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docx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拥抱美好未来》课例研究报告
学校:
秦皇岛市第十八中学
教师:
张颖
一、研究背景
中学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的显著区别在于,它不仅有传授知识的智育功能,更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德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世界,而时政教育能以其丰富、真实的社会信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内化成为自身的认知,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
因此,时事教育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德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当今的社会生活变化万千,每天都有大量的热点和焦点事件发生,相比之下固定的课本材料就显得过时和陈旧。
同时,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再满足于课本上有限的材料,更渴望了解与课本相关的新鲜事例,这些都决定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注重与时政相结合,选择真实、新颖、有针对性的时政材料。
这样既能及时延伸和扩展课本内容,又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这些都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而鲜活的时事恰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时代特征鲜明的资料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促使他们自觉地去关注和研究“家事、国事、天下事”,树立胸怀天下的志向。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能力,也极大地提升了其科学和人文素养。
中考实行开卷考试以来,时事热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有专门考查时事内容和分析时政热点的客观题,更有以时事材料为载体的主观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和渗透时政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时政的习惯,才能取胜中考。
综上可见,时事教育融入思品课堂既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拥抱美好未来》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我现在所教的班级学生整体素质还可以,大多数学生们都比较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因为在去年学校为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课堂容量大,能补充大量鲜活的材料,激发了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最新时事和社会新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积极性。
每节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事播报”,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般两人为一组,每节课让一组走上讲台,播报一则当日或近期(一周内)的国内外新闻,作简要点评。
通过“时事播报”,一方面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调动课堂气氛;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探究、合作等主体作用。
本节课就是基于这样的特点进行设计的。
本课的内容从当今时代的特点切入,阐述新世纪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接着说明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青少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理解终身学习对个人、对社会的意义,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多媒体用于辅助教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2、明确终身学习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接受社会新事物,增强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并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自觉进行创新,与他人合作,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四)重点、难点
重点:
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难点: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新闻导入新课
学生播报新闻:
学生播报的新闻如下:
1、神舟飞船发展史
神舟一号:
中国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
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神舟二号:
第一艘正样飞船全新亮相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
神舟三号:
搭载“特殊乘客”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
神舟四号:
经受严峻考验
神舟四号飞船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
神舟五号:
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
2003年10月15日注定要载入历史的名册。
这一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一个筋斗351公里
这是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神舟七号:
在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进入太空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2、、神舟八号飞船介绍
神舟八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飞船家族最新成员。
它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
神八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部分组成。
3、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意义
神八升天是要与天宫一号对接,形成中国的第一个空间站雏形。
为我们国家和平利用太空以及相应的科学实验搭建平台。
也是我们国家向国际展示科技实力的窗口。
交会对接技术的掌握将为中国建设空间站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互动环节:
看了这则新闻,你有何感受?
刘昕: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
李玲玉:
我国要优先发展教育,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
尹航: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在航天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邵晨:
心情很激动,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
师:
这真是一则振奋人心的新闻,“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的成功对接,是当今时代科技水平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那么,当今时代的发展有何特征?
21世纪对人们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更高更新的要求?
我们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拥抱美好未来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板书课题:
拥抱美好未来
新授:
1.活动探究:
看书p140图表您的知识“更新”了吗?
(找一找)你从图表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不会学习的人是文盲。
材料一:
文盲新概念
介绍文盲新概念,联合国重新定义了新世纪的文盲:
第一类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是目前扫盲工作的主要对象;第二类是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是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
因此,有人戏称“新世纪里,一不小心你就成了文盲”。
电脑盲(不会、不能熟练地使用电脑);
时尚盲(对新兴事物、新兴名词不理解);
生活常识盲(不了解一些急救常识、生活知识);
科技盲(不了解科技领域带有技术性的事物)。
师:
“被”这个时代“文盲”的人应该是不会自学的人,拥有自学能力和兴趣的人,才能随时掌握升级后的知识,确保自己大脑里的知识不过期。
“被”这个社会文盲是可怕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但不变的是“适者生存”的法则:
只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我们怎样做才能不成为现代文忙呢?
学生:
要不断学习。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能、价值的时代。
师:
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更快了,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是日新月异,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一起来看材料:
新词调查报告
(1)2009年11月26日,教育部发布年度新词调查报告,包括“蚁族”、“秒杀”等在内的396个词语成为2009年的新词条。
本次教育部调查的新词语,限于在主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新闻)中出现的,不包括只出现在人们口头或网络BBS、博客中的。
(2)你“out”了吗?
下面我们从中挑几个词,我们来认识一下:
经济类:
彩民、充值、持仓量、冲高、解套、套现
科技类:
编程、闪存、短信息、浏览器、主板
商业类:
网购、便利店、传销、断码、大卖场
其它:
蚁族、被某某、围脖、秒杀。
看来大家都很“in”,那么大家能这么快熟悉这些新词,网络的作用功不可没。
总结一:
当今时代的特征:
p140第一段
知识更新快,信息化特征明显;终身学习的时代,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能、价值的时代。
师:
想一想我们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成为未来的文盲,不被时代、社会“Out”?
回顾一下我们初中阶段思品课中所学习过的内容,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美德、精神等。
结合学生的回答,择关键词板书:
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开放的胸怀、良好的心理素质、环保意识、交往能力、艰苦奋斗精神、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科学精神……今天我们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探究。
2、探究活动:
再次运用新闻播报的内容,学习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观念。
、
2011年11月14日,随着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完美相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神舟到天宫,从出舱到交会对接,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
助推中国人飞天寻梦的力量中,有一种力量尤为强大,它是什么呢?
请看屏幕:
自主创新——推动中国航天事业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自主创新
从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发射模式,到国际先进的、基于IP技术的“永远在线的航天测控网”;
从火箭控制系统采用更加精准的迭代制导手段,到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交会对接机构;
从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到瞄准国际前沿的空间科学实验……一路发展,一路突破,一路创新。
中国人的智慧,如璀璨星斗在巡天之旅上闪光。
教师:
是航天人的创新精神使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起来。
下面分组讨论:
(1)、创新有何意义
(2)、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讨论。
总结二:
(1)、创新有何意义?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2)、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
材料三:
我们再来看一则关于航天科技的材料:
据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到数十万科研工作者。
他们的心血,凝结在了运载火箭20多万个零部件上,凝结在了火箭和飞船等上天产品12万多个元器件上;凝结在了飞船系统那70多万条软件语句,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140万条重要软件语句,以及更多的常人所不知的地方……
在世界看来,中国成功了,在中国看来,航天工程成功了,在航天项目组看来,每个小组、成员都成功了-----
师:
这是助推中国人飞天寻梦的另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什么?
——团队精神
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团队作用具体有哪些表现?
学生回答:
表现在篮球比赛;校运会上的接力赛;出板报;打扫卫生;分组实验、合作小组学习探究学习等等。
师:
如何在这些活动中发挥团队精神?
学生回答:
——尽力为团队奉献才智,服从团队的分工,顾全大局,求同存异,与他人融洽相处等。
师:
由此可见团队精神对个人、对团队都具有重要作用,哪位同学给大家归纳一下?
学生:
发扬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总结三:
团队精神重要性(意义):
p141第二段
师: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天宫一号和神八的顺利对接,就离不开航天人的团队精神,我们从一个缩影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
材料四:
“天宫神八哥”
“天宫神八哥”——杨彦波
杨彦波,200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四年后,由于成绩优秀,又获得了在西安交大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
他是最年轻的飞控总调度,他是以连续24小时值班为常态的航天人。
天宫和神八成功对接的同时,一名飞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因帅气的样貌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天宫神八哥”。
在杨彦波的周围有着一群和他一样帅气、一样“技术宅”、一样矢志于航天事业的年轻人。
他们就是由9名“帅哥”组成的飞控中心调度群体。
总调度岗位是一个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既要懂指挥,又要懂技术。
飞控中心有100多个关键任务台,总调度要熟悉数十个软件的性能,熟悉成千上万条指令的目的和意义,并能迅速判断和准确领会专家组的决策和意图。
娴熟的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
“从去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一个周六、日都没休息过。
每天晚上都没有12点前下过班;现在的业余时间太少,到楼里花十分钟打一盘乒乓球就是最大的乐趣了。
”
总调度“人才标准”,必须具备‘三商’,首先是体商,要求身体非常好,能顶得住高强度的工作;其次是情商,要学会排解压力、舒缓心情,否则工作氛围不好的话,就没法干了,最后才是智商。
师:
“天宫神八哥”和他的团队不仅仅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飞控中心有100多个关键任务台,总调度要熟悉数十个软件的性能,熟悉成千上万条指令的目的和意义,并能迅速判断和准确领会专家组的决策和意图。
能顺利完成任务还需要他们具备什么素质呢?
学生:
终身学习观念
生活中不仅仅是航天人要具有终身学习观念,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备这种素质,即使很平凡的工作也需要不断学习。
材料五:
展示许振超的材料。
许振超,青岛港吊队队长,一位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他自学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两次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
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
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
学生讨论:
为什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总结四:
为什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1)社会的要求:
一个人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个人发展的需要:
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有助于我们成为优秀的从业人员,开辟新的发展天地。
教师适当提升、拓展。
现场小调查:
你们的长辈们在学些什么?
学生交流
师:
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培训”、“进修”、“充电”、“考本”、“学习型”、“知识型”,成为社会时尚和流行名词……
终身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材料 六:
展示:
《全面终身学习倡议书》:
今时代是知识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也是学习的时代。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部署,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员令。
我们秦皇岛市全民学习的热潮正在港城兴起。
在市委宣传部的倡导下,我市确定8月10日为读书节,活动主题“为读者至上,享受阅读,乐悦人生”。
海港区“全民读书活动月”也已启动,号召民众终身学习,读书求知。
思考:
许多在校学生认为知识更新快,等我们走出校门,学的东西早就被淘汰了,我们还有在校学习的必要吗?
启发学生认识在校学习的作用,提示学生在知识储备、能力培养、习惯的养成、品德塑造等方面,感受在校学习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学会学习,为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基。
把握今天,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
课堂小结:
谈本节课的收获。
结束语:
同学们,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拥有创新、团队精神和新世纪所要求的各种素质……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道路多么坎坷,我们终会抵达成功的终点。
评课记录:
赵校长:
张老师是个经验丰富的政治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很到位,新闻播报这一环节很出彩,学生非常感兴趣,不错。
张主任:
课题的研究工作促进了平时的教学,这一点不容置疑,利用新闻导入很自然,但是时间稍长,还应在精炼一些。
张秀茹:
整堂课感觉很顺,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也很好。
能充分利用新闻材料,解决课本的滞后性问题,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热点时政教育,为下学期中考复习打下基础,有的环节占用时间过多,比如现代文盲的概念,开头用时过多,导致后面没有练习时间。
教学反思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这学期我一直在进行“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主题研究,经过三个多月的探究,收获很大。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以前我也进行过这项活动,但由于没有多媒体,效果与现在是天壤之别。
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相当一部分同学家里没有电脑,所以我并没有要求一定要用电脑制作播报新闻,但第一次展示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们制作的新闻课件很精彩,极大地调动同学的兴趣。
内容丰富多彩:
食品安全、天宫一号、神州八号、奥体中心的全国科技巡回展、两岸关系、辛亥革命一百年等等。
学生很喜欢这项活动,制作新闻非常认真,充满热情,下面的同学观看也很仔细,目不转睛。
一开始说新闻的同学一人说内容,一人评价,后来他们让同学来回答问题,下边的同学必须认真观看,仔细思考,否则就会被晾在那里,这无疑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
进行好这项活动,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养成关心、收集时事资源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对时事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工作。
思品课常用网络主要有(央视国际)、(新华网)等;电视节目:
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各类报纸、杂志,如《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等等。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收集的时事资源进行精心筛选、加工。
思品课堂上所选取的时事资源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在信息化的今天,时事资源是大量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而且是不系统的。
学生收集的资料往往只凭个人兴趣,涉及面比较窄。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众多的资源中精心筛选,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开发,充分挖掘资源的深度。
本节课成功之处有:
1、构建生活化课堂。
将时政要素融入思品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近期的国内外大事,形成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整个教学过程,我充分利用新闻播报的时政材料,让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2、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的能力真是出乎我的预料,每一组同学都很认真地准备新闻,材料丰富,观点全面,课件做的也很有水平,学生看的非常认真,后来说新闻的同学还就教材的内容进行提问,与台下进行互动,激发大家的兴趣,同时也促使学生认真观看新闻。
整个教学过程我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相信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归纳能力,让他们有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足之处:
1、语言还应再精练,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直切主题,让学生印象深刻,迅速理解老师意图。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还不到位。
由于本节课是整个初中思品教学的落脚点,所以在引导和启发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德育功能方面表现的不够到位。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更上一层楼,希望大家给予更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