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717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docx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化学期末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docx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

POPs定义:

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高持久性,高富集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能够长距离迁移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公约上对POPs性质的界定: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毒性、难以降解、可产生生物积累,以及通过空气、水和迁徙动物作作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并沉积在原理其排放点的地区,随后在那的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积累起来。

POPs的特性:

(P10~12)

①持久性;能在释放和传输的环境中持久性存在。

其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等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一旦排入环境中就难于被分解,并且能够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多介质环境中残留数年或更长时间。

②半挥发性;它能够从土壤、水体挥发到空气中,以蒸汽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或吸附于大气中的颗粒物上,并在大气中进行远距离运输。

同时有由于半挥发性,又不会再空气中停留太长时间,而会重新沉降到地表。

(随温度增高的增大,亨利系数、蚱蜢效应)

③生物富集;较低的水溶性和较高的脂溶性使得POPs从环境介质中富集到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达到致毒浓度。

[生物富集因子BCF:

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与环境中的浓度的比值;Kow(正辛醇/水分分配系数)、Koc(有机碳分配系数、Kd土壤/沉积物分配系数)]

④高毒性;大多数具有很高毒性,还具有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等。

目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热带地区的国家,还在大量使用OCPs和POPs以控制疾病的传播。

POPs分布

水环境:

OCPs在淡水中含量比较低,含量高一般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农药厂泄露处。

一般枯水期水体中的OCPs含量高,丰水期含量低。

OCPs空间残留浓度差异:

土壤>水体>大气。

PCBs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含量比较高。

沉积物:

沉积物POPs的主要环境归宿之一。

其POPs的累积浓度相对于水、土壤和大气是最高的。

在一些水体中,沉积物种的OCPs成为排水水中和大气的污染源;沉积物中的PCBs为今后若干年食物链的主要污染源。

大气:

来源于农药喷洒被污染水体和土壤与大气界面之间的交换。

(印度仍然在使用DDT,故其空气中的含量较高)。

土壤:

土壤是OCPs最重要的环境介质之一。

(土壤中还有有机酸可吸附,另外OCPs在土壤中降解反应慢,使得土壤成为其最重要储库。

生物体内持久性污染物的危害:

P79

生物体是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归宿,其中陆生植物对大气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

POPs环境行为

POPs具有强烈的亲脂疏水性,能够在生物器官的脂肪组织内产生生物积累,沿着食物链逐级放大,从而使在大气、水、土壤中地弄顿存在的污染物经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而对处于高营养级得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释放到环境中的POPs大部分都吸附沉积到泥沙中,存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

全球蒸馏效应(GlobalDistillation)和蚱蜢跳效应(GrasshopperEffect):

(半挥发性)

由于不同纬度的温度差异,地球就像个蒸馏装置,低、中纬度地区温度高,高纬度和极地地区温度低。

低纬度POPs的释放由于较高温度促进蒸发(蒸发大于沉降),使得POPs较易进入大气,当迁移到中纬度地区,由于温度降低,POPs会沉降至地球表面(地面和海面),进入土壤、水和植物中。

当夏季温度升高时又会再一次挥发进入大气;此过程持续进行,直到高纬度和极地地区,由于温度低,无法挥发,导致在高纬度地区富集。

而POPs的迁移程度取决于其挥发性,挥发性强的会停留在大气中并进行快速迁移。

(对极地地区的生物造成危害)

一般全球蒸馏效应是以年计,而蚱蜢效应则以天或季度计。

在高纬度地区迁移过程会发生一系列相对短距离的跳跃。

(P120~123)

其他全球趋同效应见P123。

Trackingthedistributionof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WaniaF,MackayD。

西藏错鄂湖和羊卓雍湖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初步研究 张伟玲

有机氯的危害

对海洋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的危害

1、抑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2、阻碍浮游植物细胞分裂的速率

3、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对鱼、贝等养殖生物的危害(对有机氯具有很强的富集作用):

1、麻痹神经系统;

2、影响生理机能;

3、降低孵化率,有些甚至根本不发育或导致畸形等;

4、危害海洋水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与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1、有机氯农药(HCHs和DDT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造成中枢神经及肝脏、肾脏的损害,并能产生致癌作用;

2、多氯联苯(PCBs)的急性中毒会造成人的死亡;其还可通过胎盘造成胎儿中毒;

有机氯的总体特征

沿海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陆地农田施肥;输运途径主要为河流携带;河口海水中有机农药含量与海水盐度呈现负相关性。

有机氯农药含量在淡水与海水的混合过程中逐渐稀释扩散特征。

沿岸海域:

沿岸高外海低;从河口向外海呈幅射状扩散的分布特征

开阔大洋:

浓度较近海的低,呈均匀分布

PAHs

来源:

自然过程:

如生物碎屑早期成岩作用、原油泄漏和有机物热裂解等。

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炭黑、煤焦油及沥青中;

人类活动过程:

而人工合成只限于一些低环的PAHs,主要作为农药、杀菌剂、染料、润湿剂、合成树脂、切割液和润滑剂等;

城市垃圾的焚烧和森林大火的裂解反应过程会产生PAHs。

海洋环境中的PAHs污染主要是由人类的活动所造成的,如油井的渗漏、海上交通、石油运输、城市地面水径流、工业废水排放以及不完全燃烧后的废气随大气颗粒沉降等都会将PAHs带入海洋环境中。

迁出:

挥发作用:

是水环境中2环PAHs的一个主要迁移过程。

在一定水温、风速和波浪的条件下,50%的萘因挥发作用从海上溢油中消失。

氧化作用:

大气中的氧化性污染物,如氧化硫能把PAHs氧化成含有醌基的化合物,这类物质往往具有致癌作用。

生物降解:

也是海洋环境中PAHs的迁出途径之一。

海洋中,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以繁殖迅速性、代谢的多样性、遗传变异性使它的酶体系能够以最快的速率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降解或转化有机污染物的巨大潜能

(POPs具有相似的环境行为:

来源,迁移,迁出等)

环境行为:

表层海水易吸附气溶胶和大气中的PAHs

PAHs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且随分子量的增加,其溶解度逐渐降低。

同时,PAHs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颗粒活性,易于被海水中的颗粒物吸附并最终进入沉积物中。

因此,颗粒物是海洋环境中PAHs向下输送的主要媒介,特别是3环以上高分子量的PAHs具有较低的水溶性和蒸汽压,更易吸附在颗粒物上,最终沉积于底部沉积物。

一些比值的应用:

人类活动产生的PAHs主要有石油来源(包括油污染,海上撞船事件,石油的泄漏等)和燃烧来源(主要为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菲/蒽(Phen/Ant)和荧蒽/芘(Flu/Pyr):

Phen比Ant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因此石油中Phen的含量要明显高于Ant。

因此,石油来源的PAHs往往具有较高的Phen/Ant比(Phen/Ant>15),相反,高温过程如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PAHs的Phen/Ant比值相对较低(Phen/Ant<15);

Flu/Pyr>1时,PAHs主要来源于高温热解过程,Flu/Pyr<1时,则主要来源于石油输入。

蒽/(蒽+菲)Ant/(Ant+Phen)<0.1一般可认为是石油来源,Ant/(Ant+Phen)>0.1则被认为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

荧蒽/(荧蒽+芘)Fluo/(Pyr+Fluo)为0.5通常看作是燃烧来源与汽油来源的分界点,汽油燃料的燃烧所释放的颗粒物中Fluo/(Pyr+Fluo)的比值较为相近0.41~0.49,接近0.5,然而柴油机尾气中该比值为0.2~0.58。

苯并[a]蒽/(苯并[a]蒽+屈)BaA/(BaA+Chr)<0.2被看作是石油来源,0.2~0.35被看作是燃烧来源或者石油来源,大于0.35可以看作是燃烧来源。

低环/高环(2~3环/4~6环,LMW/HMW)

当低环/高环<1时,说明PAHs主要来源于高温燃烧过程,尤其是含铅汽油尾气的排放,当该比值>1时,说明主要为石油来源。

Dioxins(二噁英,PCDD/Fs)

来源:

1、废弃物焚烧:

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医疗垃圾,燃煤或火力发电厂,森林大

火,火山喷发,灌木丛,农作物秸秆焚烧,民用木材燃烧,工业木材燃烧,煤燃烧,工业和

民用油燃烧以及火葬场尸体火化等一切焚烧处置过程都会生成二噁英。

2、金属冶炼:

金属冶炼过程也会产生二噁英。

例如金属铁的生产过程,铜、不锈钢的废材

料回收再利用的过程,尤其是当金属表面附着大量有机物的金属在回收冶炼中更易施放出大

量的二噁英。

3、造纸工业:

在纸浆和造纸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二噁英,其不仅存在与纸浆漂白车间

排出的污水中,而且也存在于用漂白纸浆制成的产品中。

4、机动车尾气排放:

无论汽油或是柴油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向环境排放一定量的二

噁英。

5、化工生产过程:

二噁英是很多化学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伴生副产物,尤其是氯碱、有机氯

等含氯化学物质的生产。

如PCBs、苯氧乙酸类除草剂、五氯酚及木材防腐剂的生产均会产

生一定量的二噁英。

二噁英为不完全燃烧的副产物,非人为故意生产的化学品。

性质:

1、憎水性:

在水中几乎不溶;

2、亲脂性:

易吸附在有机物上,如树叶、土壤、颗粒物等并在动物体内富集(KOW=104~108);

3、高毒性:

是由人类合成的一系列化学品中最毒的一种。

它还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及

内分泌毒性;

4、持久性:

估计其半衰期约为8.5年;

5、半挥发性:

因而具有长距离迁移能力;

6、在全球环境中广泛分布:

如空气、水体、土壤和食物。

一、掌握目前环境污染关注的17种有机氯的名称,请一一写出:

艾氏剂(C12H12Cl6)、狄氏剂(C12H8Cl5O)、异狄氏剂(C12H8Cl5O)、DDT(C14H9Cl5)、氯丹(C10H8Cl8)、毒杀芬(C10H10Cl5)、六氯苯(C6H6Cl6)、灭蚁灵(C10Cl12)、七氯(C10H9Cl7)、多氯联苯(C12H12Cl10)、多环芳烃(PAH)、开蓬(十氯酮)、六六六(HCH,林丹)、阿特拉津(C8H14ClN5),五氯苯、多氯化萘,六氯丁二烯。

二、有机氯来源方面研究:

1)哪些比值是可以应用的(α-HCH/γ-HCH,DDE/DDTs,DDD/DDTs),2)说明其应用原理(对α-HCH/γ-HCH而言,technicalHCH、lindane中其同分异构体的比例关系、蒸汽压等等)。

3)为什么后2个比值,在极区用的较少?

4)如可能,请结合一篇北极文献举例说明。

1)DDE/DDTs两个比值常应用于说明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相对来说α-HCH/γ-HCH比值应用比较多。

2)对α-HCH/γ-HCH而言,一般工业产品中,HCHs4种异构体的比例一定,为:

α:

55%~80%,β:

5%~14%,γ:

8%~15%,,δ:

2%~16%,而工业品林丹含有90%以上的γ-HCH[4]。

另外γ-HCH亨利系数较低,不易挥发,因此,α-HCH与γ-HCH的比值常被用来估计HCH的来源及其通过大气长距离输送的路径[5,6]。

3)可能由于DDT一般是在土壤当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DDE和DDD,而在极低没有土壤条件下,微生物作用较弱,其与DDT比值随着海洋循环的变化不够明显,故较少使用。

4)有研究发现[3],白令海α-HCH与γ-HCH的比值比楚科奇海高,说明白令海HCHs主要是从低纬度地区经大气及海流作用远距离输送过,而楚科奇海区较低的α-HCH与γ-HCH值表明较近距离的污染源及该地区周边存在着可能的林丹释放源。

一般认为α-HCH与γ-HCH接近1则说明附近有林丹污染源[2]。

DDT、DDT是工业DDT中的主要成分,在DDT禁用后,DDT环境中主要以其代谢产物DDE存在,无论在水中的溶解度还是在大气中的挥发能力都比其母体DDT强,因而DDE在海洋循环过程中有较大的累积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DDE与DDT的比值逐渐增大,这一比值可用于判断区域输人的历史状况[3]。

在楚科奇海DDE与DDT的平均比值为1.5,白令海为2.5.不同海域比值的强弱优势表明楚科奇海DDTs输人受近距离俄罗斯及北美地区环北极国家的影响。

一般认为北半球的OCps主要来源于中低纬度的使用区,再经大气及海流作用分布到全球。

根据卢冰等人研究[3]发现白令海调查海区50°~60°N之间存在一个DDTs和PCBs较高浓度区域,DDE与DDT的平均比值为1.7(较低),这暗示该海区除大气和海流远距离输人以外,还受到周边环北极国家可能的释放源影响,并以水圈输人多些。

(以上论述多摘自文献[3])

三、讨论说明:

在目前全球气候不断变化背景下,讨论北极地区海冰-气-水界面上有机氯农药的地球化学过程,并重点说明源汇变化。

答:

①关于源汇变化:

关于北极地区有机氯农药的来源,一般认为北半球的OCPs主要是中低纬度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上的使用,然后由于大气输送及海流作用而分布到全球;AMAP2002年的报告中指出:

大气输送是快速的输入途径,而海流输送是较慢但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对于水溶性较大的有机污染物更是如此。

大部分POPs具有足够的挥发性并能够在正常的环境温度下发生蒸发和沉淀。

在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导致POPs趋于从地球表面蒸发;而在高纬度地区,低温使POPs从大气中向土壤和水体中沉降。

在寒冷的生态系统中导致POPs趋于冷凝、沉降和聚集。

同时,低温减慢POPs从水体向大气中蒸发的速度。

最终在地球的两极使POPs趋于富集。

POPs在向较高纬度迁移过程中时常以一系列相对短距离、跳跃的形式(称之为“蚱蜢效应”,如图1)。

因挥发性差异引起有机氯农药的分级沉降,挥发性高的HCHs在高纬度地区有较高的浓度,而挥发性低的DDT不容易迁移到高纬度地区。

②关于北极地区海冰-气-水界面问题:

通过大气从北纬中低纬度运送过来的有机氯组分,因为温度低而发生凝聚以及气体蒸汽压大于海水中有机氯气体的蒸汽压,因此有机氯从大气中沉降下来。

由于北极地区大部分由海冰组成,所以沉降下来的有机氯组分先是接触到了海冰,然后在风的转移和融冰的过程下使有机氯进入水体。

有机污染物的疏水亲脂特性使得它们在水体中的含量较低,大部分被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质如矿物、生物碎屑和胶体物质所吸附,并随着重力沉降等物理化学作用进入水体沉积物中或由生物吸收富集于生物体中。

部分有机氯组分会由于结冰的作用而保存在海冰中,再在融冰时候释放到水体或是大气中。

(最新的研究表明北极地区大气中的HCHs含量急剧下降,导致海-气交换发生逆转,表层海水中的HCHs重新挥发到大气中,使该地区成为HCHs的二次污染源。

演讲内容

海洋环境中的POPs主要来源是陆源径流、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海上轮船事故泄露,大气沉降。

主要迁出途径为颗粒物吸附,生物吸收累积,微生物降解,挥发等。

生物降解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麻烦的是降解过程会有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而且最糟糕的是子体有时比母体毒性更大[1]。

如DDT便是如此(后面会讲)。

而这里主要讲的是其在大气的运输途径,即与其饱和蒸汽压(即亨利常数)关系比较密切。

通过研究表明:

人类活动产生化学物质(例如α-六氯环己烷,毒杀芬,聚氯联苯,阿特拉津,多环芳烃)等,当它被排放到环境中后,其化学行为主要决定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进入环境的路径及过程。

关于北极地区有机氯农药等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一般认为在北半球的主要是中低纬度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上的使用,然后由于大气输送及海流作用而分布到全球。

大气输送是快速的输入途径,而海流输送虽然较慢,但却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对于水溶性较大的有机污染物更是如此。

POPs在全球地化循环的大致路径是这样的。

下面比较详细的描述一下α-HCH(六氯环己烷)的地球化学行为。

大气在α-HCH的全球分布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并且通过大气的运送向高纬度(如北极)富集。

有两个关键的证据通过空气中α-HCH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证明此点:

①1980~1996年极地和北太平洋空气中α-六氯环己烷的记录。

上图显示的是北极地区空气中的α-HCH浓度与α-HCH年排放量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大的浓度减少与α-HCH的显著减排相符的很好。

第一次减少的发生(1982~1983)是由于中国禁止HCH生产技术的应用;紧接着第二次减少(1990~1992)是由于印度和前苏联对HCH生产技术的禁用。

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北极空气中α-HCH浓度变化对其全球的排放量的响应是如此之快(大概一年的时间)。

如果是通过海流运输到北极地区显然不可能这么迅速。

因此,在北极上空中α-HCH浓度随全球排放量的(主要是亚洲)改变最简

单的解释是:

大气的长距离输送为α-HCH提供了其从释放地快速向北分散的途径(即大气运输对α-HCH的分布是重要的)。

 

②北太平洋表层水中α-六氯环己烷的空间分布。

在图中阐明了α-HCH的浓度梯度,即从在亚洲沿岸(20-40’N)的边缘海逐渐增加到白令海和楚科奇海(55-77°N),再到(72°N)加拿大盆地的。

更高的浓度(如3-6ng/L),也在南加拿大盆地的表层水和加拿大群岛被发现。

这一切表明,随纬度增加α-HCH是呈增加趋势的。

但是,向北进的α-HCH输入增加不能简单的用水传输机制来解释,因为从印度和亚洲的远距离来源若通过河流输送,很可能产生稀释效果。

然而表上所显示的却是与此相悖,故可能的解释是α-HCH是通过大气运输的,即由于容易挥发(很里系数大),会很快进入大气(先进入大气),再通过沉降分配进入海水中,这样才可能出现图中的情况。

其实不止HCH,很多POPs的地球化学循环模式也都如此。

这个运输模式可以用“蚱蜢效应”来解释(如图1)。

低纬度排放的POPs好比一只想调往北极(极地)的蚱蜢,它需要通过跳几次才能到达极地。

每一次跳跃就代表挥发(蒸发)进入大气并运送至较高纬度地区然后沉降下来。

而低纬度蒸发大于沉降,极地地区刚好相反;这样一来,POPs就逐渐被运往极地(在极地富集)了。

我们还可以利用蚱蜢的跳跃来解释不通POPs通过大气向极地运输的不同历程。

这里需要引进一个公式,即上面一直提到的亨利公式。

该公式的意思当达到水汽交换平衡,某一气体在大气中的分压与其在水体中的浓度呈正比,简单公式如下:

P压=k·XB

P压为饱和气压,XB为气体在水中浓度,k即为亨利系数。

当浓度不变的时,亨利系数越大,这饱和蒸汽压越大,气体越容易挥发。

现在我们回到上面不同蚱蜢(代表不同的POPs气体)往北极跳的情形。

而亨利系数就表示它们的跳跃能力(当然此时必需假设“蚱蜢”们只能跳一次),亨利系数高的即越容易挥发的气体,它的弹跳能力越强,于是就跳得越远。

于是弹跳能力差的“蚱蜢”就没能够到达北极了(通过大气的方式)。

而下面要讲到的γ-HCH则是属于弹跳比较差的了,这样我们就容易明白,为什么极地α-HCH与γ-HCH的比值会高于低纬地区了(因为γ-HCH跳到极地的少)。

而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判别污染源的工具。

比如说同样是高纬度地区,楚科奇海的α-HCH与γ-HCH比值明显低于白令海,其原因就是因为楚科奇海周围有林丹的污染源(工业生产的林丹90%成分为γ-HCH)。

下面我们还会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解释α-HCH与γ-HCH比值及DDT于DDE比值的应用。

这里还有必要说明一下,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HCH的禁止使用,大气的α-HCH含量显著下降,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海气交换情形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原来是富集处的西北冰洋变成了α-HCH的源头,而流失已富集的HCH主要则通过海浪和降解。

这将会对低纬度地区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二十世纪十大(八大)环境公害

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

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

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

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

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

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

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

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1948年多诺拉烟雾事件

10月下旬,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

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

17人死亡。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就有4000人死亡。

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

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

有8000多人死去。

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

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

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

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

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

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

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

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年日本四日市(八)

本四日市位于日本东部伊势湾海岸,由于交通方便,自1955年第一座炼油厂建成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石油联合企业城”。

石油化工业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了大气,天空终年烟雾弥漫,全市平均每月每平方千米降尘量为14吨(最多达30吨),大气二氧化硫含量浓度超过标准5—6倍,大气中烟雾厚达500米,其中漂浮着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很多人出现头疼、咽喉疼、眼睛疼、呕吐等症状,患哮喘病的人剧增。

1964年,该市有3无烟雾不散,致使一些哮喘病患者痛苦死去。

1967年,又有一些哮喘病患者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杀。

1970年,哮喘病患者人数达500多人。

1972年,达817人,死亡10余人。

到1979年10月底,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为775491人。

1955~1972年骨痛病事件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

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

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

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

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13000多人受害。

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

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

这次事件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

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

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