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798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上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池上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池上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池上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池上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

《池上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上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池上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

《池上》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组

主题:

夏天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齐莉娟/郑州市金水区龙子湖第四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

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基于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教材分析

《池上》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妙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

学生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还需加强,写字时还需在注意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上多加注意,书写习惯正在养成。

(2)基于阅读:

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能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还需加强。

(3)基于口语交际:

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正在培养。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首、采、踪、迹、浮、萍”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评价任务

1.通过自读、开火车认读等形式评价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通过一看二写三对照,评价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通过教师范读、指名读等形式评价学生读背古诗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情况。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调动积累

导入新课

(5分钟)

活动一(2分钟)

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古诗。

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情感基础。

读准“首”的字音,会正确书空“首”。

有感情朗读课题。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2分钟)

板书课题。

相机教学生字“首”。

活动三(1分钟)

1.揭题。

板书:

池上。

2.简介诗人白居易。

环节二

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10分钟)

活动一(5分钟)

听古诗朗读。

学生自由读《池上》。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听准字音。

读准字音。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2分钟)

检查初读情况。

1.生字正音。

(结合字理相机教学“采”。

2.指名读。

3.齐读。

读通读顺。

能运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

(评价目标一、二)

活动三(5分钟)

熟读古诗。

能读出自己的理解。

(评价目标三)

活动四(1分钟)

初读了古诗,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大意,能够说完整的话。

环节三

吟诗炼字

体会意境

(13分钟)

活动一(7分钟)

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①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读出自己的感受。

(评价目标三)

活动二(8分钟)

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①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②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能够通过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对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四

回归整体

拓展延伸

(4分钟)

活动一(1分钟)

学生带着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理解诗句内容,背诵古诗。

(评价目标二、三)

活动二(3分钟)

熟读成诵,背诵古诗。

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环节五

指导写字

欣赏评议

(7分钟)

活动一(7分钟)

观察字形,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评生写的字。

通过一看二写三对照,评价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五

课外链接

布置作业

(1分钟)

①推荐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村居》。

②拓展延伸:

把诗分享给你的父母或小伙伴,也可以编成小故事演一演。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进一步体会事物之间的关系。

(评价目标二)

附:

板书设计

12古诗二首

首采

(田字格内书写)

偷采白莲回美

池上

不解浮萍开趣

《池上》教学反思

龙子湖第四小学齐莉娟

《池上》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读来朗朗上口。

课堂上老师通过这首小诗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到了“童年”的话题。

因为这是表现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

现在的孩子正处于无忧无虑的儿童时期,更易激起孩子情感的共鸣。

虽然这首古诗难度不大,学生初读便能理解大意,但对诗中的意境及一些关键词的正确理解还是有难度的。

如《池上》中“偷”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将会影响对诗主旨的把握。

如何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呢这首小诗就用浅显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生动的画面。

《池上》就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

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教学《池上》时,我让学生先美美地欣赏一组表现荷塘美景和小娃偷采白莲的画面,然后学生很快进入了诗歌描绘的意境之中,在想象中领悟了“偷”字的真正含义,体会到了小儿天真无邪的特点和白居易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课尾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出示了一组描写儿童生活、反映儿童情趣的古代诗歌,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想象诗的意境,同时增加趣味性。

课已完,但我个人感觉遗憾如下:

1.课前准备不足。

如在导入环节不顺利,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是随课题识字还是最后一起识字、写字,所以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卡住了,以至于后续的教学环节不流畅。

今后应该把握好每一次导入环节的教学,做到切实、有效。

2.时间观念不强。

每一个课堂环节没有把握好教学时间,这是我个人从教以来的短板。

也许当时比较较真,总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掌握住该知识点,所以当时可能钻牛角尖儿了,这也是我课堂上处理得最不理智的一点。

毕竟课堂上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只有40分钟),首先要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同时还要兼顾到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我今后最该改正的缺点!

3.教学评价不精。

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对学生做出有效地、更利于后来的学生发言的评价语,这就不能激起学生发言的成就感,引起学生课堂上内心的共鸣。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应该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有效地评价,以精练的语言评价孩子们,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好学上进。

4.教学经验不够。

因本人参加的公开课教学次数较少、课前准备不足,所以,内心不够自信,以至于在课堂初始就乱了,导致后面的教学环节效果不理想。

这在今后,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遇事沉着、冷静,尽量不让场面更糟。

5.后续工作没做好。

如,本次教学自带学生,但因下午的其他学科活动未能跟着学生一起回校,就应提前和带队的老师协商好:

到校后,学习用品的及时上交、家长什么时间接孩子等事宜。

所以,今后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做任何事都要充分考虑好,再有条不紊地进行任何一项工作。

总之,这些问题都留给我不断思索,促使我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思考,促使自己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