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1181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x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docx

中医内科学重点知识

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一、定义:

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

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

(一)发病学特点:

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二)病理关键:

邪袭肺卫,以卫表失和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

(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

解表达邪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束表证: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

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

参苏饮

5、阴虚感冒:

加减葳蕤汤

五、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六、预防及预后

第二节咳嗽一、定义:

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二、源流:

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

2、《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提出了治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治内伤咳嗽甘平养阴为宜的著名观点。

3、《医学正传》强调调畅气机。

4、《医门法律》论述燥的病机和治法,提出温润、凉润两大方法。

5、《医宗必读》谈治疗咳嗽的动静原则。

6、《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谈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治疗。

7、解放以后: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特点是邪干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3、病理演变:

外感咳嗽的四条演变、内伤咳嗽的四条演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外感内伤

(二)、治疗原则:

外感咳嗽:

祛邪利肺;内伤咳嗽:

调理脏腑、祛邪止咳

(三)、分型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

三拗汤合止嗽散2、风热犯肺证:

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

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平稳后可用六君子汤

2、痰热郁肺证:

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

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证:

沙参麦冬汤

五、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

六、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外感内伤咳嗽的转化

第三节哮证

一、定义: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特征是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缓解后一如常人,重证反复发作者在缓解期亦常有气短。

二、源流:

1、宋金元阶段:

朱丹溪:

首创哮喘之名;病理上专主于痰;治疗上提出了分期论治的思想。

2、明清阶段:

虞抟“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

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

(二)病机:

1、病位在肺系,关系到肺肾。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3、病理关键为痰气壅塞气道,肺失肃降。

4、病理性质:

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邪实正虚

(二)治疗原则:

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三)分证论治:

(1)发作期:

1、冷哮证:

射干麻黄汤;表寒里饮者用小青龙汤;上实下虚用苏子降气汤

2、热哮期:

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热盛伤阴用麦冬汤;痰气壅实用三子养亲汤

3、寒包热哮证: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

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

平喘固本汤附:

喘脱危证:

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

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五、哮证与喘证的鉴别

六、哮证与喘证转化

第四节喘证

一、定义: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

二、源流:

1、《内经》对喘证的症状、病因病位有详细论述。

2、《金匮要略》总结了外感喘证治疗的经验。

3、金元医家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证治。

4、明代明确提出了虚喘、实喘的辨证纲领。

《类证治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和肾,主要病机为气机升降出纳失常。

①肺为气之主②肾为气之根

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①实喘在肺②虚喘在肺和肾③虚实并见

3、重证多影响到心:

①心与肺②心与肾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

实:

袪邪利气;虚:

培补摄纳

(三)分证论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证:

麻黄汤合华盖散;汗而喘不平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支饮复感外寒而喘咳用小青龙汤

2、表寒肺热证:

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

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

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耗证:

生脉散合补肺汤;中气虚而腹中气坠者用补中益气汤

2、肾虚不纳证: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证:

参附汤送黑锡丹、配合蛤蚧散

第五节肺痈

一、定义:

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

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味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热壅血瘀。

初期为肺卫表证;成痈期为热壅血瘀;溃脓期为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恢复期则为邪去正虚,阴伤气耗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三)分型论治:

1、初期:

银翘散

2、成痈期:

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

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

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五、肺痈与风热咳嗽鉴别

六、肺痈的预后及调摄第六节肺痨

一、定义:

肺痨是由痨虫袭肺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

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

轻者诸证间作,重者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

二、源流:

1、《内经》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即有较具体的记载,认为本病属于“虚劳”范围的慢性虚损性疾

病。

2、张仲景《金匮要略》篇叙述了本病及其合并症。

3、《中藏经传尸》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

4、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病因是由“肺虫”引起。

5、朱丹溪倡导“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6、《仁斋直指方》提出“治瘵疾,杀瘵虫”的论点。

7、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第一本肺痨专著。

8、《医学正传》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则。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

感染“痨虫”、正气虚弱

(二)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影响到脾肾。

2、发病学方面,痨虫是发病的条件,正虚是发病的关键。

3、病理性质主要是阴虚。

4、病理演变:

初起多阴虚,继则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后期阴阳两虚。

5、多生变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三)分型论治:

1、肺阴亏损证:

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

百合固金丸合秦芄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

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证:

补天大造丸

五、肺痈与肺痨的鉴别

第七节肺胀

一、定义: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

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二、源流:

1病名见于《内经》。

2《金匮要略》记载表现和治法方剂。

3《诸病源候论》认识病理特点。

4朱丹溪提出“痰夹瘀血碍气而病”。

5李用粹认为治疗要分虚实。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涉及于心。

2、病理关键是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3、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瘀血。

4、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复感外邪时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标实:

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甚或开窍、熄风、止血;本虚:

补养心肺、益肾健脾

(三)分型论治:

1、痰浊壅肺证: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证:

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证:

涤痰汤;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肺肾气虚证: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5、阳虚水泛证:

真武汤合五苓散

五、预后及调摄

第八节肺痿

一、定义:

肺叶痿弱不用,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二)病机:

虚热肺痿、虚寒肺痿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虚热、虚寒

(二)治疗原则:

补肺生津

(三)分型论治:

1、虚热:

麦冬汤合清燥救肺汤2、虚寒:

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第二章心系疾病

第一章心悸一、定义: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临床多呈发作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

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二、源流:

1、《内经》虽无心悸的名称,但有惊惕、惊骇、惊狂、惊惑、惊躁等名。

2、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医要略》称心悸为惊悸、心下悸、心中悸等。

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宋严用和《济生方》对惊悸、怔忡的病因病机、病情演变和治法方药都有详细的记载。

4、朱丹溪进一步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痰迷”、“痰火”是惊悸的主要原因。

5、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脾肾。

2、病理关键为心失所养,扰动心神,心神不宁。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虚为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实为邪扰于心,心神不宁。

4、病理转变:

后期可出现心阳欲脱的危重证候。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虚当养心安神;实因瘀血,当活血化瘀;因痰热,当清热化痰

(三)分型论治:

1、心虚胆怯证:

安神定志丹;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用黄连温胆汤

2、心血不足证:

归脾汤

3、阴虚火旺证: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阴虚火不旺用天王补心丹;阴虚相火妄动用知柏地黄丸

4、心阳不振证:

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证:

苓桂术甘汤;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用真武汤

6、瘀阻心脉证:

桃仁红花煎合桂甘龙牡汤

7、痰火扰心证:

黄连温胆汤

五、惊悸与怔忡的鉴别第二节胸痹一、定义:

胸痹是由胸中气血痹阻所引起的疾病。

临床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特征。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二、源流:

1、《内经》虽无胸痹一名,但其临床表现却在内经描述得相当详细。

描述了真心痛的表现及预后。

2、东汉张仲景正式提出了胸痹这一名称。

将胸痹的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

3、宋代《圣济总录》专列胸痹门讨论胸痹病。

4、明清时代,对胸痹的认识进一步提高。

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有了发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

2、素体阳虚,胸阳不振是形成胸痹的病理基础。

3、病理因素为阴寒,痰浊,瘀血相互为患。

4、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5、病理转化可以因实致虚,亦可以因虚致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治标常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扶正常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

(三)分型论治:

1、心血瘀阻证:

血府逐瘀汤;血瘀轻者可用丹参饮

2、气滞心胸证:

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证: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证: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阴寒极盛,胸痹重证,用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

5、心肾阴虚证: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6、气阴两虚证: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7、心肾阳虚证:

参附汤合右归饮

五、胸痹与真心痛,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的鉴别

六、胸痹与心悸的转化

第三节不寐

一、定义: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持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则彻夜不寐。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到肾脾肝。

2、病理关键为阴阳失交,神不归舍,心神不宁。

3、.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明确主要特征,分清虚实

(二)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虚宜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宜泻其有余,消导和中,清火化痰。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肝火扰心证:

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证:

黄连温胆汤;痰食阻滞,胃中不和用半夏秫米汤加神曲、山楂、莱菔子;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用礞石滚痰丸

(2)虚证

1、心肾不交证: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2、心脾两虚证:

归脾汤;亦归脾汤、养心汤化裁同用

3、心胆气虚证: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血虚阳浮,虚烦不寐用酸枣仁汤;气血不足可用归脾汤;病后血虚肝热而不寐者,用琥珀多寐丸;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用交泰丸。

五、心悸与不寐的转化

第四节癫狂

一、定义:

癫狂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

癫证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狂证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很难截然分开,故癫狂并称,以青壮年多见。

二、源流:

1、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表现特征、治疗已有较系统的记载:

2、难经提出了癫与狂的鉴别(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表现。

3、朱丹溪:

“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

提出了癫狂与“痰”的关系。

4、明代王肯堂才将癫、狂、痫区分开来。

5、王清任首倡瘀血,开辟了活血化瘀法治疗癫狂的先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心(脑),涉及肝、脾、肾等脏。

2、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

3、病理关键是神明逆乱。

4、病理性质以实证为主,病理类型有癫与狂两种。

总之:

癫与狂的病机特点各有不同。

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初发时宜清热涤痰、疏肝理气或安神定志;病久宜健脾益气,滋阴养血;如有瘀血,当活血化瘀

(三)分型论治:

(1)癫证

1、痰气郁结证:

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证:

养心汤合越鞠丸;亦可用甘麦大枣汤

(2)狂证

1、痰火扰神证:

生铁落饮;阳明热盛,大便秘结,用加减承气汤;神志较清,痰热未尽,用温胆汤

2、痰热瘀结证:

癫狂梦醒汤

3、火盛阴伤证:

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五、癫狂的转归预后与调摄

第五节痫证

一、定义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其特征是发作性精神恍惚,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二、源流:

1、内经及秦汉阶段

①最早源于《内经》:

胎病”癫疾,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2、隋唐阶段,对痫证认识有较大提高。

①巢元方将痫病分为风痫、惊痫、食痫、痰痫。

提出了发作周期有长有短。

孙思邈分为心

痫、肝痫、肺痫、肾痫和肠痫。

3、宋元时代在病因病机和治疗上有所发展。

1陈无择认为是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2朱丹溪强调痰迷心窍引发。

“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

4、明清以来,痫证认识上有较大发展。

①王肯堂首先将癫狂痫区分开来以如前述。

虞抟也主张从痰论治。

叶天士补充了痫病虚证的治法。

王清仁补充了气虚血瘀型的治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肝。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常兼气、火、风、瘀等邪。

3、病理关键为痰聚气逆,风痰闭阻,神机失用,元神失控。

4、病理转化:

病机转化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及痰邪深浅。

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

固难化两大特点。

痫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痼于心胸的“顽痰”所致。

于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则与气机顺逆和痰浊内聚程度有关。

5、痫证日久,邪伤精气,可致心肾亏虚。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1、频繁发作者,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

2、平时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三)分型论治:

1、风痰闭阻证:

定痫丸

2、痰火扰神证: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用竹沥达痰丸

3、瘀阻脑络证:

通窍活血汤

4、必脾两虚证:

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

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偏于肾虚者,可用河车大造丸;日久不愈见神志恍惚,恐惧,抑郁,可合甘麦大枣汤五、癲狂痫的鉴别

六、痫的预防调摄

第六节疾呆

一、定义:

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主要临床表现。

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顿,善忘;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矢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

(三)分型论治:

1、髓海不足证:

七福饮

2、脾肾两虚证:

还少丹

3、痰浊蒙窍证:

涤痰汤4、瘀血内阻证:

通窍活血汤

五、预后转归及调摄第七节厥证

一、定义:

厥证是指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

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导致死亡。

二、源流:

1、《内经》论厥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以暴死为厥。

②以四末逆冷为厥。

③以逆乱为厥。

2、继承中发展,认识深化阶段。

①《伤寒论》、《金匮要略》论厥为四肢厥冷。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阴篇)

②病机为阴阳不贯。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阴篇)

3、系统认识阶段。

①《景岳全书厥逆》总结明代以前对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符合临床实际。

三、病因病机:

(一)病理要点:

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

(二)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

1、实证病机是气血上冲逆乱,清窍壅塞。

2、虚证病机是气血虚亏,不能上荣清窍。

(三)病机转化与体质有关:

1、气盛有余之人,容易上冲逆乱。

2、气血虚损之人,容易下陷虚脱。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气厥:

1、实证:

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平时可服逍遥散

2、虚证:

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平时可服香砂六君丸,另可加用甘麦大枣汤

(2)血厥:

1、实证:

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

2、虚证:

急用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

(3)痰厥:

寻痰汤;痰湿化热,礞石滚痰丸

第三章肝胆病证

第一章胃痛一、定义:

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为主证的

病证。

二、源流:

1、“胃痛”之名首见于《内经》,并且对胃痛的病因病机作了论述。

《内经》诸多论述为后世治疗和研究胃痛奠定了基础。

2、张仲景《金匮要略》涉及到胃痛的论治,提出“按之不痛

者为虚,痛者为实”。

创立了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理中汤、吴茱萸汤,芍药甘草汤等治疗胃痛有效的方剂。

3、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之说,但总的说来这九种心痛多指胃痛。

4、李东垣《兰室秘藏》立“胃脘痛”一门,创益气、温中、理气、和胃之法。

5、《医学正传》认为孙思邈所指的九种心痛“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6、《景岳全书》着重强调了“气滞”这一病机并主张治以“理气为主”。

7、李中梓《医宗必读》、孙一奎《赤水玉珠》对“胃无补法”“痛无补法”提出了批评,强调要辨证治疗。

8、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

”指出胃病不仅

与气滞有密切关系,而且“久痛入络”必然引起血行不畅,在治疗上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9、林佩琴《类证治裁胃脘痛》则概括了胃痛之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的病机、主症、治法。

从而使本病的辨证论治更加完善。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

不通则痛(实)不荣则痛(虚)

3、病理因素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4、病理演变:

胃痛各型之间可以转化。

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脾不统血可以转为吐血、便血;气滞血瘀、胃失和降可以转为呕吐、反胃;痰瘀壅塞胃脘可以转为噎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理气和胃止痛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客胃证:

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证:

保和丸;胃脘痛胀而便闭者,合用小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苔黄燥便秘,合用大承气汤

3、肝气犯胃证:

柴胡疏肝散,也可用沉香降气散

4、湿热伤中证:

清中汤

5、瘀血停胃证:

失笑散合丹参饮;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失血日久,心悸少气,多梦少寐,唇白舌淡,可用归脾汤

6、胃阴亏耗证: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寒胜而疼甚,哎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或理中丸;寒热错杂,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用甘草泻心汤

第二章痞满

一、定义:

痞满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的病证。

以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特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脾胃,病理要点是气机升降失常。

2、病理关键:

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

3、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

4、病理因素有气滞、食滞、痰湿、湿热。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先虚实,后寒热

(二)治疗原则:

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三)分型论治:

(1)实痞

1、饮食内停证:

保和丸

2、痰湿中阻证:

二陈平胃汤

3、湿热阻胃证:

泻心汤合连朴饮

4、肝胃不和证:

越鞠丸合枳术丸

(2)虚痞

1、脾胃虚弱证:

补中益气汤

2、胃阴不足证:

益胃汤

第三节呕吐

一、定义:

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理要点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大类

3、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4、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虚实

(二)治疗原则:

和胃降逆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外邪犯胃证:

藿香正气散;感受秽浊之气,忽然呕吐,可先吞服玉枢丹

2、食滞内停证:

保和丸;积滞较多,腹满便秘,合用小承气汤;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口臭而渴,竹茹汤

3、痰饮内阻证:

小关夏汤合苓桂术甘汤;痰郁化热,壅阻于肺,可用温胆汤

3、肝气犯胃证:

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2)虚证:

1、脾胃气虚证:

香砂六君子

2、脾胃阳虚证:

理中汤;呕吐日久,肝嗵俱虚,冲气上逆,用来复丹

3、胃阴不足证:

麦门冬汤

第四节噎膈

一、定义:

噎膈是指吞咽时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

噎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