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程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106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实验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实验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实验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实验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程序.docx

《实验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程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程序.docx

实验程序

实验四输送带控制设计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对用户程序的编辑及程序运行状态的监视操作。

2、通过输送带的控制设计,加深对PLC按顺序控制功能的设计理解。

3、进一步熟悉PLC的工作原理。

4、进一步熟悉FX-TRN-BEG-C软件编程操作。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三菱公司FX系列FX-TRN-BEG-C软件。

2、PC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熟悉编程软件环境和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顺序控制设计方法。

四、实验步骤

E-6输送带控制:

根据控制要求,控制输送带正转或反转转动。

控制对象

根据控制规格,传送带正转或逆转。

控制规格

此单元可以进行以下的操作。

了解必要的细节然后创建程序并验证操作项目。

1)

当按下面板上的按钮[PB1](X20)后,漏斗供给指令(Y10)被置为ON。

当松开[PB1](X20)后,供给指令(Y10)被置为OFF。

当将供给指令(Y10)置为ON以后, 漏斗补给一个部件。

2)

当按下面板上的按钮[PB2](X21)之后,传送带将按照以下3)到6)描述的顺序动作。

3)

首先,输送带正转(Y11)被置为ON,带动部件右移,在右限(X11)被置为ON时输送带正转(Y11)停止。

4)

输送带反转(Y12)开始被置为ON,带动部件左移,到左限(X10)被置为ON时输送带反转(Y12)停止。

5)

部件在左限(X10)停止5秒。

6)

5秒以后,输送带正转(Y11)再次被置为ON,传送带再次开始向右移动,直到停止传感器(X12)被置为ON为止。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PLC进行仿真,并模拟调试,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

程序图

改进:

1、略过第2)步,即开始时按下[PB1](X20)按钮,漏斗补给一个工件后,自动完成后续3)-6)步骤;

2、在未完成后续3)-6)步骤前,如果[PB1](X20)按钮被再次按下,不对系统当时的运行状态产生影响。

3、按下[PB2](X21)按钮,系统立刻停止(暂停),这时按下[PB1](X20)按钮,继续完成暂停的动作。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三菱公司FX系列FX-TRN-BEG-C软件。

2、PC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熟悉编程软件环境和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计时器、计数器使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

1、C-2应用定时器程序-1:

学习延时断开定时和单稳态定时器。

让我们做一个在指定时间后关闭的定时器。

注意

点击梯形图程序区以便可以进行操作。

标题条会变成蓝色。

当标题条和菜单项变成灰色时不可进行键盘操作。

1

点击远程控制中的[梯形图编辑]按钮。

2

输入以下的程序。

将光标置于梯形图左侧并开始输入数据。

使用以下的热键输入相对应的符号。

当进行定时器设置时分别在'输入符号'窗口中输入T1K30和T2K50然后点击[OK]。

(在T1和K30中间有空格)

3

按下[F4]键转换您输入的程序。

4

选中程序区域"在线"-"写入PLC"。

程序

2、C-3应用定时器程序-2:

学习一个“闪烁”程序。

让我们利用2个定时器分别控制ON和OFF以作出一个闪烁的输出。

注意

点击梯形图程序区以便可以进行操作。

标题条会变成蓝色。

当标题条和菜单项变成灰色时不可进行键盘操作。

1

点击远程控制中的[梯形图编辑]按钮。

2

输入以下的程序。

请将光标置于梯形图区域的左侧并开始输入数据。

请用以下的热键输入相对应的符号。

当设置定时器时在'输入符号'窗口中,分别输入T3K20和T4K40并点击[OK]按钮。

(在T3和K20中间有空格)

3

按下[F4]键转换您输入的程序。

4

将在梯形图区域中的程序通过选中"在线"-"写入PLC"写入PLC。

程序

3、C-4基本计数器程序:

学习计数器控制方法。

让我们制作一个计算部件的程序。

注意

点击梯形图程序区以便可以进行操作。

标题条会变成蓝色。

当标题条和菜单项变成灰色时不可进行键盘操作。

1

点击远程控制中的[梯形图编辑] 按钮。

2

输入以下的程序。

将光标置于梯形图区域的左侧并开始输入。

按照以下的热键输入符号。

当进行计数器设置时,在'输入符号'窗口中输入C0K10并点击[OK]。

(在C0和K10中有空格)

3

按下[F4]按钮以转换您输入的程序。

4

通过选中"在线"-"写入PLC"将程序区中的程序写入PLC。

5

计数器(C)

计数器有两个值,既定值和(常量)和当前值(根据输入状态变化)。

常量需要为整数。

在进行定时器设置时,'K'应该被加在数字之前如'K20'。

在此学习软件中,您可以使用235点计数器从C0到C234。

4、将以上程序送入PLC进行仿真,并模拟调试,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

程序图

实验三按钮信号控制设计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对用户程序的编辑及程序运行状态的监视操作。

2、通过交通灯的控制,进一步熟练掌握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PLC按时间控制功能的理解。

3、进一步熟悉PLC的工作原理。

4、进一步熟悉FX-TRN-BEG-C软件编程操作。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三菱公司FX系列FX-TRN-BEG-C软件。

2、PC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熟悉编程软件环境和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计时器使用方法及应用基本指令设计。

四、实验步骤

E-1按钮信号:

响应按钮输入,切换交通信号。

控制对象

使用按钮切换交通灯

控制规格

在此单元中执行以下动作。

请学习必需的控制细节并编程和验证动作。

1)

PLC一上电,红色信号灯(Y0)就以一秒间隔自动闪烁(ON1秒OFF1秒)。

2)

在操作面板上按下按钮(X10),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Y10)点亮并保持5秒后自动熄灭。

3)

同时,在按钮(X10)按下时,信号灯的显示将会象在4)到7)中描述的一样。

4)

首先,红色信号灯(Y0)继续闪烁5秒。

5)

5秒后红色信号灯(Y0)关闭。

黄色信号灯(Y1)开始点亮5秒。

6)

黄色信号灯(Y1)熄灭以后,绿色信号灯(Y2)点亮10秒。

7)

绿色信号灯(Y2)关闭以后,红色信号灯(Y0)又回到开始时的状态,即以一秒间隔自动闪烁。

(ON1秒OFF1秒)。

将以上程序送入PLC进行仿真,并模拟调试,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

程序图

改进:

1、第1)和7)中的自动闪烁改为ON2秒OFF1秒;

2、第4)中的红色信号灯(Y0)点亮5秒;

3、设计需避免按钮的重复动作影响,即在按钮(X10)按下后,系统即按如上所述2-7步骤的自动运行,在此期间,如果按钮被再次按下,不对系统当时的运行状态产生影响。

实验五舞台装置控制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I/O连接方法及其点数选择原则。

2、通过舞台装置的控制,加深对PLC设计方法的熟练应用和理解。

3、进一步熟悉PLC的工作原理。

4、进一步熟悉FX-TRN-BEG-C软件编程操作。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三菱公司FX系列FX-TRN-BEG-C软件。

2、PC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熟悉编程软件环境和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顺序控制设计方法。

3、熟练掌握PLC的一般设计思路。

四、实验步骤

F-2舞台装置:

根据控制要求,控制舞台装置,以便打开或关闭台幕和升降舞台。

控制对象

 控制舞台设置以便打开或关闭台幕和升高或降低舞台。

控制规格

此单元中执行以下动作。

请学习必需的控制细节并编程和验证动作。

自动控制规格

1)

当操作面板上的[开始](X16)按钮被按下时,蜂鸣器(Y5)拉响5秒。

仅仅当台幕关闭和舞台降到最低点时,[开始](X16)按钮按下才有效。

2)

当警报器停止后,窗帘打开指令(Y0)被置为ON,而且台幕会被拉开到左右端(X2和X5)。

 

3)

在台幕被完全拉开后,舞台上升(Y2)为ON,舞台开始上升,在舞台上限(X6)为ON时舞台停止上升。

4)

当按下面板上的[结束](X17)以后,窗帘关闭指令(Y1)被置为ON。

在台幕完全关闭后(左右两片台幕的最小距离限制为X0和X3),窗帘关闭指令(Y1)被置为OFF、同时舞台下降(Y3)被置为ON而且在降到最低点时舞台下降(Y3)被置为OFF。

手动控制规格

1)

台幕仅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窗帘开》》](X10)被按下时拉开。

台幕会在他们到达极限(X2andX5)时停止打开。

2)

台幕仅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窗帘关《《](X11)被按下时关闭。

台幕会在他们到达极限 (X0andX3)时停止关闭。

3)

只有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按钮[

舞台上升](X12)以后舞台开始上升。

当舞台到达上升极限(X6)后停止。

4)

只有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按钮[

舞台下降](X13)以后舞台开始下降。

当舞台到达下降极限(X7)后停止。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PLC进行仿真,并模拟调试,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

程序图

改进:

1、根据台幕和舞台的动作,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点亮或熄灭。

2、自动控制规格和手动控制规格应互不干扰。

即,在待机时,如果先按下“开始”键,则必须把自动规格按顺序运行完,手动规格才可以被选择;反之亦然。

注意:

范例程序未完成所有动作。

实验六自动门操作控制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I/O连接方法及其点数选择原则。

2、通过自动门的控制,加深对PLC设计方法的熟练应用和理解。

3、进一步熟悉PLC的工作原理。

4、进一步熟悉FX-TRN-BEG-C软件编程操作。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三菱公司FX系列FX-TRN-BEG-C软件。

2、PC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熟悉编程软件环境和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顺序控制设计方法。

3、熟练掌握PLC的一般设计思路。

四、实验步骤

F-1自动门操作:

根据控制要求,控制自动门操作。

控制对象

 控制一扇在检测到汽车之后可以打开或关闭的自动门。

控制规格

此单元中执行以下动作。

请学习必需的控制细节并编程和验证动作。

1)

当汽车开到门的前面时,自动门打开。

2)

当汽车经过门以后,自动门关闭。

3)

在上限(X1)为ON时,门不再打开。

4)

在下限(X0)为ON时,门不再关闭。

5)

当汽车还处于检测范围入口传感器(X2)和出口传感器(X3)中的时候, 门将不再关闭。

6)

蜂鸣器(Y7)在自动门动作时拉响。

7)

当汽车还处于检测范围入口传感器(X2)和出口传感器(X3)中的时候,灯(Y6)点亮。

8)

根据门的动作4个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或点亮或熄灭。

9)

使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

门上升](X10)和[

门下降](X11)的话可以手动操作门的开关。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PLC进行仿真,并模拟调试,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

程序图

实验七升降机控制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I/O连接方法及其点数选择原则。

2、通过升降机的控制,加深对PLC设计方法的熟练应用和理解。

3、进一步熟悉PLC的工作原理。

4、进一步熟悉FX-TRN-BEG-C软件编程操作。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三菱公司FX系列FX-TRN-BEG-C软件。

2、PC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熟悉编程软件环境和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顺序控制设计方法。

3、熟练掌握PLC的一般设计思路。

四、实验步骤

F-6升降机控制:

根据控制要求,控制升降机运输部件。

控制对象

使用升降机搬运部件到3个位置。

控制规格

此单元可以进行以下的操作。

了解必要的细节然后创建程序并验证操作项目。

全体控制

1)

当按下面板上的按钮[PB1](X20)时候,漏斗供给指令(Y0)被置为ON。

当松开[PB1](X20),供给指令(Y0)被置为OFF。

当供给指令(Y0)被置为ON时,漏斗补给一个部件。

2)

当操作面板上的[SW1](X24)被置为ON时,系统左侧送料传送带正转。

当[SW1](X24)被置为OFF,系统左侧送料传送带停止。

3)

当系统右侧分拣传送带的左边传感器X10,X12或者是X14检测到一个部件时,相应的传送带被置为ON而且把部件传送放到右端的盒子里。

为防止过载堆积,传送带在这个部件经过传送带右边的传感器X11,X13或者X15时,继续运行3秒后自动停止。

4)

在传送带上的大、中和小部件被输入传感器上(X0),中(X1)和下(X2)分拣。

升降机控制

1)

当升降机中的传感器“部件在升降机上(X3)”被置为ON时,该部件根据大小被送往以下的传送带。

  • 大部件:

 上部的传送带

  • 中部件:

 中部的传送带

  • 小部件:

 下层的传送带

2)

升降机上升指令(Y2)和升降机下降指令(Y3)根据以下传感器检测到的升降机位置被控制。

  • 上部:

 X6

  • 中部:

 X5

  • 下部:

 X4

3)

当一个部件被从升降机送到系统右侧分拣传送带时,升降机旋转指令(Y4)被置为ON。

4)

在一个部件被传送以后,升降机回到初始位置并待命。

将编好的程序送入PLC进行仿真,并模拟调试,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

程序图

1、按下[PB1](X20)按钮,漏斗供给指令(Y0)被置为ON,送出一个部件,输送带(Y1)自动运转,完成上述的输送任务,当升降机回到初始位置后,漏斗自动送出一个部件,不断循环。

2、系统自动运行期间,[PB1](X20)按钮无效。

3、按下[PB2](X21)按钮,部件输送完成后系统停止运行。

4、按下[PB3](X22)按钮,系统立刻停止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