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542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docx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docx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2课时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利用感官与工具观察获得岩石构造的感性认识,并能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3.通过进一步研究和观察岩石,使学生对岩石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岩石进一步的观察,知道岩石的特征并能鉴别它们的种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大量的岩石,教师提供典型的三类岩石代表、放大镜、手电筒、铜钥匙、小刀、榔头、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

让我们了解一下几种常见的岩石有什么特征。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观察前,明晰观察方法。

(1)观察下面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

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更细致地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

科学家在野外观察岩石时还采用了一些更为细致的观察方法,对认识岩石的特征很重要。

①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条纹、层次,是否有斑点、小孔。

②用放大镜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它们是由颗粒组成的吗?

颗粒大小一样吗?

可以看出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吗?

③用手分别触摸这三种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

④用手电筒照射这三种岩石,看一看它们有没有光泽。

⑤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说明什么?

⑥矿物的硬度。

软:

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较软:

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

较硬:

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

硬:

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3)将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观察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为了更细致的观察岩石,我们可以利用什么工具?

(2)为了更细致的区别岩石,我们可以从哪些观察角度入手做区分认识?

(3)怎么判断岩石是由一种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

3.观察后,汇报交流结果。

  观察岩石和矿物的方法:

用放大镜观察颗粒粗细;用手电筒照射光泽;用小刀、铜钥匙观察软硬。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各有哪些特征?

2.我们如何去观察、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分别用小钢锉在岩石的一角锉出粉末,让粉末散落在白纸(接颜色深的粉末)或黑纸上(接颜色浅的粉末),观察岩石的内部物质是否一样。

【板书设计】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观察工具:

放大镜、手电筒、铜钥匙、小刀等。

2.岩石特征:

颜色、条纹、气味、颗粒、软硬、光滑、粗糙、轻重、层次、斑点、小孔。

【教学反思】

  围绕“突出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过程,关注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概念”的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遇到各种不同的岩石时,学会如何观察,如何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有序观察。

学会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能够从观察中获得信息,将信息根据需要进行综合与概括,进行准确的描述。

能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一个科学的观察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既能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能自我构建“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的科学概念。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一堂课要观察、记录、描述三种岩石,并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是有极大难度的。

如果在观察前没做有效指导,学生在观察时就会没有目的没有头绪,最终探究不出什么结果。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认为要在学生观察方法、观察内容方面做精心的指导。

所以我适当修改了实验表格,降低了难度,化解了观察的具体项目,主体采用了打钩的方式,整合了岩石颜色和颗粒颜色,突出颗粒研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课在教学上很难有新意,但我觉得每篇课文都有它的突破口,只要找准这样的突破口,就能把学生研究岩石的活动凸现出来。

通过试教,我觉得这一课要抓好探究过程中的交流环节,依次呈现学生的思维观察过程,展现学生的思维火花。

2.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到电与生活紧密相连。

2.电很危险,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

科学探究目标

1.头脑风暴分享交流关于电所了解的内容和想知道的问题。

2.调查家中的用电器。

科学态度目标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乐于参与调查活动。

2.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勇于接受不同人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获取学生初始想法,意识到电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海报纸、马克笔

学生准备:

科学活动手册;用电器调查结果表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聚焦

(5分钟)

谈话:

通电后,电器就能工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

提问:

我们对电有哪些了解?

知道哪些关于电的知识?

我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

思考、交流

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电的主题上,明确研究问题。

二、探索

(25分钟)

任务一:

用讨论的方式记录我们对电的认识

头脑风暴原则:

1.不要抱有成见,应该开放心态接收各种观点。

2.对其他同学贡献的观点不要批评或妄加评论。

3.努力把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的观点联系起来。

任务二:

调查家中使用的电器。

这些电器用的电来自哪里?

通电后能做什么?

安全用电提示:

1.墙壁插座内的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输送到各家各户的,一旦触及能引发事故,致人死亡,所以千万不能直接触摸。

2.不能用插座中的电做任何实验!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只用电池来做实验。

3.不要靠近变压器以及断开或裸露的电线。

当看到断开或者裸露的电线时,要马上报告家长、老师或者有关人员。

班级讨论、头脑分享自己的观点

 

班级分享调查结果

 

调取学生初始想法,使得尽可能多的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研讨

(10分钟)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思考、交流

感受“电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4课时茎和叶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破土后的凤仙花生长过程,观察它的形态特征的变化。

2.推测和证明茎和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3.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科学研究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

2.观察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茎和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采摘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1.师:

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3.师:

破土而出的凤仙花,茎越长越高,叶也越来越多。

茎和叶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从小组成员栽培的凤仙花中选择生长状况最好的一株,观察它的形态特征。

  ①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

  ②数一数一株凤仙花上叶片的数量。

  ③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

  ④画出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

(2)推测茎和叶分别有什么作用。

(3)想办法证明我们想法的正误。

   茎的运输作用:

   ①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和装有红色水的杯子。

   ②将凤仙花的茎放入杯中。

   ③观察凤仙花茎的变化。

   叶吸收阳光及蒸腾水分的作用:

   ①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

3天后,观察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

(2)茎插入水杯中后,有什么变化?

纵向切开、横向切开茎后,观察到什么现象?

(3)被遮住光的叶子发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套在叶子上的干燥塑料袋发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

2.植物茎、叶对植物生存有什么作用?

3.根据植物根、茎、叶的特征,推测适合植物生活的环境。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收集更多奇特的茎和叶的图片,了解这些植物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板书设计】

茎和叶

茎  叶  运输  蒸腾  纵切  横切

【教学反思】

  首先让学生对凤仙花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交流。

通过交流反馈,我发现学生对观察的过程记录不够。

每个班级只有少数同学进行了全程记录,这也是让我感到苦恼的地方。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高度和叶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植株(茎)的高度,观察叶由中心向四周生长的分布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