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679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7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docx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

1.1果酒、醋的制作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为: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⑶繁殖方式:

酵母菌多以方式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5.在缺氧、的发酵液中,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

与其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⑶繁殖方式:

2.果醋制作的原理

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

(1)环境条件:

充足。

(2)温度:

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3)菌种来源:

到当地购买,或从中分离醋菌。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

为什么?

三、流程图

葡萄

四、实验步骤

①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_______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②取葡萄500g,用清水冲洗1~2遍除去污物(注意_____________)。

③去除葡萄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④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用500mL的________替代。

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_______。

⑤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_________)下发酵。

⑥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多,因此需要和时_________,以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是简易发酵装置,每天_______瓶盖2~4次。

进行排气。

⑦10天后,取样检验。

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⑧当果酒制成以后,可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移至_________条件下发酵,适时用气泵向发酵液中_________。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口上盖上_________,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五、操作提示

(一)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______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______,并除去_____。

(二)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1.榨汁机要清洗_________,并_________。

2.发酵瓶要清洗_________,用体积分数______的酒精消毒。

3.装入葡萄汁后,_________充气口。

(三)控制好发酵条件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_________的空间。

2.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__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和时的监测。

3.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时间控制在_________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_________。

六、课题延伸

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来检验。

在________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

检测时,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3mol/L的_________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___________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

七、旁栏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

为什么?

答: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答:

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答:

温度是。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答:

5.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

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

(1)充气口是;

(2)排气口是;

(3)出料口是。

(4)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5)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制醋时,。

6.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通气”的目的是;“密封”的目的是。

7.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8.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其目的是什么?

9.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向发酵液中补充氧气,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

1.2腐乳的制作

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2.毛霉是一种,分布广泛,常见于、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

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和,产生的可将脂肪分解为和。

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

二、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

 

(一)毛霉的生长

1.豆腐块表面长满菌丝,温度应控制在(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而适于毛霉慢慢生长),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约后,毛霉开始生长,天后,菌丝生长旺盛,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

2.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的条件下,将优良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二)加盐腌制

1.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

2.加盐①可以,使豆腐块变硬,后期制作时不会过早酥烂;②能够,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3.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盐的浓度过高,。

(三)配制卤汤

1.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

卤汤是由和各种配制而成。

2.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左右,酒精含量越高,对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酒精含量过低,的活性高,加快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加酒可以,同时能使腐乳具有。

3.香辛料可以,也具有的作用。

(四)防止杂菌污染

1.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煮沸消毒法)。

2.装瓶时,操作要。

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防止瓶口被污染。

三、思考与讨论

1.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

盐在该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豆腐坯用食盐腌制,其作用是什么?

()

①渗透盐分,析出水分②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③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和污染的杂菌繁殖④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

4.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5.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对人体有害吗?

它的作用是什么?

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一、乳酸菌

代谢类型为,在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反应式为:

常见的种类有和。

常用于生产酸奶的是。

在、土壤、、人或动物的内等均有分布。

二、亚硝酸盐

粉末、易溶于。

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食品。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总量达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时,会引起死亡。

绝大多数亚硝酸盐随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即适宜的、和一定的作用,会转变成致癌物质---。

三、泡菜腌制过程

1.泡菜坛的选择

应选用无砂眼、无裂纹等的合格的泡菜坛。

不合格的泡菜坛容易引起。

检查时,可将坛口压入水中,看坛内有无现象。

2.腌制

(1)过程:

将清水和盐以的质量比例配制盐水。

将盐水后备用。

将蔬菜装至时加入香辛料,装至时,加入盐水,要使盐水,盖好坛盖。

将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环境

(2)条件:

控制腌制的、和。

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容易造成,含量增加。

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

四、亚硝酸盐的测定

1.原理:

(1)在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发生反应后,与结合形成色染料。

(2)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计算公式为:

中亚硝酸盐含量(mg)∕(40mL滤液的质量,kg)。

2.测定步骤:

→→→

(1)配制溶液

配置的溶液有、、、、、

、。

其中需要避光保存的溶液是;。

(2)配制标准显色液

①用吸取体积0.2、0.4、0.6、0.8、1.0、1.5mL的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管中,另取1支比色管作为。

②向各管加入2.0mL,混匀,静置3~5分钟。

③向各管加入1.0mL

溶液。

④最后用定容到50mL。

(3)制备样品处理液

①榨汁得滤液。

②取滤液倒入容量瓶,添加和,摇床振荡1h,再加,用蒸馏水定容到后,立即过滤。

③将滤液移入容量瓶,加入定容后过滤,获得的滤液。

(4)比色

①将滤液移入比色管中,并编号。

②分别依次加入和,并定容后混匀静置③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比较,记录亚硝酸盐含量。

④计算

五、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2.日常生活中不宜食用放置时间过长和变质蔬菜的原因是什么?

3.经测定某样品滤液中亚硝酸盐含量为5.0µg,40mL滤液的质量为41.3g,则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为

4.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

这层白膜是怎样形成的?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培养基

1.概念: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叫培养基。

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2.营养构成:

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和,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和的要求。

3.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则需提供条件。

思考1:

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答:

二、无菌技术

(一)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具体操作如下:

1.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和进行。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和等器具进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相接触。

(二)消毒和灭菌

1.消毒是指。

常用的方法有、、消毒法。

2.灭菌是指。

常用的方法有:

、、灭菌。

分别适用于那些用具?

思考2:

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什么?

答:

思考3:

利用干热灭菌箱对玻璃器皿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的是什么?

答:

思考4:

物品装入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要首先打开排气阀,煮沸并排除锅内冷空气,其目的是;随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气压升至,温度为,并维持min;最后切断热源,使温度自然降温,气压务必降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