逆反射系数应符合GB/T16311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试样的调节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T9278的规定。

6.2取样

   按GB/T3186进行。

6.3溶剂型、双组份、水性路面标线涂料试验方法

6.3.1容器中状态

   按GB/T3186用调刀检查有无结皮、结块,是否易于搅匀。

6.3.2粘度

  按GB/T9269法进行。

其中溶剂型路面标线涂料的普通型粘度按GB/T1723涂--4粘度计法进行。

6.3.3密度

   按GB/T6750(金属比重瓶)方法进行。

6.3.4施工性能与涂膜制备

   施工性能按GB/T3186取样后,涂膜制备按GB/T1727进行,可分别用喷涂、刮涂等方法在水泥石棉板上进行涂布。

6.3.5热稳定性

6.3.5.1按GB/T9269测定样品的粘度。

6.3.5.2取400mL已测粘度的样品放在加盖的小铁桶内,然后将铁桶放置在烘箱内升温至60℃,在60℃±2℃条件下恒温3h,然后取出放置冷却至25℃,并按GB/T9269重新测其粘度。

 

6.3.6涂膜外观

   用300μm的漆膜涂布器将试料涂布于水泥石棉板上,制成约50mm×100mm的涂膜,然后放置24h,在自然光下观察涂膜是否有皱纹、泛花、起泡、开裂现象,用手指试验有无粘着性。

并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样板比较,涂膜的颜色和外观差异不大。

6.3:

7不粘胎干燥时间

6.3.7.1不粘胎时间测定仪见图2。

轮子外边装有合成橡胶的平滑轮胎,轮的中心有轴,其两端为手柄,仪器总质量为15.8kg±0.2kg,该轮为两侧均质。

图2不粘胎时间测定仪

6.3.7.2不粘胎干燥时间按下列程序进行:

 a)用300μm的涂膜涂布器将试料涂布于水泥石棉板(200mm×150mm×5mm)上,涂成与水泥石棉板的短边平行,在长边中心处成一条80mm宽的带状涂膜,见图3;

 b)涂后,立刻按下秒表,普通型1Omin时开始测试,反光型5min时开始测试;

 c)把测定仪自试板的短边一端中心处向另一端滚动1s,立刻用肉眼观察测定仪的轮胎有无粘试料,若有粘试料,立刻用丙酮或甲乙酮湿润过的棉布擦净轮胎,此后每30s重复一次试验,直至轮胎不粘试料时,停止秒表记时,该时间即为该试样的“不粘胎时间”。

滚动仪器时,应两手轻轻持柄,避免仪器自重以外的任何力加于涂膜上。

滚动方向如图3所示。

图3测定仪滚动方向

6.3.8遮盖率

   将原样品用300μm的漆膜涂布器涂布在遮盖率测试纸上,沿长边方向在中央涂约80mm×200mm的涂24h并使涂面与遮盖率测试纸的白面和黑面呈直角相交,相交处在遮盖率测试纸的中间,涂面向上放置24h,然后在涂面上任意取三点用D65光源45°/0°色度计测定遮盖率测试纸白面上和黑面上涂膜的亮度因数,取其平均值。

按式

(1)计算其遮盖率:

x=

              

(1)

式中:

X——遮盖率(反射对比率);

   B——黑面上涂膜亮度因数平均值;

   C——白面上涂膜亮度因数平均值。

       试验结果:

其色品坐标x,y值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表6和图1中规定的范围。

   

6.3.9色度性能

   试验步骤如下:

   a)按6.3.7.2a)制样板,涂面向上放置24h:

   b)然后在涂面上任取三点,用D65光源45/0色度计测定其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

  试验结果:

其色品坐标x,y值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表6和图1中规定的范围。

6.3.10耐磨性

按GB1768进行。

6.3.11耐水性

   按6.3.6制板,试板用不封边的水泥石棉板,试验按GB/T1733进行。

6.3.12耐碱性

 按6.3.6制板,试板用不封边的水泥石棉板,试验按GB/T9265进行。

6.3.13附着性

 按GB/T1720进行。

6.3.14柔韧性

 按GB/T1731进行。

6.3.15固体含量

  按GB/T1725进行。

6.3.16冻融稳定性

   试验步骤如下:

   a)分别取400mL样品放在三个加盖的小铁桶内,在-5℃±2℃条件下放置18h后,立即置于23℃±2℃条件下放置6h为一个周期;

   b) 经连续三个周期后,取出试样经搅匀后应无分层、无结块,施工性能良好。

6.3.17早期耐水性

   试验步骤如下:

   a)用300μm的漆膜涂布器将试料涂布于水泥石棉板上,制成约50mm×100mm的涂膜;

   b)将制好的试板立即置于温度23℃±2℃、湿度90%±3%RH的试验箱内,每隔5min用拇指触膜表面,然后将拇指旋转90°,记下膜表面不被拇指破坏所需的时间即为实干时间。

6.4热熔型路面标线涂料的试验方法

6.4.1热熔状态

   除应遵照每个试验的特定要求外,在熔融试样时,应将一定量的试样放在金属容器内,在搅拌状态下熔融,使上下完全均匀一致,且无气泡。

6.4.2密度

将熔融试样注在制样器1(见图4)的模腔(约20mm×20mm×20mm)中,冷却至室温。

用稍加热的刮刀削掉端头表面的突出部分,用100号砂纸将各面磨平。

放置24h后用游标卡尺测量(精确至0.1mm),供作试块。

将3块试块称量准确至0.05g。

图4制样器1

按式

(2)求出密度:

D=

              

(2)

式中:

D——密度,g/cm3;

   W一试块质量,g;

   V一体积,cm3。

 取其平均值为试样密度,如其中任意两块D值相对误差大于0.1,则应重做。

6.4.3软化点

   按GB/T9284进行。

6.4.4涂膜外观

   试验步骤如下:

   a)按6.4.1将试料准备好;

   b)将热熔涂料刮板器放在水泥石棉板(约300mm×150mm×l.6mm)的中心部位;

   c)立即将准备好的试料倒人热熔涂料刮板器中;

   d)平移刮板器刮成厚约1.5mm~2.0mm的与短边平行的涂层,试板放置1h后,在自然光下目测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裂纹、剥离。

同时与用同样方法制备的标准涂膜相比,其颜色及手感粘附性应与标准板差异不大。

6.4.5不粘胎干燥时间

   试验步骤如下:

 a)按6.4.4刮成涂层;

   b)涂后,立刻按下秒表,3min时开始按6.3.7.2c)进行测试。

6.4.6色度性能

   试板按6.4.9制成,测定方法按6.3.9b)进行。

6.4.7抗压强度

   试验步骤如下:

   a)按6.4.2制备试块三个,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后,分别放置在精度不低于0.5级的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球形支座的基板上,调整试块位置及球形支座,使试块与压片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线上,并使试块面与加压面保持平行;

   b)启动试验机,设定试验机预负荷为10N,以适当速度达到预负荷后,开始记录试验机压头位移,并以30mm/min的速度加载,直至试块破坏时为止,记录抗压荷载。

   按式(3)计算抗压强度:

Rt=

            (3)

式中:

Rt——抗压强度,MPa;

     P——抗压荷载,N;

   A——加压前断面面积,mm2。

   试验后取其平均值。

   注:

试块破坏时抗压荷载的取值条件为:

有明显屈服点的材料的屈服荷载为抗压荷载;无明显屈服点的脆性材料,以出现破裂时的荷载为抗压荷载;无明显屈服点的柔性材料,以压下试块高度的20%时的最大荷载为抗压荷载。

   c)突起型热熔路面标线涂料在50℃±2℃时的抗压强度试验,将试块在50℃±2℃烘箱内恒温4h后,立即分别从烘箱内取出按b)的方法进行。

6.4.8耐磨性

   首先在制样器2(见图5)的模腔涂上一薄层甘油,待干后,将熔融试样注入内腔,使其流平(如不能流平,可将试模先预热),并趁热软时在中心处开一直径约为7mm左右的试孔。

同一试样应制成三块试板,将试板放置在玻璃板上;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后,按GB/T1768进行试验,试验后取其平均值。

6.4.9耐水性

 将熔融试样注入制样器3(见图6)中,使其流平,冷却至室温,取出供作试片(约6Omm×60mm×5mm)。

按GB1733试验。

6.4.10耐碱性

 按6.4.9制备试板并按GB/T9265试验。

6.4.11玻璃珠含量

 试验步骤如下:

图5制样器2

a)精确称取约30g(精确至O.01g)的试样放在三角

   烧瓶中;

b)加入比例为1:

1的醋酸乙酯与二甲苯混合溶剂约150mL,在不断搅拌下溶解树脂等成分,玻璃珠沉淀后,将悬浮液流出;

c)再加入500mL上述混合溶剂,使其溶解,并使其流出,此操作反复进行三次后,加入50mL丙酮,清洗后流出悬浮液;

d)将三角烧瓶置于沸腾水浴中,加热至几乎不再残留有剩余溶剂,冷却至室温;

e)加入约100mL的稀硫酸或稀硫酸和稀盐酸(1:

1)的混合液,用表面皿作盖在沸腾水浴中加热约

30min,冷却至室温后使悬浮液流出;

f)然后加入300mL水搅拌,玻璃珠沉淀后,使液体流出,再用水反复清洗5次~6次;

   g)最后加入95%的乙醇50mL清洗,、使洗液流出:

   h)将三角烧瓶置于沸腾的水浴中,加热至几乎不再残留有乙醇为止,将其移至已知重量的表面皿中,如烧瓶中有残留玻璃珠,可用少量水清洗倒入表面皿中,并使水流出;

    i)将表面皿放置在保持105℃~110℃的烘箱中加热1h,取出表面皿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精确至0.01g);同时做三个平行试验。

   按式(4)求出玻璃珠含量:

A=B/S×100         (4)

式中:

A——玻璃珠含量,%:

   B——玻璃珠质量,g;

   S——试样质量,g。

 试验后取其平均值。

 注:

如原试样中有石英砂,应在称重前经选形器除去石英砂。

6.4.12流动度

试验步骤如下:

a)先将流动度测定杯(见图7加热至200℃左右,并保持1h;

b)将热熔涂料加入热熔杯中,放置加热炉上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180℃~200℃进行熔融,直至涂料熔融为呈施工状态,并使其上下完全均匀一致,且无气泡;

c)将熔融后的涂料,立即倒满预热后的流动度测定杯中,打开流出口并同时按动秒表记时;

d)待料流完时立即记下流完的时间;

e)重复三次试验,取其流完的时间的平均值即为流动度。

图7流动度测定杯

6.4.13涂层低温抗裂性

   试验步骤如下:

   a)按6.4.4制备试板,并用五倍放大镜观其是否有裂纹,如有裂纹应重新制板;

   b)将制备好的试板平放于温度为-10℃±2℃低温箱内并保持4h,取出后在室温下放置4h为一个循环,连续做三个循环;

   c)取出后用五倍放大镜观其应无裂纹。

6.4.14加热稳定性

  试验步骤如下:

   a)将准备好的试样按6.4.12b)进行熔融;

   b)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200℃~220℃,并在搅拌状态下保持4h;

   观其是否有明显泛黄、焦化、结块等现象。

6.5人工加速耐候性试验

6.5.1试板

   双组份涂料按6.3.6进行,热熔型涂料按6.4.4进行,样品数量为每组三块,试验前应按6.3.9b)测定样品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并应符合表6和图l规定的范围。

6.5.2试验条件

6.5.2.1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6422.1的要求;

6.5.2.2试验时样品架辐射照度为1077W/m2±50W/m2,氙灯在300nm~340nm的光谱辐照度为0.40W/m2~0.35W/m2:

6.5.2.3试验箱内黑板温度为63℃±3℃,相对湿度为50%±5%:

6.5.2.4氙灯连续照射,无暗周期且每隔102min±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