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477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x

《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docx

广东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

广东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上)高二级期末考试

文科历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每题1分,共48分)

1.“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

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A.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C.出现了“诸子百家”D.出现了政治、经济

大变动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下列言论与上

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3.“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

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

”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董仲舒

4.柳宗元说:

“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

与孔子异道。

”材料反映出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儒家思想日益走向哲学化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融合

5.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

苏轼在论画时说:

“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A.理一气二B.反省内心

C.格物致知D.知行合一

6.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7.中国古代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印刷术

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

8.莱布尼茨说:

“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

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

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

那种数学。

”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②不注重科学分析③不重实用④注重经验总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9.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0.有学者认为:

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

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

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

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傩戏

11.下图是羊字的各种写法演变,对于中国古代汉字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B.一直自觉追求审美价值

C.由表音文字向象形文字转变D.难以适应信息快速交流的需要

12.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

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

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

是①科举制度的实行②城市商业的繁荣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黑格尔):

“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

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

而且宣布作为思想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下列对黑格尔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B.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

C.强调知行合一D.强调人类的理性

14.彼特拉克说: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15.恩格斯说“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

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却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

钟头。

”材料表明恩格斯的观点是

A.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肯定加尔文的改革

B.从宗教思想阻碍近代科学发展的角度否定加尔文的改革

C.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在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上是一致的

D.加尔文孕育的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奋斗精神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16.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审判长布拉德肖曾说: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

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

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他所依据的理念是

A.君权民授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D.主权在民

17.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

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

要解决“可能

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18.康德说,如果现在有人问:

“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

”那么回答就是:

“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

”康德意在说明

A.人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B.启蒙运动一直会延续

C.人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认可D.理性是启蒙时代核心

19.“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

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它”指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20.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

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

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

宙。

”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爱因斯坦

2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

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他还是对西方社会

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巧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

材料意

在说明达尔文主义

A.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B.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借口

C.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社会变革D.加快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进程

22.17世纪和20世纪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在科学史上有着相似的贡

献,这就是

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B.以实验的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D.用数学方程式描述物质运动

23.“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利的利

用成为可能”。

下列叙述与“这一发现”相符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B.使工厂开始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C.使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近代工业经济

D.可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并引起了世界交通和通讯领域的革命

24.在人类发展史上,曾发生过一系列“改变时空”的重大发明。

这些发明中,来势最猛、

发展速度最快、对当代人类文明进程改变最大的是

A.飞机B.电话C.因特网D.火车

25.《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规定:

“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

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委员传集各

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这反映出清朝幼童留学

制度

A.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B.中学为主要学习课程

C.实行全面发展的方针D.旨在培养新时代公民

2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

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早期维新

派已经

A.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B.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

C.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D.力主实行维新变法

27.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

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

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

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政新篇》是清政府进行自我拯救的方案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

D.“新政”和“预备立宪”挽救了其统治危机

2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而是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欧美为何可能,而在中国又为什么屡屡失败。

先是戊戌,紧接着是辛亥,这种悲剧的一再重演,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这主要表明当时“他们”

A.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认知和反思B.对欧美文明成果的肯定和赞扬

C.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刻思考和探索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9.有学者指出:

“新文化运动关心的问题大都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

他们关心的是人,因

而常用的词汇也是‘吃人的礼教’‘奴隶的国度’‘非人的道德’,他们努力创造的新文学

也定位于‘人的文学’。

”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新文化运动注重追求人的个性解放

B.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

C.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

30.有学者提出“新文化运动至少在其发展初期,只是上一阶段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的历

史工作的继续。

”以下内容贴近该学者观点的是:

他们都在

A.倡导共和B.改良文学C.打倒孔教D.开启民智

31.1917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说:

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

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

所享者也。

材料表明当时要“应世界之潮流”的主要任务是

A.实现民族主义B.实现民生主义C.实现民权主义D.颁布《临时约法》

32.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

“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

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

”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

A.重新解释民族主义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彻底实现民生主义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33.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

“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

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

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34.下列毛泽东的著作按写作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论联合政府》④《论人民民主专政》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

35.美国学者史华慈说:

“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

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

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

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

”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36.“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

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A.第一次系统概括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确定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37.1920年,一位老农向列宁诉苦说:

“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

得坏

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为解决包括农村在内的诸多问题,苏俄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

38.“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

这些

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

……和以前相

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

削是绝对不允许的。

”材料所反映的经济变革是

A.允许部分企业私有化B.全面恢复私有制

C.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D.禁止私人贸易

39.1927年12月,苏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决定:

“继续对富农开展进攻,并采取种种新办法

来限制农村资本义成份的发展,引导农民经济循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

”为此苏联政府

A.开展农业集体化B.片面发展重工业

C.实行新经济政策D.实行余粮收集制

40.1933年8月,中国《东方杂志》发表的《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写道:

“苏俄的五年

计划上的新生活,不单是该国的一大经济的试验,实在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

会主义试验。

”此言论

A.表明学

习苏联成为了世界潮流B.肯定“五年计划”试验的价值

C.揭示了计划经济适合人类全体D.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已被摒弃

4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

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

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苏联的“独特实验”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D.戈尔巴乔夫改革

42.“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

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

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

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43.一战时期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

“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

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

”美国实

现这一意图是在

A.威尔逊时期B.杜鲁门时期C.罗斯福时期D.肯尼迪时期

44.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

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

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

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

”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A.外部债务大幅度下降B.掌控着国际金融霸权

C.黄金的储备不断增加D.任意调整黄金与美元比

45.下列有关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B.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的趋势

C.以美国为中心,美国拥有特殊地位

D.维护了美国的利益,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6.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

“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

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

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欧盟

B.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建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建立世界银行

47.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

下跌,有的国家甚至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各国之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从

原因方面说明了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霸权主义愈演愈烈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48.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的人均收入是30∶1,而2000年是

74∶1;1980年,最不发达国家有20多个,但到2000年联合国成员中这样的国家已有

48个。

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B.两极格局瓦解造成动荡

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D.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分)

49.(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

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人的理性是人的本质,它一方面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或武器,另一

方面,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或不断反省自身的精神——有强烈的道德感的人——一言以蔽

之,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如果用一个概念来概括,也就是说,启蒙思想的核心如果用一

个概念来概括,那就是自由。

——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

材料三:

孙中山的民族

主义,和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在三民主义中,

萌发最早、成就较大的是民族主义……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纲领,归结到一

点,用当时流行的说法,叫做“革命排满”,其实,排满的政见,不独孙中山有,其他蓄

反清之志的人

也都有。

关于对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纲领的评价,史学界主要

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首先要归功于孙中山的饱含民主革

命精神的民族主义;第二种观点认为:

由于孙中山等人的阶级局限,其提出的民族主义

从一开始就存在缺陷,为辛亥革命的失败埋下伏笔。

——据张正明等《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整理

(1)阅读材

料一并结合所学,儒、法两家为“取合诸侯”而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出儒、法两家治国思想的主要区别。

(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理性本质的定义,不得照抄原文(6分)

(3)阅读材料三,关于对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纲领的评价,您侧重于哪一种观

点?

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

(12分。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50.(26分)西学东渐,东学亦西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尽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文化

主流——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

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

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郑明谦著《儒学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

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著《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

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的吸收……

——毛泽东著《新民主主义论》

(1)依据材料一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在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欧洲启蒙思想能够形成,而欧洲先进思想在明清时期没有“生根结果”。

(8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4分)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

(8分)

广东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上)高二级期末考试·文科历史

答案及说明

一、选择题

1-30BBDDCDDBCAAADABCCABDBDDCACCCAD

31-48CABBACBAABCBBBDCDA

二、非选择题

49.

(1)核心主张:

儒家:

仁、礼;法家:

君主专制、以法治国

主要区别:

儒家讲求德治;法家讲求严刑峻法(法治)(8分)

(2)理性是人改造世界的工具、反省自身的精神(严格的道德感)、是自由。

(6分)

(3)

侧重①:

民族主义的提出,把反对清王朝统治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国家结合起来,通过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结束了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

国,使民主观和观念深入人心。

侧重②:

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主义

没有同明确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封建主义的要求结合起来,革命果实为旧

军阀袁世凯窃取,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

(8分)

要求:

选取一个观点;要求按照小论文的基本格式完成,提出观点、观点综述各占2分。

50.

(1)欧洲: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前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国儒家思想中有益因素如民本思想的影响。

(4分)

中国:

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的阻碍;传统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4分)

(2)态度:

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

(4分)

主张: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6分)

(3)土地革命时期,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4分)

抗战时期,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