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7525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复习.docx

《组织行为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织行为学复习.docx

组织行为学复习

判断并改错

1.自我实现人性假设认为没有一套适合任何时代、任何人的普遍的管理方法。

()

  2.工作参与表现出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情和情绪,它一般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

()

  3.需要引起行为、维持行为并指引行为去满足某种动机。

()

  4.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就是一个激励过程。

()

  5.职务外满足是指通过工作过程本身来使教师的需要得到满足。

()

  6.权威引起被领导者的只限于外部行为上的机械的服从,往往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态度。

()

  7.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证实了只有把人当作“经济人”看待,才能创造出高效率。

()

  8.纵观各种权力,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模范权是最基本的,而合法权是学校领导者,乃至教师最有价值的权力。

()

  9.麦格雷戈的Y理论认为人天生就是懒惰的、厌恶工作、逃避责任。

  10.根据赫兹伯格的理论,公司的人际关系属于激励因素。

  11.扁平化学校组织的管理层次多,可以使信息在学校组织中快速传递。

()

  1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正比例关系。

()

  13.学校行为文化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学校的组织气候。

()

  14.教师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越小,教师的工作绩效就越好。

()

15.可以说学校组织的冲突对学校的发展弊大于利。

()

  16.对学校组织的冲突应该尽量回避。

()

  17.合理的学校组织应该是高耸的、金字塔似的学校。

()

  18.根据勒温,通过认同与内在化等方式,使组织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和接受新的行为方式是组织变革的“冻结”阶段。

()之外,更注重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

()

20.在五项修炼中,圣吉视系统思考为核心。

()

21.实现管理的目标,就要实行合乎人情味的管理,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22.黑胆汗占优势的属于胆汗质气质。

23.保健因素同工作内容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

24.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25.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职权。

26.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判断并改错题参考答案:

  1.ד自我实现”改为“复杂人”

  2.ד工作参与”改为“工作满意度”

  3.×将“需要”和“动机”位置互换

  4.√

  5.ד职务外”改为“职务内”

  6.ד权威”改为“职权”

  7.ד经济人”改为“社会人”

  8.ד模范权”和“合法权”位置互换

  9.דY”改为“X”

10.ד激励”改为“保健”

  11.ד多”改为“少”

  12.ד正”改为“反”

  13.√

  14.×改为:

工作压力最优(或适当)时,工作绩效才最好

  15.×改为:

学校组织的破坏性冲突

  16.×把“尽量回避”改为“积极解决、有效管理”

  17.×把“高耸的、金字塔似”改为“扁平化”

  18.ד冻结”改为“改变”

  19.√

  20.√

21.√

22.×改为:

黑胆汗占优势的属于抑郁质。

23.×改为:

保健因素同工作环境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有关。

24.×改为:

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25.改为:

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职权和权威。

26.√

 

单选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7.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依德

8.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天才

9.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10.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1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1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1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14.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15.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16.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的是E.R.G理论

17.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18.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19.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0.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感觉自己报酬偏低不公平,那么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减少自己的投入

21.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一期减少这种行为的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22.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23.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可变间隔的强化方式

24.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没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战地放的东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作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25.某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项目,但他却想成为一名长跑运动员,想而不得,他很苦恼,他这种挫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26.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

27.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可能高也可能低

28.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29.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0.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1.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集体

32.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任务群体

33.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强制

34.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利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妥协

35.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高生产率高凝聚力

36.斯托迪尔没有把领导按社会特性来划分类型

37.研究领导行为的管理系统理论是利克特提出的

38.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团队式

39.“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提出的

40.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提出的

41.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1000人~45000人左右

42.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社会功能

43.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自由型组织结构

44.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人际关系

45.“熵”能测量环境的有序性特性

46.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核心和实质是一种价值观念

47.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映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稳定性

48.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的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

这类环境是复杂—动态环境

49.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50.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完善信息沟通系统

 

多选:

1.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社交需要、安全需要、人际关系和谐的需要、相互尊重的需要

2.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手、敢于创新、尊重他人

3.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实用性

4.组织行为学研究饿层次有个体、群体、组织、环境

5.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管理的两重性、人的两重性、多学科性

6.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

7.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研究程序的公开性、收集资料的客观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所得结论的现在性

8.行为测量量表有名称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9.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置之不顾、随机化和不加控制、保持衡定、匹配、规定特定的标准和范畴

10.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

11.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12.人的行为特征有自发的、有原因的、有目的的、持久性的、可改变的

13.个性的特点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

14.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15.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阿尔波特、艾森克、卡特尔

16.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17.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

18.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19.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理性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

20.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理性型、政治型和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经济型

21.社会知觉主要包括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

22.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知觉防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

23.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改变行为、改变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24.X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能自我约束

25.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6.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部分安全需要、全部友爱和归属的需要、部分相互尊重的需要

27.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成就需要、权利需要、社交需要

28.过程型极力理论主要有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29.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工作本身的特点、责任感、提升和发展、上司的赏识

30.激励理论可划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改造型激励理论

31.下列制度中属于采用固定间隔强化方法的有计时工资、月度奖、年终分红

32.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对虚幻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33.我国员工生产不公平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奖励分配制度的不完善、领导者的管理素质较差、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认识管理制度的不合理

34.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方式有思想政治工作、奖励、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认识管理制度的不合理

35.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认同需要、完成任务的需要

36.同质结构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一个工作群体的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37.异质结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完成复杂的工作、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

38.群体典型的角色有自我为中心者、任务角色、维护角色

39.自我为中心角色包括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

40.任务角色包括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

41.维护角色包括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监督者

42.群体决策的方式有缺少反映、独裁原则、少数原则、多数原则、完全一致原则

43.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

44.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45.人际关系的功能有人的生产、人际交往、人际接触、社会环境、人际需要

46.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人的生产、人际接触、人际需要

47.人际关系发展动力人的生产、人际交往、人际接触

48.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49.人际交往的原则互利原则、平等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

50.冲突的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51.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有设置超级目标、采取行政手段

52.引起冲突的策略委任态度开朗的领导者、重新编组、鼓励竞争

53.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合作精神、决策能力、敢于创新、尊重他人

54.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临到者的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

55.勒温认为存在着专制方式、民主方式、放任自流方式的领导工作方式。

56.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职位权利、任务结构、上下级的关系

57.“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有支持型、参与型、指导型、以成就为目标

58.领导规范模式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原则是信息的原则、接受型原则、冲突的原则、合理的原则、目标适合的原则

59.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60.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有分工、竞争、反应性

61.组织变革大致涉及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环境

62.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工作再设计、目标管理、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63.一个人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变动,一般是纵向变动、横向变动、核心变动

简答及解答案例所需掌握的主要原理和理论

1.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把组织分为那几种类型?

1)经济组织2)政治组织3)文化组织4)群众组织5)宗教组织

2.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研究程序的公开性收集资料的客观性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所得结论的再现性对未来的预见性

3.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行为特征有哪些?

行为的自发性行为的因果性行为的主动性行为的持久性行为的可变性

4.能力差异的应用原则?

在管理活动中,人们通常将个体的能力看作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又将这种心理特征区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个体能力的差异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分类:

1)能力的水平差异2)能力的类型差异3)能力发展达到成熟需要的时间差异

能力差异的应用原则有:

1)能力阈限原则2)能力合理安排原则3)能力互补原则

5.超Y理论与谁的理论相近,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与薛恩的理论相近,其主要内容为:

1)人类的需要是分成许多类的,并且会随着人的发展阶段和整个生活处境的变化而变化。

2)人在同一个时期内,会有许多的需要和动机,这些动机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3)人由于在组织中生活,可以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4)一个人在不同的组织或同一个组织的不同部门、岗位工作时会形成不同的动机。

5)一个人是否感到满足或是否表现出献身精神,决定于自己本身的动机构成及他跟组织间的相互关系。

6)由于人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对不同的管理方式每个人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没有一套适合任何时代,任何人的普遍的管理方法。

6.如何进行情绪地调试与情感地培养?

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1)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并端正人们的情绪经验

3)引导人们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使其情感箱正确的方向发展

情绪的培养:

1)培养高尚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通过多种途径,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

3)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7.何为激励?

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

激励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激励有一定的被激励对象。

2)激励是研究人的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

3)是什么因素把人们已被激活的行为引导到一定方向上去的。

4)这些行为如何能保持和延续。

8.有效激励应遵循的原则?

按需激励原则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奖惩相结合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原则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原则

9.有效激励的手段和方法?

目标激励工作激励持股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组织文化激励危机激励

10.如何理解罗伯特豪斯综合激励模式中的内激励和外激励?

内在激励来源于工作本身及工作任务之完成所直接带来的满足感,对提高激励的政策来说,提高内在激励更为重要。

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外酬的需要,再奖酬不足或不为人们所重视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而且内激励高,则工作自觉性强,不需要管理人员过多监督。

外在激励来源于工作任务之完成导致的种种外在奖酬。

11.需要掌握的几种激励理论:

层次论;双因素论;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

层次理论基本内容:

1.层次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2)人类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3)人的需要是不断随着低层次需要的满足而逐步向高层次需要发展的

2.五种基本需要: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基本内容:

他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激发因素,一类是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另一类是促使人们产生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主要内容:

1)成就需要2)归属需要3)权利需要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他认为人们只有在预期其行为有助于达到某种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充分激励起来,产生内在的激发力量,从而产生真正的行为。

这种激发力量的大小等于该目标对人的效价与人对能达到该目标的主观估计(期望值)的乘机。

即:

M=V×E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基本观点:

当员工作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一种比较称为横向比较,即他要将自己获得的“报酬”与自己的“投入”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

金纳的强化理论(行为修正理论):

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环境的作用下会采取一定的行为。

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

12.影响内聚力的因素和内聚力的作用?

影响内聚力的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式2)外部的影响3)群体规模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5)组的组合6)与外界的隔离7)群体的绩效8)其他因素

内聚力的作用:

1)满意感2)沟通3)敌意4)生产率5)对改革的阻碍6)群体意识

13.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

14.工作团队建设的步骤与方法?

团队建设的步骤:

1)准备工作阶段2)创造条件阶段3)形成团队阶段4)提供继续支持阶段

团队建设的方法:

即人际交往法,角色界定法,价值观法,社会认同法。

15.保护弱势群体的措施?

保护弱势群体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1)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的问题2)社会保障制度3)建立政府与弱势群体的沟通渠道,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表达

保护弱势群体的方式:

1)要建立起一套稳定、明确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平等的公民权利2)要建立和健全一个保护和保障既有权利的社会环境和法律机制3)增强弱势群体在法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中的参与4)完善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机制

16.菲德勒理论中影响领导作风的三种因素是什么?

1)职位权力。

职位权力指的是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是职权,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

这一职位权力是由领导者对下属的实有权力所决定的。

正如菲德勒指出的,有了明确和相当大的职位权力的领导者,才能比没有此种权力的领导者更易博得他人真诚的追随。

2)任务结构。

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人们对这些任务负责称度。

当任务明确,每个人都能对任务负责,则领导者对工作质量更易于控制,群体成员也有可能比在任务不明确的情况下,能更名曲地担负起他们的工作职责。

3)领导者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菲德勒认为,上下级关系对领导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职位权力与任务结构大多置于组织的控制之下,而上下级关系可影响下级对领导者信任和爱戴的程度,以及是否愿意追随其共同工作。

17.领导理论要掌握的:

勒温三种方式;方格图;十大条件论;我国领导者素质?

这到题,没什么把握!

抱歉

十大条件论

1)合作精神:

愿意与他人共事,能赢得别人的合作,对人不用压服,而用说服

2)决策能力:

能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而不凭主观想像做出决策,具有高瞻远瞩的能力

3)组装能力:

善于发掘下级才智,善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

4)精于授权:

即能大权独揽,又能小权分散

5)善于应变:

即机动灵活,善于进取,不墨守成规

6)敢于创新:

对新事物、新环境和新观念又敏锐的感受能力

7)勇于负责:

即对上级、下级和用户及整个社会,都有高度的责任心

8)敢担风险:

即敢于承担企业发展不景气的风险,在困难面前又传新局面的雄心和信心。

9)尊重他人:

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盛气凌人,能器重下级

10)品德高尚:

品德为社会上和组织内的人所敬仰。

18.影响个体决策的因素?

1)原型启发。

人们受到一个物体或事件的启发,将其中的规律应用到其他方面,从而解决了问题,被称为原型启发。

2)克服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成为功能固着。

3)克服心里定式。

有时,人们在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之后获得了经验,形成了习惯化解决问题的模式,当问题发生变化时,习惯化解决问题的模式就不再有效,甚至导致失败,这也是用老经验解决新问题的领导们遇到的共同困境。

4)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分散思维。

辐射思维,是指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和创新。

思维的变通性。

流畅行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

聚合思维是求同思维或者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

19.如何理解决策的民主化?

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经济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决策的速度加快,决策内容越来越复杂。

任何领导者都难于独立承担决策的重担,越来越转向决策的民主化——吸收下级参与决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决策的质量和实施速度得到改善。

20.怎样做才能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1)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

2)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3)领导者选聘

4)领导班子结构

A.阶梯的年龄结构

B.互补的知识结构

C.配套的专业结构

D.叠加的智能结构

E.协调的气质结构

5)领导艺术

A.待人艺术。

A对待下级的艺术b对待同级的艺术c对待上级领导的艺术

B.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

21.影响个人能否体验到工作压力的因素是什么?

组织行为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工做压力,主要取决于知觉、经历、压力与工作极小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

这是因为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