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579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江苏省泰兴市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初一历史期末试题

2018.1

第一卷共26分

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

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3.他被称为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

“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

...............

B.

C.

D.

7.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

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

“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处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

”这位历史老师的姓名是

A.楚秦

B.齐燕

C.秦齐

D.秦燕

8.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9.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华:

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

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

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

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10.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

此名句出自

A.

B.

C.

D.

11.“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材料中的“它”是指

A.长江

B.黄河

C.都江堰

D.大运河

1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提倡节俭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13.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见下图)

A.

B.

C.

D.

14.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5.达尔文曾经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农学家著作的影响。

这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论语》

B.《史记》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16.汉武帝时期,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弟子的官吏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太尉

D.司隶校尉

17.“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

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台湾府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18.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发明了造纸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发明了印刷术

19.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20.大家喜爱的著名歌手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曲赞扬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A.雕塑艺术

B.书法艺术

C.绘画艺术

D.石窟艺术

判断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说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从此,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

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争雄。

(1)周平王是春秋时代的开创者,他在位时期,周王权利很大,可以号令诸侯。

(2)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局面的出现都与周王权力衰落有关。

(3)春秋时期是从公元770年至公元476年。

(4)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5)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国家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共持续500多年。

(6)春秋时期有众多诸侯国,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出现了春秋五霸。

第二卷共24分

22.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材料一

观察下边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食物话变迁】

(2)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3)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分别住什么形式的房屋?

23.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

,他和另一位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方式二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

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_______。

夏桀本是亡国君,_____灭夏建商朝。

_____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

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周立。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3)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

【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4)图一和图二中的诸侯国最早是由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形成的?

(5)图一中首先称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使秦国国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

(6)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下图)

(1)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

(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下图,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哪个城市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大都市?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4)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