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425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docx

《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docx

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

2019年宁乡一中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

宁乡一中是一所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我校高度重视艺体特色教育工作,学校先后获得了“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国艺术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湖南省举重重点项目学校”、“湖南省武术传统项目学校”、“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湖南省体育运动后备人才重点学校”、“长沙市群体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为更好助力我校艺术特长生成长,为高校输送优质人才,我校从艺体教育的理念创新、硬件建设、师资培养、科学施教、全员参与多方面一齐发力,形成了科学的艺体特长生培养机制。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校本实际,学校坚持“德育立校,艺体强校”的特色办学方针,大胆创新。

二、培养理念

我校艺体生培养追求理念创新,引领艺体教育发展,始终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创名校,明确了“面向全体、提升素质、培养能力、发挥特长、和谐发展”的艺术体育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努力使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积极开展体艺“2+1”活动,努力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培养出两个体育特长和一个艺术特长。

三、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人的基本素质培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目标落实

领导小组学期初召开多次体育艺术专题工作会议,明确了学年、学期全校艺体工作方向、任务、重点,制定了学年、学期工作计划,重视目标落实和任务完成情况。

三、具体培养方案  

(一)制度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艺体生培养,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由欧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学校艺体教育工作。

学校把形成艺体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大事之一,领导小组把艺体教育列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学校《“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专门设立了“体育艺术教育中心”,负责体艺工作的规划与组织,认真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了《宁乡一中体育艺术特色发展规划》、《宁乡一中艺体训练管理制度》、《宁乡一中运动队、艺术生奖励办法》、《宁乡一中教练员、艺术教师管理制度》、《宁乡一中特长生(运动员、艺术生)管理细则》、《宁乡一中艺体场馆管理制度》、《宁乡一中艺体设施社区开放管理办法》、《宁乡一中体、音、美教学教研规范》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经校务委员会审核通过以后实施。

相关制度的出台使得学校艺体教育日常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科学规范,强力保障了学校艺体教育健康发展。

(二)硬件保障

我校艺体教育场馆齐全,设施设备一流,有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和150米室内塑胶跑道,有6301平米的多功能体育馆,馆内有篮球场、羽毛球场、舞台、4000个座位。

室内运动场能同时容纳4个班以上学生上体育课。

室外篮球场9个、排球场6个、乒乓球台30个。

学校还有游泳池、举重馆、单双杠训练场地、教师健身场地等场馆。

学校有艺术楼1栋,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

专用音乐教室2间,美术教室2间,美术展览室2间、舞蹈排练厅1间,琴房8间,钢琴5台。

音乐、美术教学设备基本符合规定的一类标准。

2015-2018学年,学校进一步扩建场馆,添置和完善设施设备,各类器材配备现已达到或部分超过国家颁发的《中小学艺术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中省示范性高中的配备标准。

(三)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体育艺术师资雄厚,素质一流,所有艺体教师资历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苦练内功,积极引进,努力打造一流的艺体教师队伍。

1.培养青年教师,提升艺体教师队伍教学水平

一是从常规工作中提升教师素质,要求所有老师必须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总结、备好课,青年教师的备课必须经教研组长或指导老师审核后方可实施。

二是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活动,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既提升了教师的基本功,又增强了工作的趣味性。

三是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让老师们接受新信息,开拓新思路,充实自己,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训练水平。

四是通过“青蓝工程”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每年9月份举行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的拜师会,同时签订拜师协议书,使老教师的光荣传统得以发扬光大,让年轻教师得以尽快成长。

五是通过“名师工程”让骨干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艺体教练负责制给老师们上项目,压担子,促进艺术体育教师的自我成长,使我校艺术体育教师得到快速成长。

2.积极引进,进一步提升艺体教师的整体素质

我们按照积极学习、积极引进的思路,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音乐学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大、天津体育学院紧密联系,一方面请这些名校的艺术、体育教授来校指导教学,借助高校的专家资源,指导我校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我校艺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促进了我校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我校先后成为了这些知名大学的教育实验基地和优质生源基地。

另一方面,学校主动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湖南师大等名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到我校任教,大大的充实了我校的艺体师资队伍。

(四)日常管理

1.组织管理

校长、书记和分管领导定期参加体育组、艺术组的教研活动,深入到体育、艺术学科课堂中,加强对体育艺术教育教学的指导;学校的两课三操每次均有主要领导参加和巡视;学校举行大型艺术体育活动时,所有校级领导全程参与;学校的各种体育艺术教育活动包括学校篮球队、足球队、举重队、健美操队、声乐社、舞蹈社、美术社等兴趣小组,主管领导均组织辅导老师全程管理;教务科将体育艺术视为高考科目,定期组织课堂教学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教科室通过各级各类公开课、研究课、论文评比等总结体育艺术教学经验,促进体育艺术科研工作的开展。

2.课堂教学管理

把课堂教学作为艺体教育的主阵地,大力加强艺体教育教学,努力实行全员艺体教育。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设课程,严禁教师私自调课,严禁教师挪用学生艺体课堂,严禁艺体教师上课敷衍了事。

学校分三个层面对艺体课堂加以督查:

艺体领导小组定期督查,教务科长期督查,年级和教研组天天督查。

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考察,要求学生所学艺体课程必须合格。

(五)课外活动建设

“以田径为龙头,以举重、武术、篮球、排球、乒乓球为辅项,以体育高考为生命线,带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的体育发展方针,拟定了“以美术为龙头,以声乐、舞蹈、器乐、健美操为辅项,以艺术高考为生命线,带动学校艺术工作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发展方针,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尊重学生发展个性化延伸,拨给专款,安排专任辅导老师,加强课外活动建设,切实抓好业余运动队(篮球、田径、举重三支队伍)、艺术队(声乐、舞蹈、美术、业余健美操四支队伍)的训练,积极组织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生社团的兴趣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修养和竞技水平。

 

附件一:

宁乡一中艺术特长生管理协议书

为加强对艺术特长生的管理,使他们在努力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特长优势,积极参加日常的特长培训,不断提高艺术水平。

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秀学生。

学校特长专业老师,艺术特长生及家长签订如下协议:

1、学校学生科负责对艺术特长生实施日常管理;学校对艺术特长生严格管理,既要抓好文化课学习,又要加强业余训练;艺术特长生享受统招待遇;学校对竞赛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

2、艺术特长生必须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和管理要求,不搞特殊化。

正常上课时间段学生的一切活动由班主任负责。

训练时间段学生的一切活动由专业老师负责。

3、艺术特长生必须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因比赛、演出需要,服从学校统一调度和安排。

4、艺术特长生要保证专业教室的卫生,爱护公共设施和财产。

如损坏和丢失物品,照价赔偿。

5、严格自觉遵守训练作息,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

有事不能参训,必须向专业老师请假。

6、艺术特长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搞好文化课学习,做到全面发展。

7、日常教学要求按照学校校规校纪执行。

无故不参加训练辅导一律视为旷课。

不得擅自把闲杂人员带到专业教室。

学生个人外出训练、学习,学生应写出书面申请,家长、班主任签字,报学生科批准,方可离校,无申请离校按旷课处理。

8、艺术特长生高一、高二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高三的专业培训由家长与学生自愿选择培训学校,学校不负责高三专业培养,

9、如果严重违纪,学习或训练松懈,不服从专业老师各项训练安排、不服从班主任管理者,学校将劝其转移学习环境,严重者开除学籍。

10、进校后专业生如果无故不参加训练,学校将视为该学生自动放弃宁乡一中学籍,并不得以各种理由转我校文化班或改其它专业,否则必须转出宁乡一中。

11、专业老师所带学生如有出现第9、第10条的现象,相关指导老师将负连带责任,并减少来期相应专业招生计划。

本协议一式四份,学生一份,专业老师一份,学生科一份,学校一份,签字生效。

为保证学生安全着想,请家长务必保持所留电话畅通。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父亲电话:

母亲电话:

专业老师签字:

联系电话:

年月日

 

附件二:

2018年度宁乡一中体育特长生工作计划

田径队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纲要》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创建“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健身氛围,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科学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全面负责管理学校的体育工作,实施“分工负责,分管齐抓的管理制度”,“负责到人,工作到位”的责任制度,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检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狠抓落实。

(二)确定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部署实施体育工作的依据。

特别是新教材的实施以后,怎样上好体育课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根据体育新课标精神,规范课堂质量,领会精神实质,确定工作目标如下:

贯彻两个条例,上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将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课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提高堂课质量

狠抓体育常规,提高课堂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培训工作,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

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

体育教师坚持“继续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汲取知识,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

坚持“面向全体,教书育人”,规范体育教学常规。

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耐心细致。

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上课多练,少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探索“学生体育素质”的评定标准。

(四)开展群体竞赛

本学期是开展秋冬季运动的旺季,因此将开展“面向全体”的多种群体竞赛活动,坚持和完善每月一赛制度。

积极筹划和举办好校园田径运动会。

(五)抓好各项梯队训练

我校体育组将在人手少、任务紧的情况下,尽力尽职建立、健全完善、各项校级运动队框架,按照体育竞赛计划表,认真抓好田径等的训练。

制定好周密而详细的计划。

(六)加强资料管理

以条例为依据把学校体育资料分类归档,以备检查,努力使学校体育运动水平进入镇级体育先进行列。

加强资料积累,完善运动队档案,搞好运动队建设。

(七)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三、具体安排:

1、制定工作计划。

2、全校广播操纠正与提高。

3、每月一赛:

跑操。

4、一年级广播操新授课程。

5、教研组内正常听评课。

6、迎长沙市九运会

7、校园田径运动会筹划与举行。

8、《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篮球队培养计划:

一、计划大纲

(一)依据:

教育部推展一校一运动团队计划;参与教育部高中篮球联赛。

(二)实施对象:

高中及高中学生篮球队

(三)组织与分工:

领队:

欧阳才校长

副领队:

学生科长:

何长新

管理:

体育组长:

兰红兵

教练:

张卫军

(四)实施内容:

球员选材、球员技术培训、球员品德培养、学业辅导、参与教育单位主办之各项篮球比赛、升学辅导。

(五)实施方式:

每天上午07:

00至07:

50体能训练

下午16:

30至19:

30技战术训练

课程:

篮球技战术训练、篮球专项体能训练

辅助训练安排

第一阶段辅助训练:

(时间可安排于晨操)

周一投篮训练(定点投篮以20个计算命中率;移动投篮20个、、

多组数重复训练,每人300个)。

周二敏捷训练(禁区步伐环绕、跳绳、6公尺折返跑、禁区对角

快跑、梅花桩折返跑)。

周三运球训练(全场椅子障碍物运球通过、一对一运球攻守、假

动作切入)。

周四防守训练(空手背手防守步伐、切断防守步伐、前进后退防

守步伐、半场移动防守步伐)。

周五越野慢跑5000公尺法克雷克(运用学校附近山区乡间道路作

放松式慢跑)。

周六传接球训练(全场7次、5次、3次两人互传上篮;全场双

手长传上篮、各式传球训练)。

第二阶段体能:

周一间歇训练:

边线七点来回冲刺15趟(注意心跳最高220次

减去年龄数,冲刺完成后以慢跑、慢走恢复至心

跳120次左右再作第二回合,共作15-18次)。

周二循环训练:

设8至10个站,计有双脚并拢前后左右跳耀、伐

船式前后弓身、左右手上伸跳耀、180度转身跳

耀、俯卧弓身、等。

周三肌力训练:

抬膝碰胸、登阶、背部伸展、伏地挺身、双杠推

撑、二头肌卷举、等。

周四速度训练:

举腿跑、原地立姿摆臂、双脚跳耀前进、全场冲

刺、半场冲刺、等。

周五爆发力训练:

低障碍物侧向跳耀、双脚原地跳耀、原地触板

跳、跨步跳耀、跳绳、单脚连续跳、跳碰胸、、

等。

周六重量训练:

蹲举、高拉、直立双手上赙、屈膝举手上赙、腿部推举、负重登阶、俯卧腿后肌腿卷举、立姿单脚腿后机卷举、腿部伸展、大腿内收、大腿外展等。

注意事项:

体能训练必须注意训练前的伸展运动,以及训练后的放松收操,让肌肉、心肺功能、骨骼、神经、、等系统获得充份准备及休息。

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每位球员的负荷量不同,因此在操作时要注意其安全及器材的重量与次数,尤其实施操作与放松要别重视,此外训练人员务必在场指导,同时维护球员操作时的安全,以避免发生运动伤害。

(六)预期效益与评估指针:

1.配合教育部推动各校一运动特色。

2.参加教育部高中体育总会高中篮球联赛。

3.培养学生篮球技能知识、体能、品德。

4.组训篮球队,争取获得保送大学球员。

培养男女篮球队国手。

5.争取男女篮球队获得全省篮球比赛冠军、教育部高中篮球联赛

前四名。

二、篮球队训练课目

(一)热身运动

在热身运动跑步之前,先做伸展操再慢跑1000公尺或是篮球场20圈以上,然后依照篮球运动需要伸展的部位确实做好伸展活动。

(二)步伐

1.交叉步:

左右脚前后交叉,用于攻击接应或是防守之用。

2.滑轮步:

以左脚或是右脚带动另一脚作滑行地板之移动,是防守

步伐基础训练。

3.前进后退步伐:

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

注意要求球员必须提起后脚根,避免向后摔倒。

4.前后移动步伐:

在低位与45度之间作前后来回移动防守,必须

趋前举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线向另一边45度作

趋前压迫防守,再沿三分线下端线。

5.后退防守步:

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动作。

6.摆脱向前接应步伐:

以「之」字型向前摆脱伸手做出接应动作。

7.后转身步伐:

以「之」字型前进作转身伸手要球接应动作。

8.切断步伐:

两人一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墙」接触防守,

这种切断以双手护胸阻断对手顺利移动接应。

(三)传接球及持球训练

1.面对面200对传:

4人一组作胸前、弹地、、传球。

2.跨下8字型绕球:

分成两排,由跨下到腰部、头部绕球。

3.大风吹传球:

4人一组以半场或是全场作移动式接应。

4.四角传球:

分成四组作四角移动传接球。

5.四方位传球:

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传球。

6.面对面传接球:

以各式传球为主。

7.行进间背后、低手、单手传球:

两人一组行进间传球。

8.对墙传球:

以高度120公分对墙传接球。

9.打板长传:

以双手长传前场或是单手长传前场。

10.五点切传:

训练球员切传战术。

11.中锋接应传球:

由5位球员以「M」字型两球相互传给中锋策应。

12.半场或全场不运球进攻:

必须以传球及移动接应进攻。

(四)上篮训练

1.全场8字型传球上篮。

2.车轮式上篮。

3.全场7*5*3上篮。

4.三线上篮。

5.全场长传罚球线接应上篮。

6.二人一组上篮。

7.三人一组上篮。

8.直线运球上篮。

9.半场三角上篮。

(五)运球训练

1.全场障碍物运球。

2.全场跨下运球前进后退、转身、反手、背后运球。

3.全场空中垫步、急停后仰前进、空中左右闪运球人。

4.全场8字型运球。

5.左右手晃球。

6.跨下原地运球。

7.全场直线3-4拍运球上篮。

(六)投篮训练

1.定点投篮。

2.两组对角线接应投篮。

3.移动投篮。

4.骑马射箭。

5.底线切入勾射。

6.后旋转投篮。

7.三角底线擦板投篮。

8.全场来回急停跳投。

9.高位接应转身投篮(假动作配合左右切投)

10.三角擦板投篮。

11.五点投篮。

12.全场2-3人传球急停跳投。

13.半场接应挑篮。

14.半场前进接应跳投或切投。

(七)假动作

1.左右1-3道假动作切入。

2.上下举1-3次假动作。

3.外围假动作切入篮下再做假动作投篮。

(八)篮板卡位训练

1.半场1VS1至5VS5卡位训练(配合口头关照)。

2.半场3VS3卡位(配合口头关照、教练持球)。

3.罚球后卡位训练。

4.外线投篮卡位。

5.篮板球训练:

抛球抓球。

(九)防守训练

1.全场1VS1背手防守。

2.半场对角线切断攻守(教练持球、一攻一切断)。

3.一守二攻防守训练。

4.举手防守(外围)、在前防守训练(禁区)、趋前防守。

5.一线、二线、三线协助防守训练。

6.全场陷阱包夹(1-2-2、2-2-1、1-1-2-1)

7.半场包夹(1-2-2、2-1-2瞬间包夹)

8.半场盯人防守训练。

9.全场盯人防守。

10.区域防守移动训练(配合以多打少)。

11.三明治包夹防守训练(针对中锋)。

12.盯人防守让位、补位、交换防守训练。

13.禁区三传二守、四传三守。

14.全场攻守、教练持球不定向来回传球。

15.教练哨音指挥移动防守。

(十)摆脱接应训练

1.半场1VS1接应攻守。

2.半场1VS1低位摆脱攻守。

3.全场、半场不运球攻守。

(十一)快攻训练

1.全场五打四、四打三、三打二、二打一。

2.五人快攻路线布局来回攻击。

3.快速推进交叉突破(45度、下底线、绕底线、上45度接应)

4.打板长传接应上篮(2人、3人)。

(十二)分科训练

中锋部分:

1.中锋禁区1VS1单打(高位、侧位、低位)。

2.中锋禁区转身投篮(一人防守)。

3.中锋接应后不得运球的投篮。

4.两组中锋禁区掩护攻击(一人外围供球)。

5.三位中锋禁区抢球投篮。

6.中锋切断防守及在前防守。

7.中锋补位防守。

8.中锋走位接应与策应(由低位、侧位、高位移动)。

前锋部分:

1.锋线3人外围快传、2人防守(投篮后跟进)。

2.半场两人抢球攻守。

3.五角度分组个别切入。

4.切传训练(切传后补位五人一组)。

(十三)X1破盯人训练

1.X1步伐与转身接应。

2.两人、三人合作X1。

3.半场5VS5盯人、X1训练(教练持球)。

4.全场3VS3盯人、X1训练(自行运球)。

(十四)切传训练

1.阵势中的切传训练。

2.底线切入勾射、擦板。

3.正面、45度大步切入投篮、低手给球。

4.空中接应加速切入、配合骑马投篮、后旋转投篮。

5.切入挑篮、放篮。

(十五)组合训练

1.状况训练(针对倒数计时、罚球、冻结、犯规战术)。

2.全场5VS5(三组或四组来回接力)攻守变化。

3.全场3VS2外围快传、移位防守训练。

(十六)辅助体能

1.敏捷跑六公尺来回四次(计算秒数、多人比赛)。

2.全场四段冲刺(32秒内完成)。

3.圆圈追逐跑。

4.低头双手下垂快速跑。

5.举腿跑。

6.摆臂跳跃跑。

7.单脚跳。

8.双脚缩腹跳跃。

9.鸭型走(后退、前进)。

10.连续触网跳、连续处墙跳。

11.侧方跨。

12.抱队友走。

13.背队友走。

14.跨跳与穿越。

15.双肩举队友上下(靠墙)。

16.牛耕田。

17.柔软训练:

桥型撑、座姿分腿弯、座姿并腿手握脚指。

18.上下台阶。

19.跳阶梯。

20.斜坡冲刺。

(十七)循环训练

共设8站,每组1-3人,每次操作20秒、休息20秒;共三个循环。

1.俯卧弓背。

2.伏地挺身(手指、手掌)。

3.仰卧侧起(左、右)。

4.仰卧起坐(手放胸、腿屈膝)。

5.旋转跳180度。

6.伸展跳。

7.仰卧手脚接触。

8.筏船。

9.蛙人操(俯卧手脚高举)。

10.十字跳。

11.原地跳(伸左右手:

仿勾射)。

三、每周体能训练:

晨操体能训练

(周一)跳阶梯循环训练8站

(周二)5000公尺重量训练

(周三)上臂力训练间歇训练7趟X15次

(周四)综合体能训练敏捷速度2X4X2次

(周五)法克雷克跑步重量训练

(周六)鸭型走柔软训练

训练强化重点:

(1)球动人动(10)快速交叉突破

(2)侵略防守(11)摆脱与接应

(3)攻击企图(12)掩护与移动

(4)不运球攻击(13)二线三线防守

(5)卡位、跟进(14)口头关照

(6)包夹、突围(15)小组合作攻守

(7)压迫与切断(16)状况处理训练

(8)强力抢攻(17)读秒阶段处理

(9)陷阱包夹(18)跳球罚球布局

举重队训练计划:

为了丰富学生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传统项目在学校的深入和发展,提高学生对传统项目的认识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举重队特制定训练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参加举重队训练的学生由对体育活动有兴趣,符合举重的身材,能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水平以及良好体能的学生组成。

二、活动时间:

第八节课和晚自习时间。

三、举重训练的内容:

举重训练主要有两大项:

专项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

专项素质训练包括:

柔韧性练习、力量性练习、速度性练习、耐力性练习;专项技术训练包括:

抓举技术练习和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