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346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1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

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

中的物理道理。

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第1课时 汽化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晒,摊开,在有风处容易干。

猜想一下,湿衣服干得快与哪些因素有关?

(至少提一点)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自主阅读教材P58~6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沸腾时需要吸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4.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

做沸点。

5.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6.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a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读数时示数未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图a)     

图b)

(3)纠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小滨作出的“

温度-时间”图像如图b

所示。

由图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7℃,说明此时实验

室中的大气压小于(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自主阅读教材P60~6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7.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蒸发要吸热。

8.如图,甲、乙、丙三幅图都是加快蒸发的实例。

其中乙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气体流动来加快蒸发;甲图表示的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来加快蒸发;丙图表示的是通过增大液体表面积来加

快蒸发。

对学:

分享独学1~8题:

(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

小组研讨:

(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

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方案 用如图所示

的装置,观察水温变化,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

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沸腾后5min为止。

在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记录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问题1:

水沸腾时的温度如何变化?

不变。

问题2:

水沸腾时会产生哪些现象?

大量气泡上升,体积变大,到液面破裂开来。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2.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使用磨损的砝码

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

3.如图是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哪种做法光屏上一定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A.透镜不动,光屏与物体的位置对调

B.光屏和物体不动,适当移动透镜到某一位置

C.透镜不动,物体离透镜远些,光屏离透镜近些

D.透镜不动,物体和光屏都离透镜远些

4.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镜片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树荫下的光斑

B.

手影

C.

月亮的“倒影”

D.

笔“折断”了

6.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

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

D.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斑

7.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凝固是50℃

B.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点是50℃

C.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9.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10.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冰吸热升温比水吸热升温快

C.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D.水的凝固点是0℃,BC段的物质是固态

二、填空题

11.在“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中,将一块岩石标本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_____g。

在量筒中放入水,使水面到达“30”刻度线,再将岩石放入量筒中,水面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岩石的体积为_____cm3,岩石的密度为_____kg/m3。

12.小明在房间里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一张空白纸上。

根据小明的实验情况,可推测窗户距凸透镜的距离范围为___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成像的性质)。

13.有些大厦的外部安装有平板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清晰的_____(选填“虚”或“实”)像.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15年国家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不仅有高空坠落的危险,而且因为发生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易造成光污染.

14.图示的冰淇淋又叫液氮冰淇淋,当吃这种冰淇淋时,嘴和鼻子都会有“烟雾”冒出,其过程是液氮在常温下汽化时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雾。

15.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___________控制噪声;吉他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入小明耳朵的。

1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甲、乙的s﹣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1)甲、乙两车速度_____快,惯性_____大。

(选填“甲”、“乙”或“一样”)

(2)甲车通过1.2米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秒,在AB对应时间段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米。

(3)运动6秒后甲、乙小车相距_____米。

三、计算题

17.在高速公路上,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营运成本,肆意超载,带来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自重2000kg的6轮汽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货10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求:

(1)这辆汽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是否超过行业标准?

(2)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汽车最多装多少吨货?

(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计算中g取10N/kg)

18.小明一家去广州旅游,在去广州的高速公路上,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圆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什么意思?

方标志牌上“广州120km”表示什么意思?

(2)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广州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四、实验题

19.小明想知道家中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________。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同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

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b、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0.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焦距f=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之后应将光屏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A。

(2)再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则像B比像A_____(填“大”或“小”)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___。

(2)现有厚度分别为5m和2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避免____,影响实验效果。

(3)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填“前”或者“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若点燃的蜡烛距玻璃板15cm,此时蜡烛与它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cm。

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2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而且碎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情景如图丙,此刻所测物体的温度是_____℃。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

冰完全熔化需要_____min,冰的熔化规律是_____。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_____。

23.几位同学如图甲、乙所示实验装置做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轻轻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

(3)如果在月球上完成图乙所示的实验,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小球_____像图甲那样弹起。

(填“会”或“不会”)

24.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所示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一些;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选填“大”或“小”)。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m/s;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B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C

D

A

A

A

C

B

二、填空题

11.5503.03×103

12.大于20cm倒立缩小的实像

13.虚不变镜面反射

14.吸热液化

15.传播过程中空气

16.甲一样31.23或1.8

三、计算题

17.

(1)1×106Pa超过了行业标准

(2)6.4t

18.

(1)圆标志牌上的数字“80”表示此处路段限速80km/h;方标志牌上“广州120km”表示此处到广州的路程是120km;

(2)1.5h。

四、实验题

19.平衡螺母向左调451.125×103偏大

•ρ水

20.右倒立小

2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出现两个像前像与物大小相等30不能虚

22.受热均匀慢﹣63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不能不能继续吸热

2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空气可以传播声音不会

24.刻度尺秒表小大0.02小于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已知甲物体的体积V甲=V0,乙物体的体积V乙=4V甲,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3倍,若两物体中只有一个是空心,则

A.甲物一定是空心的

B.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0

C.空心部分的体积是1.2V0

D.空心部分的体积是0.8V0

2.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3.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4.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是

A.

B.

C.

D.

5.一个挂钟正对着平面镜,在镜子里看到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0时45分,如图,则挂钟实际指示的时间应是

A.10时45分

B.7时15分

C.7时45分

D.1时15分

6.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

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A.近视眼;乙B.远视眼;乙C.近视眼;丙D.远视眼;丙

7.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湿衣服晒后不久变干B.灯丝用久了变细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冬天窗户上的霜

8.在气温是0℃的环境下,用一小金属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液面时,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增加

B.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

C.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D.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

9.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B.“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10.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

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关于这种“哨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吹气时声音是由管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用力吹气声音的响度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哨子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A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是10cm.A,B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A:

mB=3:

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0Pa.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N,物块A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2.周末天气晴朗,小明拿着爷爷的老花镜到室外做探究实验,他发现树萌下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他将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老花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13.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变发生变化。

A点与水面相距1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m;若水位下降,则光斑B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14.如图,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其原因是___.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的测量_____仪器.

15.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耳最高只能感觉到大约20000Hz的声波,频率更高的声波就是超声波了.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

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体的表面,使物体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体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人耳________听到超声波(填“能”或“不能”).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体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医院里用的“B超”也是超声波的应用,说明声波还可以传递________.

(3)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________(填“会”或“不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音.超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

16.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

三、计算题

17.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正方体甲和乙,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3cm,质量分别为3g、54g,若它们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

请回答:

(1)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正方体是空心的;

(2)空心正方体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18.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

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

20m

80m

100m

王小兵

刘磊

周伟

(1)王小兵在

区间内的平均速度;

(2)刘磊在

区间内的平均速度;

(3)赛后,周伟赛道的终点计时员发现自己是听见发令枪后才开始计时的,那么请计算说明周伟百米赛的真实成绩是多少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光传播需要的时间,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边两位)

四、实验题

19.小明在海边捡到一个多孔石块,现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碼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他应将平衡螺母_____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m=_____g;如图乙在量筒内装有一定得水,记录下刻度V1,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待液面不再变化后,记录下刻度V2,则石块的体积是V=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g/cm3。

(3)实验结束后,小明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将其放在餐巾纸上,发现餐巾纸湿了大片。

这启发了小明的思考:

因为该石块多孔而存水,所以刚才测得的石块密度值跟真实值相比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是_____(填写序号)。

A、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B、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小

C、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大D、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小

(拓展)小明为了排除因石块多孔存水而引起的误差,又称量出刚刚从水里取出的石块质量为42.6g,结合第

(2)问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出了较为准确地石块密度为_____kg/m3.(ρ水=1.0×103kg/m3)

20.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选填“同一直线”或“同一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占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3)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选填“A、B、C”)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像是图丙中的_____(选填“1、2、3、4”)。

(4)在图乙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

21.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小明记录下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并改变入射角多次实验。

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和_____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_____,且折射角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____。

22.小华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的物态变化规律”。

(1)该实验应选用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

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