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3541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docx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docx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5

临床医学检验-案例分析题

1、病历摘要:

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

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

红细胞2.5×1012/L,Hb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下列哪些项不符合铁代谢生理?

()

A.血清铁一般是Fe2+

B.成人每日需要Fe2+10mg

C.维生素C能促进Fe2+的吸收

D.Fe2+主要在空肠下端吸收

E.在肠粘膜细胞内Fe2+与去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

2、病历摘要:

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

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

红细胞2.5×1012/L,Hb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本例缺铁性贫血最可能原因是()。

A.慢性失血

B.多次妊娠

C.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D.患者铁需量增加

E.偏食

3、病历摘要:

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

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

红细胞2.5×1012/L,Hb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骨髓片检查下列结果哪些不正确?

()

A.幼红细胞核小、胞质少、边缘不整

B.骨髓增生程度减低

C.可见幼红细胞巨幼样变

D.胞核较松,发育迟于胞质

E.可见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4、病历摘要:

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

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

红细胞2.5×1012/L,Hb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可出现()。

A.反甲舌炎等临床表现

B.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C.血清总铁结合率增高

D.血清铁降低

E.MCV>90fl

F.骨髓幼红细胞增生低下

5、病历摘要:

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

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

红细胞2.5×1012/L,Hb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下列哪些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

()

A.中性粒细胞左移

B.DNA合成减缓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C.可见无效红细胞生成

D.多起源于营养不良

E.严重巨幼细胞性贫血时可见全血细胞减少

6、病历摘要:

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

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

红细胞2.5×1012/L,Hb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下列哪些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

()

A.起病隐伏,慢性进行性贫血

B.我国以叶酸缺乏多见

C.幼红细胞染色质疏松断裂

D.有细胞过度凋亡现象

E.有重度溶血性黄疸

7、病历摘要:

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

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

红细胞2.5×1012/L,Hb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下列哪些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血象特征?

()

A.血小板增多

B.白细胞增多

C.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增加

E.血沉增加

8、病历摘要:

男,43岁,育3子,因头昏乏力、面色苍白一年来就诊。

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检验结果:

红细胞2.5×1012/L,Hb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μg/L。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哪些实验室检查特征?

()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B.骨髓中各系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C.血清铁增加

D.骨髓铁增加

E.维生素B12正常

9、男,25岁,头昏乏力、鼻粘膜出血7天来就诊;检验:

Hb83g/L,WBC4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见幼稚细胞。

骨髓片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50%,幼粒细胞20%,PLT19×109/L,原始细胞POX阳性反应,NAP(-),NSE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FAB分型是()。

A.M1

B.M2

C.M3

D.M4

E.M5

10、男,25岁,头昏乏力、鼻粘膜出血7天来就诊;检验:

Hb83g/L,WBC4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见幼稚细胞。

骨髓片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50%,幼粒细胞20%,PLT19×109/L,原始细胞POX阳性反应,NAP(-),NSE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有核细胞增多可见于()。

A.CML

B.骨髓稀释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纤维化

E.急性白血病

11、男,25岁,头昏乏力、鼻粘膜出血7天来就诊;检验:

Hb83g/L,WBC4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见幼稚细胞。

骨髓片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50%,幼粒细胞20%,PLT19×109/L,原始细胞POX阳性反应,NAP(-),NSE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浆细胞病包括()。

A.重链病

B.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C.原发性淀粉样变

D.多发性骨髓瘤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2、男,25岁,头昏乏力、鼻粘膜出血7天来就诊;检验:

Hb83g/L,WBC4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见幼稚细胞。

骨髓片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50%,幼粒细胞20%,PLT19×109/L,原始细胞POX阳性反应,NAP(-),NSE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上将戈谢病分哪几型?

()

A.婴儿型

B.幼年型

C.青年型

D.成年型

E.老年型

13、男,25岁,头昏乏力、鼻粘膜出血7天来就诊;检验:

Hb83g/L,WBC4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见幼稚细胞。

骨髓片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50%,幼粒细胞20%,PLT19×109/L,原始细胞POX阳性反应,NAP(-),NSE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X光片显示骨质破坏,可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

A.类白血病反应

B.骨髓纤维化

C.恶性肿瘤转移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多发性骨髓瘤

14、男,25岁,头昏乏力、鼻粘膜出血7天来就诊;检验:

Hb83g/L,WBC4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见幼稚细胞。

骨髓片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50%,幼粒细胞20%,PLT19×109/L,原始细胞POX阳性反应,NAP(-),NSE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列哪些符合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特征?

()

A.无原发性类型

B.继发于多种类型

C.外周血细胞减少

D.骨髓增生活跃

E.骨髓常有巨核细胞不同程度的成熟障碍

15、男,25岁,头昏乏力、鼻粘膜出血7天来就诊;检验:

Hb83g/L,WBC4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见幼稚细胞。

骨髓片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50%,幼粒细胞20%,PLT19×109/L,原始细胞POX阳性反应,NAP(-),NSE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能引起假性戈谢细胞增多的疾病有()。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白血病

C.多发性骨髓瘤

D.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E.先天性红细胞发育不良贫血

16、男,25岁,头昏乏力、鼻粘膜出血7天来就诊;检验:

Hb83g/L,WBC40×109/L,外周血涂片分类见幼稚细胞。

骨髓片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50%,幼粒细胞20%,PLT19×109/L,原始细胞POX阳性反应,NAP(-),NSE部分呈阳性反应,不被NaF抑制,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上将尼曼-匹克病分哪几型?

()

A.脑病型

B.黄疸型

C.慢性神经型

D.慢性非神经型

E.急性神经型

17、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

体检:

体温39℃,左肾区有叩击痛。

尿常规检查:

PRO(++),尿白细胞(++++),红细胞10~15个/HPF。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盂肾炎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急性尿道炎

D.慢性肾盂肾炎

E.急性间质性肾炎

18、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

体检:

体温39℃,左肾区有叩击痛。

尿常规检查:

PRO(++),尿白细胞(++++),红细胞10~15个/HPF。

尿液生成过程包括()。

A.肾小球滤过

B.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

C.肾小管分泌

D.膀胱贮存

E.肾脏浓缩与酸化

19、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

体检:

体温39℃,左肾区有叩击痛。

尿常规检查:

PRO(++),尿白细胞(++++),红细胞10~15个/HPF。

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采用下列哪些试验?

()

A.尿三杯试验

B.尿红细胞体积分布曲线

C.转铁蛋白测定

D.尿液含铁血红素检查

E.显微镜观察尿细胞形态

20、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

体检:

体温39℃,左肾区有叩击痛。

尿常规检查:

PRO(++),尿白细胞(++++),红细胞10~15个/HPF。

血尿的特点是()。

A.隐血试验阳性

B.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色或混有血凝块

C.显微镜检查有大量的红细胞

D.尿蛋白质定性强阳性

E.离心后上清液为酱红色

21、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

体检:

体温39℃,左肾区有叩击痛。

尿常规检查:

PRO(++),尿白细胞(++++),红细胞10~15个/HPF。

引起血尿的原因有()。

A.蚕豆病

B.前列腺炎

C.肾结核

D.血友病

E.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2、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

体检:

体温39℃,左肾区有叩击痛。

尿常规检查:

PRO(++),尿白细胞(++++),红细胞10~15个/HPF。

引起血红蛋白尿的原因有()。

A.血友病

B.蚕豆病

C.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D.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病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3、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

体检:

体温39℃,左肾区有叩击痛。

尿常规检查:

PRO(++),尿白细胞(++++),红细胞10~15个/HPF。

引起血尿的疾病有()。

A.泌尿系结石

B.直肠肿瘤

C.卵巢囊肿

D.盆腔炎

E.前列腺炎

24、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

体检:

体温39℃,左肾区有叩击痛。

尿常规检查:

PRO(++),尿白细胞(++++),红细胞10~15个/HPF。

评价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早期损伤的理想指标是()。

A.纤维蛋白

B.Tamm-Horsfall蛋白

C.本周蛋白

D.β1微球蛋白

E.α1微球蛋白

25、对不同质谱仪性能的了解,有助于质谱技术的合理应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I主要适用于易挥发有机样品的电离

B.CI是一种软电离方式

C.FAB适合于分析大分子量、难气化、热稳定性差的样品

D.ESI可以测量分子量在300000Da以上的蛋白质

E.APCI主要用来分析中等极性的化合物

26、对不同质谱仪性能的了解,有助于质谱技术的合理应用。

无须加热汽化的电离源是()。

A.FAB

B.EI

C.CI

D.ESI

E.APCI

27、患者男,58岁,因骨盆骨折住院。

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

骨髓浆细胞占0.23,血沉52mm/h,血红蛋白9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25.8g/L、IgA0.32g/L、lgM0.25g/L。

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一过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B.持续性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C.多发性骨髓瘤

D.冷球蛋白血症

E.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F.巨球蛋白血症

28、患者男,58岁,因骨盆骨折住院。

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

骨髓浆细胞占0.23,血沉52mm/h,血红蛋白9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25.8g/L、IgA0.32g/L、lgM0.25g/L。

如进一步对该患者进行分型,则应为()。

A.IgG型

B.IgA型

C.IgM型

D.IgD型

E.IgE型

F.非分泌型

29、患者男,58岁,因骨盆骨折住院。

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

骨髓浆细胞占0.23,血沉52mm/h,血红蛋白9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25.8g/L、IgA0.32g/L、lgM0.25g/L。

目前最常用的鉴定M蛋白类型的方法为()。

A.免疫固定电泳

B.免疫扩散

C.ELISA

D.比浊法

E.对流电泳

F.免疫荧光

30、患者男,37岁,低热伴皮肤紫癜1周就诊。

体检:

全身浅表淋巴结增大,脾肋下2cm,胸骨压痛。

血红蛋白74g/L,白细胞23.6×109/L,血小板45×109/L,外周血见原始细胞(占0.06),中、晚幼粒细胞占0.11。

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F.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G.类白血病反应

H.骨髓纤维化

31、患者男,37岁,低热伴皮肤紫癜1周就诊。

体检:

全身浅表淋巴结增大,脾肋下2cm,胸骨压痛。

血红蛋白74g/L,白细胞23.6×109/L,血小板45×109/L,外周血见原始细胞(占0.06),中、晚幼粒细胞占0.11。

为了确定诊断,需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

A.胸部X线

B.腹部B超

C.骨髓细胞形态学

D.细胞化学

E.细胞免疫表型

F.染色体核型分析

32、患者男,37岁,低热伴皮肤紫癜1周就诊。

体检:

全身浅表淋巴结增大,脾肋下2cm,胸骨压痛。

血红蛋白74g/L,白细胞23.6×109/L,血小板45×109/L,外周血见原始细胞(占0.06),中、晚幼粒细胞占0.11。

检查结果显示: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类:

原始细胞0.58;表达CD33、CD117;NAP积分0.12、MPO(++)、α-NBE(-);Ph(+)。

从而诊断为()。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F.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G.类白血病反应

H.骨髓纤维化

33、患者男,67岁,因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四肢发麻、身体不适就诊。

查体:

面色深红,略发绀,口唇及黏膜紫红,下肢肿胀并发现有发绀,脾大,心、肺正常,其他未见异常。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7.20×1012/L,血红蛋白227g/L,白细胞计数18.2×109/L,血小板623×109/L。

骨髓穿刺:

干抽现象,深红色。

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骨髓纤维化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4、患者男,67岁,因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四肢发麻、身体不适就诊。

查体:

面色深红,略发绀,口唇及黏膜紫红,下肢肿胀并发现有发绀,脾大,心、肺正常,其他未见异常。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7.20×1012/L,血红蛋白227g/L,白细胞计数18.2×109/L,血小板623×109/L。

骨髓穿刺:

干抽现象,深红色。

如拟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首选的鉴别试验是()。

A.红细胞容量绝对值

B.抗人球蛋白试验和血红蛋白电泳

C.骨髓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

D.血型糖蛋白分析

E.BFU-E造血细胞培养

F.血清EPO水平

35、患者男,67岁,因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四肢发麻、身体不适就诊。

查体:

面色深红,略发绀,口唇及黏膜紫红,下肢肿胀并发现有发绀,脾大,心、肺正常,其他未见异常。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7.20×1012/L,血红蛋白227g/L,白细胞计数18.2×109/L,血小板623×109/L。

骨髓穿刺:

干抽现象,深红色。

拟排除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主要依据是()。

A.红细胞持续增多

B.全血细胞增多

C.脾肿大

D.四肢发麻

E.口唇及黏膜紫红

F.下肢肿胀并发现有发绀

36、患者女性,24岁。

搬新居半年余,近期出现头昏、乏力、心悸、气短。

体检:

T36.6℃,P118次/分,贫血貌,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

RBC2.1×109/L,Hb64g/L,WBC3.2×109/L,N35%,L62%,M3%,PLT44×109/L。

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粒细胞减少症

E.骨髓纤维化

F.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G.恶性组织细胞病

H.缺铁性贫血

37、患者女性,24岁。

搬新居半年余,近期出现头昏、乏力、心悸、气短。

体检:

T36.6℃,P118次/分,贫血貌,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

RBC2.1×109/L,Hb64g/L,WBC3.2×109/L,N35%,L62%,M3%,PLT44×109/L。

为进行诊断应考虑做的检查有()。

A.骨髓活检

B.骨髓细胞学检查

C.血细胞化学染色

D.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

E.造血祖细胞培养

F.PT测定

G.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38、患者女性,24岁。

搬新居半年余,近期出现头昏、乏力、心悸、气短。

体检:

T36.6℃,P118次/分,贫血貌,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

RBC2.1×109/L,Hb64g/L,WBC3.2×109/L,N35%,L62%,M3%,PLT44×109/L。

患者考虑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细胞学检查的特点是()。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

B.粒红比值正常

C.粒细胞系增生减低,以成熟粒细胞为主

D.红细胞系增生减低,以早幼红细胞为主

E.巨核细胞数量减少,大多不见巨核细胞

F.浆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

G.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

39、患者女性,24岁。

搬新居半年余,近期出现头昏、乏力、心悸、气短。

体检:

T36.6℃,P118次/分,贫血貌,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

RBC2.1×109/L,Hb64g/L,WBC3.2×109/L,N35%,L62%,M3%,PLT44×109/L。

再障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鉴别,最有价值的血细胞化学染色是()。

A.过氧化物酶(POX)染色

B.过碘酸-雪夫(PAS)反应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

D.苏丹黑(SBB.染色

E.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F.α-醋酸萘酚酯酶(a-NAE.染色

40、患者女性,24岁。

搬新居半年余,近期出现头昏、乏力、心悸、气短。

体检:

T36.6℃,P118次/分,贫血貌,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

RBC2.1×109/L,Hb64g/L,WBC3.2×109/L,N35%,L62%,M3%,PLT44×109/L。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

A.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减少低于1%

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D.骨髓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

E.一般有肝脾大

F.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G.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41、患者女性,24岁。

搬新居半年余,近期出现头昏、乏力、心悸、气短。

体检:

T36.6℃,P118次/分,贫血貌,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

RBC2.1×109/L,Hb64g/L,WBC3.2×109/L,N35%,L62%,M3%,PLT44×109/L。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是()。

A.造血干细胞异常

B.造血微环境缺陷

C.免疫机制异常

D.细胞因子:

γ干扰素升高

E.遗传倾向

F.电离辐射

G.药物和化学因素

42、患者男,58岁。

因低热,面部、眼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

曾查尿蛋白(++),门诊医生疑拟“肾炎”而申请尿液检查。

详细阅读题干,可提示本系列题是关于尿液检查有关问题,应试者马上把思路转向尿液检验的内容。

提示:

尿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正确地留取标本,不同的检验目的有不同的留取方法。

下列关于尿液标本的留取哪些正确?

()

A.首次晨尿标本的特点是浓缩程度高,偏碱性,血细胞形态较完整

B.随机尿标本适用于门诊、急诊病人的常规化验

C.空腹尿标本适用于测定尿液葡萄糖

D.12小时尿标本常用于检测体内的肌酐和尿素等代谢产物

E.24小时尿标本常用于尿液Addis计数

F.中段尿标本常用于细菌培养

G.乳糜尿标本常用于丝虫病的诊断

43、患者男,58岁。

因低热,面部、眼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

曾查尿蛋白(++),门诊医生疑拟“肾炎”而申请尿液检查。

详细阅读题干,可提示本系列题是关于尿液检查有关问题,应试者马上把思路转向尿液检验的内容。

提示:

尿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正确地留取标本,不同的检验目的有不同的留取方法。

下列关于化学防腐的叙述哪些错误?

()

A.甲苯是作尿液化学检查最好的常用防腐剂

B.甲苯防腐剂的用量是每100ml尿液中加入甲苯约0.5ml

C.麝香草酚常用于尿浓缩结核菌检查

D.***不适用于尿液Addis计数的防腐

E.***主要适用于尿液化学检查的防腐

F.浓盐酸主要用于尿液17-酮类固醇等测定时的防腐

G.浓盐酸防腐的用量为每1000ml尿液中加浓盐酸1ml,使尿液PH维持在2左右

44、患者男,58岁。

因低热,面部、眼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

曾查尿蛋白(++),门诊医生疑拟“肾炎”而申请尿液检查。

详细阅读题干,可提示本系列题是关于尿液检查有关问题,应试者马上把思路转向尿液检验的内容。

提示:

尿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正确地留取标本,不同的检验目的有不同的留取方法。

下列关于尿蛋白定性试验的方法学评价正确的有()。

A.试带法只有在测定尿白蛋白时结果准确

B.试带法测定尿蛋白时对白蛋白和球蛋白同样敏感

C.磺柳酸法可使尿液白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氏蛋白均成阳性

D.磺柳酸法灵敏度高,可产生一些假阴性结果

E.加热醋酸法的结果可靠,常用于前二者的复查

F.加热醋酸法的灵敏度较低

45、患者男,58岁。

因低热,面部、眼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

曾查尿蛋白(++),门诊医生疑拟“肾炎”而申请尿液检查。

详细阅读题干,可提示本系列题是关于尿液检查有关问题,应试者马上把思路转向尿液检验的内容。

提示:

尿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正确地留取标本,不同的检验目的有不同的留取方法。

试带法测定尿液成分的原理中,哪些正确?

()

A.白细胞是利用粒细胞中的脂酶间接检测

B.红细胞是利用一般隐血试验的原理

C.蛋白质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的原理,对尿中的球蛋白敏感

D.葡萄糖为特异性的葡萄糖氧化酶法

E.尿液PH利用指示剂变色来检测

F.酮体根据Legal试验原理设计,对丙酮酸特别敏感

46、患者男,58岁。

因低热,面部、眼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

曾查尿蛋白(++),门诊医生疑拟“肾炎”而申请尿液检查。

详细阅读题干,可提示本系列题是关于尿液检查有关问题,应试者马上把思路转向尿液检验的内容。

提示:

尿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正确地留取标本,不同的检验目的有不同的留取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