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298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x

《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x

月陕西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2011年7月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院系:

地理与规划学院

班级:

教本0902班

姓名:

***

学号:

***********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自然地理现象和成因复杂多变,课堂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是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

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因此,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之中,反过来又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地理学渗透,使自然地理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才能丰富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理论。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

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园生活,有时需要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完成某项实习任务要靠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其组织纪律性。

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这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为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实习日程安排

7月1718日:

从学校前往陕西,入住咸阳师范学院

7月19日:

上午在教学楼听课,下午在校园内学习罗盘的使用

7月20日:

陕西泾阳县口镇

7月21日:

张家山

7月22日:

咸阳市漠谷大北沟

7月23日:

窑店

7月24日:

南五台山

7月25日: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

7月26日:

咸阳历史博物馆

三、实习内容

1.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地理位置陕西省位于黄河中游、西北地区东部。

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

东邻山西、河南,南界湖北、四川,西接甘肃,西北及北与宁夏、内蒙古毗邻。

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

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气候状况陕西省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陕南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色,关中及陕北大部具有暖温带气候特色,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具有中温带气候特色。

其总特点是:

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

降水南多北少,即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陕西自然地理实习区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概况陕西省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很明显。

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

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

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盆地、秦巴盆地三个地貌区。

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

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全国著名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贯穿陕西省东西的秦岭是我国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

“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即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均是黄河水系。

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

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盆地原,南部是秦巴盆地。

2.区域构造地貌概况:

实习点一:

口镇冶峪河河谷

口镇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北部,地处陕甘宁盆地的南缘,属景福山-永寿断褶段,位于鄂尔多斯地块与渭河地堑盆地的南缘,属景福山-永寿断褶段,之间。

陕甘宁盆地是印支期形成的内陆坳陷盆地。

之间。

陕甘宁盆地是印支期形成的内陆坳陷盆地。

口镇-关山大断裂在西安以北80多km的北山冶峪河出山口镇:

口,该断裂西起泾阳口镇以西,向东经鲁桥、关山等地后隐伏于阶地该断裂西起泾阳口镇以西,向东经鲁桥之下,全长约百余千米,断面向南倾、倾角陡,是渭河盆地中北部一之下,全长约百余千米,断面向南倾、倾角陡,条显著的东西向大断裂,断层面发条显著的东西向大断裂,育典型、完好,断裂为一条断面向育典型、完好,南倾的正断层,笔直的断层线错断南倾的正断层,了西部山区、中部黄土塬区和东部了西部山区、阶地区,地貌标志极为清楚,阶地区,地貌标志极为清楚,表现为一黄土陡坎(陡坎高度由西为一黄土陡坎(崖),向东逐渐变小,向东逐渐变小,近几年来沿断裂出现大量的地裂缝,跨断层水准测量现大量的地裂缝,资料也表明该断层现今仍在活动中。

冶峪河河谷位于北山的南侧边缘,北山为黄土高原的边缘。

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部位,从翼部到核部岩层越来越新,依次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当然在某些部位会存在层位缺失或次序混乱)。

沿冶峪河谷向北溯源而上,依次出现奥陶系海相碳酸岩,石炭系海陆交互相砂岩、泥岩夹透镜状灰岩及薄煤层,二叠系和和三叠系陆相碎屑岩偶夹海泛层泥岩、泥灰岩。

冶峪河河谷地貌发育:

河床、河漫滩发育,河谷谷坡陡峻,从北向南河谷发育依次为隘谷、V形谷、U形谷。

U形谷谷底开阔。

实习点二:

张家山

张家山自然风景区是咸阳市泾阳县三大风景区之一,是九嵕山与北仲山交汇处,位于泾阳县城西北25公里,是九嵕山与北仲山交汇处,泾河由此出谷,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首的战国秦修郑国渠遗址就泾河由此出谷,坐落在此。

由黄土沉积而成,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无霜期较长,关中平原)由黄土沉积而成,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无霜期较长,180—200天,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但降雨量较少,多年平均180200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但降雨量较少,500—700毫米间,又多集中在七、九三个月,在500700毫米间,又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特别是春播的需要。

关中东部地势低洼,物生长的需要,特别是春播的需要。

关中东部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较浅,大量可溶性盐分随土壤毛细管作用积聚于地表,较浅,大量可溶性盐分随土壤毛细管作用积聚于地表,造成土壤的盐碱化,形成大片泽卤之地。

实习点三:

大北沟

大北沟位于咸阳市乾县漠谷,地处黄土高原与渭河谷地的交接点。

图3

离石黄土属于中更新世晚期,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黄河中游等地区,因其典型剖面在山西离石县,故名之。

黄土颜色以浅红黄色为主,黄土粒度以粉砂为主,黄土沉积层理不明显或不具层理。

黄土层中夹有多层棕红色古土壤,其下多有钙质结核,有时成层。

离石黄土厚90—100米,它是构成黄土高原的基础。

马兰黄土是中国第四纪黄土分期名称之一(华北晚更新世黄土,典型的风力堆积物),标准剖面地点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川北山坡上,因附近清水河右岸有马兰阶地而命名。

马兰黄土为淡灰黄色,疏松、无层理。

底部见有基岩碎屑,它与下伏离石黄土的差别是更加疏松,多虫孔和植物残体。

马兰黄土广泛分布于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及山东泰山、鲁山山麓和山东半岛北侧山麓与山间盆地中。

乾县组分布在陕西渭河盆地及其邻近地区。

有土状堆积和河流沉积两大类下部为棕色、灰黄色亚粘土与灰色、褐黄色砂砾石层互层,含哺乳动物化石;上部为淡黄、灰绿色亚粘土、深棕色亚粘土夹砂砾石层,含脊椎动物化石和石器。

与下伏池湖组不整合接触,其上被马兰黄土覆盖。

实习点四:

南五台山

南五台位于西安南约30公里,海拔1688米,为终南山支脉,南五台古称太乙山,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现为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

因山上有大台,文殊,清凉,灵这,舍身五个小台,也是五个小山峰,称为南五台,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峦重叠,森林茂密,风景极为秀丽,<<关中通志>>载,"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原山上寺庙数百座,历经战乱,大都荒废,有观音寺、五佛殿、圆光寺、西林寺、圣寿寺塔等。

圣寿寺塔建于隋代,方形七层,高23米。

据传,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为西安现存最早的佛塔。

南五台地形地貌南五台以东西并列的五个山峰为基础,由大台向北延伸分裂出东山梁,中山梁和西山梁。

山脉之间分别夹有白蛇沟和五台沟。

西山梁主峰为送灯台。

五台沟内有茂密的深林。

南五台海拔700米以下为山前黄土台塬和冲积洪积扇,呈南北向倾斜,地形较为平缓。

海拔700——1100米为低山区,沟谷较为开阔,坡度也较小。

海拔1100到主峰坡度陡。

南五台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但由于地处秦岭北坡东亚季风在每年夏季越过南坡和秦岭主脊后水汽含量大大减少,季风影响相对较小。

冬季寒潮天气对此影响较大。

气候特点为暖温带山地气候,气候要素的垂直分异明显。

南五台的主要土壤有不饱和冲积土,钙积褐土,山地钙积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及其山地棕壤等类型,由于成土条件在南五台具有显著的垂直分异规律,所以造成了以上土壤也具有垂直分异规律。

南五台的植物资源丰富,为植物学家所关注。

被子植物有195个科,1005个属,3400个种。

许多植物长期受僧众保护,加之自然环境复杂,至今仍有较丰富的物种。

山脚为侧柏林,具有次生性,生长能力强。

海拔达到800米时,植物主要为温性针叶林。

海拔达到1000米时,为典型的落叶阔叶林,主要为栓皮栎,是建群种。

还有洋槐,臭椿,侧柏油松,马尾松,软枣,紫荆七叶树等。

关中平原,山地栽培植被,油松,栓皮栎,锐齿栎林区。

3.区域土壤植被

陕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原是黑垆土。

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原黑垆土层受严重剥蚀,现存的土壤主要是受侵蚀后暴露在不同时代地层上发育的黄绵土、红土、紫色土等。

陕中地区气候温暖,干湿适宜,风成和冲积黄土广泛分布,在落叶阔叶林的影响下,褐土广泛发育,成为关中褐土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秦岭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在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植被影响下,棕壤广泛发育,褐土和棕壤的面积在700万亩以上,约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一半,这是本地区土壤类型构成方面的显著特色之一。

本地区土壤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平原川道区的河流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区分布着潮土,水源充足的地区为水稻土;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和黄土台塬区为娄土类的褐娄土和黑油土;台塬坡地由于土壤侵蚀严重,成土母岩裸露,为黄土性土;山麓洪积扇顶为褐土。

在山区,大致在1200m以下为褐娄土,1200~2400m为棕壤,2400~3000m为山地灰化土,3000m以上为山地草甸土,使土壤分布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陕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为红棕壤。

陕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暖温带针叶林、暖温带灌丛群落。

陕中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550~700mm,降水集中于夏秋,夏季酷热,冬季干燥少雨。

自然植被类型可分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

4.水文与水系

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水系。

秦岭以北为黄河流域水系,有河流2524条,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4.8%。

秦岭以南为长江流域水系,有河流1772条,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5.2%。

渭河南岸较大的支流有黑河、沣河、灞河等,均发源于秦岭北坡,这些河流源短水急,谷狭坡陡,水流清澈,含沙量小,故形成了渭河不对称水系特征。

5.结束语

自然地理学无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不仅仅要求我们要去了解某地区或区域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气候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求我们深入探寻为什么,在实践中分析大自然。

野外实习对自然地理学的学习有着深刻的意义,它使我们实际的接触到课本上的实例,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问题的认识。

此次野外实习为期10天,尽管实习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