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280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x

《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六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docx

省重点高中届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专题六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考情分析预测:

本专题内容容量大,涉及面广、联系性强,也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细胞生命历程的命题上,主要是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及图像的识别,并通过基因与遗传联系起来。

有丝分裂是近年来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在遗传的分子基础中,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是各地考试中经常考查的内容,应该理解和掌握实验的思路。

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是历年来考查的重点,并且考查的方向和内容比较稳定,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并且侧重于综合分析及实验内容。

生物变异的来源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是高考考查的又——重点内容,试题往往通过新的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多种育种知识,对能力要求较高。

本专题要抓住规律,如在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染色单体的规律性变化,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的规律,遗传概率的计算、遗传方式的判断等都有规可循。

知识网络构建:

 

一.例题导入

1.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

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

1B.9:

3:

3:

1

C.4:

2:

2:

1D.1:

1:

1:

1

【答案】A

【解析】

【错解分析】错选本题的原因在于审题不严,或者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不熟练。

【正解】本题考查的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在本题中存在胚胎致死的情况,由题意可知,AA或者bb都能使胚胎致死。

则AaBb和AaBb杂交,对于颜色(A)这对性状,后代有2种表现型,Aa:

aa=2:

1;对于尾巴长短(B)这对性状,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BB:

Bb=1:

2,但是表现型相同,都是短尾);所以理论上所生子代表现型比例应为2:

1

2.现有AaBb和Aabb二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2B.1/3C.3/8D.3/4

【答案】C

【解析】

【错解分析】错选本题的原因在于审题不严密,粗心大意。

【正解】本题考查的是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选取豌豆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豌豆是自花传粉的。

所以说,本题中两种基因型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分别自交,即1/2的AaBb自交后代中纯合的概率为1/2×1/4=1/8,1/2的Aabb自交后代中纯合的概率为1/2×1=1/2.即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8+1/2=3/8.

3.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寸: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B )

A.1/16   B.3/16  C.7/16  D.9/16

 

二、要点探究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规律

1).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规律的方法:

验证基因分离

定律的方法

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方法

自交法

F1→显:

隐=3:

1即可证明

F1   四种表现型,比例9:

3:

3:

1证明符合

测交法

F1×隐性→显:

隐=1:

1

即可证明

F1×双隐性→四种表现型,比例1:

1:

1:

1证明符合

【特别提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还有花粉鉴定法: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

杂合子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且比例为1:

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合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为两种:

一种含显性遗传因子,一种含隐性遗传因子,且数量均等。

4.番茄中红果(R)对黄果(r)显性。

现将A、B、C、D、E、F、G7种番茄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在作为亲本的7种番茄中,有几种是纯合子?

F1植株数

杂交组合

红果株数

黄果株数

总株数

A×B

24

8

32

C×D

0

28

28

E×F

16

16

32

G×D

40

0

40

A.2B.3C.4D.5

【答案】C

【解析】

【错解分析】错选本题的原因在于不能熟练的应用孟德尔分离定律,对6种杂交方式以及子代中表现型的比值没有熟练掌握。

【正解】本题考查的是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应用。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分析各个杂交方式可得:

A×B后代出现了3:

1的比例,说明A和B都是杂合子,Rr×Rr这种类型;C×D后代没有性状分离,说明C和D都是纯合的,且为rr×rr;E×F后代为1:

1的比例,说明亲本为Rr×rr;G×D后代没有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是纯合的,且为RR×rr。

因此共有4个纯合子,分别是C,D,E(F),G.

 

5.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答案】D

【错解分析】错选本题的原因在于对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应用不熟悉。

【正解】本题考查的是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应用。

题目中让无尾猫自交,后代中有有尾猫和无尾猫,说明有尾是隐性,出现是由于基因重组的结果;自交后代中无尾:

有尾=2:

1,且每代都会出现这样的比例,说明无尾都是杂合子,纯合的无尾猫不存在。

所以选项C不对,而D正确。

2).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等位基因与

基因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染色体关系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

细胞学基础

(染色体运动)

减Ⅰ后期分离

减Ⅰ后期自由组合

遗传实质

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应用

①作物育种——隐性:

在F2出现,即能稳定遗传;显性:

需连续自交选育

②预防近亲结婚产生遗传病

①杂交育种:

通过基因重组,有目的地培育具备两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②由于基因重组,引起变异,有利于生物进化

③医学上,为遗传病诊断与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联系

①作用时间:

在生物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两大遗传定律是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的。

在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互不干扰,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因此,生物遗传性状在遗传过程中既保持相对稳定性,又出现变异性,从而使生物性状多种多样。

②适用范围:

两大定律是适用于a:

真核生物;b:

有性生殖;c:

核遗传

6.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

灰身大翅脉的雌蝇和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和。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雄蝇的基因型为。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其理论比例为。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答案】

(1)3:

11:

1

(2)BbEeBbee(3)41:

1:

1:

1(4)BBEe

和BbEebbEe

【解析】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的表现型比例为灰身:

黑身=(47+49):

(17+15)=3:

1,可推出亲本的基因组成都为Bb;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为大翅脉:

小翅脉=(47+17):

(49+15)=1:

1,可推出亲本的基因组成为Ee和ee。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3).减数分裂与遗传基本规律间的关系:

对于真核生物而言,减数分裂是遗传基本规律的基础,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染色体上的基因亦随之进行规律变化的结果。

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应片段的部分发生的交叉互换,结果会使每条染色体上都会有对方的染色体片段,这是基因互换的基础,后期,当同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移向两极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这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这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7.下列关于人体内等位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着等位基因的分离现象

B.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等位基因

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引起人体产生等位基因

【答案】A

【解析】

【错解分析】错选B的原因是认为有丝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错选C的原因是认为在性染色体上不存在同源区段。

【正解】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存在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并且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A正确,D不对。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是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性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段。

8.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

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D

【解析】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可存在互作关系,所有A错;AA和Aa基因型不同,但表现型可以相同,所有B错;测交不仅能检测F1的基因型,也可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和隐性纯合体亲本交配用以测定显性个体的基因类型。

所有答案D。

考点定位:

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

9.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上的酶是

A.DNA连接酶B.DNA酶C.DNA解旋酶D.DNA聚合酶

【答案】D

【解析】

【错解分析】错选本题的原因在于对与DNA有关的几种酶的作用区分不清。

【正解】本题考查的是与DNA有关的几种酶的作用。

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作用位点是磷酸二酯键,是基因工程的一种工具酶;DNA解旋酶的作用是将DNA的双螺旋打开,同时将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DNA聚合酶是将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到一起,聚合到模板链上,和DNA解旋酶都是在DNA复制时需要的酶。

 

4).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

自由交配:

各种基因型之间均可交配,子代情况应将各自自由交配后代的全部结果一并统计。

自由交配的后代情况多用基因频率的方法计算。

自交:

同种基因型之间交配,子代情况只需统计各自结果。

10.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做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做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

请回答:

(1)如果生长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

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

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基因型为;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本。

【答案】

(1)不是。

因为F1代植株是杂合子,F2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