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159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docx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docx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与推浙统计-心理学统计与测量经典习题1

第一章描述统计

名词解释

1•描述统计(大学2002研)

答:

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

具体容有:

数据如何分组,如何使用各种统计表与统计图的方法去描述一组数据的分组及分布情况,如何通过一组数据计算一些特征数,减缩数据,进一步显示与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

2•相关系数(大学2002研)

答:

相关系数是两列变量问相关程度的数字表现形式,或者说是表示相关程度的指标。

作为样本的统计量用r表示,作为总体参数一般用P表示。

相关系数不是等距的度量值,因此在比较相关程度时,只能说绝对值大者比绝对值小者相关更密切一些,而不能进行加减乘除。

3•差异系数(浙大2003研)

答:

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差等,它是一种相对差异量,为标准差对平均数的百分比。

其公式如下:

常用于:

①同一团体不同观测值离散程度的比较;②对于水平相差较大,但进行的是同一种观测的各种团体,进行观测值离散程度的比较。

4•二列相关(中科院2004研)

答:

如果两列变量均属于正态分布,其中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虽然也是正态分布,但被人为地划分为两类。

求这样两列变量的相关用二列相关。

5•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浙大2000研,大学2002研)

答:

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是次数分布的两个基本待征。

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是指数据分布量数据向某方向集中的程度,离中趋势旻指数据分布中数据彼此分散的程度。

用来描述一组数据这两种待点的统计量分别称为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

6.中位数(南开大学2004研)

答:

中位数,又称中点数,中数,是指位于一组数据中较大一半利较小一半中问位置的那个数,用血或Mdn来表示°

7•品质相关(

华东

师大2002研)

答:

品质相关是指RXC表的两个因素之问的关联程度。

两个因素只被划为了不同的品质类别,其数据一般槨是计数的数据,而非测量的数据。

品质相关可依二因素的性质及分类项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和计算方法,较常见的有四分相关和e相关。

&标准分数(华南师k2001研)

答:

标准分数,又称基分数或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其计算公式为:

简答廳

1•简述使用积差相关系数的条件。

(首师大2004研)

答:

一般来说,用于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数据资料,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1要求成对的数据,即若干个体中每个个体都有两种不同的观测值。

2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帮是正态.即正态双变量,至少两个变量液从的分布应是接近正态的单峰分布。

3两个相关的变量是连续变量,也即两列数据梆是测量数据。

4两列变量之问的关系应是直线;性的,如果是非直线性的双列变量,不能计算线性相关。

2•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使用待点。

(浙大2003硏,大学2002研)

答:

算术平均数的优点有反应灵敏:

计算严密:

计算简单;简明易解:

适合于进一步用代数方法演算:

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彩响。

缺点有易麦极端数据的彩响;如果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因为平均数的计算笛要毎个数据的加入。

妒思老师期待您的好消息。

从算术平均数的这些待点可以看出,如果一组数据長比较准确,可毎又同质,而且雷要每一个数据梆加入计算,同时还要作进一步代数运算时,用算术平均数表示其集中趋势最佳。

3•如果你不知道两个变量概念之问的关系,只知道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很高,请问你可能做出什么样的解释?

(大学2004硏)

答:

相关系数是两列变量问相关程度的数字表现形式,或者说是表示相关程度的指标。

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很高,只能说明两变量问具有较高的共变关系,即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变量朝相同或相反方向发生变化。

至于二者有无因果关系,威谁是因谁是果则无法确定。

所以在解释时只能说两变量问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

4•一组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性别之问求相关,设男为1,女为2。

如果两变量的相关为负,请问说明了什么情况?

请举例说明。

(大2001研)

答:

根据题意,如果两变量的相关为负,则说明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性别存在负相关,即男生智力水平低,女生智力水平高。

举例提示:

本题所求的相关是点二列相关,一列变量为等距变量(智力水平),另一列变量为名义变量(性别〉。

根据点列相关的数据待点,列出两组数据,运用相应公式计算即可。

要注意的是,男生的智力水平平均分数应小于女生的。

5•某省进行了一次小学五年级的数学统考。

巳知不同小学教学水平相差较大,但同一个小学的五年级的不同班级教学水平很相近。

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原始数据,问:

1如何处理这些原始数据,使得数据处理的结果能够比较不同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答:

提示:

使用标准分数。

由于要考察的是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而非巳有的数学水平,所以应该以每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为总体,求每个学生的标准分数,然后比较不同学校学生问的标准分数。

2如何处理这些原始数据,使得数据处理的结果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南开大学2004研)

答:

提示:

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两个标准:

一是平均水平的高低,二是整体水平的差异。

一般来说,平均水平越高,同时整体水平差异越小,表明该学校的教学水平高,反之则低。

而同时反映了这两个指标的只有差异系数(CV)。

其公式为:

6•举例说明相关程度很高的两个变量之问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北师大2001研〉

答:

变量之问的因果关系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①二者之问必须有可解释的相关关系:

②二者必须有一定的时问先后顺序,也就長说“因”的变化在前,“果”的变化在后,二者顺序不能交:

③二者不能定虛假关系(即一种关系被另一种关系被另一种关系取代后,原来的关系被证明不成立);④因果决定的方向不能改变。

而变量之问的相关关系是一种共变关系,即一种变量发生变化,另一种变量也相应地朝相同或相反方向发生变化。

但有高相关的两个变量之问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如一般情况下,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物理成绩也会比较好,即两者存在很高的正相关。

但是,敎学成绩和物理成绩之问没有一定的时问先后顺序,而且无法确定二者谁决定了谁,即不能满足因果关系的②④两个条件,所以不是因果关系。

7•度量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有哪些?

为什么要度量差异量数?

(西北师大2002研)

答:

对于数据变异性即离中趋势进行度量的一组统计量,称作差异量数。

这些差异量数有标准差或方差,全距,平均差,四分差及各种百分差等。

一组数据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如何,可由表示差异情况的量数来说明。

差异量数越小,则集中量数的代表性歧大:

若差异量数越大,则集中量数的代表性越小。

如差异量数为寥,则说明该组数据彼此相等,其值都与集中量数相同。

集中量数是指量尺上的一点,是点值,而差异量数定量尺上的一段距离,只有将二者很好地结合,才能对一组数据的全貌进行清晰的描述。

所以雷要度量差异量数。

&用算术平均数度量集中趙势存在哪些缺点?

试举例说明。

(重大2004硏)

答:

其缺点有:

易受极端数据的彩响:

如果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因为平均数的计算需要每个数据的加入。

如:

有两组物理成绩:

第一组:

25,37,32,60,100,99,96

第二组:

63,72,60,68,63,62,61

尽管两组成绩的平均分相等都约为64,但由于极端数据的存在,64不能很好地代表第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却较好地代表了第二组数据。

计算题

1•五位教师对甲乙丙三篇作文分别排定名次如下表:

名次

教师序号

1

3

1

2

2

3

2

1

3

3

1

2

4

1

3

2

5

1

3

2

请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E3E3师大2003研)

答题提示:

題目目的是让考生对5位教师的一致性做出评价。

该趣是让5个被试(教师)对3篇作文进行等级评定,毎个被试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三篇作文排出了一个等级顺序。

所以应该计算肯復尔*系数。

将題中原始数据代入公式即可。

2•计算未分组数据:

18,1&20,21,19,25,24,27,22,25,26的平均数、中数和标准差。

(首师大2003研)

答題提示:

平均数与标准差的计算直接将原始数据代入相应公式即可。

中位数的计算稍复杂一些。

将数据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可知数组中虽有重复数据,但位于中问的数非重复数据,加之数据数为偶数,所以取第N/2和第N/2+1两个数的平均数作为中数即可。

3.4名教师各自评阅相同的5篇作文,表2为每位教师给毎篇作文的尊级,试计算肯律尔幣系数。

(首师大2003研)

表2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分

作文

评分者

1

2

3

4

3

3

3

3

5

5

1

5

2

2

1

1

4

1

5

4

1

I

2

2

答题提示:

将数据代入肯德尔W系数即可。

4•把下列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

11.0,11.3.10.0,9.0,11.5,12.2,13.1.9.7.10.5(华南师大2003研)

答题提示:

先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然后根据标准分数公式依次计算毎个分数的标准分

数。

5•假定学生的成绩呈正态分布,某班五名学生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如下,求相关系数。

(重大2004研)

学生

数学(X)

物理(Y)

1

80

85

2

77

82

3

73

80

4

70

71

5

67

70

答题提示:

两列数据均为测量数据,而且呈正态分布,因此应该求积差相关。

将数据代入积差相关公式即可。

第二章推断统计

单选趣

1•什么情况下样本均值分布定正态分布?

A总体分布長正态分布

B样本容量在30以上

CA和B同时满足

DA或B之中任意一个条件满足

(大学2000)

参考答案D

2•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題,哪一个是正确的?

A如果H0在三05的单侧检验中被接受,那么H0在三05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会被接受

B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界值,一定可以拒绝H0

C如果H0在三05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110在=01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

D在某一次实卷中,如果实卷者甲用乞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三01的标准。

实骏者甲犯II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大于实卷者乙。

(大学2000)

参考答案D

3•让64位大学生品尝AB两种品牌的可乐并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專欢的。

如果这两种品牌的可乐味道实际没有任何区别,有39人或39人以上选择品牌B的概率是(不查表):

A2.28%B4.01%C5.21%D39.06%(大学2000)

参考答案C

4•在多元回归的方法中,除哪种方法外,各预测源进入回归方程的次序是单纯由统计数据决定的:

A逐步回归B层次回归C向前

法D后退法

(大学2000)

参考答案B

5.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A、实骏者甲用=0.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0.01的标准,甲犯II类错误的槪率一定会大于乙:

B、统计效力总不会比水平小

C、扩大样本容量犯II类错误的槪率増加

D、两个总体问差异小,正确拒绝虚无假设的机会增加。

(大学2002)

参考答案D

6•已知X和Y的相关系数门是0.38,在0.05的水平上显著,A与B的相关系数「2是0.18,在0.05的水平上不显著

A、rl与i・2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B、珂与】・2在统计上肯定有显著差异

C、无法推知N与r2在统计上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