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176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黑吉两省六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黑吉两省六校期中联考

高三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浅谈篆刻中的肖形印

孙学勇

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印章”在古代作为一种“信物”出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帝王印称为“玺”或“宝”,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都称为“印”,可见印章作为一种象征权力和凭信的证物被广泛地使用,如同今天的证件一样。

宋元以后,印章与书法绘画紧密结合,书画家王冕首创的用石刻印,经济适用,易表现刀法笔意,取代用金、玉刻印和铜、铁的铸印,颇受人们的欢迎。

明清以后至今,人们习惯上称为“印章”“图章”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一种没有文字的图形印,古人称为“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国篆刻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因为印章上的图案肖似生活中的形象,故名“肖形印”。

肖形印题材十分广泛,有歌舞伎乐、车马出行、百戏、弄蛇、骑射、搏兽、力田、乘龙、骑虎、十二生肖、佛像等。

表示祥瑞的图形如龙虎、朱雀、蝙蝠、鹤、龟、兔等则为“灵”,龙、虎、雀、龟又专称“四灵”。

古代的艺术家在制印时,将印文与四灵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制成饰灵印章,也是肖形印的一大特色。

肖形印只有方寸天地,在篆刻家的刀下,却变得小中见大,使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壮美景物融入印面。

龙、凤、虎、鹤、牛等动物表现了吉祥如意;车马、狩猎、舞蹈、农耕等场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景象。

肖形印还将十二生肖中许多美丽的传说入印,如闻鸡起舞、老鼠嫁女、李逵杀虎、龙蛇图腾等,这些都表现得活灵活现,应有尽有。

肖形印在艺术风格上简洁、明快、生动、构图严谨、沉郁浑厚,表现手法自由奔放,章法灵活多变,刀法精巧,造型准确洗练,各具特色,一印一画面,完成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化创作,通过高度艺术概括,形象传神,达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生命力,耐人寻味。

肖形印的刻法一般以阳刻和阴刻两种形式表现,类似版画,人们也把肖形印称为“版画小品”。

小品虽小,天地却大,趣味无穷。

肖形印讲究章法和刀法。

章法就是在印章的方寸之间,如何去设计布置。

章法设计要遵循“疏可跑马,密不容针”的法则,章法巧妙得当能成为佳作,章法失败,再神之刀法也难得佳作。

刀法就是用刻刀刻印的方法。

刀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冲、切两种。

冲刀取其流利酣畅,切刀取其凝重浑厚,表现出用刀的苍劲秀润的技巧,大刀阔斧地去刻印,刻好的印基本不用修改,使印面产生刀痕效果,形成一种金石味,修蹭、削做皆不可取。

从古到今,有许多杰出的书画篆刻家创作了很多佳作,尤其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来楚生的肖形印,熔汉画像、古肖形为一炉,无论是佛像,还是生肖、走兽、人物等肖形印,在印坛上冠绝古今。

在篆刻的百花园里,其他篆刻家刻的肖形印,也犹如一朵朵鲜花,相互争艳绽放,举不胜举。

要刻好肖形印,就要不断地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更要向姊妹艺术学习吸取营养,这样才能创作出深受人们喜爱的肖形印作品。

(选自《甘肃日报》)

1.下列有关“篆刻与印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篆刻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印章是作为一种象征权力和凭信的证物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B.宋元以后,印章与书法绘画紧密结合,书画家王冕首创的肖形印,取代了用金、玉刻印和铜、铁的铸印,经济适用,颇受欢迎。

C.肖形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非常流行,它是一种图形印,没有文字,只有肖似生活中的形象的图案,所以它被人们称为“肖形印”。

D.肖形印题材广泛,艺术风格上简洁、明快、生动、构图严谨、沉郁浑厚,表现手法自由奔放,章法灵活多变。

2.下列有关“肖形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肖形印是我国篆刻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一种没有文字、只有图案的印章。

B.肖形印有生活中的歌舞伎乐、车马出行、百戏、骑射等,有表示祥瑞的图形如龙虎、朱雀等,有传说故事,如闻鸡起舞、老鼠嫁女等,说明肖形印的题材十分广泛。

C.肖形印在艺术风格上简洁、明快、生动,一印一画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D.肖形印的章法灵活多变,刀法精巧,章法要遵循“疏可跑马,密不容针”的法则,刀法常有冲、切两种,有时也可以加入必要的修蹭、削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肖形印不仅有印章的特点,更有图章的特点,它不仅有象征凭信的证物作用,而且也有艺术鉴赏价值。

B.肖形印的刻法一般有阳刻和阴刻两种表现形式,这也形成了印章艺术特有的虚实结合的手法。

C.肖形印特别讲究章法和刀法。

章法和刀法可以相互补救,相得益彰。

D.艺术家来楚生的肖形印,熔汉画像与古肖形于一炉,无论是佛像,还是生肖、走兽、人物等肖形印,在印坛上冠绝古今。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邹炳泰,字仲文,江苏无锡人。

乾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纂修四库全书,迁国子监司业。

国学因元、明旧,未立辟雍,炳泰援古制疏请。

四十八年,高宗释奠礼成,因下诏增建辟雍。

逾两年,始举临雍礼,称盛典焉。

寻超擢炳泰为祭酒。

累迁内阁学士,历山东、江西学政。

嘉庆四年,授礼部侍郎,调仓场,剔除积弊。

坐粮厅颜培天不职,劾去之。

六年,京察,特予议叙。

军船交粮挂欠,已许抵补,后至者复然。

炳泰虑年年积欠,与同官达庆意不合,自具疏奏,诏斥其偏执使气,镌级留任。

又奏监督轮值宿仓,仓役出入滋弊,宜令于仓外官房居住,从之。

十年,擢左都御史,迁兵部尚书,兼署工部,管理户部三库。

十一年,兼管顺天府尹事。

十二年,调吏部。

十四年,加太子少保。

仓吏高添凤盗米事觉,坐久任仓场无所觉察,褫宫衔,降二品顶戴,革职留任,久乃复之。

十六年,署户部尚书。

寻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炳泰在吏部久,尤慎铨政。

十八年,铨选兵部主事有误,同官瑚图礼徇司员议,回护坚执。

炳泰力争日:

“吾年已衰,何恋恋禄位?

不可使朝廷法自我坏!

”自具疏白其故,上韪其言,卒罢瑚图礼。

既而有降革官捐复者二人,准驳不当,侍郎初彭龄论与不合,疏闻,上斥炳泰无定见,镌级留任。

又盗劫兵部主事姚堃于昌平八仙庄,诏以地近京畿,官吏阘阅,不能治盗,罢炳泰兼管府尹事。

及教匪林清变起,逆党多居固安及黄村,追论炳泰在官不能觉察,以中允、赞善降补。

寻休致,归。

二十五年,卒。

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

B.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

C.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

D.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权要之门/浮沉馆职/久之始跻卿贰/屡掌文衡/称得士/立朝不苟/仁宗重之/而终黜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B.文中的“高宗”是乾隆皇帝的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高宗。

C.礼部为六部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以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乾隆年间,邹炳泰担任国子监司业,他援引古制上书请求,后来终于增建了辟雍。

B.嘉庆年间,邹炳泰担任礼部侍郎,调任仓场,革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弊端;又上奏监督轮流住在仓库值班,皇帝答应了他。

C.邹炳泰在吏部任职时间长,在选拔官吏方面很谨慎,在选拔兵部主事一事上坚持原则,不阿谀顺从他人,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D.邹炳泰自从做官以来,不登权贵政要之门,很久以后才跻身朝中大官。

邹炳泰在任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没有什么过错,仁宗很器重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5分)

(1)嘉庆四年,授礼部侍郎,调仓场,剔除积弊。

坐粮厅颜培天不职,劾去之。

(5分)

(2)及教匪林清变起,逆党多居固安及黄村,追论炳泰在官不能觉察,以中允、赞善降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11分)

云门道中晚步

李弥逊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注】①在浙江绍兴。

②在陕西蓝田,唐代诗人王维的别墅所在,王维曾画《辋川图》。

8.中间两联写“晚步”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分)

9.有人评价尾联“化实为虚,不但笔法有了变化,诗境也添了空灵的意味”,请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写出生命短暂、渺小的两句是“,”

(2)《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两句写出了春夏两季鲜花芳香、树木繁茂的美丽景致。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

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1970年的记忆

张亚凌

在收到舅舅的来信得知外婆要来看我们的消息后,母亲的表现很奇怪,奇怪得让我们有点害怕。

她一会儿紧紧地搂着弟弟,蹭着弟弟的脸蛋儿,满脸是笑:

“柱子,我娘要来看我了,你外婆要来看你了。

真的,真的要来了,马上就来了。

”一会儿又松开弟弟,用手背抹着泪花,自顾自地唠叨:

“咋办啊?

这日子过得都是窟窿眼,遮不住丑!

咋办呀……”

母亲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脸上挂着泪,嘴巴却撇成下弦月,看起来真是滑稽。

我从来没见过母亲这副表情,她遇事一直很镇定的。

记得有一次我从沟边摔下去折了腿,被别人背回了家。

母亲非但没有表现出一丝惊慌,反倒戳着我的额头骂道;“沟能走还是能跑?

走路不看,活该。

”只是外婆要来,她至于吓成这样?

看着母亲的表情,我想笑,却笑不出来。

弟弟干脆咧着嘴大哭起来。

我赶忙搂着弟弟哄他:

“外婆来了,咱们就能吃到好东西了,就不饿了。

”弟弟啃着手指头,哭声才渐渐小了下来。

母亲在院子里转着圈,似乎看啥都不顺眼,嘴里嘀咕着“这烂屋里,这烂屋里”。

一向忙于活计的母亲,好像一下子对干啥都没了兴趣,只是焦躁地转着圈儿,晃得我眼花。

父亲刚一进门,一向很镇定的母亲突然像疯了般呜呜地哭了起来,边哭边嘟哝:

“我娘要来了,咋办哩,我娘要来了。

好像外婆要来看她就像天要塌下来一样可怕。

父亲扶着娘的肩膀说:

“怕就不来了?

别怕,有我哩,我给咱想办法。

我们就开始为着迎接外婆而准备。

记忆里就像过年一样,每间屋子及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母亲打发我拿个洋瓷碗出去借麦面,我兴奋得跳了起来。

那时,我们吃的东西主要是红薯,早晨红薯块熬稀饭,中午红薯面条,下午红薯馍馍就着炒红薯丝。

红薯吃得人一开口,就是一股红薯酸味儿,连放的屁,也是酸酸的红薯屁!

实在吃不下去了,母亲就加点其它杂粮,也不过是玉米或糜子。

只有来了贵客或是过年,才能吃得上白白的麦面。

我拿着洋瓷碗,雪花婶家、二狗家、北巷婶家、杏花姨家,我从各家借了一碗面粉,我的手一直在打战:

外婆来真好啊,外婆来就可以吃上过年才能吃到的麦面了!

我皱着鼻子闻,也没闻出面粉的香甜味儿。

我很遗憾,要是我能变成一个搪瓷碗,多好啊。

父亲还借了天柱叔家的大桌子、顺锁伯的大立柜摆在我们家,我们家一下子变得很阔气。

外婆来真好,家里整个都变了。

那会儿,我只有一个办法,外婆来了就不要走了,那样我天天都可以吃麦面,爬大桌子摸大立柜。

父亲借了生产队的牛,驾着车,我们穿戴得整整齐齐就像过年般去十里外的镇上接外婆。

记得外婆来的第一顿饭,母亲做得很费心:

一碟凉拌莲菜,一碟小葱拌豆腐,一碟炒洋芋丝,一碟凉拌胡萝卜丝,白萝卜叶在开水里一焯又是一碟凉菜,白生生的白菜帮加了几丝青椒炒了一碟菜,中间是一碟炒鸡蛋,饭桌上一下子就摆了七个碟子。

那天母亲擀了面条。

面条很薄很薄,挑在筷子上真的可以看得见蓝天白云。

绿绿的白菜叶子撒在锅里,看着都好吃。

母亲先给外婆舀了一碗,是稠的。

我们的呢,是有几面条的稀汤水。

“咋给娃娃舀了那么点儿?

”外婆问。

“天天都吃,不爱吃,吃不完就糟蹋了。

”母亲说话时瞪了我们一眼,可弟弟却说“不是”,我赶紧狠狠地踩了一下他的脚,他直接大哭起来。

我笑着给外婆解释,我把弟弟撞了一下,他就疼得胡喊叫。

也就是那次以后,我有了个艰巨的任务——快吃饭时就带着弟弟去外面玩,省得他一不小心露馅了。

那种难受劲,甭提了,我只一脚把那小东西踹到村头的池塘里去。

晚上,外婆跟我母亲坐在炕上闲聊,我在写作业,一转头,发现弟弟竟然用小刀在桌子上划道道,我一巴掌扇过去,喊了句“把桌子弄坏了咋给人家还”,而后,我捂住了自己的嘴,紧张地看着母亲。

屋里只有弟弟的哭声。

外婆看着我母亲,我母亲很尴尬地笑着,就像外婆要来前的神情一样,分不清是哭还是笑。

“还有啥是借的?

”外婆说。

母亲说:

“咋会是借的?

自家的,甭听娃胡说。

“还有啥?

”外婆又问。

母亲不吭声了。

弟弟也不哭了,跑到立柜边说:

“这个也是人家的。

“那咱就一个土炕啊!

得,至少有地方睡觉。

外婆拍着炕,脸上好像是笑,好像又不是。

“这就是我女子家,我女子就这样的屋子里头过日子。

当妈的,都不晓得自家娃过的是啥日子……”

外婆唠叨时,母亲哭了。

母亲哭着拉着外婆的胳膊说:

“娘,没事,我的日子能过好,就是怕你操心才……”

外婆走后我才知道,外婆当初不愿意让母亲随父亲远嫁合阳,与母亲断绝了母女关系。

加之母亲来合阳后,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就没敢主动联系外婆。

多年后,母亲说要来城里看我。

住在出租屋,恨不得把一元钱掰作几瓣花的我,很奢侈地买了一台电风扇,买了好些疏菜水果——我不能因为工作不稳定就让母亲担心,我得让我的母亲觉得自己闺女过得还不错!

那一刻,我的记忆又回到了1970年。

(选自2015年第4期《读者》)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面对外婆的到来,一向做事镇定的母亲变得异常慌乱,这主要是因为生活极度贫困,母亲生怕外婆为自己担心。

B.本文通过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写出了母亲等待外婆到来之前焦躁不安、异常慌乱的表现。

C.面对外婆“还有啥是借的”的问话,母亲一口否认是借来的,表现了母亲爱慕虚荣的心理。

D.本文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逼真地表现了弟弟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性格特征。

E.文章最后写“多年后,母亲说要来城里看我”,“我”的处境和当年母亲的处境完全相同,所以那一刻,“我”的记忆又回到了1970年。

(2)请简要概括母亲这个人物的特征。

(6分)

(3)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请找出两处,认真品味,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分)

(4)文章结尾两段文字是否显得多余?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陈寅恪家族的“优美门风”

刘梦溪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最服膺的人物是曾国藩。

曾国藩和陈宝箴第一次接谈时,对陈宝箴说:

“人亦贵自立耳。

转移之任,不必达而在上也。

但汝数君子,若罗惺四、许仙屏者,沉潜味道,各存一不求富贵利达之心,一人唱之,百人和之,则风气转矣。

”曾国藩强调的是士人的“自立”精神,在于须有“不求富贵利达之心”。

曾公此语和陈宝箴的父尊陈琢如当年读王阳明书而拍案,斥当时的社会士风为“奔驰夫富贵,泛滥夫词章”,可谓同发一慨。

陈宝箴的一生经历,确然是将曾公之言存乎心底并付诸行动。

光绪初年,他在写给廖树蘅的信里,称赞曾国藩的诗词“亦皆卓然有以自立”,而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古人之作,所以传之百世,陈宝箴认为,也是由于“其精神有独至者”。

陈宝箴早年写的《祭闵子清文》有云:

“世无真儒,不足以维名教;士无肝胆,不足以议纲常”、“君子可贫,弗丧吾真;君子可贱,不亏方寸;君子可死,不伤不毁”,所阐述的都是士之独立之义谛。

其所作《书周贞女》一文,亦阐论道:

“盖常者众人所同趋,而异者孤臣、烈士、孝子、贞妇,之所以行其心之所安而求其所自是。

当其一意孤行,可泣鬼神而贯金石,虽事之不必如是而可,而不屑援以为词,以稍抑其独至之意,此固圣人所深许也。

”斯两篇文字所谓“真儒”、“肝胆”、“弗丧吾真”、“不伤不毁”、“行其心之所安”、“一意孤行”,都是为了使“独至之意”不受到压抑。

此种精神,就是作为士人的“独立之精神”。

职是之故,当陈宝箴因“王树汶案”蒙冤而降调浙江按察使一职时,他抗疏力辩,不是为了官位的去留,他说“一官进退轻如鸿毛,岂足道哉”;但事没真相、伤损人格及朝廷大员“声气朋比”的吏治风气,他不能缄默不言。

因左副都御史张佩纶奏请陈宝箴不应放过一折,其中有诬称陈宝箴“日营营于承审各官之门”,企图“弥缝掩饰”等词句,纯属出于党派门户之见的无中生有。

故陈宝箴在抗疏中说“况臣具有天良,粗知忠孝立身之义,纵涓埃无补,亦惟力矢勿欺,有耻之愚,自盟衾影,而祸福听之在人”、“若张佩纶所奏营营于承审各员之门,弥缝掩饰,臣纵改行易辙、判若两人,亦不应寡廉鲜耻,行同市侩至此。

”后经朝廷委派阎敬铭复查此案,证明陈宝箴所辩真实不虚,“张佩纶所奏自系得自风闻”。

但由于阎敬铭首鼠两端,原给予抗辩人降调三级的处分没有撤销,陈宝箴的仕途命运没有改变,却保住了自己的名节。

如此胆识、气度、风义,为晚清官场所仅见。

陈宝箴抗辩自雄的整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义宁之学的风采。

陈寅恪的父尊陈三立的风骨,比之陈宝箴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虽为进士出身,终其一生没接受过任何官职,吏部主事只是个虚衔。

戊戌政变时,维新党人受到惩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革职后退归江西南昌,中间陈三立两次大病,一次拒不服药,至以牙齿咬碎药碗。

光绪三十年(1904),清廷大赦在案人员,除康、梁和孙中山外,其余均予赦免,曾经革职者全部开复原衔。

但陈三立视其为乌有,不仅不接受各项荣誉邀请,不得已偶尔北上,宁可绕道,也不入帝京。

1937年日人犯华,陈三立愤而不食而死。

欧阳竟无大师对散原(即陈三立)的评价是:

“改革发源于湘,散原实主之。

散原发愤不食死,倭虏实致之。

得志则改革致太平,不得志则抑郁发愤而一寄于诗,乃至于丧命。

彻终彻始,纯洁之质,古之性情肝胆中人。

发于政不得以政治称,寓于诗而亦不得以诗人盖也。

”陈三立姿质峻洁、风骨凛然,晚清到民国的政坛文苑,稍知其名者无不啧啧赞佩。

陈寅恪先生毕生守持的精神,固然是20世纪现代学者追求学术独立题中的应有之义,但将此种精神守持到如此纯度和高度,则又为同时代其他学者所不能望其项背。

究其原因,实与乃祖陈宝箴和乃父陈三立所代表的义宁之学的精神传统直接相关。

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里说:

“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

”其论《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则又云:

“家世信仰之至深且固,不易湔除,有如是者。

明乎此义,始可与言吾国中古文化史也。

”然则寅老之所论,是亦有自家门风之影响熏习之体悟存焉。

(选自《北京日报》)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开篇追溯陈寅恪的父辈和祖辈,陈宝箴内心最佩服的人物是曾国藩,陈琢如读王阳明书而拍案慨叹,这其实是作者在探究陈寅恪家族的“优美门风”的历史渊源。

B.陈宝箴不但把曾公之言存乎心底,而且将曾公之言付诸行动,特别强调士人的“独立之精神”。

《祭闵子清文》《书周贞女》中有文字可佐证。

C.陈宝箴因“王树汶案”降职时,他抗疏力辩,虽然降调三级的处分没有撤销,他的仕途命运没有改变,但保住了自己的名节,彰显了义宁之学的独立之精神风采。

D.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终其一生没接受过任何官职,1937年日人犯华,陈三立愤而不食而死。

可见陈三立姿质峻洁,风骨凛然。

E.陈寅恪先生毕生守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主要是受20世纪现代学者追求学术独立的思想的影响。

(2)陈寅恪家族“优美门风”的本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3)请简要概述陈寅恪家族“优美门风”的传承情况。

(6分)

(4)你认为“门风”是什么?

结合本文谈谈“门风”对一个人有怎样的影响。

(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但是部分商家对这一禁令,依然我行我素。

②裁判明明就在眼前,却对10号队员的假摔行为,看来绿茵场还需要“绿化”。

③作为公开营业的山寨银行,长期突兀在大街上,监管部门竟然,不能不说是咄咄怪事。

A.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置若罔闻B.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C.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熟视无睹D.置若罔闻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钢筋好比建筑的筋骨,钢筋不结实,关系到建筑是否安全,如果工地上使用“瘦身”钢筋,会给建筑留下致命的安全隐患。

B.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由于比正常书页小,所以读者在这些设备上浏览漫画时常会产生看不清文字的苦恼。

C.面对加油站渗泄漏污染严重的现状,政府可以通过采取更换双层罐、增加检测设备,将泄漏的风险降下来。

D.20世纪后期,学者们有条件广泛接触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尽管在对其介绍和评价等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他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应当肯定的。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其中的“出”字用语绝妙,涵义丰富。

青山原是静止的怎能“出”呢!

用“出”字写出青山的动态美,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衬托出行船之人在特定环境之中的豪放畅快的情感,为此诗增添无限的情趣与韵味。

A.使人产生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

B.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使人在行船中产生

C.在行船中使人产生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

D.使人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仿佛在行船中产生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4个字。

(5分)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①________,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菜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②________,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

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

③________,以便能更快地蒸熟。

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

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17.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标识,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意大利都灵大学门口有两尊塑像:

一只饿死的鹰和一匹剥皮的马。

那只鹰练就了过硬的飞行本领却在飞行中饿死了,因为它忘了学习觅食的技巧,而那匹马因贪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