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749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docx

《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docx

可预置热水器设计论文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可预置热水器控制电路

中文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电热水器预约加热电路,实际上的核心电路主要是时钟电路、设置时间电路以及控制、定时电路。

时钟电路的主体是一个石英晶体振荡器,又该振荡器发生高频脉冲来计数,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一致,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可缺少的校准电路,通过计算得到分频的大小,利用计数器进行分频。

分频器电路将高频方波信号分频后得到1HZ(即1s)的方波信号供秒计数器进行计数。

时间计数电路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分个位和分十位,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组成。

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这是时钟方面的设计。

电路另一重要部分就是时间设定电路,由于需要提前一小时加热,通过查找资料,可以通过74LS192这个芯片实现,该芯片有通过加减脉冲来实现计数的功能,可以通过自定义的“完成”键按下,来实现提前一个小时,此部分电路没有秒显示,分和时显示的部分和时钟电路一样。

电路的最后一个部分就是定时电路,定时电路采用的是555定时器构成的加热电路,根据计算选择适当的电容和电阻,时T=40分钟,这样可以达到加热工作40分钟的要求。

在控制电路中,利用加减计数器通过加减按钮设定所要的时间,然后按确认按钮此时确认按钮也是触发减按钮,那么输入到比较器的信号与时钟中的时间相比较,若相等,则触发继电器加热四十分钟,以实现该课程设计的目的。

关键词时钟电路,校准电路,时间设置电路,定时电路。

 

目录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中文摘要

1绪论1

2设计任务描述3

1.1设计题目3

1.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3

1.2.1设计目的:

3

1.2.2基本要求3

1.2.3发挥部分3

3设计方块图3

4各部分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3

4.1秒信号产生电路设计及其参数计算3

4.1.1秒信号产生电路设计3

4.2计数电路设计5

4.2.1六十进制电路的设计3

4.2.2二十四进制电路的设计3

4.3定时电路设计3

4.4比较器3

4.5定时加热电路3

5工作过程分析3

5.1时钟电路3

5.2时间设定电路11

5.3比较器12

5.3加热电路3

6元件清单3

7主要元器件介绍3

7.1555定时器3

7.2比较器74LS85N3

7.3加减计数器74LS192N3C:

\Users\lenovo\Desktop\加热器\3正文.doc-_Toc23941

总结3

致谢3

参考文献3

附录A1逻辑电路图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绪论

我小组设计的可预置热水器控制电路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时钟电路和时间设定电路。

其中时钟电路需要频率稳定准确的方波信号,这里我选用了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来提供信号。

他产生的信号频率为100HZ,用两个十进制计数器将它分频成为1HZ信号,来提供给时钟计时电路。

计时电路也是有计数器构成。

秒分时分别为六十进制、六十进制、和二十四进制。

六十进制由六进制和十进制组成,二十四进制有十进制和二进制计数器组成。

然后将六个计数器分别与显示器相连,作为显示时钟。

时间设定电路的信号不是标准的时间基准脉冲,而是手动控制的脉冲。

设定三个开关与加减计数器相连为其提供脉冲,其中一个连接加按钮两个连接减按钮,减按钮上的其中一个开关标识OK。

在设定好时间按OK得同时,就已经将提前工作的一小时设定好。

将时间设定电路和时钟电路介入比较器,若时间相等,比较器触发继电器工作。

其中加热四十分钟这一要求同过555定时器来实现。

这样,电路就实现了时间显示,预约设置和定时加热的功能。

2设计任务描述

1.1设计题目

可预置热水器控制电路

1.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1.2.1设计目的:

(1)掌握可任意预置的定时显示报警系统的构成、原理与设计方法;

(2)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1.2.2基本要求

(1)可以预置加热时间,要求在预置前一小时自动启动;

(2)晶体振荡电路及分频计时电路;

(3)可显示小时、分钟的时钟;

(4)加热时间默认为40分钟。

1.2.3发挥部分

(1)时钟可调。

 

3设计方块图

 

 

图3.1设计方块图

4各部分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4.1秒信号产生电路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4.1.1秒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此部分由一个1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和两个4060BP分频器组成。

晶体X1的振荡频率取1MHZ,4060BP的输出口接O3,理论上两个4060分频器可以把信号频率减小1M倍,所以输出的信号就是1HZ的(即1S),秒信号产生电路设计完成。

图4.1.1秒信号产生电路

 

4.2计数电路设计

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此处的计数器我选用了74LS160,由于它本身就是十进制计数器,便于操作。

且他的清零端是异步的,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不管输入脉冲的状态如何,都可完成清零。

 

4.2.1六十进制电路的设计

六十进制计数器的电路如图4.2.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十位计数器的QB、QC段发出高电平脉冲经与非门后输入两计数器的CLK置0端,计数器清零,重新开始计数。

计数器的计数顺序就是个位计数到九,满十向十位进一,直到十位将要跳变为六时,两计数器清零,分个位跳变为一。

秒的计时是60进制的计数器,分的计时也是60进制计数器,把它们相连就得到了分和秒的计数器。

 

4.2.2二十四进制电路的设计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的电路如图4.2.2所示。

器工作原理大体与六十进制计数器相同。

不同的是连接与非门的时十位计数器的QB和个位计数器的QC。

小时的个位每次满4就向前进一,而小时的十位将要跳变为3时,两计数器清零,小时的个位跳变成1,把它和之前的分秒计数器连接在一起,就得到了此次课程设计的时钟电路,这个电路也是本次设计的枢纽,一切与时序相关的信息都由它来掌握。

 

图4.2.1六十进制电路

图4.2.2二十四进制电路

4.3定时电路设计

电路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加热时间提前一个小时,此电路的定时电路由控制开关、加减计数器、译码显示器连接组成二十四进制计数及显示部分,以满足小时的设定和显示。

电路如图4.3.1所示通过控制开关,脉冲传送至计数器,使其开始计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计数器设定到想要设定的时间。

之后摁下OK键,而在内部OK键触发加减计数器的DOWN。

此时相当于实际设定的时间比想要的时间提前一小时,正好可以满足提前一小时加热的要求。

我所选用的加减计数器芯片是74LS192N,它的清除端是异步的,当清除段是高电平时,不管时钟脉冲状态如何,即可完成清除功能。

将SET键连接CP+端,将OK键连接CP-端,当设置完时间按下OK键时,74LS192计数器将自动把时间减少一个小时,实现提前一个小时加热的条件。

图4.3.1时间预约电路

4.4比较器

我所选用的比较器为74LS85N,此比较器操作简单,并且实用性强,比较组分为A组和B组,将A组的四位从高到底依次连接A3A2A1A0,将B组的四位从高依次连接B3B2B1B0。

将使能端AGTB,AGQB,ALTB接在高电平上,让74LS85计数器正常工作。

输出端方面,若A比B大,则QAGTB输出高电平;若A和B相等,则QAEQB输出高电平;若A小于B,则QALTB输出高电平。

我设计的电路需要用到74LS85N的第二个功能,即当计时器的时间与设定时间相等时,输出高电平,使下一个单元工作。

图4.4.1比较器

 

我将计时器的时位,分位用四个74LS85比较器与时间设定器的时位,分位连接起来,如果计时器和时间设定器的时位,分位匹配,则QAEQB端输出高电平,最后将四个比较器用一个与门连接起来,当四个数匹配上后,输出高电平。

 

4.5定时加热电路

定时加热电路是由555定时器和加热电阻,发光二极管组成的。

其中二极管的作用是提示加热器正在工作。

此稳态电路由一个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构成,可以有由确定R和C的大小来确定此电路工作的时间长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t=1.1RC=2400

由于工作电阻不能过大,且电容有特定的工作电压,所以综合比较,我设定的电阻和电容大小分别为2.1M和1.038mF。

工作电路的电路图如下:

图4.5定时加热电路

当有脉冲进入TRI中,R7电阻开始工作,发光二极管发光,表明热水器正在工作,当达到40分钟后,加热停止。

此时,电路停止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5工作过程分析

5.1时钟电路

此部分由一个1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和两个4060BP分频器组成。

晶体X1的振荡频率取1MHZ,4060BP的输出口接O3,理论上两个4060分频器可以把信号频率减小1M倍,所以输出的信号就是1HZ的(即1S),秒信号产生电路设计完成。

将石英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端和计时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数显示器,如下图,从左至右依次是秒的个位,十位;分的个位,十位;时的个位,十位。

5.1.1时钟显示电路

5.2时间设定电路

此电路的定时电路由控制开关、加减计数器、译码显示器连接组成二十四进制计数及显示部分,以满足小时的设定和显示。

电路如图所示通过控制开关,脉冲传送至计数器,使其开始计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计数器设定到想要设定的时间,将SET按到所需时间之后摁下OK键,而在内部OK键触发加减计数器的DOWN。

此时相当于实际设定的时间比想要的时间提前一小时,正好可以满足提前一小时加热的要求

5.2.1预约时间电路

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通过74LS192加减计数器输出的数据不能直接进入比较器进行比较,要先将这个数据寄存在一个寄存器里,这里我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找到了74LS194移位就寄存器,如图所示:

 

5.3比较器

我选用74LS85芯片,比较组分为A组和B组,将A组的四位从高到底依次连接A3A2A1A0,将B组的四位从高依次连接B3B2B1B0。

将使能端AGTB,AGQB,ALTB接在高电平上,让74LS85计数器正常工作。

输出端方面,若A比B大,则QAGTB输出高电平;若A和B相等,则QAEQB输出高电平;若A小于B,则QALTB输出高电平。

我设计的电路需要用到74LS85N的第二个功能,即当计时器的时间与设定时间相等时,输出高电平。

5.3加热电路

当加减计数器输出的二进制数和时钟的时个位,十位使出的二进制数相等时,比较器将触发加热电路工作。

由此电路的电阻和电容的大小确定电路工作40分钟。

工作时间二极管发光。

图5.3.1定时加热电路

 

6元件清单

器件名称

器件序号

器件型号

器件量程

器件数量

电阻

R1、R2、R3

7.15K2.1M

330

3

石英晶体振荡器

R4、R5

HC-49

1.5MHZ

1

比较器

U28U30U31U32

74LS85N

4

开关

J1、J2、J3

3

555定时器

555_VIRTAL

与非门

U25U26U27

3

电容

C1、C2、C4

10nf

3

电容

C3

1.038mf

1

二极管

LED1

LED_RED

1

计数器

U5、U6、U7、U8、U9、U10

74LS160N

6

加减计数器

U2

74LS192N

1

 

7主要元器件介绍

7.1555定时器

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

一般用双极性工艺制作的称为555,用CMOS工艺制作的称为7555,除单定时器外,还有对应的双定时器556/7556。

555定时器的电源电压范围宽,可在4.5V~16V工作,7555可在3~18V工作,输出驱动电流约为200mA,因而其输出可与TTL、CMOS或者模拟电路电平兼容。

555定时器成本低,性能可靠,只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

它也常作为定时器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测量及自动控制等方面。

555定时器的内部电路框图和外引脚排列图分别如图2.9.1和图2.9.2所示。

它内部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三个等值串联电阻,一个RS触发器,一个放电管T及功率输出级。

它提供两个基准电压VCC/3和2VCC/3。

各引脚功能

1脚:

外接电源负端VSS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

2脚:

低触发端

3脚:

输出端Vo

4脚:

是直接清零端。

端接低电平,则时基电路不工作,此时不论

、TH处于何电平,时基电路输出为“0”,该端不用时应接高电平。

5脚:

VC为控制电压端。

若此端外接电压,则可改变内部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当该端不用时,应将该端串入一只0.01μF电容接地,以防引入干扰。

6脚:

TH高触发端

7脚:

放电端。

该端与放电管集电极相连,用做定时器时电容的放电。

8脚:

外接电源VCC,双极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是4.5~16V,CMOS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为3~18V。

一般用5V。

 

7.2比较器74LS85N

该比较器的比较组分为A组和B组,将A组的四位从高到底依次连接A3A2A1A0,将B组的四位从高依次连接B3B2B1B0。

将使能端AGTB,AGQB,ALTB接在高电平上,让74LS85计数器正常工作。

输出端方面,若A比B大,则QAGTB输出高电平;若A和B相等,则QAEQB输出高电平;若A小于B,则QALTB输出高电平

 

7.3加减计数器74LS192N

加减计数器芯片是74LS192N,它的清除端是异步的,当清除段是高电平时,不管时钟脉冲状态如何,即可完成清除功能。

将SET键连接CP+端,将OK键连接CP-端,当设置完时间按下OK键时,74LS192计数器将自动把时间减少一个小时,实现提前一个小时加热的条件。

 

总结

不久前,我们开始了等待已久的课程设计,经过小组协商研究,我们分配的题目是可预置电热器控制电路,电热水器预约加热电路主要有数字钟计数系统、定时系统及比较系统组成。

可以实现人为设定使用时间,到达指定时间,电热水器自动开始工作。

该设计是比较实用的数字应用设计,用于日常生活将很人性化。

整日忙碌的上班族下班回家最想做的就是先洗个热水澡,于是我们的任务就是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

只要预先设定好使用时间,电热水器就会自动加热,等待我们劳累一天身体的就会是舒服的热水澡。

设计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出现了一些小错误,经过小组组员不懈努力,无数次的测试,解决了我们能力范围内的小问题。

对于高难度的问题我们就无从下手了,多亏有黄硕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耐心的讲解,终于克服了预置电路加法器部分的问题。

我们把整个电路分成了时钟电路,时间设定电路,比较电路,加热电路四大板块。

最初,大家一同到图书馆查找了相关的资料。

例如,关于数字电路设计方面的书籍,还有一些关于集成器件的应用。

然后,我通过对老师讲解内容的理解,确定了自己设计的方向,以及设计电路中的主要电路模块。

主要的模块是时钟显示部分、设置时间的设置与显示时间部分、控制电路部分等。

在时钟的显示电路部分,我决定使用计时器和显示器,时钟部分显示由时、分、秒的24小时制构成,我利用60进制计数器和24进制计数器来实现着一方案,在此过程中通过对计数器的使用,熟练地掌握了计数器的用法,真正学到了原来没有完善的部分知识。

最初一味的用555触发器制造脉冲,后来我接触到了石英晶体振荡器,这也是一个经典的脉冲发生装置,但是在分频的时候出现了一点问题,最后我使用了4060BP的分频器,效果大有改善。

在时间设定电路中,我们最初决定将时钟加上23小时跟设定的时间进行比较就可以有结果,但是后来发现,这个电路过于庞大,而且繁琐,于是我们上网查阅资料,我们找到了192这个加减计数器,很好的解决了提前一个小时加热的问题。

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次的课题,心中多少有了一份喜悦,隐隐感受到了一滴成就感。

课程设计工程中我们洒下了汗水,大家都曾经努力,现在想想这个过程仍如此充实。

课设让我们感受到了知识与生活的交流,真正将知识用到实处。

课程设计中,我们小组团结一致,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不断克服困难,通过不断测试,反复试验,把理论知识和生活真真切切的联系在了一起,为我们以后学习建立了自信。

一周的课设让我如此充实,如此喜悦。

 

致谢

一周的时间很快,但是一周的汗水和心中的喜悦仍在心里流淌。

本次课设,首先感谢在课设中给予我们细心指导的黄硕老师,在设计电路与分析元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能力范围内所能解决的问题。

在黄硕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们不断克服苦难,解决了各项难题,黄硕老师给与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他热情而耐心对我进行指导,使得我的框图,原理图等初稿设计被及时的纠正了错误,并提出了我使用不同的元件来实现同样的功能,从而使原本无可奈何的复杂设计变得简单化,统一化。

在我们的成果中,他的重重的一笔不可缺少。

再次要感谢每个小组成员,接到题目后,每个小组成员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各自的任务,无数次的到图书管查找资料,在网上浏览各种相关资料,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精力,使得我们的课设顺利完成。

我们的小组成员由我和闫龙龙、许琳、王钦几名同学组成,每天,我们一起讨论,去图书馆查资料,在我设计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放弃,一同努力通过各种渠道解决问题,大家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经过我们同进同退,不断的努力,终于在要求范围内完成了我们的课设。

在此对几名同学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最后,我还要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样的课设机会,让我们真正的接触生活,用自己的所学改变成活。

感谢图书馆管理人员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查询知识时节约了大量时间。

我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充分开发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并且提高了自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设,我看到了现实与知识如此联系紧密,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将来设计出更出色,更高端的设计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人类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伊雪飞,陈克安.集成电路速查大全.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2]关惠铭.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北京:

地震出版社,2004

[3]陈梓城.实用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

[4]何希才.常用集成电路简明速查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5]陈梓城.实用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

 

附录A1逻辑电路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