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748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x

《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教育思想选编.docx

中外教育思想选编

中国教育思想史选讲

第一讲孔子教育思想

一、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他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其父为下级武官。

三岁丧父,家境贫寒,自幼好学,二十六、七岁时曾做过“委吏”和“乘田”(管仓库和官牛羊)的小官,常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大约三十岁时,孔子开始讲学,长达四十余年。

由于他创办私学,顺应历史潮流,内容符合时代要求,教学方法得当,在社会上名声渐响。

在五十多岁时当上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升任司寇,但仅三个月就被迫离开鲁国,奔走于宋卫陈齐等国,开始十四年的流亡生涯。

后重返鲁国,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

后孔子对其一生做如是说:

“吾十有五儿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聚徒讲学和整理古籍两件事情,弟子多达三千,贤者七十有二。

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文化教育上,孔子有两大贡献,其一是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其二是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我们研究孔子教育思想,主要是依据《论语》一书。

二、孔子主要教育思想

(一)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相对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来讲,教育乃为根本。

2、教育和人的关系: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二)主张教育对象应该“有教无类”

1、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时间条件又允许的人,无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2、扩大受教育的范围,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三)教育目的上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主张培养能够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2、冲击了当时强调等级出身的宗法观念,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四)教育内容上强调伦理道德,但也不忽视其他方面。

1、特别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认为一般知识的学习应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2、《诗》、《书》、《礼》、《易》、《春秋》等都向学生传授,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比较全面的锻炼。

3、排除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4、缺陷是忽视自然知识,鄙视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五)教学原则与方法

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并重4、由博返约

(六)关于道德教育

1、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

2、道德教育原则

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七)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第二讲孟子教育思想

一、孟子其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

他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也是继孔子之后的著名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家庭贫困,是母亲将其抚养成人。

孟母教子甚严,曾“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终使其成材。

孟轲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之门人,而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

后人将子思、孟轲并称为思孟学派。

学成以后,孟子曾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仁政”、“王道”思想,前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但由于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不合时宜,而无法被接纳。

最后退居讲学著书。

尽管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为“邹国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加封为“邹国亚圣公”。

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并提,奉为儒家经典。

明嘉靖九年(1530年)被封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

《孟子》一书已早被中外学者介绍到世界各地,并对人类文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孟子教育思想

(一)性善论

1、人性本善,人有先天的“良能”和“良知”,人有善的天性。

所以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二)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的“治人”的“劳心者”。

孟子并不认为人的完善道德品质是先天的,而人的本性仅具有善的萌牙,是谓性“善端”,有待于以后教育的“扩弃”和“完善”;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教育,人的“善端”就得不到发展,甚至于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与禽兽无异”。

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国家的治理。

2、孟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以教育入手的,而教育又是扩充完善的过程。

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

对“劳力者”的教育则是为了使之成为统治者的顺民。

(三)道德教育思想理想人格

1、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孟子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作了描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内部修养,主要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持志养气、存心养性、动心忍性、反求诸己、知耻改过

(四)教学思想

1、他提倡的“深造自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学生加强自学,变罐输为主为自学为主体很有相似之处。

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他认为高深的造旨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

2、他还提倡启发思维。

孟子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达到他预期的效果。

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

要做到、教学生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自觉性,教师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便是教师引导的结果。

3、孟子还提倡“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仍然很有作用。

4、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然后再去教别人明白。

他谈到教师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第三讲董仲舒教育思想

一、董仲舒其人

董仲舒(前179一前104年),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人。

我国汉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儒学大师,有“汉代孔子”之称。

董仲舒生在富贵之家,少年时酷爱学习。

他以“三年不窥园”的闭门钻研精神钻研儒家典籍,兼习先秦其他名家学说。

在中、青年时,他就成为当时学问渊博、兼通五经、擅长《公羊春秋》的专家,成了远近闻名的经学大师。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汉武帝选拔贤良的时候,董仲舒以儒学博士的身份接受了他的亲自策问。

此次策文中,他以“天人三策”一举成名,被汉武帝封为中大夫。

公元前135年,汉王朝在辽东和长陵两地的庙殿遭到雷击后发生了大火。

董仲舒在家中草拟了一份奏章,名叫《灾异之记》,他以《春秋》之义和“天人感应”推论这是上天用此火灾来谴告汉王朝有“不义”之处,以及某些“于礼不当”和“在内不正”等情形。

他因此惹祸。

后离开京师,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

元朔四年(前125年),董仲舒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

前121年辞职归家。

董仲舒退居在家除了治学外,还很关心国家大事。

同时汉朝政府也仍然重视他的学问和见解,每次有国家大事,就派专使来征询意见。

前104年,董仲舒去世,汉武帝亲自为他选择安葬之地,并在陵前修建董子祠。

出于对董仲舒的尊敬,据说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陵园时,三十丈之外,便下马步行,随从臣子照例这样做。

董仲舒著作有《春秋繁露》(系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有17卷,82篇和《董子文集》。

二、教育思想

(一)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这本书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二)关于教育目的

1、董仲把教育作为政治的一种工具。

董仲舒鉴于秦王朝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灭亡的教训,主张实行“德教”。

2、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

他把人性划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不同的等级。

教育对绝大多数具有“中民之性”的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他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三)教学内容

1、从“独尊儒术”的思想出发,董仲舒所提倡的教学内容也完全的儒学化了,他主张以“六艺”(《诗》、《书》、《礼记》、《乐》、《易》、《春秋》)培养人才。

他认为各经所起的教育效果不同:

“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

《诗》道志,故长于质。

《礼》制节,故长于文。

《乐》咏德,故长于风。

《书》著功,故长于事。

《易》本天地,故长于数。

《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

”六部教材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而具体到教学内容,董仲舒认为教学的主体便是道德教育。

(四)道德教育

1、德教是立政之本。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1)“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2)“强勉行道”

(3)“必仁且智”

(4)重义轻利

(五)教学方法

1、强勉学问董仲舒认为教学贵在强勉努力,刻苦钻研,才能达到“博”与“明”的境地。

他说:

“事在强勉而已矣!

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盖明”。

不论是治学还是修德,都需要发挥“强勉”精神,才能成功。

2、节博合宜董仲舒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学习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太节则知暗,太博则业厌”。

3、专一虚静他认为学习必须专一,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

(六)教学的作用

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七)对教师的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言传身教,即所谓“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

2、要掌握时机及时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教学分量和进度,循序渐进。

3、要勤于考核、督促,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苦不堪言,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稽而勿苦”)。

4、要观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

第四讲韩愈教育思想

一、韩愈其人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号称“文人之雄”,曾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同时,韩愈又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

  韩愈,字退之,河南南阳(今孟县)人,生于公元768年,卒于公元824年。

其郡望昌黎,故自称韩昌黎。

韩愈官至吏部侍郎,故后人也称他韩吏部。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和书香门第。

他三岁而孤由其伯兄抚养,12岁时其兄韩会病故,由其寡嫂养大成人。

韩愈从幼年时期便饱尝寄人篱下之苦和长期颠沛流离的艰辛,经历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岁月。

这种经历促使他早熟,形成了较强的自我奋斗精神。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韩愈降为国子监博士,亲自主持京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和少文馆,他除亲自讲学外还经常要与六个学馆的博士教官接触,交流教学情况,提出教学要求。

韩愈曾作《子产不毁乡学颂》,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地方教育的现象,歌颂郑子产的不毁乡学。

他重视地方教育,在潮州做刺史时,拿出自己的薪俸兴办州学,发展地方教育。

《师说》、《进学解》是韩愈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在当代及后代都具有深远的借鉴价值。

《师说》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篇比较全面地从理论上论述师道的文章。

它的思想意义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师道的观点,是有创见的,是韩愈教育思想的精髓。

二、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师论

1、师与道。

2、道与惑

3、师与生

(二)人性论

韩愈是“性三品”论者。

他写了《原性》一文,表达了他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他认为人性是先天的,“性”分上中下三品。

上品的人“善焉”,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也”,而下品的人则是“恶焉”;他认为性之外还有情,情是“接于物而生的”,它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种。

情也是分上中下三品的,他认为具有上品性的人,七情的表现都能“适中”;具有中品性的人,要求七情适中,但往往“有所甚”“有所亡”,即过与不及,而不能恰如其分;具有下品性的人,“直情而行”,毫不控制。

韩愈认为,“三品”的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不能互相转化。

在“品”的内部,可用教化和刑罚,使人发生一定的改变。

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既定的品格之内使性移动。

韩愈的性三品说,坚持上下品不可移,教育的作用必然要受到很大的局限。

但是,他提出的“性情”之说,对宋明理学是有影响的。

(三)关于识别和培养人才

1、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如何加以识别和培养。

2、在《杂说四说马》一文里,用说马的道理来说明识别人才的重要。

(四)关于学习方法

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荒于随。

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3、把学习和独创结合起来

“师其意不师其辞”

第五讲朱熹教育思想

一、朱熹其人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

祖籍徽州婺源,生于福建,故称其为闽人,称其学派为“闽学派”。

他是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著名的教育家。

朱熹一生总计做官十年左右,其余时间大部从事私人讲学及著述活动。

朱熹是一个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40余年,就在他做官的十年中,每到一处,除处理政务外,还时常提倡设立书院和州县学,亲自讲学。

在任同安主薄时,开办县学,设“志道”、“依仁”、“据德”、“游艺”四斋,分斋讲学;在知南康军时,重修白鹿洞书院,制定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自任山长;在知潭州时,修复岳麓书院。

他很重视整理编著教材,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四书集注》是元明清各代官学必读教科书,他的注释被奉为对“四书”的标准解释。

其《小学》和与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亦是封建教育的正统教材。

朱熹以孔孟之道的正统自居,并综合了北宋以来的各派学说,吸取了佛、道各家,在程颐的“道即理”、“性即理”的思想基础上,对先秦以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改造,建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程颐、朱熹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南宋以后,程朱学派的教育思想,被提到儒学的正宗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朱熹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和作用

1、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2、他针对不同人禀受“天理”和蒙受“人欲”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

圣人无须教,贤人需要教。

中人最需教。

(二)小学和大学的教学内容

1、小学阶段(8-15岁),主要是“学其事”。

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以诗、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基础上,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

以《小学》为教材。

2、大学阶段(15岁以上),主要是“明其理”。

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

以“四书”为教材。

(三)教学原则与方法

1、居敬穷理

2、学思力行

3、因材施教

4、循序渐进

(四)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己体察5、著紧用力6、居敬持志

第六讲颜元教育思想

一、颜元其人

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省保定博野县人,生于明崇祯八年,卒于清康熙43年,是我国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

在批判理学,提倡实学方面,他的态度最为激进。

他针对秦汉以来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进行了猛烈批判,被称为“17世纪思想界的一支异军”。

他在批判理学的过程中,提出“习行之学”,构成了他独特的学术和教育思想体系,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颜元出身贫寒,青年时期,曾“耕田灌园”,还行过医以养家。

19岁中秀才,但随后却绝意科举,开设家塾,教授生徒。

这时,他笃信程朱理学,将自己的学舍称为"思古斋"。

35岁时,认识到理学空虚无用,开始崇尚"习行",把"思古斋"改为"习斋",订"习斋教条"二十则,其中提出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等经世治国的政务。

晚年,颜元主持漳南书院,实行分斋教学,设置"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六斋。

后因漳水泛滥,书院被淹而停办。

颜元从1658年“开学塾”到1704年逝世,其教育实践活动长达47年,弟子满天下,现有记录可查者,就有一百多人,成就了“颜李学派”,而且积极改造传统的书院教育,使其成为培养具有“实德实才”人才的摇篮。

颜元的著作,最主要的是《四存编》,其中《存学编》是他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等。

二、颜元教育思想

(一)传统教育有三大祸害:

1、毁坏人才

2、灭绝圣学

3、败坏社会风气

(二)教育的作用

1、教育培养人才是治国的基础。

2、教育可以预防和去掉“引蔽习染”。

(三)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1、教育要求培养实用的人才,圣贤应该是那种能利济苍生的人,有实才实德的人,而且应是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人。

2、在内容上他也强调“实学”。

他提出三事、六府、三物之说。

其实他在谈及教育内容时更重视的是三物,尤其是其中的六艺,礼、乐、兵、农。

3、他曾为漳南书院提出教学计划,把书院分为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等六斋,集中反映了其实学主张。

(三)教学方法

1、反对传统教育的静思

2、强调“主动”和“习行”。

第七讲张之洞教育思想

一、张之洞其人

张之洞(1837~1909)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

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交河县)人。

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1867年起,先后任浙江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兼管学部等官职。

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先后开办武昌经心书院、成都尊经书院、山西会德堂、广州广雅书院、湖北两湖书院、存古学堂、湖北方言学堂、江南铁路学堂、湖北自强学堂、矿业学堂、农务学堂、武备学堂、陆军小学堂、师范学堂、师范传习所、女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两湖总师范学堂、支那师范学堂、湖南育婴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黄埔水雷学堂、南京三江师范学堂、江西高安蚕桑学堂等;派遣学生及学务官员出国留学或考察教育;和袁世凯奏请递减科举,参与拟订“癸卯学制”。

张之洞忠于清王朝,却因积极倡导改革传统教育,大力发展新式教育,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掘墓人和近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

二、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张之洞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

这个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他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

其中,尤其强调“明纲”;西学包括“西政、西艺、西史”三类,并着重分析了西政和西艺。

(二)关于学制改革的思想

1、主张天下广设各级学堂

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第三》中主张:

“各省各道各府各州县皆宜有学,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

……县有人文盛物力充者,府能设大学,县能设中学,尤善。

”并提倡因陋就简,利用各地书院、善堂、祠堂、庙宇等场所及其经费兴学,以及鼓励地方官绅捐资办学。

2、主张设立工农兵学商等各类学校

他说:

“外洋各国学校之制,有专门之学,有公共之学。

”[8]专门之学即各类实业学堂,他主张设立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等学堂。

公共之学即普通教育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

外国学制完备周详,“吾将以为法式。

”[9]

他还提倡留学教育。

他说:

“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

”[10]他认为,学生到国外培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留学教育作为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富民强国的重要途径。

留学教育成为他设计的教育框架的重要部分。

3、关于学制改革的设想

张之洞曾在《劝学篇》中提出过建立三级学堂的构想。

1901年8月他和刘坤一在《变通政治人为才先折》中系统提出设立包括蒙学、小学、高等小学、中学、高等学校、大学的新学制设想。

1903年,奉旨与张百熙、荣庆一起主持制定了《癸卯学制》。

该学制是张之洞学制改革思想的具体化、法规化。

(三)关于师范教育

1903年张之洞指出应“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尤其培养小学教员的初级师范学堂更应迅速办理。

他还强调师范教育的独立地位,使之在癸卯学制中自成系统。

因此,“办理教育,首重师范”。

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张之洞在办学实践中,对师范教育格外重视。

在他主持制定的《癸卯学制》中,三级师范自成体系。

1907年掌管学部后奏准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是为我国女子师范教育及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学制的开端。

张之洞认为,师范教育必须突出以下特点:

(1)重视教育类和教师技能类课程,突出师范性;

(2)附设小学堂,以利师范生实习;(3)规定师范生享受免费待遇,以使人羡慕;(4)规定师范生毕业后最低从教年限6年。

张之洞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近代师范体系的确立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

(四)论实业教育

在“振兴实业、为国储才”思想驱动指导下,张之洞除了积极兴办各类实业教育机构外,还借鉴国外设计了三等各类纵向衔接横向联系的完备的实业教育体系,为我国近代实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第八讲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其人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治,又名知行,安徽歙县人。

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

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学。

1914年留美,次年获伊利诺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孟禄等教育家。

1917年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教育科(教育系)主任。

1922年兼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3年任南京安徽公学校长。

同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推行平民教育。

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

1930年秋流亡日本。

1931年春回国,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流浪儿童工学团,提倡普及教育。

期间,创办《生活教育》半月刊,并任《生活教育》和《普及教育》周刊主编。

1936年组织国难教育社并任理事长,提倡国难教育运动。

1938年12月在桂林成立生活教育社,任理事长。

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主编《民主教育》月刊。

1946年创办重庆社会大学,任校长。

陶行知思想非常丰富。

其中以普及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最富特色。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

普及大众教育是陶行知毕生大部分精力奋斗的目标。

他说:

“这十几年来,我有时提倡平民教育,有时提倡乡村教育,有时提倡劳苦大众的教育,不知道的人以为我见异思迁,欢喜翻新花样,其实我心中只有一个中心问题,这问题便是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没机会受到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

”[12]

首先要打破学生关,消除儿童与成人、男子与妇女的界限,让所有男女老幼都成为普及教育的对象。

其次,要打破先生关。

他认为普及教育最有效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