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533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8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佛山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佛山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佛山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佛山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山十二五规划.docx

《佛山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十二五规划.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山十二五规划.docx

佛山十二五规划

第一篇回顾与展望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佛山市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功抗击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面貌不断改善,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体制改革持续深入,较好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

图1“十一五”期间佛山市GDP(亿元)与人均GDP(元)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体上迈入后工业化初期阶段。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2010年预计达5651.52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预计五年年均增长16.3%,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4.3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2010年预计达14462美元,年均增长15.4%,达到世界中等收入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预计2010年达14782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2010年预计实现增加值1894亿元,较“十一五”规划初期翻番。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年均超16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和21.1%。

(二)内外源经济快速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市进入内外源经济双轮驱动新时期。

民营经济中坚作用继续强化,2010年全市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登记数32.13万户,占全部企业登记数的94.1%;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8795.4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5%。

中小企业发展难题有效破解,实施“雄鹰计划”、“龙腾计划”,融资担保体系不断完善,上市企业数由2005年的11家增加至2010年的27家。

招商选资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投资83.2亿美元,有4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90个项目。

出口规模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仍有扩大,2010年达330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有效开拓。

(三)产业转型成效明显。

“十一五”时期,我市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实质性进展。

自主创新水平稳步提升,院市合作快速推进,博士后工作站数量、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制造业30个行业中,22个行业总产值占全国1%以上,其中6个行业占5%以上,陶瓷、家电、专业机械、铝型材、小五金等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陶瓷行业调整进展明显,小火电和立窑水泥全部退出,小印染、小熔铸大部分已清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光电显示、LED和光伏产业初步形成集群,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研发制造初具基础,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金融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成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农信社改制、村镇银行设立稳步推进。

物流业发展迅速,引进一批物流龙头企业,成为“全国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

都市型农业发展良好,现代化农业园区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多。

专栏1佛山市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表(2009年)

 

(四)现代城市建设提速。

“十一五”时期,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载体功能不断完善。

城镇化进程加快,由依托交通干道的“轴向发展”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演变,城镇化率提高到92.72%。

组团式城市发展战略稳步实施,中心组团和大良-容桂组团辐射力和凝聚力有所增强,镇(街)功能进一步明确。

“三旧”改造全面推进,创造“佛山模式”。

路桥建设全面加快,

佛山一环快速干线顺利通车,“三纵两横两环”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实现五区全覆盖。

轨道建设获得重大突破,国内首条城际地铁广佛轨道首通段、广珠城轨佛山段正式通车,南广、贵广等过境高速铁路建设顺利。

港口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达1.1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580万标箱。

佛山机场成功复航,年吞吐能力达60万人次。

专栏2“十一五”期间佛山市公路通车里程(公里)统计表

(五)城乡统筹深入推进。

“十一五”时期,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

2009年,我市成为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启动首批28个统筹城乡发展重点项目。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两确权”工作稳步推进,“股权固化到户”改革开展试点。

金融服务“三农”力度加大,政策性水稻保险试点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顺利推进,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已开展承保工作,“政银保”合作等农业贷款新模式积极推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和财务网上监控平台试点建设。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覆盖,制定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项目计划,开展宅基地换房村(居)试点和农村“社区化”管理试点工作。

(六)区域协调力度加大。

“十一五”时期,我市五区协调发展,与周边区域合作全面深化。

进一步巩固行政区划调整成果,市级协调力度加大,五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对接,产业协调共进,经济竞合发展,区域差距有所缩小。

广佛同城化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广佛地铁、海怡大桥等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基本完成,环境共治效果明显,社会民生有效对接,成功协助广州举办亚运会。

对外合作全面深化,抢抓CEPA和ECFA机遇,与港、澳、台、新在现代金融、物流、科技、农业等方面开展对接合作。

清远、云浮“双转移”和肇庆、清远“双到”工作成效显著,汶川水磨重建圆满完成。

(七)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十一五”时期,我市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五区全面推进大部门制综合改革,在镇(街)广泛开展简政强镇事权改革。

“两横两纵”行政审批制度和流程改革取得成效,成为省创新行政审批方式试点城市。

市向区、区向镇(街)事权下放力度加大,公共服务逐步前移,基本完成镇(街)行政服务中心组建,全面推进行政服务延伸至村(居)。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展开,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尝试引入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开展公务卡结算制度试点。

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十一五”期间举办城市可经营项目推介洽谈活动累计签约项目370项,总投资额近1800亿元。

(八)发展成果普惠民生。

“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进一步向民生倾斜,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0%,2010年分别达27245元和12202元。

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已建设保障性住房6067套。

就业情况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以下。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0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278.5万人、416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网络,率先步入全民医保时代。

教育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免费,成为全省首个所有区(县)都通过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的地级市。

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村(居)基层文化服务点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

(九)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全市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2010年实现万元GDP能耗0.65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

企业脱硫、使用清洁能源和“上大压小”工程有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

水和大气环境整治大力推进,2010年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汾江河基本完成综合整治,2009年在时隔26年后再次举办龙舟赛。

“三年促变绿地佛山”任务基本完成,佛山一环绿化提升工程任务全面完成,区域内省级绿道全线贯通。

专栏3佛山市“十一五”规划指标完成表

 

 

第二章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节发展机遇

——从国际看,当前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持续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全球价值链细分程度和整合程度大幅提高,产业链转移内容向高端制造和服务环节延伸,整体性转移程度提升,集聚化转移趋势明显,转移方式不断创新。

佛山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实施“三旧”改造及“双转移”战略为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空间,有较大机会承接新一轮大规模、高质量的国际产业转移,进而带动佛山产业发展提升。

——从国内看,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经济转型逐步加快,内涵增长、科学发展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扩内需政策将为佛山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佛山家电、建材、五金等优势行业发展。

强调科学发展方式也将为佛山LED、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宝贵机遇。

——从珠三角看,《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全力推进区域一体化,积极鼓励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与港澳合作,为佛山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带来了强大助力,为佛山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新构建制度优势提供了宝贵机遇。

第二节面临挑战

——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一是外延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我市产业规模较大,但总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不显著,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低。

200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率为2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更远低于35%的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资源、环境和市场压力日益增大,现有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二是产业结构不均衡。

“十一五”时期,我市三产比重一直在30%多徘徊,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不断扩大的工业发展需求,零售商贸、餐饮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滞后于不断提高的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服务业整体辐射能力与城市区位优势不相符、与城市经济活力不相称。

——产业竞争力水平较弱,发展后劲有待增强。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为1.35%,低于国家和省平均水平。

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方面应用较少。

二是产业投资持续低迷。

我市制造业投资增速已连续五年处于下行通道,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表明增资扩产和挖潜改造投资不足,将削弱未来产业发展潜力。

三是装备优势逐步弱化。

我市企业初始优势路径依赖明显,装备更新、技术改造动力不足,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比重不高。

随着国内其它地区后发优势显现,我市部分支柱行业的装备水平正逐步丧失相对优势。

四是企业品牌和渠道建设有待加强。

大部分企业品牌经营理念不突出,部分优势制造行业对渠道控制力较弱,随着市场渠道竞争压力向生产环节传递,我市制造业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城市统筹规划不足,整体建设水平不高。

一是城市组团功能模糊。

全市城镇统筹规划相对较弱,规划种类繁多但贯彻执行不力,各层级协调整合力度不足,阻碍城市功能合理配置和优化分工。

二是城镇整体建设水平偏低。

产业和城镇长期自发蔓延发展导致土地利用低效率、空间布局低水平,工业、商业、居住、休闲等分区不清晰,人居环境和生态条件较差,产业环境和企业空间局促,现代城镇服务功能未能整合提升。

三是市域交通难以满足需求。

城市路网建设总量较大,但区域分布不均衡,部分组团间连接尚不便捷,镇街间仍存在重要道路未对接,尚未形成统一覆盖全市的快捷公交系统。

四是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城市管理的科学统筹水平较弱,现代管理技术和理念应用不足,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综合信息开发利用、管理、共享和发布平台缺乏,电子政务协同能力有待加强。

——区域协调压力较大,同城发展面临挑战。

一是五区统筹力度不强。

各区客观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等差距较大,且长期以来形成相对独立发展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区域间资源共享、规划布局和制度对接不足,市级统筹协调的资源和力度有待加强。

二是城乡协调发展障碍仍然存在。

城乡二元治理理念尚未根本消除,统筹城乡工作机制有待健全,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资源仍较匮乏,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明显。

三是广佛同城化建设面临更多挑战。

在交通、环保等诉求较为明显的对接项目逐步完成后,两地同城化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行政壁垒尚未根本破除,区域利益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

——发展要素制约明显,体制机制优势减弱。

一是土地资源匮乏。

我市历经多年高速发展,建设用地已占全市土地的34.12%,可利用后备资源匮乏。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附着在土地和产业之上的各种利益关系复杂、格局固化,土地整合改造难度较大。

二是人力资源瓶颈仍未突破。

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仅占人才总量的1.14%,低于全省1.5%的平均水平。

自主培育高端人才的能力较低,城市吸引人才能力较弱,激励和保障机制有待提升。

三是改革优势相对减弱。

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我市率先改革形成的制度比较优势已大为弱化,位处珠三角而带来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相对削弱。

随着各类改革步入“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空间和方向尚待探索。

——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地区竞争更趋激烈。

一是发展环境复杂多变。

“十二五”时期,预期全球经济将进入深度结构调整阶段,外部政治环境波诡云谲。

国内要素、商品价格上行趋势明显,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民生问题凸显,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多不确定性。

二是国际产业竞争更趋激烈。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一批发达国家开始实施“再工业化”,雄厚资本实力和领先技术优势将对我市产业造成较大挤压。

一批后发国家则依托更加低廉的成本优势,全力竞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市产业也形成一定威胁。

三是国内区域竞争加剧。

中西部地区依靠国家扶持政策、要素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迅速崛起,低端制造业竞争优势凸显。

国内其它较发达城市也正全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在高端产业上与我市竞争激烈。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三着力一推进”、“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路径,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实现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为早日建成民富市强的幸福佛山而努力奋斗。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要在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基础上,积极抓住发展机遇,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阶段性瓶颈,切实做到“六个坚持”,促进各项工作有机协调、稳步推进:

一是坚持以结构优化促经济增长,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提高发展质量。

充分认识我市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产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缺乏的客观情况,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调整产业结构,为新一轮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统筹协调和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研发、制造、管理、营销水平,着力营造自主创新环境。

结合产业特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金融、物流、会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休闲、购物等生活性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坚持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在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的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继续坚持工业化提升道路,高度重视和珍惜佛山长期以来发展成熟的优势产业,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产业规模不萎缩、优质企业不流失、知名品牌不倒下。

从现有产业基础出发,选择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努力引进行业龙头型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成长型项目,吸引、扶持中小企业加入配套产业链,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三是坚持内、外源经济双轮驱动,在更加对内搞活的同时扩大对外开放。

继续坚持佛山立足民营、扎根本土、鼓励创新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改善企业创业、发展、壮大的政策环境,探索建立完善大型企业竞争力强化机制、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机制、创新型企业孵化扶持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技术升级,使内源经济实现量的扩张、质的提升。

积极把握当前国内外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优质产业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引进高端产业和企业的战略性投资,改善提升产业结构,辐射带动本土企业。

四是坚持发展成果普惠民生,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充分认识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现实,积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建设依靠人民、成果人民共享。

努力提升教育文化卫生水平,切实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充分关怀弱势群体,率先实现包容性增长。

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长效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建设山水田园新城市。

挖掘岭南文化底蕴,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

五是坚持合理分权与适度统筹的有机统一,在激发基层活力的同时加强统筹协调。

继承和发扬佛山通过充分分权调动地方活力的优良传统,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大力提升区和镇(街)积极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能力。

充分认识当前发展阶段对一定层次和范围内统筹协调的迫切需要,妥善处理市与区、区与镇(街)的关系,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重大建设项目、跨区域建设项目、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实施有效统筹协调,切实提升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水平。

探索科学合理的事权划分机制、财力分配机制和人力支援机制,实现区域自主与统筹协调动态统一的长效发展。

六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同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充分总结佛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深刻认识改革创新的巨大推动作用,发扬敢于先行先试的佛山精神,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锐意创新、大胆改革。

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决策水平、行政效率和服务能力。

努力探索土地等制度创新,突破佛山发展的要素瓶颈。

加快农村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带动社会资源共建佛山。

鼓励基层制度创新,重视基层经验总结与推广,形成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与自上而下的改革推进相结合的体制改革长效机制。

第二节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全力实现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建设显著推进,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具体提出经济发展与结构优化、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三方面共23项指标:

——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年均增长约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5万美元,年均增长约9%。

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00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达到532亿美元。

——社会民生事业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城乡居民收入力争与经济同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就业形势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总规模适度控制,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73‰。

社会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参保人数年均增长3%。

到2015年,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2.3人,万人公交车拥有量达15辆,互联网普及率达90%。

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2%以上。

——资源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水环境和空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优质生活圈、宜居城市初步建成。

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进一步下降到0.57吨标准煤,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

 

专栏4佛山市“十二五”规划预期指标表

*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按“十二五”期间价格水平年均增长3%(对应GDP平减指数)计算。

***按“十二五”期间价格水平年均增长3%(对应GDP平减指数)计算,同时假定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现行汇率不变。

****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第二篇主要任务和措施

第四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信息化提升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到2015年,将佛山建设成为广东制造业大市和华南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达30000亿元。

第一节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提升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智能产业。

设立智能装备产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发展智能芯片设计与制造、嵌入式软件与系统集成、数控精密通用及专用机械、微机电系统、智能电网设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装备生产。

面向智能生活和智能服务需求,加快发展基于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型信息技术的智能传感、智能家电、智能汽配、智能医疗仪器、智能通信、定位导航、遥控遥测等产品。

依托广东省无线射频产业(佛山)基地,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产业。

到2015年,实现佛山智能产业初具规模,智能产品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

——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

加快工业机械装备更新换代,通过与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促进传统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转型。

鼓励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联合攻关等方式改造提升装备水平。

鼓励专业机械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为佛山产业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智能装备系统。

到2015年,实现重点工业行业智能装备水平大幅提高,骨干企业智能装备和信息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促进产业智能化管理。

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全面质量管理(TQC)、物联网、全球定位导航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推进工业企业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营销电子化、物流快速化。

研究建立行业信息分析统计制度,创建行业动态管理数据库,提升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到2015年,实现重点工业企业和行业智能化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二节壮大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及制品、家具、食品饮料等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形成更多的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

到2015年,实现优势传统产品在全国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力争有22个以上行业在国内区位商超过1。

——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鼓励制造企业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并率先形成集群,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积极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特种功能陶瓷、薄板陶瓷、节能家电、低碳纺织产品、优质金属材料、环保家具等创新产品。

到2015年,力争实现传统优势行业在核心领域进一步突破,掌握一批关键技术,新产品占产品总额比重显著提高。

——实施品牌战略。

鼓励本土企业尤其是大型龙头企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和供应链管理等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国际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国际知名度。

建立品牌培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创设自主品牌,鼓励借助知名品牌外溢效应发展系列型品牌。

探索以集体商标、地理标志等形式统筹推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到2015年,实现中国驰名商标累计达75件。

——提高渠道控制力。

增强优势行业和企业在流通渠道上的自主性,支持优势企业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络,鼓励具有实力的大型制造企业入股商贸流通企业,进一步掌握渠道主动权。

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大中企业配套,形成稳定的产销链。

尝试异业联盟营销模式,支持有较大关联性的建材、家具、家电行业等发展跨行业联盟的新型营销模式。

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在建设、拓展营销渠道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在与垄断销售商集体谈判中的组织作用。

到2015年,力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