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53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321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5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5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5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5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5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531.docx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5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53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531.docx

第二章测量不确定度531

第二章:

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相关研究;

2.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

最早是八十年代,建议:

凡是测量数据,都需要有测量不确定度来评定;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ISO/IEC17025:

2005)

AccreditationCriteriafortheCompetenceofTestingandCalibrationLaboratories.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15841-2000

idtISO/IEC17025:

1999

5.4.6

5.4.6.1校准实验室或进行自校准的检测实验室,对所有的校准和各种校准类型都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

5.10.3检测报告

a)对检测方法的偏离

b)..

c)..

5.10.4校准证书

不确定度是评定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不确定度越小,测量结果的质量越好。

实验室资质认证评审准则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是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重要内容,因此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成为当代检测、计量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2.2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

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含有的一个参数,表征被测量的分散性。

测量结果=被测量的估计值+测量不确定度

,公式中大小写

的意义不同,上述两公式均可表示

1)测量结果是一个区间,被测量的真值以某一置信概率落在该区间内,不确定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半宽度。

区间大小为两个不确定度,即3σ,被测量的真值,

2)标准不确定度的置信概率为68-70%

3)扩展不确定度的置信概率为95%以上;

4)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多个分量组成,每个分量都是由某个或几个产生不确定度的原因引起的。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

按评定方法分为A、B两类

A类评定:

通过对一系列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来评定。

(统计分析法)

纯粹依赖数据和计算完成的。

B类评定:

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认定的概率分布来评定。

(非统计分析法)

不完全依赖数据,还依赖于经验等;还可以依赖各类资料等。

⏹误差与不确定度:

1、定义不同,

1)误差表明测量结果偏离被测量真值的差值,难以精确确定;

2)不确定度表明测量结果的分散性,以测量结果估计值为中心,易于定理描述;

3)误差有正有负,不确定度永远为正数,已定误差可以修正,而不确定度不能修正;

2、分类不同,

1)误差按特征与性质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

2)不确定度按评定方法分为不确定度的A类B类评定;

误差是按其性质进行划分的,分为系统误差(确定性,可以预测的),随机误差(不确定性,难以预测的)等;未定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引起不确定度,已定的系统误差不存在引起不确定度的问题。

3、联系:

误差是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不确定度反映误差对测量效果的影响程度;

没有修正的系统误差,是引起系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测量中所有可能导致测量误差,影响测量结果准确确定的因素都是产生不确定度的原因,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

1)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例如:

要测球心轨迹,但实测是球的边缘轨迹

2)复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例如:

不能重复或近似方法

3)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4)对测量过程受环境的影响的认识不足,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如油、温、尘

5)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

6)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质(如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的局限性;如:

热漂移等

7)计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如:

标准长度,量块,GoldenWafer等;

8)引用的数据以及数据处理中使用的常数或其他参量的不确定度;如:

将铜的热膨胀系数用到铁或铝的计算上。

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

10)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测量中的变化;(重复性误差)

每次分析不确定时,优先考虑误差:

10,7,6,4,其余误差在必要时考虑。

实际分析时,只需要考虑影响显著的不确定度来源。

已修正的误差应考虑修正值的不确定度;如果很小,可忽略,如果较大,则需要分析不确定度;

异常值(粗大误差)被剔除后不需考虑其不确定度;

2.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表示)

⏹自由度的概念及确定

⏹测量不确定度合成

⏹扩展不确定度(

表示)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2.3.1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2.3.1.1标准不确定度

用标准差表征的不确定度,用

表示。

2.3.1.2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白塞尔法、别捷尔斯法、极差法、最大误差法

白塞尔法:

别捷尔斯法:

极差法:

最大误差法:

2.3.1.3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评定步骤:

(1)影响被测量值可能变化的全部信息

(2)概率分布类型:

正态分布、泊松分布等;

(3)分布区间的半宽

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估计非统计的等标准偏差。

2.3.1.3.1影响被测量值可能变化的全部信息:

(1)以前的测量数据、经验和资料;

(2)个人经验及对有关仪器和装置的一般知识的了解;

(3)校准证书或检定证书或其他报告所提供的数据;

(4)由各种技术手册提供的参考数据等;

(5)生产部门提供的有关技术指标范围、他人提供的数据结论等;

(6)测量的重复性和复现性;

2.3.1.3.1各种分布的B类评定:

Ø当估计值受多个独立因素的影响,且影响大小相近时,可假设为正态分布;

,这个置信概率为99.73%,即常常说的3

Ø若

服从矩形(均匀)分布,即若在区间

内的概率为1,且在各处出现的机会相等,则

Ø当

受到两个独立且皆满足均匀分布的因素影响时,且

服从区间

服从区间为内的三角分布,则

Ø当

服从区间

内的反正弦分布时,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能用A类评定的,尽量用A类评定,如果A类无法满足要求时,才考虑使用B类评定,因为B类评定带入大量人为因素。

非客观因素增加,不准确的因素太多。

2.3.2自由度概念及确定方法

不确定度的质量可以通过自由度来反应;自由度反应的是不确定的质量;

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估计值的质量;

自由度反映不确定度评定的质量,自由度越大,标准差越可信赖,不确定评定的质量越好;

2.3.2.1A类评定的自由度(白塞尔法)

自由度:

个测量数据

2.3.2.2B类评定的自由度

标准不确定的标准差,

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相对标准差

自由度与不确定度的相对标准差的平方成反比。

2.3.3测量不确定度合成

2.3.3.1测量不确定度模型:

表示测量结果,

表示这些关系,广义上的函数。

表示引起被测量

的测量不确定的主要来源。

(1)当

可以直接测量时,

表示测量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即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不是确定性数学表达式;

(2)当

不能直接测量时,

表示各个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是各直接测量量的测量不确定度,

是确定性数学表达式;

(3)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每个不确定度来源都会引起一个不确定度分量,

其中,

称为不确定度的传播因子

的自由度与

的自由度相同。

的不确定度引起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永远是正的,传递过程中,只改变大小,不能改变符号,因为不确定度只能为正,但误差的传递可能有正有负;

2.3.3.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不确定度分量互不相关,彼此独立时,

2.3.3.3

的自由度为:

,自由度越大,并不表示测量结果越好,只是表示不确定度越可靠。

2.3.4扩展不确定度

2.3.4.1扩展不确定度:

指的是置信概率在95%以上;

其中,

为包含因子;

(1)通常取值范围:

,(正态分布时)

(2)

根据

分布的临界值确定;

2.3.4.2相对不确定度:

对于某些适合用于相对数值表示的场合,这时也希望通过不确定度指标,则引入相对不确定指标。

相对不确定的计算方法:

2.3.5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1、测量结果的估计值

2、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要确定其有效数字;

2.3.5.1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

Ø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一般不超过两位(在报告中)

Ø不确定度数值的末位与被测量的估计值末位对齐;

⏹就是不确定度有两位有效数字,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先确定,再反过来计算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如:

不确定度末位数为纳米级,则测量结果的末位数需要达到纳米级;

Ø不确定度修约:

1)“三分之一”准则,

即取舍位部分大于等于末位数的1/3,则需要在末位数加1,否则舍去;

因为不确度是一个精度指标。

2)“舍去进一”准则:

导致不确定度扩大化,导致应用价值下降,提高了安全性;

“舍去进一”准则使用方便。

“三分之一”准则在应用上稍微复杂点。

如果安全性很重要,则采用“舍去进一”准则,因为三分之一准则存在舍去的可能性;

选择准则时,需要有选择的依据,不能随性选择。

2.3.5.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

以标准砝码的质量的测量结果为例:

被测的最佳估计值为: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3和5是不确定度的两位有效数字;

1)

2)

3)

2.3.5.3扩展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

(1)取

,已知

,则

a)

b)

(2)已知

要求置信概率为95%,查

分布表得

a)

b)

,括号内第二项为扩展置信度

c)

,括号内为

之值,其末位与测量结果估计值的末位对齐

d)

,括号内为

之值,计量单位同前

扩展不确定度需要注意,其价值远大于标准不确定度,所以一般需要以加说明。

2.3.5.4不确定度测量示例:

例1、泄露电流测量

1、测量方法

在工作温度下,用XLD-B型漏电测量量仪直接测量正常使用中微波炉的泄露电流,测得I=0.32mA。

2、不确定度来源

1)重复性误差;

2)仪器示值误差;

3)仪器量化误差;

4)温度附加误差;

5)相对湿度影响;

3、不确定度评定

1)两次重复测量,根据白塞尔公式算得

,则重复性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分量为

2)根据仪器检定证书,该仪器的示值误差不超过5%,按正态分布,取

,则仪器示值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分量为

,取

的相对标准差为10%,则其自由度

3)分辨率为0.001A,按均匀分布,则量化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自由度

4)测量时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0±5)℃,认为温度引起的示值变化的极限误差不超过±1%,按正态分布,取k=3,不确定度估计的相对标准差为25%,则温度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自由度

5)潮态试验后相对湿度保持在93±2%,按均匀分布,不确定度评定的相对标准差为10%,则相对湿度变化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自由度

(相对湿度每变化1%,泄露电流变化1%)

综上所述:

4、不确定度合成(

(1)在工作温度下,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2)在潮态试验后,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例2、量块校准不确定度的评定(误差理论书后有这个例题)

1、测量方法

在比较仪上,将50mm长度的被校准量块与同样标称长度的标准量块比较,进行5次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得到被校准量块在20℃时的长度估计量为50.000838mm。

考虑温度的影响,被校准量志与标准量块的长度差为

,表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