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5582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基于BS模式作为基本架构的招聘网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在各行各业都是发展的关键,人才的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

如何能够聘到具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是各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

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也让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烦恼,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课就是求职。

说到求职,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现场招聘会,虽然现场招聘会是目前人才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它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急需一个第三者为企业与人才牵线搭桥,来弥补现场招聘会中存在的种种不足。

本系统凭借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个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即人才招聘系统。

本系统采用JSP作为开发工具,以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作为基本架构,使用SQL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

本系统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相关信息管理、身份验证和友情链接管理等功能,并成功实现了页面智能跳转的功能,达到了基本的人才招聘系统所需要的主要功能。

本文对整个系统的分析、设计、编码和实现等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关键词人才招聘,B/S,JSP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y,Talenthasplayedanimportantroleineveryfield,whiletalentfloatbecomesmoreandmorefrequent.Howtohirebestandexperiencedcollegegraduteshavedrawnmuchconcern.Buttheycannotfindidealwork,can'texertivetheirwisdomsandabilities,whichalsoletcollegegraduatestudentsannoyance.Thekeyforthemtostepintosocietyistoseekforjob.atthethoughtofseekingforthejob,weprobablythinkaboutjobadvertisementmeetingonthespotatfirst.Althoughcurrentlythespotjobadvertisementwouldbeoneofthemainpathsexchangedfortalentedpersons,itcan'tsatisfytheneedofreality.Itishightimetoneedathirdpartytoleadlonglinetotakebridgeforthebusinessenterpriseandthetalentedpersonintheflysoon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inordertomakeupthespotjobadvertisementvariousshortage.

Thissystemusesincreasinglymaturalinternettechnologiestodesignandimplementainterractiveexchangenetworkplatform,whichcalled“TalentRecruitmentSystem”.ItadoptsJSPasadevelopmentkit,takestheB/S(Browser/Server)modelasafoundamentalframeworkandutilizesMSSQLServer2000tocreateadatabase.Thissystemrealizesfunctions,includingtherelatedinformationmanagementofstudentsandenterprises,identificationverification,andlinkingmanagement.Andthefunctionthatthepagesjumpandtransferintelligentlyhasbeenrealizedsuccessfully.Thispaperconductsaprofoundanalysisintheprocessofanalysis,design,codingandimplementationofthewholesystem.

KeyWordsTalentRecruitment,B/S,JSP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人才在各行各业都是发展的关键,大学生就像人才的代名词,如何能够聘到具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是各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

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也让大学生烦恼,而且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课就是求职。

传统招聘会存在以下弊端:

(1)招聘会定期召开,过期没有交流机会。

招聘会都是在有限的几天内,企业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虽然有的招聘会提前贴出海报或进行其他方式的宣传,但还会有很多招聘会和学生错过。

还有一部分人,为了参加招聘会不得不放弃一些重要的事情。

(2)招聘会人数众多,很难管理。

由于参加招聘会的人员繁多,而且整个过程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强,这给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3)空间有限,不利交流。

招聘会人数众多,而且展位有限,想要实现企业与学生一一会面很难,不能更好地分配人力资源。

现实社会中急需一个第三者为企业与人才牵线搭桥,来弥补招聘会存在的种种不足。

在这种条件下成功地将网络优势与招聘紧密地结合起来,于是开发了人才招聘系统。

1.2国内人才招聘系统的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的绝大多数人才招聘系统可以使客户在其系统上增加在线招聘的功能,通过后台管理界面将企业招聘信息加入数据库,再通过可定制的网页模板将招聘信息发布,管理员可以对招聘信息进行管理、统计、检索、分析等等。

系统动态提供企业招聘信息,管理员可进行更新维护,应聘者将简历提交后存入简历数据库,并可依据职位、时间、学历等进行检索。

让网络招聘求职方式已经成为了招聘求职的一大重要手段,其招聘求职规模和招聘求职成功率已直逼传统招聘会,有的甚至超过了传统招聘会。

一两年前还处于新兴地位的网络招聘求职方式已经名符其实地走向了招聘求职的主流地位。

如果把时间往后推几年,国内招聘求职平台仅仅只有全国性的几家专业招聘求职网站,短短地三年间,全国的招聘求职网站已发展超过了1000个。

而随着招聘求职网站的越来越多,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在这些网站中,除了极少数的网站是政府性质的不以盈利为目,其它基本上都是盈利性质网站,网站要生存,利益是第一目的,竞争也就是难免的。

从目前网络招聘求职网站的竞争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两大对抗阵营,一个是横向对抗阵营,即全国性平台与地方性平台的竞争,另一个则是纵向对抗阵营,即综合性平台与专业性平的竞争。

从长远而言,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互联网家庭用户的迅猛增长,

网络必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人才进行招聘和求职的最重要手段。

而随着国内劳动力的增多、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及国内网络的更加普及,网络招聘求职的主流地位不仅不会改变的,而且只会越来越火。

但网络招聘求职也不会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将取代传统招聘会。

在国外,都是将网络招聘与传统的招聘方式结合,构建一整套完善、多元的人才交流体系。

而对于国内的情况,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对传统行业的招聘,如公交车司机、饭店侍者等服务业现场招聘可能更有效,而IT、电子等现代行业的招聘,网上招聘效果就会更好。

所以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网络招聘求职和传统招聘求职将并行发展,谁也不会取代谁。

1.3本系统的主要内容

首先对人才招聘系统做了一个需求分析,对照其他的招聘网站,本系统允许有三种身份:

学生、企业及管理员,每种身份操作起来都很方便、快捷。

学生与企业注册再登录后,就可以发布求职或是招聘信息,这些信息任何人或企业都可以查看,但是如果想给对方发送E-mail,则必须是已经登录的用户。

其次对人才招聘系统数据库进行设计,对系统的主要技术进行分析,本系统主要采用的是JSP的技术,数据库采用的是SQLServer2000进行设计的。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前台与后台。

前台包括企业与学生两个部分,以企业为例,“登录验证”模块是对企业注册与登录系统时身份进行验证;“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企业所发布的信息进行管理,如发布、删除等;邮件管理功能只有注册用户才能享有,当在系统中看到适合本公司的人员时,可以向他发送E-mail,如果有多个人选时还可以群体发送,但是如果企业还没有注册或是没有登录则不能发送E-mail;浏览系统页面信息,是任何用户都具备的功能,甚至包括未注册用户。

以学生为例,登录后可以管理学生的基本信息,发送邮件等功能,与企业的类似。

后台功能主要是管理员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功能,包括身份验证、友情链接管理、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四个模块。

身份验证模块可以完成对管理员的身份的检验工作,非管理员不允许登录;友情链接管理是用来对友情链接信息的增加、修改与删除;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功能类似,用来管理学生或企业的基本信息。

1.4项目实施的社会经济意义

信息时代的跨步转变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都为人才招聘网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极大的空间。

通过这样的人力资源平台,越来越多的人,足不出户便可获取大量的就业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当今社会中,功能完善的人才招聘网能够为用人

单位和求职者之间提供快速有效的就业服务,它是就业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通过发挥网上求职的优势,建设和发展网上自助式就业服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在求职毕业生的

 

眼中,通过网络求职具有以下几个其它方式所不能及的作用和优势:

其一、信息量大且更新快。

这么大的求职队伍,招聘职位数量显然很吸引求职者的眼球,在人才网站里,可以随时查

询数万条信息,而且信息更新速度很快,每天更新的职位都很多,关注招聘网站就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其二、招聘网络平台功能强大,提高效率。

通过招聘网站可以轻松地对工作类别、地区和需求等条件进行全方位智能查询,快速准确地查询到所需要的包括行业、职能、工作地点、工资等信息,当查询到合适的招聘职位后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站把简历提交给招聘单位,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求职者的时间;其三、求职无地域限制。

无地域限制无疑给求职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对于异地求职者,如果采取传统的求职方式,恐怕还得来回奔波于两个城市之间。

其四、经济实惠。

如果通过现场招聘会求职,求职者要花不少钱制作精美的简历,外加交通、通讯等费用,而这些在网络求职中都可免去。

而且各个证书只要一次扫描到计算机里,就可以发给多家网络招聘单位,免去了印刷的高成本费用。

正是网络求职具备上述几大优势和逐渐提高的求职成功率,因而受到了广大求职毕业生的青睐,或许也正是高校毕业生对网络求职的热捧,网络求职也变得也越来越火。

网上人才招聘系统已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和认可,因此本人设计了人才招聘网站。

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第2章需求分析

2.1系统基本工作用例图

人才招聘系统允许有三种身份:

学生、企业及管理员,每种身份操作起来都很方便、快捷。

学生与企业注册再登录后,就可以发布求职或是招聘信息,这些信息任何人或企业都可以查看,但是如果想给对方发送E-mail,则必须是已经登录的用户。

这些学生、企业的基本信息都由管理员对其统一管理。

用户发出请求到系统的服务器上,Servlet的容器Tomcat会把请求转发给服务调度类,这个类的对象会把用户请求的特殊字段提取出来,然后根据这个特殊字段找到系统中的对应的业务处理类。

然后这个业务处理类会根据用户请求中的附带的参数来处理这个请求,同时通过一个数据库访问对象来访问数据库,处理完用户的请求后,业务处理类会把处理好用户请求的页面返回给用户。

要开发一个优秀的网站,通常应该遵循以下工作流程:

首先定义开发网站的目的;接下来对网站的外观进行设计;其次进行实际页面的制作;然后对所制作的网站进行测试,以确保它符合最初设定的目标;最后是将网站发布。

在将网站发布后还需要有维护工作,以便及时更新网站内容。

人才招聘系统用例图如图2.1所示。

图2.1人才招聘系统用例图

用例图建立完成后,就需要编写用例描述,这一步是进行系统设计前最重要的一个过程。

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功能有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更是和用户进行有效沟通的保障。

(1)学生注册

如果学生要发布求职信息,就必须注册成为本系统的会员,此模块就是专门针对学生注册而设计的。

(2)修改个人信息

此功能必须在学生成功登录后才能使用,主要用于学生更改注册时填写的信息。

(3)发布求职信

此功能必须在学生成功登录后才能使用,用于发布求职信息,求职信息会显示在前台主页中。

(4)删除求职信

此功能必须在学生成功登录后才能使用,学生可以通过此模块删除自己已经发布的求职信息。

(5)学生发送邮件

学生如果找到感兴趣的工作,可通过此功能向指定电子邮件箱内发送求职信。

为了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方便,系统还提供邮件群发功能,利用该功能可以同时给10个以内的电子邮件箱发送邮件。

这个功能需要学生登录后才能允许使用。

(6)企业注册

如果企业要发布招聘信息,就必须注册成为本系统的会员,此模块就是专门针对企业注册而设计的。

(7)更改企业信息

此功能必须在企业成功登录后才能使用,主要用于企业更改注册时填写的信息。

(8)发布招聘信息

此功能必须在企业成功登录后才能使用,用于发布招聘信息,招聘信息会显示在前台主页上。

(9)删除招聘信息

此功能必须在企业成功登录后才能使用,企业可以通过此模块删除自己已经发布的招聘信息。

(10)企业发送邮件

企业如果发现某些学生符合条件,可通过此功能向指定电子邮箱内发送招聘信息。

为了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方便,系统还提供邮件群发功能,利用该功能可以同时给10个以内的电子邮箱发送邮件。

这个功能需要企业登录后才允许使用。

(11)管理学生信息

此模块只有管理员才允许使用,用来删除某学生的信息。

如果学生信息被删除,那么该学生发布的求职信息也一同被删除。

(12)管理企业信息

此模块只有管理员才允许使用,用来删除某企业的信息。

如果企业信息删除,那么该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也一同被删除。

(13)管理招聘信息

用来删除企业所发布的招聘信息,该功能只有管理员才允许使用。

(14)管理求职信息

用来删除学生所发布的求职信息,该功能只有管理员才允许使用。

(15)管理超级链接

管理员可以通过该功能添加、修改、删除所有超级链接的信息。

2.2系统目标

(1)用网络的优势,开发人才招聘系统,方便企业与学生交流,可以使双方都能了解彼此行情之后再谈合同,防止盲目签约,从而达到人才合理分配的目的。

(2)学生与企业能够随时注册帐号,登录系统查询信息。

(3)查询比较满意的信息,可以随时给对方发送E-mail,同时可以支持邮件的群发,方便用户大批量操作。

(4)在信息过期之后将不在系统上显示,以防止用户接收垃圾邮件。

(5)首页中包括本系统的友情链接,方便用户浏览其他系统资源。

(6)管理员控制台中有对所有用户的各项信息管理,可以随时查看用户的各个信息,监督并防止用户录入非法信息。

2.3功能分析

根据前面对人才招聘系统的分析,可将其划分成前台和后台两部分。

前台功能主要为

学生或企业提供,后台功能为管理员。

图2.2和图2.3分别给出了前台和后台的功能结构图。

从图2.2中可以看出,前台可分为企业与学生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细分为两个子模块。

以企业为例,“登录验证”模块是对企业注册与登录系统时身份进行验证;“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对企业所发布的信息进行管理,如发布、删除等;邮件管理功能只有注册用户才能享有,当在系统中看到适合本公司的人员时,可以向他发送E-mail,如果有多个人选时还可以群体发送,但是如果企业还没有注册或是没有登录则不能发送E-mail;浏览系统页面信息,是任何用户都具备的功能,甚至包括未注册用户。

后台功能主要是管理员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功能,包括身份验证、友情链接管理、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四个模块。

身份验证模块可以完成对管理员的身份的检验工作,非管理员不允许登录;友情链接管理是用来对友情链接信息的增加、修改与删除;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功能类似,用来管理学生或企业的基本信息。

2.4系统体系结构简介

B/S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一种从传统的二层C/S模式发展起来的新的网络结构模式。

其本质是三层结构C/S模式。

B/S模式主要由客户机,Web服务器,应用服务

器和数据服务器(server)组成。

在客户端安装的是标准、易用的通用浏览器(Browser),将Web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

Web服务器主要是实现对客户端应用程序的集中管理,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事务处理,数据服务器主要用于数据的管理。

B/S模式基本上克服了C/S模式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在:

(1)系统开发、维护和升级的经济性。

(2)B/S模式提供了一致的用户界面。

应用软件都是基于Web浏览器,从而提供了一致的用户界面。

(3)B/S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4)B/S模式的结构易于扩展,具有可伸缩性。

(5)B/S模式具有最强的信息系统集成性。

(6)B/S模式提供灵活的交流和信息发布服务。

整个人才招聘系统运行在WebServer上,db模块等都运行在该WebServer上,系统使用的SQLServer2000数据库运行在DatabaseServer上。

图2.2前台功能结构图

 

图2.3后台功能结构图

 

图2.4系统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第3章数据库设计

3.1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库是数据库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设计结构合理的数据库对于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和程序的性能都是非常重要的[4]。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大致如下:

(1)根据用户需求,确定数据库中要保存的数据信息。

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阶段。

不断地调查与研究用户需求,了解企业运作流程等系统要求,是设计概念模型的基础。

(2)设计数据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建模,是用于进行信息世界建模的工具。

它对整个数据库的设计具有深刻的影响。

(3)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是把概念结构转化为与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项符合的过程。

(4)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3.2数据库的创建

数据库的设计通常是以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Access、SQLServer、Oracle等。

根据用户需求和业务流程,本系统采用了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SQLServer2000中创建数据库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5]:

(1)在运用数据库向导创建数据库。

(2)在SQLServer2000的企业管理器中,首先展开服务器组,然后展开服务器,单击“数据库”→“新建数据库”命令,在弹出的“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中,键入新建数据库的名称。

(3)使用Transact-SQL的CREATEDATABASE命令。

该命令的语法如下:

CREATEDATABASEdb_Job

其中“db_Job”为数据库名称。

概念模型(E-R模型)的组成元素有:

实体、属性、联系,E-R模型用E-R图表示。

实体是用户工作环境中所涉及的事务,属性是对实体特征的描述,系统总体E-R图如图3.1所示。

在SQLServer2000的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数据表或索引等非常方便,而且容易理解,可操作性强。

图3.1人才招聘系统E-R图

创建表、索引和关系如下:

(1)创建新表

数据库创建完成后,在SQLServer2000的企业管理器中展开要创建表的数据库

“db_Job”,选中“表”选项,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表”选项。

在表设计器中,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设计表。

①输入字段名。

在“列名”列表项中输入字段名。

在SQLServer中,字段名不允许重复,而且必须符合SQLServer的标识符规范。

②选择适当的数据类型,并设置长度。

③在“允许空”列表项中,重要的字段应该不允许为空,其他字段可以为空。

如果设置不允许空,那么插入记录或修改记录时,将不允许空值出现,否则将出现错误提示。

④在“描述”文本框中,可以输入一些必要的说明。

⑤在“默认值”文本框中,可以输入一些默认值,以减少输入的工作量。

如果日期

的默认值为系统日期,则在“默认值”文本框中输入“(getdate())”。

⑥以上输入完成后,单击保存按钮,将弹出输入表名的对话框。

表名输入完成后,

表就设计成功了。

(2)创建索引

根据数据库的功能,可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创建三种类型的索引即:

唯一索引、主键索引和聚焦索引[10]。

1唯一索引

唯一索引不允许两行具有相同的索引值。

如果现有数据中存在重复的键值,则大多数数据库都不允许将新创建的唯一索引与表一起保存。

当新数据使表中的键值重复时,数据库也拒绝接受此数据。

例如,如果在职员信息表中的职员编号列上创建了唯一索引,则所有职员编号不能相同。

②主键索引

数据库表通常有一列或列组合,其值用来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

该列成为表的主键。

在数据库关系图中为表定义一个主键将自动创建主键索引,主键索引是唯一索引的特殊类型。

主键索引要求主键中的每个值是唯一的,当在查询中使用主键索引时,它还允许快速访问数据。

③聚焦索引

在聚焦索引中,表中各行的物理顺序与键值的逻辑(索引)顺序相同。

表只能包含一个聚焦索引。

如果不是聚焦索引,表中各行的物理顺序与键值的逻辑顺序不匹配。

聚焦索引比非聚焦索引有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

(3)建表间的关系

要在表与表之间建立某种行关联时,可通过创建两个表之间的关系完成。

SQLServer2000专门提供数据库关系图用来完成此功能。

利用数据库关系图创建表间关系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数据库关系图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表菜单项,弹出“添加表”对话框。

②“添加表”对话框中“表”列表内,双击要建立关系的表名,系统会将其添加到数据库关系图中。

③在数据库关系图窗框中择其中一个表,将鼠标移到要建立关系的列,按住鼠标左键将拖拽到另一个表中要建立关系的列上,然后松开鼠标,这时弹出“创建关系”窗口。

④在“创建关系”窗口中,确认将要创建关系的列显示在“主键表”和“外键表”列表中。

⑤单击确定按钮,关系便创建成功了。

(4)数据表结构

本系统用到的主要数据表包括:

1公司基本信息表主要用于保存注册公司的基本信息,如表3.1所示。

表3.1公司基本信息表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允许空

功能描述

cname

Varchar

20

注册名称ID

password

Varchar

50

注册密码

name

Varchar

50

公司名称

续表3.1

email

Varchar

20

公司Email

tel

Varchar

20

公司电话

mana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