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735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4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docx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docx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

 

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

赛后利用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欧阳静仁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课题组成员:

王进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

顾伟农教授广州体育学院

周毅教授广州体育学院

黄继珍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饶舒扬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陈华副教授广州体育学院

 

2009年6月18日

 

摘要

本研究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为研究对象,从广州市体育场馆建设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外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的一些实际经验,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提供参考。

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广州亚运会场馆赛后需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过度投资带来的问题增加了赛后场馆运营风险;场馆布局存在的矛盾导致赛后经营困难;设施功能的单一致使赛后场馆功能转换不利;经营管理体制缺陷难以适应赛后市场化运作的需要;专门经营管理人才的匮乏制约赛后场馆经营管理水平。

现代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推动奥运会“瘦身运动”;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开发;建立奥林匹克基金会;把奥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开发跟职业体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新型产业园区;以组织大型活动为核心;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采取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建设与运营模式。

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阶段划分为准备阶段、试运转阶段、亚运会阶段和全面拓展阶段四个阶段。

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原则包括厉行节约原则;多中心、多功能原则;“场馆建设—地区发展”联动原则;场馆及配套设施与城市公共配套结合原则;场馆与大众健身相结合原则。

规划与赛后利用的经营目标定位为:

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管理方式定位为统一管理与分散经营相结合;营销策略定位为改善营销手段,建立营销网络;功能设置定位为以体为本,进行多元化功能开发。

需要处理好赛事短期使用与赛后长期运营的关系、场馆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关系、旧馆利用和新馆建设的关系、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关系、政府定位与市场定位的关系。

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的对策建议为:

拓宽融资渠道,减轻政府负担;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转变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开展多元化经营;树立营销观念,进行营销创新;组建体育产业集团,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开发场馆无形资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关键词:

建设规划赛后利用广州亚运会场馆

 

 

1前言

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设42个比赛项目,比赛场馆、训练场馆共需82个,为此,广州除了要将已有的70个比赛和训练场馆按亚运会需求翻新或改造之外,还需要新建12个比赛场馆,这些场馆普遍规格高、设备先进,配套齐全,将为广州留下一笔丰厚的场馆遗产。

但从以往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情况来看,大量体育场馆在赛后往往成为主办城市的负担。

如1998年日本长野耗费200亿美元为冬奥会修建各种设施,加之赛后高额的维护费,致使长野经济下滑至二战后最低;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新建场馆的欠债历经数十年才勉强还清;就连被世人誉为典范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其主体育场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在赛后也难避“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淡。

因此,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的研究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从广州市体育场馆建设和利用利用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外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的一些实际经验,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提出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对大型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做较为详细、全面的论述。

实践价值在于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提出具体对策建议,为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提供实际指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逻辑演绎、经验借鉴和实例分析这三条技术路线进行。

逻辑演绎主要是在宏观上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经验借鉴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借鉴西方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取得的经验;实例分析主要是在对亚运会场馆赛后需求预测及赛后利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提出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与赛后利用策略。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访谈和个案研究等。

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查阅国内外大型场馆建设规划与利用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资料;重点访谈了亚组委部分官员、亚运会场馆部分领导、场馆方面的专家学者这三类人员;选择天河体育馆和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为个案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3广州市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存在问题

经过六运会和九运会,广州市已经拥有各类体育场馆6800多个,其中公共体育场馆240个,居全国之首,可提供的比赛场馆50多个,训练场馆20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天河体育中心为核心,各区(县级市)大型体育场馆为重点的全市体育场馆设施的主体网络格局,极大地提高了广州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文化品位[1]。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有70个体育场馆需要改扩建,其中包括天河体育中心、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在内的一大批一流场馆和设施。

虽然广州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已经具备承担大型体育赛事的条件,但这些场馆经过六运会、九运会的实际运转,也暴露出一些规划设计上的缺陷,同时,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3.1广州市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存在问题概述

3.1.1布局不合理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城市建设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东进”,使得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等成为广州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体育场馆集中地,但个别区的体育设施仍为空白。

如越秀区、白云区还没有自己区属的体育场馆[2];另一方面,大型体育场馆的日常经营主要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主要消费群体是其周围的社区居民。

而调查表明,体育场馆的消费者多是体育场馆周围20分钟行程以内的居民,由于部分场馆的周边人口有限,场馆即使对外开放也人气不足,如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3.1.2规模小、功能单一

广州市目前的体育场馆除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和广州新体育馆规模相对较大外,其他的场馆规模都较小,所以大部分的场馆远不能满足亚运会的要求。

而且,现有的体育场馆在设计兴建时,只考虑到大型运动会的功能和用途,特别是考虑全运会的功能,而没有充分考虑全运会后场馆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空间问题,造成了赛后场馆利用率低,除了出租场地、开放一些设施,其余大量的场地、设施闲置,造成极大的浪费。

3.1.3配套落后

现有的体育场馆提供的服务条件很不够,比如运动员休息室大都空间狭小、设备简陋,而为媒体记者和观众提供服务的咖啡厅、餐厅几乎都没有。

以广东奥体中心为例,它是一个综合型的场馆群,目前在广州来说各方面的条件还是比较先进的。

但也因配套设施不全,如没有配套运动员公寓,没有为运动员服务的科研教学设施,形不成竞、训、研服务一条龙。

所以在九运会后,作为综合性的场馆群,没有发挥较大的作用,造成资源上的一定浪费,给财政增加一定的负担。

3.1.4缺乏科技含量和环保理念

一方面,广州现有的场馆在高科技应用上,与悉尼奥运会和韩日足球世界杯的体育场馆无法相比,在电视转播,计时、计分、大屏幕同步显示,网络通讯,保安监控、防密控制等方面,都与现代亚运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一方面,

广州现有的体育场馆能源大都以人工能源为主,并且建筑围护结构如外门窗、外墙等节能技术措施较低。

体育场馆具有大跨度、超尺度的特点,因此它的能源消耗也较其他建筑物大,天河体育中心、奥体中心能源费用的支出逐年增多,经营成本提高。

3.1.5使用不广泛

广州市的公共体育场馆并没有成为市民锻炼的主要场所,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二是大多数体育场馆离家较远,不方便锻炼,而居民最缺少的是身边的场地设施;二是现阶段居民的体育消费仍以实物消费为主,多数人还没有形成体育场馆的消费能力;三是某些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者没有树立营销意识,坐等顾客上门,不愿主动开拓市场,营销手段和策略缺乏创新,营销创新能力差,这直接影响到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效果;四是在体育场馆经营的众多项目中,最多的是桌球,其次是保龄球、网球、健美和游泳。

由此可看出,竞技体育项目与大众体育娱乐休闲项目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3.1.6经营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广州市体育场馆仍然普遍实行事业单位管理,经费采取财政核补的管理办法。

因此,在客观上造成了有“等、靠、要”思想观念,大部分场馆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效率不能令人满意,体育场馆自主经营创收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表现在租赁收入比例很高,过分依赖“吃地皮”和“吃场租”,其他有意识的自主性经营收入较少,整个经营档次和水平处于较低状态;另一方面,由于价格、服务等条件与其它经营实体有较大差距,造成体育场馆本身的资源长期处于空置状态,体育场馆客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这样,长此以往,体育场馆的功能势必逐步被其它经营实体所取代。

3.1.7资金匮乏,经营负担过重

一是大多数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投资结构单一,缺乏社会资金的参与。

近年来,虽然某些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中也曾尝试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但是由于政策法规、管理体制、产权分割、利益协调等多方面的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二是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拨款逐年减少,即便是那些经营效果比较好的场馆,也很难完全依靠其经营利润盈余来支付高昂的维修成本,更何况那些场馆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又无力引进和开发新的体育健身娱乐项目的场馆;三是名目繁多的各种税费支出,如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教育附加费、治安费、防疫检测费、门前三包费、物价管理费、绿化费等给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响到其经营开发的积极性和效果。

3.1.8“以体为本”不够突出

尽管广州一些新建的体育场馆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按照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集体育、娱乐、饮食、商业等功能于一体,“以副养体,以副助体”,以其附属配套设施的利用和经营收入来养护体育设施,以多功能的健身娱乐项目来满足大众需求。

但是,广州市大部分体育场馆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其它非体育项目的收入,体育本体产业收入比例明显偏低。

根据有关的数据显示,甚至有些场馆6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物业租赁的收入。

而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赛事、体育活动活动和体育培训的收入所占比例很低,这与体育场馆以体为主的基本功能是相偏离的。

3.1.9人员经费支出过大

广州市体育场馆人员经费支出占了比较大的比例,有些大型场馆人员经费直接、间接支出甚至达到70%以上。

在这样的场馆管理维护中,人员经费比重过大,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项目开发、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资金。

以天河体育中心为例,该中心可以说是广州市民公认效益很好的场馆之一,但同样存在人员臃肿、人员结构不合理等严重问题。

2003年,体育中心各场馆共有453人,其中正式员工390人(81%),临时工63人(13%),离退休人员27人(6%)。

近些年来,庞大的人员开支年均达到了1537.89万元,以及与人员数量密切相关的公用费用开支年均为1994.12万元,仅此两项合计为3532.01万元。

因此,各场馆普遍存在“吃财政饭”问题[3]。

3.2广州市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存在问题个案分析——以天河体育馆为例

天河体育馆占地面积25600平方米,是广州市政府为了承办六运会投资三千万元兴建的,于1987年8月落成使用。

该馆主馆建筑面积17159平方米,外形呈六角形,屋顶跨度126米,是一座综合性多功能体育馆,能容纳观众8000人,可进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室内网球、五人足球、排球、体操、摔跤、举重、拳击、毽球、柔道等十多种室内体育项目比赛,还可举行文艺演出、会议、展览展销等活动。

3.2.1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

如图1所示,天河体育馆现有的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部门设置比较凌乱,分工不够明确,责、权利不清晰。

首先,75%的部门既有经营创收任务,又有服务保障职能,分工不够专业细化;其次,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仓库,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最后,馆长管理太宽泛,统得过死,压制了部门工作的积极性。

 

图1天河体育馆管理架构

3.2.2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如表1所示,天河体育馆落成使用已有23年,90%的员工是伴随着体育馆成长的,因此退休人员占了员工总数的30%。

员工中一大部分是上级硬性摊派而来的退役运动员、退伍军人等,文化水平不高;另一部分是体育院校毕业的学生,没有进行过专业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培训。

因此体育馆面临着人才缺乏的问题,尤其是缺乏既懂经济、又懂法律,更具市场营销能力的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从客观上限制了体育馆的发展。

同时,体育馆人员严重超编,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员过剩,人员老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体育馆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表1天河体育馆人员结构情况

编制

人数

在编在

职人数

在编在职人员学历结构

临工

人数

40岁

以上

退休

人数

本科

大专

中专

高中

中技

初中

数量

55

50

10

19

6

10

3

2

4

46

15

占在职

比例

20%

38%

12%

20%

6%

4%

81%

30%

3.2.3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矛盾突出

我国的国有体育场馆作为混合性的准公共产品,既具有公益性,又具有经营性,因此在使用效益方面,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追求经济效益,片面追求任一方面,都会削弱国有体育场馆的功能,造成社会价值的损失。

如表2所示,天河体育馆用于群体健身、竞赛和培训的时间基本占到50%左右,但其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左右,说明取得社会效益的群体开放时间越长,体育馆的经营收入越差。

而文艺演出使用的时间与经济效益成正比,即文艺演出使用的时间越长,其经济效益越好。

其他经营项目如广告、房屋出租等也是体育馆的主要经营收入。

由此可见,天河体育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矛盾比较突出。

表22004—2007年各项活动天数与全年时间比例及活动收入与总收入比例(单位:

万元)

年份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全年总收入

1118.15

951.31

1003.56

1117.79

群体、竞赛、培训开放天数

170

193

198

215

群体、竞赛、培训开放天数占全年时间比率

46.58%

54.21%

54.25%

58.90%

群体、竞赛、培训收入

22.70

26.50

23.18

21.05

占全年总收入

2%

2.8%

2.3%

1.9%

文艺演出、会议展览等租场天数

142

102

85

105

文艺演出、会议展览等占全年时间

38.90%

27.95%

23.29%

28.77%

文艺演出、会议展览等收入

453.36

334.39

312.13

395.37

占全年总收入

40.55%

35.15%

31.1%

35.37%

出租房屋收入

185.49

186.76

196.12

219.15

广告收入

130.96

142.74

85.01

156.84

其他收入

325.63

260.92

388.11

324.88

占全年总收入

57.42%

62.06%

66.59%

62.75%

3.2.4场馆资源利用不充分

如表3所示,天河体育馆的空置天数比率最高为22.47%,最低为14.52%,空间资源使用最高为80%,最低为10%。

表32004—2007年本体产业、其它活动与场地空置比率

使用场地情况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本体产业用场天数

170天

193天

198天

215天

文艺演出及其他活动用场天数

142天

102天

85天

105天

场地空置率

14.52%

19.17%

22.47%

15.07%

如表4所示,除主场和副场使用率较高外,其余空间使用率都较低。

由此可见,天河体育馆资源利用并不充分。

其主要原因是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导致的经营理念落后,如缺乏资产经营观念,服务项目和营销手段单一,如大型活动只是出租场地,而没有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销手段主要还是坐等顾客上门。

表4空间资源使用情况

主场

副场

首层功

能房

二层平台公

共活动区

二层平

台房间

面积

1700

450

400

5000

280

使用情况

80%

80%

20%

10%

50%

3.2.5经营收入没有实现良性增长

如表5所示,2003—2007年间,天河体育馆年收入为1000万元左右,收入节余最高为186.98万,最低为22.29万,虽然收略大于支,但没有实现良性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缴纳税费过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表52003—2007年天河体育馆收支情况(单位:

万元)

项目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总收入

1046.16

1118.15

951.31

1003.55

1117.79

总支出

859.18

1115.92

789.13

948.42

1003.55

结余

186.98

22.29

162.18

55.14

114.24

如表6所示,天河体育馆上缴的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堤围防护费、房产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每年上缴的税费占到总收入的10%左右。

而政府对体育场馆在税收方面和企业同等对待,没有给予政策优惠。

表6天河体育馆历年上缴税收情况(单位:

万元)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上缴税收

101.60

95.32

118.25

134.71

153.69

占全年总收入比例

9.7%

8.5%

12.4%

13.42%

9.0%

4现代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及启示

4.1现代奥运会场馆建设发展历程与利用模式

4.1.1现代奥运会场馆建设发展历程

现代奥运会是从1896年开始举行的,奥运场馆由开始仅供田径比赛,到现在形成奥林匹克公园区,场馆建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6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初期的奥运会运动场地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为运动员专门准备的奥运村;

第二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即1920年至1936年期间):

这一时期的运动场功能单一,没有在设计上采取任何有利于赛后利用的措施;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奥林匹克场馆已经成为举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显示出三个方面的特征:

奥林匹克建筑逐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一致;

新技术运用于体育建筑,奥运场馆设计力求新颖;

奥运场馆开始注意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这一阶段场馆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开发,显示出以下特征:

引进外资,创造奥运经济是这一时期场馆建设的显著特征;

奥运场馆采取“集中与分散”的空间分布模式;

在奥运规划中注重可持续性开发,用奥运项目拉动城市建设,并在开发中注意保留原有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性开发;

为了使场馆在奥运会后继续发挥重要价值,主办者开始研究场馆的多功能性,以利于赛后利用;

充分利用可拆卸式场馆和临时设施。

4.1.2现代奥运会场馆投资与赛后利用模式

现代奥运会场馆按投资与赛后利用模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形式:

社会公益型的奥运场馆、混合投资型的奥运场馆和营利型的奥运场馆。

(1)社会公益型的奥运场馆

这类奥运场馆一般规模较大,投资额也较高,由政府投资建设,并在赛后负责经营管理。

场馆的赛后主要是做为大型的国际、国内比赛和国家专业运动队的训练场所。

为了保证场馆的硬件质量和维护专业竞技体育氛围,一般向社会的开放率低,除用于赛事项目、专业训练的租用收入和部分社会群体的资助以外,很少有社会盈利。

因此,国家统一投资的奥运场馆在长期的运营中存在较大的日常维护的经济负担。

如1976年蒙特利尔主体育馆全部由国家投资建设,由于该场馆建设费用昂贵,赛后用于体育赛事,但日常维护费用非常高,结果后来不得不将其用作“生态博物馆”。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大兴土木,大型体育场馆数量猛增,耗资空前,一共花费90亿美元。

奥运赛后莫斯科市体育场馆提供量远远超过需求量,致使大多数的场馆闲置。

2004年雅典奥运会预算严重超支,仅场馆建设额外开支总计达到5亿多欧元,该届奥运会有可能造成政府的财政赤字超过欧盟3%的警戒线标准,并进而可能造成希腊的经济危机。

(2)混合投资型的奥运场馆

这种类型的奥运场馆多为中小型体育场馆,由国家与某一企业联合开发建设的运动场所,产权属于国家,由联合开发的公司在一定期限内管理,公司自负盈亏。

这类场馆服务于大中院校或某些固定的俱乐部公司,系统内部使用费用较低,其中有一部分向社会开放,但受到系统内部使用的限制,开放时间和空间都有约束。

从而造成场馆的收益性较差,影响到场馆维修与更新。

英国的曼彻斯特Nynex体育场就是由国家奥委会、市政府、Interciy投资公司、大英铁路公司合作开发的维多利亚车站地区系列项目之一。

由于参与开发的各方能从中获利,自然形成一种团队精神有助于项目的进展和完成,带来了令人称道的效益,体育馆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好,已经被视为当地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举办前,巴塞罗那市政府就成立一个负责体育设施的设计、施工、赛时组织、赛后经营管理的公司,在奥运会期间该公司与奥运会组委会共同负责比赛的组织工作,所有体育设施归市政府所有,但管理经营权归公司所有。

该公司不仅负责场馆的费用,向国家付经营税,还要向市政府上缴一定比例的收益,管理公司近年来在该馆经营上非常成功。

(3)营利型的奥运场馆

这种类型的体育场馆是经过社会招投标,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场馆投资、建设和赛后运营管理,其场馆设施完备,经营服务完善、灵活,市场竞争力强,但收费较高,相对缩小了社会使用群体。

而且这种类型场馆投资额不定,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开放,自负盈亏,开发公司有一定风险,但对于服务社会大众则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如个人出资新建的悉尼超级大穹顶和特拉斯达球场就是这种模式的实例,前者是一个巨大的室内运动和娱乐竞技场,后者主要是一个足球场。

这两个场馆目前也是被私营公司经营着,30年后,政府将收归国有。

它们的经营状况都不是很理想,但是,对于政府和纳税人来说没有承担风险,是这种模式的优势。

还有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主赛场,赛后成为该市“勇敢者”棒球队的主场,通过运营职业联赛提高了该场馆的赛后价值。

综上所述,公益型都带有国家的福利色彩,非盈利性质,这就造成了场馆运营中资金来源的局限,为场馆长期使用造成了负担。

而赢利型太过于偏重经济效益,有时候造成了体育场馆违背为大众体育服务的现象,违背了国家的总体利益。

因此,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体育场馆,在满足国家竞技体育和校园社区体育服务的基础上,体育场馆的经营主体应该使公益型与营利型相融合,既发挥国有优势,又能够实现经济利益,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4.2现代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建设规模日趋扩大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以来,多数主办城市都力求将奥运会办成奥运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求大求全,场馆建设规格普遍较高。

比如1976年蒙特利尔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申办报告中提出将奥运会的预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